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讀or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1/12第757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120元基本心電圖,就可抓出未來1~3年死亡機率!」 長庚、榮總到台大都擁抱AI
不只急診救命 更能找出心臟危機
沒有林學圃的南港輪胎下一步…業餘賽車手女兒接班呼聲高?
新共主已逐漸浮上?面
 
   
封面故事
   
「120元基本心電圖,就可抓出未來1~3年死亡機率!」 長庚、榮總到台大都擁抱AI
不只急診救命 更能找出心臟危機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第1站/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它像死亡筆記本,一秒算出你一年內猝死率

心電圖影像透過AI模型分析,不用1秒鐘,你我未來1到3年、5年,甚至10年內,因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數字一一現形。這不是虛擬世界的未來想像,而是林口長庚醫院最快於2022年第一季全院落地的超有感人工智慧應用。

「用120元的基本心電圖,就可以很精準知道未來1、2、3年會死亡的機率,滿準的,有點像死亡筆記本!」林口長庚醫院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主任郭昶甫說。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溫明賢解釋,一般的心電圖只能知道有沒有心室肥厚、心房擴大、心律不整或心肌梗塞等問題,沒辦法有更多客觀證據提示心血管健康風險,甚至是1年的死亡率。但是,林口長庚以過去170萬名病患、近600萬張心電圖為基礎,歷時一年研發後,現在可模擬預測猝死的極可能原因。「連10年後是死、是活都能知道,目前準確率達89%,真的是死亡筆記本。」他說。

郭昶甫不諱言,跟病患說死亡數字實在太可怕,預計2022年第1季導入醫院後,會轉換成健康高、中、低風險族群,初步先挑出高風險者讓心臟科醫師特別注意。

第2站/新北.亞東紀念醫院
速讀胸部X光,看出急診優先處置的4疾病

下一站,我們走進新北市亞東紀念醫院放射部影像醫學科醫師郭冠宏個人的AI實驗室,這裡藏著亞東醫院透過與廣達合作開發的智慧胸腔X光AI系統、自行開發的腦部電腦斷層AI輔助系統。

以最大宗的X光檢查來說,門診醫師開檢查單、病患照X光,哪怕片子只需5分鐘就出來,但按照既有流程,病患等下次回診看影像報告,通常是7天之後的事。問題來了,包括氣胸、氣腹、氣管內管位置過深等緊急情況,未必能第一時間知道。

幸運的是,亞東醫院現在有了開發4年、上線使用逾1年的智慧胸腔X光AI系統,僅約10分鐘,諸如氣胸、氣腹、首發腫瘤、氣管內管插太深這4種特別嚴重的病況,就會無所遁形。

第3站/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1小時快檢細菌種類,精準投藥搶救瀕危感染者

「AI落地,自己先要使用,自己都認為不好用,要賣給誰?」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的眼中,自家團隊歷時兩年集研發大成、2021年底最新在台中院區全院上線的「智抗菌平台」,絕對有殺手級應用潛力。

很多人不知道,細菌感染奪走的人命比癌症還多,這是因為傳統醫學上要知道感染細菌的時間太慢。原來,每家醫院要透過抽血、細菌、抗藥性培養,加起來需要3天時間。

現在中國醫大附醫則透過質譜儀結合AI分析,從細菌蛋白的位置與波形,不只能預測是26類細菌種類中的哪一種,還能透過平台系統確認該細菌有沒有抗藥性,檢測時間能從72小時縮短到1小時,準確率平均達85%。

第4站/台北.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
鈣化檢查新利器,0.4秒分析心臟潛伏危機

如果說林口長庚醫院的「死亡筆記本」,是預測你未來10年發生心血管猝死的機率,那麼台大醫院的心血管AI模型,則是搶在鬼門關前一步攔截,讓病患趕緊治療。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檢查室主任王宗道率團隊研發出兩套系統,都是針對國人第2大死因「心臟疾病」而來。「冠狀動脈電腦斷層全自動血管管腔分割系統」利用AI更快偵測冠狀動脈阻塞,「心包膜、主動脈分割及心血管風險自動分析一站式AI模型」則是看心臟脂肪與血管鈣化程度。王宗道指出,這些模型都在做病患的風險管理。「區分風險後,醫學不只預防發生、防患未然,甚至要能更積極的矯正、逆轉。」

第5站/台北.台北榮民總醫院
找腦瘤比醫師快,偵測只需1分鐘、準確率達96%

台北榮民總醫院已經發展智慧醫療超過五年,目前也有四個科別開設AI輔助門診。2021年中,「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正式啟用,宣示台北榮總全力擁抱AI醫療的企圖。

「AI腦腫瘤診斷系統讓醫師從5到10分鐘閱片,縮短到只要1到2分鐘,但問題不只在時間。」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兼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主任高壽延指出,AI落地後,更關鍵處在於其模型運算建立在醫學證據上,而非僅人為判讀,並且當影像判讀與執行治療醫師不同時,可以更清楚對焦並討論彼此認知,據此訂出最適切的治療計畫,避免醫、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有機會做到共享決策,甚至未來能透過遠距醫療,補足醫療人力短缺問題,在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鄉落地應用。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08 期謝謝!)

沒有林學圃的南港輪胎下一步…業餘賽車手女兒接班呼聲高?
新共主已逐漸浮上?面
今周刊•撰文:梁任瑋

沒有林學圃的南港輪胎看似群龍無首,但其家族成員持有的股權仍牢牢掌控,未來是否會逐漸走到幕前,也牽動泰豐輪胎的下一步。

1月6日,一條意外的消息占據了媒體版面:南港輪胎榮譽董事長林學圃因病驟逝。據悉,林學圃去年11月間就住進台北市仁愛醫院,12月底傳出逝世消息,而南港輪胎直到今年1月6日才在官網公告證實,據了解,過世的消息祕而不宣,推測應是家屬為了安排資產配置。

不到3個月前,林學圃才運籌帷幄取得泰豐輪胎經營權,他操盤、總銷金額達1千億元的南港輪胎舊廠「世界明珠」案,也正興建中。

女兒比兒子活躍 皆居2線

而林學圃生前非常保護家人,儘管在商場上呼風喚雨,但妻子賴秋貴、一雙兒女林俊名、林君穎卻一直隱藏在?面下。賴秋貴目前未在南港輪胎掛職稱,媒體上也幾乎找不到林俊名、林君穎的蛛絲馬跡。

林俊名的名字首度曝光,是在林學圃夫婦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秋圃文教基金會。根據《今周刊》調查,1997年,林俊名曾擔任秋圃法人代表,不過,事後他卻淡出基金會,目前的法人代表由賴秋貴擔任。

熟知內情人士透露,賴秋貴身為董娘,對外卻非常低調,少主林俊名及林君穎在集團內也都刻意位居2線,不過女兒的身影比兒子來得活躍。

目前為南港輪胎行銷企劃部經理的林君穎,另一個身分是業餘賽車手,曾代表台灣遠赴羅馬尼亞參加專業拉力賽,南港輪胎也曾贊助推廣賽車運動,在以男性為主的賽車界中相當突出,但她身為林學圃女兒一事,卻鮮為人知。

在工作方面,根據南港輪胎去年11月公布的大股東及董事名單,林君穎出任大股東詮曄投資的法人董事,也在持股近兩成的最大股東「南冠輪胎」掛名董事。

此外,林君穎在集團重要關係企業也有角色,她擔任南鴻輪胎監察人,今年1月5日,南鴻將其中一名董事變更為林俊名。至於另一家公司南榮開發,則由林君穎和林俊名掛名董事,而南榮在去年11月29日申請變更董事長為郭林諒,這些人事布局的背後理由不得而知。

然而,南港輪胎目前的股權穩定嗎?

從股權分布來看,截至去年11月底,南港公司派的股權較去年3月更加集中,從54.48%悄悄成長至55.14%,最主要原因,是最大股東南冠輪胎增持了0.66個百分點。此外,林學圃家族的投資公司元瑞開發實業、智凱開發、詮曄投資,及林君穎個人持股比重也相當高(見附表),意味林學圃家族鞏固經營權的態度明確。

另根據12月30日的申報資料,持股1百張以上的股東約占83.25%,加上近5年南港輪胎召開股東會,都沒有徵求過委託書,跡象顯示,南港輪胎的主導權仍穩穩掌握在林家手上。

至於林家兒女是否可能走上接班路?熟知內情人士透露,林俊名本身似乎沒有接班意願,連集團內部都很少人認識他,去年林學圃為了插旗泰豐輪胎和馬家展開大戰時,林俊名曾出席幾次會議場合,但他全程戴口罩且一語不發,不露臉更未透露身分,可見其低調作風。

重整兩大開發案 壯志未酬

該人士說,去年算是林學圃雨過天晴的1年,林曾違反《證交法》遭判刑兩年,2012年入監服刑1年後假釋;2014年回鍋南港輪胎,雖然只擔任榮譽董事長,但仍為領導核心。2020年,林學圃涉及另一起《證交法》案件遭判10月、減為5月確定,台北地檢署預定傳喚他執行;但林向法院聲明異議成功,法院裁定假釋付保護管束。

擺脫官司束縛的林學圃,沒多久就奪下泰豐經營權,而集團更在台北市南港路二段,推出占地近萬坪的土地開發案「世界明珠」,該案於2019年11月動工興建為複合式豪宅、商辦,總銷金額上看千億元,若按照原定時程2023年完工,將成為南港豐厚的業外獲利。

此外,林入主的泰豐,旗下資產中壢廠土地即將採公開標售方式處分,外界推估價值上看130億元。未來這兩大重量級開發案入帳後,南港輪胎是否還有其他土地投資案,備受外界矚目。

林學圃在商場大展拳腳時驟逝,南港輪胎強調營運不受影響,但集團重要人事卻起了變化。1月7日,任職南港輪胎10餘年之久的總經理詹彩雲突然辭任,由上任南港輪胎董事長不到3個月的郭林諒暫代。公司發言人郭美航解釋,詹今年82歲年事已高,考量身體因素才卸下職務。

由於今年南港輪胎將進行董監改選,曾任監察人的林學圃遺孀賴秋貴,近日逐步接手公司業務,外界咸認未來南港輪胎新共主,將由賴秋貴擔綱,而她的重要性,相信自今年改選後就會逐漸明朗。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08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第三劑」要打什麼疫苗? 醫師最不推薦「這廠牌」:抗體反應低又要承擔副作用

第三劑怎麼選?Omicron會讓抗體效力最多降30倍! 醫曝研究:打一針可彌補

林靜儀60天扳倒顏寬恆 改變台中政治生態 她怎麼做到?

王品攻冷凍年菜才三年 業績直衝7000萬元 怎麼做到的?

該選00900、00893或投信新推ETF? 教你「這三招」找出適合自己的贏家

加密藝術與永續環境蹦出新發現 NFT竟能虛實整合?!
在實體的藝術市場中,大多只有交易與收藏兩種功能,而在NFT的加密藝術領域中,來自台灣的NFT團隊Capsule Vault打造荒謬植物園Absurd Arboretum,打造全新NFT「虛實整合」交易模式的藝術創作,將NFT作品結合永續概念,展現出生態永續與環保意識。

除了Go dutch,各付各的還能說Club together!該怎麼用?
David在茶水間遇到老外同事,打了招呼,因為剛得了重感冒,David就說:“I have a bad cold.”外籍同事回答:“Welcome to the club.”原來”Welcome to the club”可不是邀你參加俱樂部,千萬別問人是什麼club。今天來看看club這個字。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