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讀or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4/06第768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18位產業大老悄悄赴總統府…他們為何訂單滿手,卻嗨不起來?
一文解讀製造業老闆的「新三缺」苦水
你要賺差價,還是要高股利?
殖利率6%起跳好康 股海老牛點名「華碩等6檔」
 
   
封面故事
   
18位產業大老悄悄赴總統府…他們為何訂單滿手,卻嗨不起來?
一文解讀製造業老闆的「新三缺」苦水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一場企業主與小英總統的餐宴,揭製造業頭家們最迫切的「三缺」苦水!

2月底,中午12點,總統府三樓台灣虹廳,18位產業界人士與總統的午宴低調展開。

午宴中,包括總統府資政暨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暨苗成企業董事長賴博司、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暨鳳記國際機械董事長魏燦文,以及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哈伯精密董事長許文憲等,多位製造業重要老闆們一一現身。

跟不上土地飆漲的速度
新北土城每坪百萬,中南部大多40萬起跳

企業主口中反映的,可不是水、電穩定供應的隱憂……,缺地、缺工、缺宿舍的「三缺」,成為頭家們晉見總統時的焦點話題。

「北部土地太貴,新北土城1坪100萬元,開玩笑,怎麼蓋工廠?」魏燦文直言,台中附近的工業用地同樣漲太多、也沒有地,1坪超過30萬元的,都不合理,企業不得已,只能搬遠一點,往彰化、雲林、嘉義去找地,但是交通、人力供應都不是很方便。

「這年頭沒有不缺工的工廠,除非你沒有生意!」語氣中,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難掩激動。

尤其政府鼓勵回台投資,人力需求更大,「台灣半導體產業太強,吸光所有人才,造成其他產業找不到人才,缺工是非常嚴重、普遍的現象,已經是國安危機。」魏燦文語出嚴肅。

企業兵分多路補齊缺工
轉介移工、派遣工、產學合作與中高齡員工

缺工企業試圖找勞動力來源的第1條路,是趕快找仲介介紹要轉換工作的移工,讓外籍移工仲介成了近期最夯的業主。

人力來源的第2條路,是找台籍派遣工,甚至讓派遣工變正職,但老闆們普遍認為,流動性高的派遣工不好用。

第3條路,則是產學合作,從大學開始綁定人才,不過各企業都會去搶人,這個管道能吸納的人數相當有限。

進用中高齡員工,則是人力來源第四條路。「我們去年開始徵才不限年齡,好手好腳就行,還把超過60歲退休的找回來。」和大經理陳岳煌直言。

「大家想遍人力來源,」沈國榮透露,另一個來源是表現良好、快出獄的「監獄工」,一早由教官帶5個、8個、10個,最多20個受刑人出來上工,由廠商負責中飯,也要另闢獨立工作場所讓他們工作,且不得和其他人交流,下午5點再原車離開。「監獄工對國外廠商來講很敏感,用廉價勞工做外銷東西國外廠商會抗議,只能介紹到協力廠,不做外銷。」

沈國榮指出,和大今年五月還要蓋新廠,除了絕對必須10%自動化外,且廠房要寬敞,空調、排氣都必須到位,進去很舒服,大家才會喜歡去那工作,「以前是我們挑工人,現在是工人挑公司。」

原物料齊漲仍要保毛利
和大向客戶談漲價,提獎金誘因留人才

「台灣頂多再熬個5年到10年,人力的缺乏情況會非常嚴重!」沈國榮的憂心並不是個案,事實上,台灣勞動力短缺,無疑已拉起紅色警報。

「過完農曆年第1天,我們有4 . 3萬家企業登徵才資訊,」104資訊科技人資長鍾文雄解釋數字,「1周後,徵才企業多了6000多家,飆到近5萬家,過去最高紀錄是4 .2萬家,今年是史無前例、從來沒遇過的空前榮景,代表企業找不到人。」

不只如此,今年也是他第一次明顯感受到年輕人主動應徵動能下降。翻開104數據,向來是勞動力最主力來源的30歲以下年輕族群,2018年2月主動應徵的占比,還有過半的52 . 3%,沒想到逐年下滑,今年2月只剩43 . 4%。

某種程度,這或許也和台灣年輕人不想給別人管、不願再為企業爆肝一輩子,寧願去外送平台,從事彈性、自由、自主的工作有關。勞動部職安署統計顯示,2020年美食外送員的人數達8萬7618人,年成長94 . 7%,今年初最新數字更來到逾12萬人,年輕人工作價值觀改變的趨勢不言可喻。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20 期謝謝!)

你要賺差價,還是要高股利?
殖利率6%起跳好康 股海老牛點名「華碩等6檔」
今周刊•撰文:呂玨陞

上市櫃公司2021年第4季財報公布,去年台股迎來有史以來最高的獲利總額,全體上市櫃公司獲利高達4.3兆元,在高獲利之下,對不少投資人來說,最值得關注的,還是公司發布的股利數字。

截至2022年4月1日,約9成的公司已經公布董事會決議的去年度股利政策,發放的現金股利金額,也達到歷史新高的1.99兆元。就目前的現金股利發放率來看,只有56%,比起過去3年都能維持6成以上還低,但是發放的金額依舊相當可觀。

尤其是用第1季底已公布股利的台股市值計算,2021年整體台股的殖利率仍然有3.81%,雖然不及2018、2019年4%以上的殖利率表現,還是比2020年的2.83%來得更高一些。

股利配發率不如預期
高殖利率股抗跌 更值得進場抱緊

現金發放較少的原因,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認為,主要在於部分過去被視為高殖利率的公司,如長榮、友達等,去年獲利大幅成長,獲利創下佳績之後,卻沒有發出相對應的股利。

股海老牛表示,雖然可以理解公司經過大幅成長後,想要多留一些資金在手上運用的想法,但相較過去幾年股利配發率不如預期也是事實,所以在股利公布後,反而沒有明顯行情。

不過,股海老牛認為,行情不如預期,不一定是件壞事,對於值得「抱緊處理」的好公司來說,反而是更值得進場的機會。他進一步分析,高殖利率股雖然現在的表現持平,仍具有相當程度的抗跌性。

事實上,第一季台股雖然下跌3.5%,包括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高價的科技股,都成了市場賣出的重點;然而,撇除股本小、成長高、具有題材的公司之外,第一季表現最亮眼的,莫過於具有高殖利率的股票了。

「百鳥在林,倒不如一鳥在手。」股海老牛形容,就算股票不漲,還是可以拿到現金股利。在目前震盪高、波動性仍相當劇烈的股市行情之中,高股利的股票還是比較實在。

至於在股海老牛眼中,何謂高殖利率?他指出,就選股邏輯來說,首先偏好6%以上現金殖利率的公司。再來,就是挑出長期經營績效穩健,且能穩定配發股息與填息的公司。如果只是某一年獲利大爆發,發放超高股息,但是後續營運不穩定,甚至走下坡,這樣的公司並不適合抱緊處理。

另一方面,除了公司殖利率的水準以外,股海老牛還會考慮基本面的營收表現。他以長短期營收的趨勢線為篩選標準,只要近3個月的平均營收表現,維持在近12個月的平均營收之上,就代表公司營收表現仍然維持成長,可以考慮繼續持有或進場。

以華碩為例,近期因為顯示卡報價調降,反轉過去幾年因為顯卡價格居高不下的超額利潤,因此被認為獲利恐面臨下修壓力,股價連帶著也遭到修正。

不過,股海老牛認為,華碩獲利來源主力,本來就不是只有顯卡,還有主機板、筆電等,現在因為外在利空導致股價下跌,反而是進場撿便宜的好時機。

至於今年漲不少的高殖利率股,像是根基、聯強等過去標榜高殖利率的公司,第一季股價都漲逾13%,股海老牛認為可以「忍一下」,等到除權息、股價修正過後,才比較適合再進場。

存股族的新寵兒
多檔高股息ETF 第一季跑贏大盤

而市場關注抗跌股的趨勢,除了個股,也連帶讓市面上幾檔高股息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成為關注焦點。熟悉ETF操作的財經達人游庭皓表示,在今年第一季台股大盤氣勢較弱的格局下,大部分高股息ETF的表現依然跑贏大盤,說明不只高殖利率個股,高股息ETF的抗跌性也是相對較高。因此,除了個股操作之外,「存ETF」也成為了目前存股族的顯學。

游庭皓指出,好幾檔標榜「高股息」的ETF,其實追蹤的都是不同指數,也各有不同挑選成分股的邏輯,在各個不一樣的選股邏輯之下,隱藏著高股息ETF背後的操作策略。他進一步分析,市面上的ETF大致可以分成兩種,「永續存股型」和「高現金股利型」。

首先,永續存股型的代表是00878、00713、00731等,以高息、低波動為主要訴求,參考過去的配息率,較為穩定、抗跌性較高。

至於高股息型則有0056、00900等ETF,相對於永續存股型,不參考歷史配息、不將過去的配息率計入選股標準,只要當季或是預估未來的股利表現不錯,就有可能納入成分股,因此,如今年的航運股、面板股等,當期配息高,但是過往配息表現沒有很好的標的均被納入,而此等標的往往震盪較大、抗跌性相對較弱。

總的來說,投資高股息ETF還是要檢視投資人自己的屬性,若以中長期角度思考,希望買著就可以放著不管的存股族,或是在股市下行時作為資金對抗通膨的避風港,00787等永續存股型ETF就會比較適合。若希望能持續拿到現金股利,或是以波段操作為主的投資人,0056等高現金股利型或許更合胃口。

檢視投資淨值
留意內扣費用和股利是否互相匹配

游庭皓最後提醒,投資高股息ETF,現金流固然重要,但是投資ETF需要關注的重點,還有「內扣費用」。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高股息ETF經理費與保管費差距不大,落在0.285%至0.485%之間,但是更要在乎ETF換股時會發生的內扣費用,和股利是否可以互相匹配。

以00731為例,去年雖然殖利率高達7%,內扣費用卻高達2.6%,去年12月中上市、十二月底開賣的00900,總費用率也達到0.12%,若不去注意過高的內扣費用,投資淨值就有可能會慢慢地被稀釋掉,時間一拉長,乘上存股的複利效益,長期來看也是會大傷荷包。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20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空腹吃3顆B群...5分鐘後「胃痙攣」!他吃超過20倍每日建議量、視力模糊「險失明」

存股的「三種被動收入」! 財經專家:以利滾利,躺著都能賺錢

本土確診才12天就飆破900例! 為何專家說「重症清零」比壓低確診數更重要?

上海封控比深圳封城更嚴重! 台廠出不了貨 海運4月中更可能塞港

房市會冷卻還是亂象更多? 打炒房新法傳7月上路 「買方斷頭+賣方斷鏈」

選用適合自己膚質的保養方式
時值換季、早晚溫差大,加上長期戴口罩,種種條件很容易使皮膚出現狀況。使用適合自己膚質的保養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

2022智慧城市大調查/城市再怎麼智慧,核心終究是「人」!
根據《遠見雜誌》「2022智慧城市大調查」,人們對於智慧城市的想像,在撥開電子設備與App軟體的炫目外衣之後,仍然是「以人為本」的未來世界,人們期待著透過科技手段,達成更適宜生活的群居文化、一個智慧宜居的城市。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