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4/23第926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新光三越氣爆逾1.4萬人失能
揭企業層層轉包避責真相
一顆維他命,要賣多少錢?
降保健品關稅勢在必行
 
   
封面故事
   
新光三越氣爆逾1.4萬人失能
揭企業層層轉包避責真相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今年2月13日近午時分,矗今年2月13日近午時分,矗立在台中台灣大道、去年營收超過258億元的「百貨店王」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驚爆轟鳴,造成5人死亡,38人受傷。

這是台灣史上最嚴重的百貨公司公共安全事故,毫無疑問,它也是一樁重大的「職災意外」,職安環節哪裡出了問題?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黃怡翎苦笑:「新光三越爆炸案因為波及行人,被注意到了,但很諷刺的是,勞工墜落、工傷、死亡,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一兩件。」

根據職安署統計,去年台灣重大職災一共奪去了287條性命,每1.2天就有1人枉死。若再加上因為職災造成的永久全失能、永久部分失能、暫時全失能等傷害,單單去年,就有1萬4228人次。這個數字,還是雇主已通報的數字,如果再加上未依規定通報的黑數,數字不只如此。

放眼國際,台灣職災死亡千人率約千分之0.022,對比其他先進國家,台灣死亡率高於日本的千分之0.015、新加坡0.013,比起德國的0.007,更是3倍之多。

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助理教授游逸駿以嚴峻的口吻說,那些在台灣各處拔地而起的豪宅、廠房,「每座都是凶宅。」

對應該負起責任的「老闆們」,因為有投保雇主責任險、團險等等商業保險,能分攤大半的和解金,影響微乎其微。

以去年12月,全聯福利中心位在台中大肚的生鮮處理廠倉儲發生的重大火災來說,惡火造成9人死亡、8人輕重傷。

在這項工程中,全聯是工程業主,承攬營建工程的則是互益營造,空調配管由新菱公司承包,再分包給紋禕工程行;當天,空調配管以氧乙炔切割樓地板作業,金屬切割火星掉落到地下室,地下室正在進行地板防水工程,現場存放有大量易燃的塗料和溶劑,火星引燃火勢快速蔓延,導致大量傷亡。

全聯個案中,各包商聯合承攬工程,但「混同作業,你管你的、我管我的。」前職安署長鄒子廉說,有包商要切割動火,卻完全沒讓其他包商知道,「平行、各自施工的部分,卻缺乏有效的協議機制。」毫無溝通的工作環境,導致的惡果顯而易見。

這樁工安事件,最終由空調公司派駐現場的負責人、工程行負責人和員工等5人,因涉過失致死、過失傷害等罪嫌被起訴。

至於身為工程的「源頭」全聯,以及負責工程的互益營造,顯然可置身事外,就算需要支付賠償金,也就像被螞蟻叮咬罷了。

政府為避免工安意外發生,最依賴的外部稽核手段就是「勞檢」,然而,國內大小工程成千上萬,1000位左右勞檢員,再扣除負責勞動條件的勞檢員,職安衛生勞檢顯得人力稀薄。

勞檢工作吃力不討好,錢少事多不說,要實際深入營造業監督,難度也不小。前勞檢員翁詩瑋說:「我去營造工地巡檢,到了現場,保全第一個動作就是拿起對講機。」他苦笑,現場師傅被通風報信後,馬上停下工作,避免被抓到毛病。

比起罰鍰,勞檢員最強的武器還是「喊停的權力」,勞檢員可以執行現場停工,停工對於業者、事業單位殺傷力遠大於罰鍰。然而,如同鄒子廉說的,「勞檢畢竟是外部稽核。」他嘆氣接著說:「但誰創造風險,誰就要管理。」最終企業主、營造廠是否能被課責、負起管理的責任,還是未來職安法規修法的重中之重。

立在台中台灣大道、去年營收超過258億元的「百貨店王」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驚爆轟鳴,造成5人死亡,38人受傷。

這是台灣史上最嚴重的百貨公司公共安全事故,毫無疑問,它也是一樁重大的「職災意外」,職安環節哪裡出了問題?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黃怡翎苦笑:「新光三越爆炸案因為波及行人,被注意到了,但很諷刺的是,勞工墜落、工傷、死亡,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一兩件。」

根據職安署統計,去年台灣重大職災一共奪去了287條性命,每1.2天就有1人枉死。若再加上因為職災造成的永久全失能、永久部分失能、暫時全失能等傷害,單單去年,就有1萬4228人次。這個數字,還是雇主已通報的數字,如果再加上未依規定通報的黑數,數字不只如此。

放眼國際,台灣職災死亡千人率約千分之0.022,對比其他先進國家,台灣死亡率高於日本的千分之0.015、新加坡0.013,比起德國的0.007,更是3倍之多。

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助理教授游逸駿以嚴峻的口吻說,那些在台灣各處拔地而起的豪宅、廠房,「每座都是凶宅。」

對應該負起責任的「老闆們」,因為有投保雇主責任險、團險等等商業保險,能分攤大半的和解金,影響微乎其微。

以去年12月,全聯福利中心位在台中大肚的生鮮處理廠倉儲發生的重大火災來說,惡火造成9人死亡、8人輕重傷。

在這項工程中,全聯是工程業主,承攬營建工程的則是互益營造,空調配管由新菱公司承包,再分包給紋禕工程行;當天,空調配管以氧乙炔切割樓地板作業,金屬切割火星掉落到地下室,地下室正在進行地板防水工程,現場存放有大量易燃的塗料和溶劑,火星引燃火勢快速蔓延,導致大量傷亡。

全聯個案中,各包商聯合承攬工程,但「混同作業,你管你的、我管我的。」前職安署長鄒子廉說,有包商要切割動火,卻完全沒讓其他包商知道,「平行、各自施工的部分,卻缺乏有效的協議機制。」毫無溝通的工作環境,導致的惡果顯而易見。

這樁工安事件,最終由空調公司派駐現場的負責人、工程行負責人和員工等5人,因涉過失致死、過失傷害等罪嫌被起訴。

至於身為工程的「源頭」全聯,以及負責工程的互益營造,顯然可置身事外,就算需要支付賠償金,也就像被螞蟻叮咬罷了。

政府為避免工安意外發生,最依賴的外部稽核手段就是「勞檢」,然而,國內大小工程成千上萬,1000位左右勞檢員,再扣除負責勞動條件的勞檢員,職安衛生勞檢顯得人力稀薄。

勞檢工作吃力不討好,錢少事多不說,要實際深入營造業監督,難度也不小。前勞檢員翁詩瑋說:「我去營造工地巡檢,到了現場,保全第一個動作就是拿起對講機。」他苦笑,現場師傅被通風報信後,馬上停下工作,避免被抓到毛病。

比起罰鍰,勞檢員最強的武器還是「喊停的權力」,勞檢員可以執行現場停工,停工對於業者、事業單位殺傷力遠大於罰鍰。然而,如同鄒子廉說的,「勞檢畢竟是外部稽核。」他嘆氣接著說:「但誰創造風險,誰就要管理。」最終企業主、營造廠是否能被課責、負起管理的責任,還是未來職安法規修法的重中之重。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79 期謝謝!)

一顆維他命,要賣多少錢?
降保健品關稅勢在必行
今周刊•撰文:馬揚異、譚偉晟

因應台美貿易談判,政府研議調因應台美貿易談判,政府研議調降保健品現行30%的進口關稅,民眾有望買到更便宜的維他命。但面對未來市場競爭加劇、代工產線外移,如何幫助國內業者度過難關,成為政府的新挑戰。

一顆維他命,要價多少錢?點開美國電商與大賣場網站,一瓶銀寶善存50+女性綜合維他命,平均每顆售價新台幣3到4元;但跨海來到台灣藥妝店,一顆要價9元多,換算一瓶120錠的維他命,就差了7百多元。

保健食品已成為眾多台灣人生活必需品,據《2023食品產業年鑑》,國人一年吃掉高達1059億元的膳食補充劑,因為售價比美國貴兩到三倍,只要台灣人出國,到藥妝店「帶貨」幾乎是必備行程。

存在如此大的價差,關鍵因素之一,絕對不脫台灣對進口保健品(錠劑、膠囊狀食物製品)課徵30%的關稅。最近7年,陸續有進口商和立委呼籲檢討,但政府都以保護國內產業為由,不曾調降稅率。

如今,這座長期向「產業發展」傾斜的天平,有望往「消費者權益」這端校正回歸。

降保健品現行30%的進口關稅,民眾有望買到更便宜的維他命。但面對未來市場競爭加劇、代工產線外移,如何幫助國內業者度過難關,成為政府的新挑戰。

一顆維他命,要價多少錢?點開美國電商與大賣場網站,一瓶銀寶善存50+女性綜合維他命,平均每顆售價新台幣3到4元;但跨海來到台灣藥妝店,一顆要價9元多,換算一瓶120錠的維他命,就差了7百多元。

保健食品已成為眾多台灣人生活必需品,據《2023食品產業年鑑》,國人一年吃掉高達1059億元的膳食補充劑,因為售價比美國貴兩到三倍,只要台灣人出國,到藥妝店「帶貨」幾乎是必備行程。

存在如此大的價差,關鍵因素之一,絕對不脫台灣對進口保健品(錠劑、膠囊狀食物製品)課徵30%的關稅。最近7年,陸續有進口商和立委呼籲檢討,但政府都以保護國內產業為由,不曾調降稅率。

如今,這座長期向「產業發展」傾斜的天平,有望往「消費者權益」這端校正回歸。

關稅高於國際平均
保護產業犧牲全民健康權

3月底,立法院一場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的專題報告上,針對長年為人詬病的保健食品關稅,財政部長莊翠雲鬆口,正與經濟部研議分階段降稅,預計五年內將「錠劑、膠囊狀食物製品」進口關稅稅率從30%降至20%。

但一周後,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衝擊遠超出預期,許多經濟學者建議台灣應調降部分不合理貨品關稅,作為談判籌碼;包括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等多名專家更直接點名,汽車和保健品關稅「一定要降」。

顯然,政府原規畫保健食品稅率5年降10個百分點,無論是調整的速度和幅度,力道都遠遠不足。

放眼全球,台灣保健品關稅30%,遠高於美國的6.4%、日本的14.6%和韓國8%。去年上任後密切關注保健品價差問題的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直指,即使關稅降到20%,還是高於國際平均。

去年底,王世堅提出《海關進口稅則》修正案,就初步將錠劑、膠囊狀食物製品關稅訂在八%,希望稅率對齊韓國、低於中國,並建議行政院以此為基準訂定合理的稅率。

據財政部統計,美國是台灣保健品的最大進口國,2024年占進口總值的51%,第二、第三的紐西蘭與日本,則分別占18%、12%。儘管未來降低關稅,預期會有更大量美國保健食品進入國內市場,但王世堅認為,與台灣規模相近的經濟體,都能發展出有競爭力的保健食品產業,台灣不該再以保護產業為由,犧牲全民的健康權。

聯安醫療集團執行長顏鴻順也指出,保健品不只是可有可無的營養補充品,許多醫師會依據病患需求,建議服用「疾病輔助」的保健品。像是糖尿病患後期常出現神經、視網膜病變,需補充維生素B12、銀杏、高劑量葉黃素等;進行化療的癌症病患,也經常得食用精胺酸、麩醯胺酸,減輕手腳潰爛等副作用。他不諱言,保健品長期維持高關稅,讓許多國內產業受到保障,但長遠來看,對消費者並不公平。

現階段在國際情勢推波助瀾下,調降保健食品關稅勢在必行,但如何減緩對國內業者的衝擊,需審慎的政策規畫。

面臨市場競爭
台灣業者將失去代工優勢

據經濟部資料,2022年台灣錠劑、膠囊狀保健食品的產值高達380億元,主力生產保健食品的製造商有兩百多家、員工近1萬8千人。調降關稅,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國內品牌將面臨更大的市場競爭。

葡萄王生技財務長洪俊銘表示,目前國內保健食品市場已趨近飽和,本土產品有沒有國際競爭力,將是迎戰關稅調降的關鍵。例如,葡萄王自行研發的發酵技術、菌株菌種,相關原料在國際上較稀缺,有市場不可取代性,衝擊有限;但市面上常見的化學合成產品(如維他命C),影響就比較大。

不只市場競爭,台灣業者也擔憂失去代工優勢。

保健營養食品工業同業公會創會理事長陳威仁指出,過去許多外國業者為避免被課高關稅,不會直接將成品銷入台灣,而是會在台設置保健食品加工產線,輸入原料後,由台灣製造廠代工做成產品,再內銷台灣、外銷鄰近國家。一旦關稅調降,台灣代工廠將失去競爭優勢,預期外國業者會將產線移至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

長期做保健品原料進口代理、代工的綠茵生技總經理徐榜奎則分析,目前台灣代工生產一顆膠囊的成本,比中國、印度高出一倍以上,若產線外移,國內恐怕有上百家製造廠大受衝擊,期盼政府給予更多緩衝時間、補助輔導企業轉型。

關稅怎麼調降、如何提供業者支持方案,政府還在整合業者需求與消費者利益,進行整體規畫。經濟部產發署副署長陳佩利表示,若行政院提出的88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特別預算通過,將會在既有「保健營養產業加值輔導計畫」上,進一步擴大輔導規模。

然而,若只是在現有輔導計畫加碼,難以因應衝擊,身處海嘯第一排的業者,期待有更多相應政策配套,在配合調整關稅的同時,降低經營影響。

目前談判壓力來自美國,陳威仁與徐榜奎等業者建議,政府可只對美國調降進口關稅,其他國家維持原稅率,減緩對企業的衝擊。

不過,政治大學財政學系名譽教授曾巨威持不同觀點。他認為,儘管現階段是台美一對一談判,但基於多邊貿易體制精神,當美國進口關稅調降,其他國家也會要求比照辦理。制定個別國家關稅只是權宜之計,長遠來看,國內產業仍要做好全面降關稅的準備。

至於關稅調降後,如何把關保健品輸入品質,並促成國內進口的保健品實質降價,更是民眾關切的重點。

首先,許多業者擔心降稅後會有大量中國、印度生產的廉價保健品輸入台灣,恐怕難以把關品質。徐榜奎說明,國內保健品業者不只需通過GMP驗證,更要建立食品追溯追蹤系統、做好原物料管控,但食藥署很難用相同標準監督進口產品,管制標準不同,不只有食安疑慮,對國內業者也不公平。

把關保健品品質
避免業者砸錢做不實廣告

食藥署目前雖有針對進口錠劑膠囊狀食品進行邊境抽驗,檢驗有無防腐劑、二氧化硫等物質,但在品質管控的標準上,難以對齊國內業者。徐榜奎認為,就算政府做不到進口產品溯源,至少要先要求產品的品質認證與國內一致。王世堅則提醒,未來若進口量大增,更應加強抽驗,杜絕劣質商品流入國內、影響國人健康。

此外,經濟部曾分析國內保健食品產業的成本結構,發現進口關稅平均只占最終產品售價約8%,反而通路成本(包括廣告行銷等)占市場價格高達55%,相當於民眾買保健食品,有一半是在買業者的行銷成本。

綜觀歷年食藥署公布的「十大違規食藥廣告產品名單」,榜上多是保健食品廣告誇大不實、宣稱有醫療效能。王世堅建議,調降關稅之外,政府應該加強管理業者行銷砸錢做不實廣告的亂象。

一場關稅大戰,迫使政府正視保健品進口關稅過高的現狀,有望降低民眾購買成本。如何在降關稅之際,減緩對國內業者的衝擊,需要政府加速溝通,端出更細緻的規畫。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79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美國51種牙膏「9成含鉛」!食藥署怎說?一文看毒牙膏有哪些、最安全5款曝光

LINE帳號被盜怎麼辦?「再次登入」官方新功能,2步驟找回聊天紀錄、保留詐騙訊息

台積電股價怎麼走?不看獲利而是「本益比」!拆解3個能否重返千元關鍵

台積電Q1財報超乎預期,股價為何漲不動?外資降目標價不降評的理由一次看

關稅衝擊爆搶運潮,航運股即將噴出?長榮、陽明及萬海...一張表看15檔受惠股

德國慕尼黑法院槓上EC 正式確立FRAND抗辯「擔保金鐵則」
德國慕尼黑高等地方法院於3月20日對VOICEAGE EVS訴HMD案(6 U 3824/22 KART)作出終審判決,無視歐盟執委會(EC)先前提出的法律意見,正式確立「擔保金優先於FRAND合理性審查」的裁判框架。此裁決意味著:未來SEP實施者若未按專利權人最終報價提供足額擔保,將直接喪失FRAND抗辯資格,無需進入權利金合理性審查階段。

股市漲很多、跌很大、很賺錢…這幾句英文表達和你想的不一樣!
用英文在討論投資或股市時,我們會習慣性地直譯中文表達,句子顯得生硬,甚至產生誤解。幫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見的錯誤表達,並提供更專業、自然的說法,幫助你在國際投資圈更流暢地交流。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