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13第942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晶片稅100%課到誰?
半導體業者:轉單效應已發生
博通9成市占反守為攻
掌握AI交換器話語權
 
   
封面故事
   
晶片稅100%課到誰?
半導體業者:轉單效應已發生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8月6日在白宮的記者會上,川普無預警宣布,晶片稅率將高達100%,「我們將對晶片與半導體施以非常巨大的關稅,但好消息是,像蘋果這樣承諾在美國蓋廠的公司,不會被收費。」

若川普只針對「晶片」本身課稅,其實未必會對高科技產業造成劇烈衝擊。

「很少人單純在買晶片,因為美國不是製造基地,從終端產品課稅比較合理。」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香港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這麼預測。

以輝達設計的高階AI晶片H100為例,代工可能交給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台積電美國廠,完工的晶圓會搭飛機橫越太平洋運回台灣,依序委託日月光控股旗下的矽品做封裝、京元電子進行測試,再提供鴻海、緯創這類組裝廠做成模組,接著送到墨西哥組成機櫃,最終交貨給美國的大型雲端服務商。

這段過程中,台灣不僅沒有直接對美國銷售晶片,甚至是進口來自美國的台積電產品。

2024年,美國是台灣半導體第7大出口市場,佔比約4.5%,反倒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件」,也就是AI伺服器相關設備,出口額超過500億美元。筆記型電腦、伺服器、電腦主機、通訊器材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也都高達7成以上,更可能受到晶片稅波及。

「所以我認為,晶片稅的細節還沒說完,因為晶片通常會被組裝進手機、伺服器這類終端產品才邁進美國。單純對晶片課稅,蘋果這樣的公司大概沒什麼感覺。」被譽為「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的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因此直言,對製造晶片廠商徵稅並不實際,像蘋果這樣的品牌商才是主要目標。

由於台積電已承諾在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業界多認為台灣的「護國神山」,原本就能豁免於晶片稅之外;就算終端客戶被課稅,台積電憑著獨門的最新進製程,依舊擁有超強的定價能力,不至於受太大影響。

艾科半導體執行長張天健分析,對專攻成熟製程的業者來說,赴美投資未必划算,如果從終端課稅,電子五哥可能會抽掉台灣半導體,改用美國產品,「不管怎麼課,台灣產業的未來應該都不太樂觀。」

「今年轉單效應就已經在發生了,台積電沒事不代表其他廠商沒事,就有美國客戶本來在台灣投片,現在轉給我們做,但在美國廠生產成本還是貴。」晶圓廠全在美國的砷化鎵晶圓代工廠環宇-KY總裁安寶信說。

儘管晶片稅對「護國神山」的衝擊看似有限,但前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執行秘書葉哲良提醒,過於依賴「舒適圈」台灣,反倒可能成為台積電長期發展的一項隱憂。

台積電的研發費用,一直穩定維持在營收8%左右,但過去幾年的資本支出,卻出現了不小的波動,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前大多在3成左右,2019年上升至43%,2021年美國廠動工時達到52.9%高峰,去年卻已回落至33%。

「資本支出比率大減,你可以解讀為市況不好,但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台灣已經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持台積電擴張,我們沒有那麼多電、沒有那麼多『新鮮的肝』。」葉哲良說。

儘管川普的晶片稅細節仍未明朗,但對台灣半導體與電子代工業者的影響,勢將有極大差異。短期競爭力無虞的台積電,下一階段能否在帶動國內產業與全球佈局間取得平衡,則是關乎台灣長期發展的另一項更重要議題。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95 期謝謝!)

博通9成市占反守為攻
掌握AI交換器話語權
今周刊•撰文:王子承

博通憑九成市占率稱霸雲端資料中心交換器市場,面對輝達與超微(AMD)的強勢進擊,高調推出基於乙太網路的SUE架構,主打開放相容與低延遲性能,力守AI時代交換器主導權。

在AI熱潮與大語言模型訓練帶動下,資料中心裡的圖形處理器(GPU)數量持續攀升,負責傳輸與連接、讓眾多GPU得以高速交換資料的中樞交換器,地位變得前所未有地重要。

儘管交換器占整體資料中心建置成本不到3%,但如果把算力比作自來水,交換器就是讓伺服器 GPU、中央處理器(CPU)甚至機櫃間的資料暢行無阻的水管。管線寬度與流速,決定算力能否發揮得淋漓盡致。

依照業界標準,平均約十顆GPU就需要搭配一顆交換器,調研機構MRFR估算,2024年資料中心用交換器市場規模達到180億美元,未來10年更將以5.8%的年複合成長率擴張。

AI帶動交換器需求飆升

在交換器市場,博通(Broadcom)是已稱霸十多年的業界龍頭,因為手握與既有資料中心架構相容的優勢,即使產品價格較高,卻仍經常供不應求;過去曾有邁威爾(Marvell)等晶片設計公司推出競品,但最後紛紛折戟,如今博通在雲端資料中心乙太網路交換器的市占率仍高達九成。

博通資深副總裁暨核心交換器部門總經理拉姆(Ram Velaga)接受《今周刊》專訪自豪指出,博通的高階交換器之所以傲視全球,是因為具有簡化網路、減少光纖使用數量、提高可靠性和改善性能等效益,「我們近年新推出的交換器晶片,更是多年來需求最高的一批產品。」他透露。

拉姆早年出身網通設備龍頭思科(Cisco),2012年跳槽博通主管核心交換器晶片,十多年來帶領部門打下大片江山。儘管博通近幾年受惠客製化晶片(ASIC)需求,業績大幅成長,但在半導體營收中,AI網通產品仍占四成,2025年第二季網通營收達到34億美元;網通晶片更較去年度成長170%,主要動能就來自交換器晶片。

對於交換器晶片的爆發性成長,拉姆解釋,網通一直是博通專注的核心事業之一,擁有最強的研發團隊、最先進的製程節點經驗能力以及大量矽智財(IP),「過去十年多裡,我們每18到24個月,就會將交換器頻寬翻倍、進而推出領先全業界的交換器晶片,所以,這不是偶然。」他表示。

拉姆指出,有別於過去同業思科只想用一顆晶片通吃雲端、企業及電信需求,博通認為,在晶片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必須針對不同應用有所取捨。因此博通針對市場需求推出差異化產品,例如Tomahawk是對應最高階雲端需求,Jericho主攻電信級? 機櫃互聯市場、Trident則專注於企業級應用。

輝達、AMD雙強夾攻市場

儘管在交換器市場獨領風騷多年,博通近期卻感受到明顯的競爭壓力,因為輝達與超微(AMD)兩家AI晶片巨頭,正虎視眈眈,準備搶攻這項AI伺服器的必要配備。

輝達2018年開始陸續以自家高速互聯架構「NVLink」與「InfiniBand」 為核心,推出配合的交換器晶片,並採「GPU加交換器綁定出貨」的配貨策略,吸引雲端業者將其納入第二供應商,業界估計最高可能吃下兩成市占,嚴重侵蝕博通版圖。

AMD近期也號召成立「UALink」架構,以過去英特爾力推的PCIe架構為基礎,主打以開放規格挑戰輝達的封閉生態圈,已吸引蘋果、亞馬遜以及微軟、Meta、思科等大咖加入。外界預期,明年就會有晶片商推出符合UALink規範的交換器晶片。

這對博通來說,有如同時面臨輝達與UALink夾殺,腹背受敵。這也是為什麼一向低調的博通,近期公開活動明顯增加,拉姆也在開放運算計畫(OCP)亞太峰會首度移師台灣之時現身,「固樁」意味濃厚。

OCP是2011年由Meta發起,供資料中心業界討論開放規格與未來產品藍圖的重要平台,「這次博通在OCP上很用力!」一名與博通有合作關係的交換器業者觀察。而這次來台層級最高的拉姆,顯然也有備而來。

他在OCP上大談博通今年五月發布的SUE(Scale Up Ethernet)架構,這是一項基於開放標準的乙太網路規格所推出的垂直擴充運算技術,能做到高頻寬、低延遲,在成千上百個GPU、CPU晶片間高速連接。

相較於UALink,SUE架構雖非由第三方組織設計的標準,但因為是基於乙太網路規格設計,能與現有資料中心廣泛採用的乙太網路交換器生態系相容。

「我們寫了規格書,發布在網路上,任何人都可以採用。市場上乙太網路交換器晶片廠商數量很多,我們可以說是讓眾人都贏,SUE規格就是開放的。」拉姆說,SUE針對所有公司開放,不需要像是NVLink一樣須取得輝達授權。

如果眾人都贏,那博通還有什麼優勢?「我們擁有世界上最低延遲的交換器晶片,所以會比其他交換器來得更好。」拉姆霸氣回應。

開放規格爭議戰火延燒

談起競爭對手,拉姆表示,輝達是一家很棒的GPU公司,「但我並不認為他們擁有很好的網通技術。」

他舉例,20多年前惠普、戴爾曾主推封閉式刀鋒伺服器機櫃,但最終雲端業者選擇採用白牌伺服器機櫃,「這代表一家公司未必擅長做所有的事,就算勉強嘗試垂直整合、市場終究還是會走向開放的生態系統。」

即使今年5月輝達宣布向幾位合作夥伴授權「NVLink Fusion」,但拉姆也批評NVLink Fusion不是真開放,「因為輝達隨時可以決定不要再授權,也要求必須連接自家的交換器、GPU或CPU。」

除了句句針對輝達,拉姆後續更在OCP圓桌論壇和AMD架構與策略總監、UALink聯盟董事會主席柯提斯(Kurtis Bowman)針鋒相對。

柯提斯先是暗酸所謂的SUE「根本不是一個標準,只是博通標準、規格的漂白。」柯提斯也進一步指控,SUE目前沒有針對資料傳輸的延遲性提出規範。

針對柯提斯攻擊,拉姆大動作回應:「提出這問題代表你根本不懂乙太網路,乙太網路從來不在標準中定義延遲,客戶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低延遲交換器……,你們想訂延遲標準,是因為不知道怎麼設計低延遲的交換器吧?」

拉姆也質疑,UALink背後的規格PCIe,過去主要服務於短距離晶片傳輸,較難像乙太網路一樣,擁有支援數千個處理器間的長距離傳輸能力,「目前有沒有哪家公司的PCIe交換器,具備足夠的緩衝記憶體來支援長距離傳輸呢?祝你好運。」

無論誰的論點更有力,從論壇上唇槍舌劍,確實看得出交換器晶片是兵家必爭之地。當AI應用讓算力需求愈來愈高,交換器傳輸角色也愈來愈吃重,尤其是傳輸包含水平擴充(scale out,指將多台伺服器串聯起來)和垂直擴充(scale up,指將許多台伺服器變成一台超級電腦)兩個不同面向,交換器的效能分工也須更為精細,難有通用產品。

DIGITIMES分析師姚嘉洋觀察,SUE依託於成熟、開放的乙太網路生態系,「博通本來就在乙太網路上有很大的話語權,但問題就在於博通的SUE,跟其他業者能有多高的相容度?畢竟博通在乙太網路晶片領域也有其他競爭對手,博通會以何種心態面對競爭對手,仍待觀察。」針對後起之秀UALink,姚嘉洋則認為需要等AMD、英特爾推出相關產品,再來看後續與NVLink的競爭態勢。

在AI時代的連接戰場上,面對輝達、AMD挑戰,網通霸主博通也強勢回應,從博通這次高調現身OCP亞太峰會來看,這場圍繞資料中心連接架構的三方角力,才正要進入白熱化階段。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95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這檔「小台積電」ETF準備分割!入手價20萬→4萬…決議時間、1拆5或1拆6一文看

美國簽證新制!旅客入境符合「一條件」,最高得繳45萬保證金…台灣人也要?

Peugeot六月大賣660輛, 從沉睡品牌到進口轎車銷售王!揭寶獅突圍翻身計

台灣首例!「光速火箭」賣香水賣到上櫃、反攻日本,香氛門外漢征國際

南亞、中興電...傳產股接棒「賣鏟子」,7檔AI黑馬出列

AI機器人兆元藍海 從題材想像到落地進展
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從 『概念炒作』轉向『落地進展』,中國在應用、融資和政策支援上全面發力,美國則以特斯拉為核心推進技術更新。」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報告《Humanoid Horizons: An Adoption Race》中如此說。確實,「人形機器人」早已從過往在科幻電影裡的想像走進現實生活中,已真正落地在商業與生活版圖中。

《醜繼妹》一定要變成童話主角的樣子才會被愛?
看到王子很帥、公主很美,從此幸福快樂生活在一起的故事,如果你很清楚現實不是如此,甚至會翻白眼,那就來看看《醜繼妹》吧,它雖然挺讓人不舒服的,卻提供了一種很諷刺又很殘酷的真實視角。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