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格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9/06第841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幫員工加薪月領10萬遭背叛
家登老董如何2年營收翻倍
高中職都想變大學「附中」
拆解五都改制後糾纏現況
 
   
封面故事
   
幫員工加薪月領10萬遭背叛
家登老董如何2年營收翻倍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資本市場風起雲湧,有不少人把目光轉向未上市公司,尋找明日之星。《今周刊》製作「未上市100強」,篩選出獲利較佳或生機盎然的趨勢產業。觀察未未上市100強成員,不少績優公司背後有強大的股東奧援,「小金雞」特色相當明顯,其中一個就是家登旗下的家碩。

家碩的產品,是圍繞著家登光罩載具而開發的儲存、清洗、檢查等各類型設備。在台灣晶圓廠加緊全球布局的基礎下,家碩緊跟著家登前進美國,並打進美系晶圓大廠客戶、美系記憶體大廠,讓家碩的年營收從2020年不到5億元,去年成長到10.48億元。

很難想像家碩曾經是個讓老闆管不動的部門。

身兼家碩、家登董事長的邱銘乾回憶,成立家碩的起點,是2014年家登接獲光罩清洗機訂單,準備成立部門開發設備。當時家登已是台積電光罩載具重要供應商,接下來必然會有來自晶圓廠客戶、與光罩載具相對應的設備開發要求,家登為此著手準備。

「4000多萬的訂單,底下的人知道了,馬上來提加薪。」邱銘乾指的,是家登內部當時3位熟悉設備開發的員工。他們得知消息後,立刻提出月薪提高到超過10萬元並加發股票的要求。

「我答應簽3年合約,然後成立電控二部。」精密加工起家、不熟悉設備開發的邱銘乾當時不僅同意加薪,也約定3年後配發股票,但前提是員工必須招募團隊、完成設備開發。

沒想到,2個月後不但一位新人都沒有找到,當邱銘乾有意介入管理、親自招募新員工時,原本的員工竟選擇離開,「頭也不回地走了,還把資料全部刪掉,然後存垃圾檔案(覆蓋),我花了好幾萬元才(把資料)救回來。」

員工的背叛,沒讓邱銘乾放棄跨足設備領域的夢,卻讓他認清「不懂專業、管不好團隊」,於是他開始向外尋找適合的經理人,希望穩住才要起步的設備事業。

2015年,在朋友牽線下,找到了曾任弘塑科技總經理的詹印豐,原因無他,詹印豐也扮演過「救援投手」。「1994年,因為弘塑營運不是很理想,所以我請他(詹印豐)進來幫忙。」弘塑科技董事長張鴻泰表示。

「他(詹印豐)最不一樣的作法,是把組織扁平化。」張鴻泰指出,過去弘塑的組織運作,第一線訊息自基層員工向上傳遞,須經副理、經理、副總經理等多層架構,最後才能進到總經理室。詹印豐則大幅簡化,第一線員工透過部門主管就能將市場訊息傳達至總經理。

為何組織扁平化對弘塑這麼重要?張鴻泰解釋:「半導體產業的脈動很快,這個組織調整是對公司體質根本性的改變。」

帶領弘塑成功轉骨的成績,讓邱銘乾全力招募詹印豐,而對詹印豐而言,他對這個機會也有著特別的情懷,因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歐洲科技廠Micronic Laser Systems擔任經理,「當時我就是做光罩的。」

2015年底,詹印豐點頭出任總經理。2016年邱銘乾就分拆出原本的設備團隊,成立家碩科技。投身設備產業多年的經驗,詹印豐知道家碩最大利基,便是母公司家登與客戶的緊密合作關係。

此外,靈活的開發能力,是家碩能與半導體大廠合作的關鍵;更重要的是,家碩繼承家登高度重視客戶要求的基因,詹印豐表示:「家碩的成長,就是來自快速回應客戶、解決問題。」

有著過去家登積累的客戶信任,以及現有團隊的專業,家碩正成為邱銘乾眼中集團發展的第二支柱。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94 期謝謝!)

高中職都想變大學「附中」
拆解五都改制後糾纏現況
今周刊•撰文:林良昇

新竹女中改隸陽明交通大學案,遭校友強烈反彈,不只攸關「校名」保衛戰,更牽涉敏感的教育資源分配。近年高中職吹起大學「聯姻」潮,已有逾10所學校成為「附中」,改隸背後,關乎一場場經費爭奪戰。

「反對改隸!支持合作!」今年8月,十多名國立新竹女中校友到教育部前遞交連署書,反對竹女改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中」,爭議延燒月餘,在校友強烈反彈下,這起頂尖學校「強強聯手」的改隸案,幾乎宣告破局。

不過,陽明交大並未放棄「聯姻」,校長林奇宏日前透露,校方邀請高中改隸附中的方向不變,甚至有外縣市高中已提出改隸意願;連同在新竹市的國立新竹中學也在討論是否改隸國立清華大學,加上歷經十多年協商,原國立台南高工也在8月正式附屬國立成功大學,一時之間讓這股「附中潮」,蔚為話題。

首年短缺60億 南市不敢接

其實,高中職與大學「結親」行之有年。據教育部統計,歷來共通過13件改隸案,上一次風潮集中在2010年代,光是2013到2016年間,全國就有5件改隸案。

扣除原為高雄市立餐旅國中改隸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的任務型案例,4件改隸案桃園、台中各二所。其中,台中原國立大里高中、原國立台中高農更在同一天改隸成為國立中興大學的附中及附農,創下高中職同時改隸大學的首例。

「當年的特殊現象,與五都升格有關。」長年關注高中職改隸現象的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高級中等學校委員會主委林金財點出,當時除了地方改制,在教育體制面,原本非直轄市轄內,由教育部國教署直接管轄的「國立」高中職,是否要轉為「市立」,成為棘手問題。

林金財回憶,當時由新北市開出第一槍,表態能接收在新北市的國立高中職,接著台中市、桃園市也跟進。然而這三都「全面接管」的作法,並未向南擴及,直到今天,台南市、高雄市府仍未接收當年理應改制為「市立」的國立高中職。

舉例來說,被視為區域頂尖高中的台中第一高級中學為「市立」,由台中市教育局管轄,但台南第一高級中學仍維持「國立」;而在舊高雄市的高雄中學,仍然掛名「市立」,原在高雄縣區、改為高雄市的鳳山高中則維持「國立」,制度紊亂,形成「一國多制」,甚至「一市多制」的奇特現象。

對於台南、高雄市府不願接管,曾任高雄市教育局長,現為台南市教育局長的鄭新輝直指,「經費是最大考量!」若貿然接收,地方財力無法負擔,反而會使學生的教學品質受到影響,不得不審慎評估。

鄭新輝舉例,全台南市目前歸國教署管轄的國立高中職有21所,私立高中職有20所,據南市教育局統計,將41所全部納入由台南市政府管轄,第一年所需經費超過95億元,第二年後每年常態還要花費53億元。

但是,中央估算的數字卻遠低於此,國教署僅同意移撥近36億元,換算下來,光是第一年短缺就將近60億元,「以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沒辦法接收。」鄭新輝無奈地說。

錢就是關鍵。一開始,地方政府擔憂衝擊財政不敢接收;另一端,要改市立的高中職,則憂心未來分配到的經費不足,努力找大學「富爸爸」;到了現在,近期竹中、竹女擬改隸國立大學,也被認為與新竹縣市近年討論合併升格直轄市有關,若屆時順勢改為市立,資源恐有落差。

也就是說,由五都改制延伸的地方教育歸屬問題,上述三種擔憂,其實來自同一件事,糾纏了10年。

每生分近20萬 建北最吃香

為何高中職對改隸大學趨之若鶩?得先從預算制度來看,若學校為國立,須依《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設置條例》設置校務基金,管理一切收支,由中央機關負責;若學校為市立,則依《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由地方政府設置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經費與地方財政狀況息息相關。

實際翻開111學年度各校預算書,單純以預算收入和學生人數概略計算,資源豐沛的台北市,平均每位學生分配到的預算數明顯較多,市立建國中學每生平均分到逾18萬元,市立北一女中每生平均更分到近20萬元。

但出了台北市,市立高中的資源就銳減,連六都都有城鄉差異。以新北市超過2千名學生的大校市立板橋高中、市立新莊高中為例,兩校平均每生分到的預算數僅9萬元;台中一中雖為區域頂尖高中,平均每生不到11萬元,但同年度,屬國立的興大附中每生卻有近14萬元。

這就是當年五都高中職不想改變「身分」的關鍵。國立中興大學主任祕書李長晏指出,五都升格期間,學校擔心國立高中職若改市立,得和原本的市立學校搶經費,資源可能變少;若改隸大學、維持國立,預算至少差不多,甚至會有額外補助,像興大每年都會各補助附中、附農1百萬元。

高中與大學談好條件,改隸成為附中後,不只經費來自中央支應,《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改隸為國立大學附屬學校審查作業及處理要點》更明定,大學每年應從自籌收入撥款,挹注學校校務發展所需;額度為學校年度總預算經常門5%以上,如成功大學每學年將挹注2千5百萬元給附屬的台南高工。

不只是錢的問題,林金財更點出,有學校擔心從國立變成市立,教職員額會被地方政府控管,校長還得去地方議會備詢,民代介入學校運作的情形,更甚於國立學校。

此外,高中職改隸大學,也能有效降低教職員行政負擔。李長晏以興大為例,一旦合併為大學附屬,大學會系統性地替附屬高中職規畫課程,甚至達到資源共享,不用像一般高中和大學合作,必須每年提出計畫。

正在尋求改隸國立台北大學的新北市立北大高中校長吳佳音也直言,儘管北大高中和台北大學早就有密切合作,但每年都必須探討合作項目,若能直接成為附中,不只合作能長久,隸屬中央資源會更充沛。

強強併搶資源 差距恐擴大

儘管高中職與大學聯姻看似好處多多,但也不難看出,改隸與否的首要考量,多是與校方及教師有關,身為教育本體的學生及更上位的教育資源分配議題,卻鮮少被提及。

推動反對竹女改隸陽交大的新竹市議員廖子齊就以竹女案舉例,決定學校是否改隸的校務會議,是由教職員主導,缺乏公開討論,程序並不正義,也未納入多元意見,像是把學校找尋資源的責任丟給合併改隸。

她更語重心長點出,竹女在地方上不算沒資源的學校,與以往案例不同的是,若竹女真改隸陽明交大,將會是首個「五A」學校改隸頂尖大學的案例,美其名是「強強聯手」,但是否有利於竹竹苗區的教學資源發展和分配,必須深思。

過去經手興大附中改隸案,現為私立精誠高中校長的游源忠也認為,大學若有意願併高中,應以社區型高中為優先考量,「各地區指標學校資源都很足夠,讓社區型高中改制附中,效益才會更明顯。」

林金財則指出,「108課綱」讓高中跟大學的合作增加,打破了原本大學和附中常見的合作模式,教育部應回頭檢視過去的改隸計畫。

教育資源人人搶,地方頂尖高中職尋求嫁入國立大學,藉改隸「強強合併」,確實能獲得資源挹注;但另一方面,恐讓教育資源的貧富差距擴大,教育部需要整體規畫,不能置身事外。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94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同為工程師,「這職務」含金量最高!半導體高薪Top5揭曉...中南部快追上北部

「這群人」明年停更...展瑞揭兄弟拆夥內幕:我沒辦法跟他一起生活

網路4.6顆星師傅卻是「裝修蟑螂」,屋主付50萬還被恐嚇…專家教3招不踩雷

開幕不到1年就奪米其林!台中最難訂餐廳「文公館」 台灣首位國際侍酒師冠軍成推手

AI熱潮想上車?00895、00757、00903...卡位高報酬輝達!這10檔ETF都持有「AI之王」

搭上大正復古餐茶酒列車 邂逅沉浸式輕奢日本料理
半世紀的西門町老店「大車輪」於2022年打造全台首列沉浸式日本料理星級餐酒火車「輪輪1976-和食茶酒駅」信義旗艦店,營造大正復古和洋懷舊風情,以創意美學詮釋多重文化與傳統日本料理。

《Barbie芭比》用刻板印象的玩具拍出打破刻板印象的電影
首先是要跟不喜歡芭比的觀眾說,如果你是不喜歡芭比那種過度美化的完美、或是把女性物化等等刻板印象問題,那更可以看《Barbie芭比》,反而是只想看女生胸大無腦粉紅色夢幻的話反而不推薦。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