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7/02第936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破解全台百貨開不停的祕密!
未來5年憑什麼再開43家?
8月資安破口倒數!
數發部責無旁貸
 
   
封面故事
   
破解全台百貨開不停的祕密!
未來5年憑什麼再開43家?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台灣百貨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擴張潮。根據瑞普萊坊統計,未來5年,有43家百貨與購物中心將在全台遍地開花,單今年就有8家新百貨開幕。儘管2024年實體百貨營收達4491億元,年增僅1.5%,但業者仍前仆後繼投入戰局。他們究竟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看到了什麼機會?

遠百董事長徐旭東一語道破關鍵:「台灣零售市場尚未飽和。」現代零售強調體驗場域,結合購物、餐飲與娛樂。社區百貨如新店裕隆城、新莊宏匯等也成功吸納周邊未被滿足的消費需求

大巨蛋遠東SOGO Garden City的開幕可謂這波擴張潮的主角之一,量體高達3.6萬坪。五月天25週年演唱會連續8場演出,吸引超過30萬位粉絲朝聖,帶動Garden City商場業績亮眼。遠東SOGO總經理吳素吟更表示「有信心全區開幕後年營收突破百億元!」

大巨蛋搭配Garden City,再加上鄰近的誠品松菸,真正形成「巨蛋松菸商圈」,證明了百貨業「掌握消費人口資訊、金流,加上可以養地,帶動周邊房價」的多重效益。

分析這波激戰,台北市未來將有至少10家新百貨加入,其中信義計畫區仍是重中之重,Sky Taipei及Garden City兩座大面積建物勢必讓競爭更加激烈。南港則憑藉軟體、會展、生技、轉運等產業優勢,成為百貨新戰區。

台中、高雄戰況激烈,漢神集團挾著6萬6千坪的漢神洲際購物廣場空降,還有D-ONE第一大天地、統一置地廣場大里與崇德兩案搶市,煙硝濃烈。高雄未來5年將新增9座百貨與購物中心。年營收近300億元的漢神百貨2027年還將於凹子底開新據點,三井也將落腳鳳山,瞄準50萬人口商機。

而來自日本的三井不動產短短10年就以外來者之姿搶下市場第6大位,成功關鍵在於差異化策略。

台灣三井不動產商業事業經營部長?間康太表示:選址上,三井避開三大百貨存在感強的精華地段,選擇土地成本較低但未來發展可期的區域,建立大坪數商場。

空間配置上,台灣百貨平均每層樓配置約7成為店鋪,三井控制在6成內,騰出空白區域讓空間更舒適;品牌方面,三井每展店帶來數十家日系品牌,其中不乏首次來台品牌。如Graniph開幕一個月內銷售額達原計畫3倍,「哈利波特魔法之地」更成為坪效王。

另一方面,面對激烈競爭,傳統百貨龍頭採取「攻守兼備」策略。

新光三越走「精耕、特色化」路線,Diamond Towers鎖定高端精品,台南小北門店主打年輕潮流,各有定位。SOGO除了Garden City吸引年輕客層,也看到男性市場機會。忠孝店今年男裝表現比女裝還好,復興館更將精品三大門神全面改裝。

遠百透過Happy Go整合線上線下,累積超過兩百萬活躍用戶,並善用節慶舉辦特展,如與日本青森弘前市合作的「弘前展」已邁入第14年。

建商與壽險集團積極搶進軌道沿線開發案,未來5年由建商主導的新百貨就超過10案。潤泰新的CITYLINK模式成為典型代表,選定交通節點,定位為「社區型商場」,既有建案開發效益,又能坐收房東之效。

展店只是開始,誰能撐過2025年後的消費考驗成為關鍵問題。電價上漲、基本工資調升、出國潮等環境變數都讓消費信心面臨壓力。中南部的消費潛力仍待觀察,台鐵高雄與鳳山車站雙雙流標,顯示並非所有區域都能支撐商圈發展。

台灣百貨業正進入戰國時代,未來5年各路業者如何應戰?競爭格局值得持續觀察。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89 期謝謝!)

8月資安破口倒數!
數發部責無旁貸
今周刊•撰文:陳子萱

谷歌宣布8月起不再信任中華電信核發的憑證,逾萬個公私部門網站將受影響。但數發部卻強調只能管理「政府」網站,且依職權難以針對事件啟動調查,真是如此嗎?

一場看不見的數位風暴,即將於8月1日登陸台灣。身處風暴中心的主管機關數發部,卻未正視問題。

谷歌(Google)今年五月底宣布,自8月起,其Chrome瀏覽器將不再信任中華電信所簽發的TLS網站憑證,國內約有一萬個網站將受影響,許多網頁可能淪為資安破口。

「網站憑證」的功能,是被用來確保網頁的「身分正確」與「資料安全」。當你點進一個網站,伺服器會提供一個密件信封,讓你把指令封裝、寄出;隨後伺服器也以相同方式回傳資料,才能開始瀏覽網頁內容。

網站憑證就是那個「密件信封」,因為寫上正確收件地址,且信件加密封條,內容不會被偷看或竄改;一旦沒有憑證,就像寄出一張「明信片」,資訊不只暴露於眾,還可能被路人篡改內容及地址。

因此,點進一個「沒有憑證」的網站,使用者等於公開所有的個資、足跡,容易被駭客攔截或偽造資料,甚至讓你誤入偽冒的網站。

數發部「做半套」監管消極
只顧政府網站 民間風險未解

谷歌在全世界找了67家機構提供憑證,其中包括台灣的中華電信和台灣網路認證公司(TWCA)。這次出包的中華電信,在國內核發憑證網站約1萬多個,其中政府機關占約8千個、民間企業占約2千個。

面對這場不信任風暴,主管網路資訊的數發部強調,針對政府委託中華電信申購的網站憑證,早在3月就啟動「雙憑證機制」,協助政府機關將憑證轉換到台網公司,目前已超過9成完成更新;至於2千多個民間網站,不在數發部掌管範圍,「屬於中華電信與民間公司的商業行為。」

由於憑證效期為1年,中華電信正趕在8月被撤銷前,提早協助民間企業客戶轉介或換發新憑證,以延續新一年時效。依照中華電信回覆本刊數字,今年7月31日前到期的企業客戶,已逾6成完成轉換或更新,而8月1日後到期的企業客戶,也正加緊處理中,但未透露具體進度。

儘管數發部一再強調,已超前部署啟動應變措施;但面對攸關全民資安的重大危機,數發部「只管政府、不理民間」的態度,仍引來專家質疑。

資安學者翻開《數位發展部組織法》指出,數發部職責是要協助「公、私部門」數位轉型業務,且有權訂定相關審驗規範。這次事件,除了政府憑證受影響,民間公司也遇到有損權益的不合理狀況,數發部理應督導、完善相關機制。

另名網路治理專家也點出,數發部確實是透過中華電信購買政府網站憑證,「但維運業務委外,並不代表法律與行政責任也委外。」他質疑,數發部3月就掌握狀況,早有機會積極介入調查,避免事態愈演愈烈。

點開谷歌五月底公告,內文指出,中華電存在「不合規、未履行改善承諾、對公開事故未有改進成果」等「令人擔憂的行為模式」,不再信任其憑證。

提早續發憑證恐擴大風險
專家籲停用 改採其他憑證

「但『令人擔憂的行為』到底是哪些?數發部應該徹底調查。」資工專業出身的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舉例,有疑慮的行為可能包含將憑證錯發給釣魚網站、未撤銷危險網站的憑證等,數發部必須全面盤點,才能避免類似狀況在台網公司重演。

面對外界質疑,數發部僅說明,「本部沒有對中華電信啟動行政調查的權責,但將依契約要求改進,確保政府網站的信任穩定性。」至於民間網站,則透過產業公協會協助,持續與中華電信合作改善。

但數發部的消極態度,恐讓大眾持續曝於資安風險之中。首先,中華電信只急著在8月「失去信任」前,替客戶「提早核發」新憑證,卻未具體說明資安改進措施。若無法如預期在明年3月重獲谷歌信任,等於只是讓憑證失效的定時炸彈延後一年引爆,而非解決根本問題。

葛如鈞比喻,就像一個國際組織發現汽車製造商的產品有爆炸風險,訂出問題產品的落日停售時間;但製造商卻在停售死線生效前到處賣車,根本是擴大危險範圍,而主管機關竟無動於衷。

資安專家也解讀,在沒有重獲谷歌信任之前,「舊憑證就是被認為有風險,理論上不應再續用。」他認為,數發部要明確向大眾說明,中華電信憑證有哪些問題,呼籲各界暫停使用,改向其他機構申請;而數發部也應在暫緩使用期間進入調查、督導。

台灣的憑證安全,已在國際蒙上一層不信任陰影,作為網路與資通安全的主管機關,數發部沒有切割卸責的餘地。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89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銀行帳戶為何突變「警示戶」?衍生管制會怎樣?凍結自救最新整理

整理包》台鐵9變革上路!票價調漲、悠遊卡優惠里程縮短…TPASS月票有影響?

好市多攜手Uber Eats!看懂量販巨頭外送「超偏心價格」盤算

必比登排隊名店採用!做動物營養品起家的祥圃,如何花逾10年養出高檔品牌豬?

緯穎成長動能強、世芯-KY前景看好!拆解AI族群買點,雷浩斯精選8檔高成長股

咖啡竟能抗老防虛弱!55歲以上每天喝4杯以上可增強肌力
咖啡不只能提神,還可能是健康老化的祕密武器!這項刊登於《歐洲營養學期刊》的研究,是由咖啡科學資訊研究所資助,分析荷蘭「阿姆斯特丹縱向老化研究」資料,追蹤超過1,100名55歲以上的長者長達7年。結果顯示,每日飲用4至6杯以上咖啡者,罹患虛弱症的風險顯著降低。

人工智慧治療師 話療助客戶感覺變好
打造人工智慧治療師的探索歷程並非一帆風順,正如達特茅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經深思熟慮後所說的,過程中曾歷經「戲劇性的失敗」。最終,研究人員研發出名為Therabot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他們相信該系統可望解決一項難題:目前有過多人迫切需要接受焦慮、憂鬱及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但可提供專業服務的心理醫療人員卻嚴重不足。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