採訪這天,馬丁沃夫(Martin Wolf)已經在英國倫敦的家裡,工作了超過2個月 他任職的《金融時報》,3月間決定將日常業務全面移往線上,讓員工不必冒著感染新冠病毒風險通勤,即使是這位74歲的首席經濟評論家,也不例外。 「我現在的工作內容還是一樣,只是不再去辦公室、不再開會、不再出國。我不太在乎這些,但生活確實因此大為改變」馬丁沃夫稍作停頓,若有所思似地下了結論:「我認為,這些改變可能是永久性的。」 8000公里外的美國加州,前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奧伯斯費爾(Maurice Obstfeld)執教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同樣在3月中暫停實體教學。5月下旬,他透過視訊告訴《今周刊》,即使人類在年底恢復過去的生活習慣,「有些事,仍將在這場疾病過後永遠改變。」 馬丁沃夫與奧伯斯費爾,一位是受無數經濟學者、財經官員推崇的「全球最優秀經濟評論家」;另一位,則是在加入IMF前,曾擔任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白宮經濟顧問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總體經濟學家」。兩位大師級人物,即使幾個月足不出戶,每天關注思考的,依舊是國際經濟局勢脈動;他們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所說的「永久性改變」,當然也不會只是「遠距工作」這類技術層次現象。 兩位大師的連串預言,要從多數民眾最關切的經濟復甦型態開始談起 經濟復甦模式,最不可能就是V型 任職IMF期間負責撰寫《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全球經濟成長幅度的奧伯斯費爾毫不猶豫地說:「我不認為會有V型復甦!」他大致贊同IMF預測:全球經濟至少要到2021年才可能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馬丁沃夫的看法更為保守,「事態已逐漸清晰,顯然明年會有些復甦,但並非完全復甦,也不會是V型復甦。可能是W、U、或漏斗形狀。」他說,「樂觀一點看,今年下半年經濟將有復甦,但不是非常強勁,也不必期待回到疫情前。如果我們夠幸運,在2022年,將會恢復到之前的水準。」 在這裡,馬丁沃夫主動拋出問題:「我們應該要問,這場危機是否大到足以動搖既有慣性;疫情之後,這個世界還是過去那個『正常』的世界嗎?」 美中混戰,國際「權力真空」至少十年 馬丁沃夫口中的「正常世界」,是指二次大戰後被打造出來,且占有優勢地位的世界觀:西方國家主導經濟、美國是世界強權、民主是值得學習的政治體制、認同市場經濟與全球化的效益。 早在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就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雙方更是不斷隔空交火、相互指責,雙方關係陷入40年來最低點。5月底,當中國決定制定「港版國安法」,川普火速授權行政部門展開程序,取消美國賦予香港一切不同於中國的特殊待遇;2天後,中國傳出暫停進口美國農產品的消息……。 除了對中國不假辭色,疫情期間,川普也多次批評世界衛生組織(WHO)受中國操縱隱匿疫情;5月29日更舉行記者會,正式宣布中止與WHO的關係,並將對WHO的捐款轉往全球其他公共衛生項目。「正常」時期盡量避免在美中之間選邊站的歐盟,這回則是意外地發表聯合聲明,呼籲美國「避免會削弱國際合作成果的行為」,並唱反調似地承諾加碼捐助WHO。 「歐盟也正面臨嚴重的內部分歧,南歐與北歐之間有債務矛盾、東歐與西歐之間有制度差異。這些緊張已在許多地方展現出來,不久前,德國憲法法院還裁決歐洲央行越權哩!」提及中國,馬丁沃夫一針見血地評論:「沒有人真心想要跟隨它。」 「中國固然有許多值得敬佩、讚揚之處,但絕不包括它的治理模式和法治。」奧伯斯費爾補充:「只要稍微關注一下香港正在發生的事情就知道,當各國全神貫注處理國內疫情,就讓有心者趁機毀棄已承諾的民主機制,而這正是許多國家難以視中國為榜樣的原因。」 馬丁沃夫大膽預言,短期內全球就會出現「無政府」(anarchy)、或「G減二」狀態,因為美中無論如何不會合作,又沒有任何一方能穩據主導地位,「我確定,在未來10年,無論美國或中國都不能主宰世界秩序。我們將處於一段權力真空期,大概會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會非常混亂與不可預測。」 給台灣的建議:努力維持獨立性 若真如馬丁沃夫預言,未來10年全球格局是美中持續混戰,但誰也無法徹底壓倒另一方,在貿易上,則以地緣關係形成區域集團,身處兩大強權之間的台灣,該如何自處?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問題,馬丁沃夫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我不知道,因為台灣在世界上的位置是如此獨特。」他沉思了幾秒後,才又開口:「最核心的一件事,是台灣應該努力保持獨立性。」 什麼是「獨立性」,馬丁沃夫在給台灣的第2個建言中透露玄機:「你們必須謹慎處理和中國的關係,這是非常複雜且艱難的權力平衡。」他坦言,「面對習近平非常困難,因為他堅守民族主義,絲毫沒有退讓空間。」但另方面,應付川普也不容易,「因為他並不是穩定、可預測的領導人。」言下之意,所謂獨立性,是創造一個能周旋於兩強之間、不過度偏向其中一方的戰略位置。 「台灣猶如走在繃緊的繩索上,不能掉下來。到目前為止運作還不錯。但很顯然,面對世界局勢變革,在超級強權之間的台灣,無法置身事外,絕對、絕對、絕對必須更加謹慎。」他在視訊畫面中皺著眉頭,連說3次「絕對」,彷彿自己也正走在那條想像的繩索上。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224 期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