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1/23第914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大成拚出「無抗飼養雞」
賣進好市多貴6成照熱銷
上緯董座為子砸2億蓋酒廠
蔡氏釀酒打進台塑招待所
 
   
封面故事
   
大成拚出「無抗飼養雞」
賣進好市多貴6成照熱銷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難道養雞一定要使用抗生素嗎?」大成集團總經理韓芳豪,在2022年對員工拋出叩問。大成是農畜龍頭,全台市占高達22%至24%。作為引領整個集團未來的第3代,韓芳豪在2022年帶領大成展開無抗飼養的征途。

無抗飼養難在哪?長期在第1線養雞的十八養場總經理蔡俊興指出,台灣氣候潮溼、地狹人稠,還是許多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不用抗生素,雞隻很容易染病,甚至可能全場滅亡,「雞農本身獲利不高,只要一批雞陣亡,就血本無歸了,多數人不願冒這個風險。」

卜蜂發言人劉明哲更直言,無抗飼養雞價格往往比一般雞肉高出5成,消費者難以接受。

這些挑戰,韓芳豪又怎會不知,「就像你養小孩,也不會想一直餵他吃藥吧!」回憶最初的起心動念,是在2017年為人父後,開始對食安、健康格外注重。一次赴美出差時,留意到當地好市多架上的生鮮雞肉和雞肉加工食品,竟清一色都標有「無抗生素」(No antibiotics ever)的字樣。

他才發現,原來,被雞隻吃下肚的抗生素透過糞便排出後,會再經由土壤、水源被蔬果吸收,最終進入人體,進而產生抗藥性。因此,10多年間,美國已逐步將無抗生素飼養的雞肉供應商比重提升至6成。

「大成對標的是國際,這在歐美已經是主流了,作為台灣龍頭,如果我們都不做,誰敢呢?」最終,韓芳豪只花1年時間,就成功試養出首批無抗飼養雞,並於2023年推出相應品牌「益活雞」。

但過程其實相當艱辛,他要翻過的第1個山頭,就是飼養過程全程拿掉所有抗生素。

韓芳豪先從源頭的雞隻健康和飼料做起,根據體重、採食量和健康度,挑選名列前茅的種雞及小雞,確保雞隻本身頭好壯壯。接著,再找來集團旗下生技公司「全能營養」,負責開發促進小雞健康的益生菌。「我們讓小雞第一口飼料、第一口水,就吃益生菌。」韓芳豪得意地說。

再來,還要降低飼養密度,再加上嚴格管控人員進出、使用密閉的水簾式雞舍,方能確保雞隻健康長大。

他從近200家白肉雞契約農戶中,挑出20到30戶較年輕、願意改變傳統觀念,且具備現代化負壓水簾式雞舍的雞農;同時擬定保障合約,承諾以固定隻數、價格收購無抗飼養雞,確保雞農能穩定獲利。

無抗飼養雞養成後,第3座山頭是通路。大成先在高檔超市上架,並瞄準美式大賣場好市多,舉辦多次商品特展。

「我其實很緊張,怕消費者不接受價格高的無抗飼養雞。」他坦言,益活雞的價格昂貴,以冷藏去骨雞腿肉為例,比一般雞腿貴了逾6成。

首次試賣隔天,他懷著忐忑的心走進會議室,沒想到竟傳來捷報,第1天近萬包益活雞全數賣完。消費者會買單,都是在試吃過後被味道折服。這讓他意外察覺,「好吃」才是行銷關鍵。

等到第3次試賣時,2周內已能售出21萬包。2024年底起,更在好市多成為常態性商品。

迄今,大成無抗飼養雞的總在養數已達百萬羽,每月電宰量則約50萬羽,是台灣最大規模,分別賣進好市多、楓康超市、家樂福,以及餐廳勝博殿、檀島和21風味館等。

正值壯年的韓芳豪,一直勇於跳脫舒適圈,大規模供應無抗飼養雞,已經是一大里程碑,接下來怎麼讓消費者買單、讓公司真正賺錢,是他未完的征途。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67 期謝謝!)

上緯董座為子砸2億蓋酒廠
蔡氏釀酒打進台塑招待所
今周刊•撰文:譚偉晟

科技業大老們有錢有閒之後,吃、喝已不再是單純的填飽肚子,而是品味與理念的展現;愈來愈多科技業大老闆「斜槓」當餐廳老闆、當酒商賣酒,甚至醉心於釀酒。

《今周刊》帶讀者看門道:全台第一家江戶前天婦羅餐廳是怎麼挑選食材、美式餐酒館如何營造氛圍、葡萄酒的搭餐樂趣,以及用科技精神來提升啤酒品質。

2014年,上緯國際投資控股董事長蔡朝陽決定,在鑽研多年的複合材料產業之外,投入一項全然不同的領域——釀酒,「蔡氏釀酒」這個品牌應運而生。

「但我自己很少喝啤酒,在家多半喝威士忌。」蔡朝陽話鋒一轉,談起投資釀酒的初心,只是為了自己兒子、蔡氏釀酒創辦人蔡孝緯的創業計畫,「第一個念頭,就是要支持小孩的興趣。」

十年後的今天,已不僅專注於釀酒技術的精進;現在蔡孝緯更多的心力,是在於如何讓釀酒事業賺錢,「2024年公司現金流已經開始轉正了,2025年我們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蔡孝緯口中的目標,就是要讓蔡氏釀酒成為能穩定獲利的事業。

蔡朝陽牽線 入列台塑招待所供酒名單

事實上,對蔡朝陽而言,把釀酒事業經營好,甚至比釀出好酒更加重要。「我們會選在南投草屯,也是因為覺得這個位置有機會。」蔡朝陽解釋,蔡氏釀酒位在南投一四八縣道上,其相連的一三九縣道,是熱門的自行車路線,「微熱山丘也在附近,假日都是人潮,我們認為有機會做起一個觀光工廠。」

儘管公事繁忙、自嘲沒有時間介入經營,但能有推薦蔡氏釀酒品牌的機會,蔡朝陽是一個都不放過。例如,透過和台塑高層主管會面的機會牽線,他說:「現在台塑總部的招待所,都會提供蔡氏釀酒。」

不只是親自帶酒、打進台塑,蔡朝陽說,不論是在中台灣最大的上市櫃聯誼會「磐石會」與在地好友餐敘,或在與歐洲離岸風電業者西門子、沃旭能源的餐會上,他都會主動帶自家啤酒分享,「聽到的回饋都是品質好、而且好喝。」

然而,作為一項投資事業,蔡朝陽始終在乎的是,「先做到損益兩平。」成立蔡氏釀酒的初期投資,包括收購土地與改建廠房、建立產線的設備開銷,總支出高達兩億元。但過去僅經營自有品牌啤酒的狀況下,產能利用率常常是連30%都填不滿,遑論要做到由虧轉盈。

轉機,在2022年意外造訪。「那真的是一念之間??,有一天,一家啤酒品牌來問我,要不要做代工。」蔡孝緯腦中閃過自家產線上,桶槽空著的畫面,「我就回答,好呀!」

於是,從第一批2.5噸的代工訂單開始,陸續獲得心流釀造等啤酒品牌客戶的青睞。如今,蔡氏釀酒的營收貢獻中,已經有7成以上來自代工事業。

能把代工事業做大,是因蔡孝緯從自己釀酒開始,就對生產品質有嚴格要求。他舉例,生產過程中最容易導致風味變化的是「氧氣」問題,「啤酒因為容易氧化,所以要在產線上盡量做到降低溶氧的可能。」一旦氧化,不但會有類似「硬紙板」的口味,還會有一些顏色變化,導致成品不如客戶預期。

建品質口碑 「氧含量」標準更勝公賣局

「在氧含量的控制上,我們可以做到比公賣局(台灣菸酒公司)的標準更嚴。」蔡孝緯自豪地表示,蔡氏釀酒針對生產流程做多項氧氣監測,確保生產品質。再者,自己也有過多款啤酒研發經驗,從茶味啤酒、蜂蜜啤酒到各類調和酒,讓蔡孝緯也能和品牌客戶溝通,給予開發特定風味啤酒的製程建議。

「只要累積品質穩定的口碑,客戶就會主動來詢問。」蔡孝緯延續著這個發展,持續把現有產能轉移做代工使用,並計畫添購更小產能的設備,「大桶槽一批要做兩千五百公升,我用3百公升的小桶槽,可以做更多創新的酒。」

儘管商業模式從品牌轉型代工,但對釀酒的熱愛,蔡孝緯卻沒有太多轉變。「近3年,我都在研究日本酒,像是酒麴,可以做一些跟啤酒的整合。」蔡孝緯話說得神祕,強調自有品牌將出現方向上的改變,「組合成新的東西。」

相較於蔡孝緯的樂於創新,蔡朝陽則是偏愛經典。被問起最喜歡蔡氏釀酒的哪一支酒,蔡朝陽笑著說出「Golden Ale(英式金愛爾,一種酒精濃度較低、低苦度的啤酒)」,這不單是啤酒界的經典,蔡氏釀酒釀出的Golden Ale,富含香味與輕盈口感,更是被萬豪酒店選用、作為指定供應的生啤酒。

「(蔡孝緯)他讀大學時,我都會看到他從房間裡搬出釀的酒,我就知道他很執著。」蔡朝陽的全力支持,讓蔡孝緯對啤酒的投入,能夠從個人興趣不斷延伸,發展成為一家在台灣備受矚目的新興酒廠。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67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SOGO、101、遠百、微風…42家百貨、商場除夕有開?完整資訊一次看

捷運小確幸倒數10天!「300元回饋金」免費送 票卡放上感應機「3步驟」輕鬆拿到手

微矽張董砸7千萬,開全台第一家江戶前天婦羅料理...如何成為竹科大老最愛?

台積電穩站C位,2025還有飛龍可以追?產業隊長張捷:3面向布局「新AI」

上銀、和樁…機器人題材也有料:新AI+高息ETF,14檔好股幫賺發財金

外國人說 “set the bar high”,跟酒吧沒關係!
Lisa 最近升職了,負責管理新產品的設計團隊。為了激勵大家,她提出了創新目標,甚至還親自參與設計。團隊完成後,大家驕傲地展示成果時,同事Mark說了一句:“Lisa, you really set the bar high for the rest of us!” Set the bar high? 她設了什麼酒吧?還是設了一根橫桿?到底Mark在說什麼?

西班牙研究 一天千步可解憂
西班牙的研究採用統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回顧33份文獻,分析對象超過9.6萬名成人,結果發現每天走7千步也能改善心理健康,且即使每天增加一點步數也會有所幫助。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