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05第954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17家台企被點名強迫勞動!
85萬移工陷債務黑洞
解析川習會
降對中關稅、隻字未提台灣
 
   
封面故事
   
17家台企被點名強迫勞動!
85萬移工陷債務黑洞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美東時間9月24日,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無預警發出一紙公告,宣告將暫時扣押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機械」生產的輸美貨物。消息一出,對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各大供應鏈企業隨之震撼。

CBP指出,巨大公司聘用移工的現狀,涉違反「國際勞工組織」界定的5項「強迫勞動」指標,「暫扣令」最糟可能衝擊企業5%年營收,營收恐蒸發30億元。而且按往例,暫扣令交涉曠日費時。

「強迫勞動」這枚震撼彈不只炸向巨大。丹麥調查記者班岑(Peter Bengtsen)於2025年3月發布的調查報告,除了巨大,還有16家企業也被點名。

如果美國繼續徹查下去,台灣是否有更多企業可能收到同樣的扣押令?去年,台灣電子相關產品對美出口額達880億美元,汽車零組件出口美國達31億美元,換算新台幣約2.7兆元,拉響了出口危機的警報。

班岑報告點出台灣企業最核心且普遍的人權問題:移工們無一倖免地被「高額債務」所束縛。早在2019年,勞動部提出的《移工在臺借貸需求調查報告》,發現移工因來台工作在母國借錢支付仲介費的比率,高達66.7%。若現在比率一致,台灣近85萬9千名移工,至少有超過57萬名移工肩負著重利貸款。

巨大遭到當頭棒喝後,迅速補破網,宣布擴大「零招聘費政策」適用範圍至所有現職移工,更將補償過去移工所支付的招聘費用。

但回到問題根源,為什麼移工會負債累累?本刊深入病灶的結構,目睹一場台灣玩家剝削移工的「魷魚遊戲」。

我們透過「化身採訪」得知箇中來龍去脈。

曾經參與這個剝削遊戲的前合夥人,向我們展示了其中一位「遊戲設計者」林進立當年親手在兩張A4紙上畫出的「越南獲利模式」流程圖。

林進立設計的獲利模式,以越南為例,台灣仲介會向越南的Interserco co.仲介公司「借牌」,移工為了繳納台灣仲介所需的3千美元仲介費,必須向Interserco co.指定的當地財務公司借款。

移工來台後,須按月向飛盟利繳交8998元新台幣,通常共15期,總額13萬4970元新台幣。移工借款時簽訂的「本票」,成為飛盟利用來追債的利器。透過法院的「本票裁定」,飛盟利能利用「法院公權力」強制扣薪。

這套「越南模式」讓台灣仲介公司可以收取高額仲介費3千美元,林進立則在台灣連本帶利收13萬4970元新台幣。

台人成立的菲律賓財務公司X-cash(化名)的國外大掌櫃陳尼克(化名)則分享,一個月大概有3、400來台灣的移工會跟X-cash借貸,移工借一筆10萬披索的金額,X-cash會先賺到一筆10%的手續費,移工將剩下的錢繳給仲介公司,移工來台工作,按月還款。

「最好賺的是匯率。」陳尼克說。移工借10萬披索,約合5萬2千新台幣。但貸款契約上,X-cash直接將10萬披索換算成10萬新台幣,加上年息,移工借5到7萬元,最終實際須償還金額達11、12萬元,年利率約60%到100%。X-cash若平均每月放貸400人,每年利潤恐能衝破2億新台幣。

桃園群眾服務協會移工庇護中心負責人汪英達批評,移工管理和市場「就是層層剝削的黑箱」,政府不是不知道,而是問題太盤根錯節。

「台灣企業缺工,高齡化也需要家護移工,要動他們(仲介、中間人),可能動搖國本。」他說:「但是,產業結構有這麼多汙垢,正好應該趁現在弄掉。」

在「巨大震撼」後,部分企業終於開始積極應對。除了巨大,包括美利達、湧德電子等8家被點名的企業也決心退費,實踐「零招聘費政策」。

但面對供應鏈風險,政府不能漠視。勞動部承認台灣人力仲介「素質差異很大」,並承諾將與經濟部合作輔導機制,檢討現行制度,強化海外直聘,希望能為雇主和移工提供別的選擇。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507 期謝謝!)

解析川習會
降對中關稅、隻字未提台灣
今周刊•撰文:劉騏瑋

川習會雖就關稅、稀土管制等事項達成共識,但美中缺乏互信,實質成果並不如宣稱豐碩;

專家更認為,川普或將重新考慮「聯合盟友圍堵中國」路線。

今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的重頭戲,是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釜山金海空軍基地舉行、暌違六年的「川習會」。但會談進行得遠比外界預期迅速,僅1小時40分鐘就宣告結束。

兩人在會中各自釋出善意,川普宣布將芬太尼相關關稅由20%調降至10%,使對中進口商品關稅由57%調降至47%;中國則同意將十月宣布的最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暫緩一年實施,並承諾立即恢復採購包括大豆在內的美國農產品。

在搭乘空軍一號返美途中,川普對此次會面打出「滿分十分、我給十二分」的高評價,稱讚習近平是「一個強大國家的傑出領導人」,強調雙方在多項議題已達成共識。中國官媒新華社則指出,中美身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因國情不同而有摩擦很正常,但面對未來,兩國元首都應該「把握方向、駕馭大局」。

階段性停火 用時間換取空間

整體而言,雙方各自針對會前主要目標有所退讓,也大致符合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先前接受外媒專訪時所述、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會前談判所建立「實質性框架」的初步共識。

在美中貿易戰仍持續延燒下,兩國元首這次會面,似乎稍微緩解雙方劍拔弩張的氣氛,但長期關注美中關係的學者認為,峰會成果僅停留在戰術層次的利益交換,並未撼動兩強對峙格局。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非常駐研究員宋文笛觀察,川習會只是「戰略定位再調整的其中一次階段性停火」,雙方雖有一些貿易政策調整,但都是完全符合事先預期、在缺乏戰略互信情況下提出的暫時、局部、有限調整。

他認為,不只美中競爭格局不變,雙方的政治互信與關係熱度,相較年初川普剛就任時,也是「向下修正多過向上」。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方隅也分析,川習會其實沒有觸及不公平市場競爭、高科技運用於軍事領域等美國最關注的核心議題,「以降關稅換取中國延遲一年的稀土管制政策,對美國來說是無足輕重。」

「這個談判其實就是以時間換空間。」陳方隅認為,雙方接下來各自仍會繼續針對稀土供應鏈轉移、產品被課徵高關稅各自部署準備,「美中的競爭樣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轉變。」

川習會前,外界也關注兩人是否討論台灣議題。《紐約時報》指出,習近平可能在台灣問題上施壓,畢竟今年二月,美國國務院將台灣介紹網頁中「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表述刪除,美方當時雖回應此舉是為對外說明美台之間非官方關係,仍引發中方強烈反彈。但兩國會後口徑一致表示,會談時並未提及台灣。

陳方隅分析,中國一定希望在元首峰會上談到台灣議題,但美方顯然並未將此次峰會視為戰略關係談判的場合。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會前也都明確表示,不會為了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而改變對台灣的既有政策與立場,雙方因此無法達成共識。

重啟三○一 兩國缺政經互信

宋文笛則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於十月二十四日重啟授權美國總統以相關措施反擊外國政府不公平措施或政策的「三○一條款」,針對中國是否履行於川普第一任期所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展開調查,此舉顯示雙方在經貿與政治關係上仍存在一定的緊張關係。

「談台灣議題需要雙方互信,但以美中目前的政治互信狀態看來,不足以推動這樣的討論。」宋文笛研判,美中雙方以台灣作為籌碼達成貿易協議的情境,在現階段幾乎不可能發生。

除了美中台三邊關係之外,川普這趟亞洲行與日、韓兩大東北亞盟友的互動狀況也值得關注。

宋文笛指出,過去多數評論家都認定川普信仰「交易主義」,無論面對盟友、敵人或中立第三方,都只在意「你能為美國帶來什麼利益?」但從這次盛讚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承諾協助韓國總統李在明打造核動力潛艦,都顯示他的外交政策出現微妙變化,「他似乎想要至少跟東北亞的幾個核心盟友,特別是日韓,修復關係。」

宋文笛認為,態度轉變或許是反映出美方在與中國進行多輪雙邊談判後,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挫折,川普可能正重新考慮回到拜登時期「聯合盟友、以多邊合作圍堵中國」的路線。

未來他是否會在對日、對韓政策上加大戰略投入與支持,將成為觀察其亞洲政策走向的重要指標。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507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日本無羊枕頭是什麼?好市多開賣這型號,一文看台日售價、尺寸材質…哈佛5建議挑枕頭

普發一萬16銀行超狂加碼,「這家」多給10萬現金!ATM領現、登記入帳好康一次看

曾獲鴻海投資,君曜員工不過30人...如何靠手機維修成為「橋接晶片供應商龍頭」?

向勞斯萊斯下戰書!平價龍頭豐田為何賣起千萬級超豪車?

國巨、華新科...被動元件股價翻身!AI帶動結構性成長,台股老手看好「這3檔」

早知道、少遺憾 糖尿病風險的預警之鑰
「糖尿病從來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連串共病的起點。」黃建寧提醒,除了大小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的失智風險比一般人高,也與癌症、睡眠呼吸中止、骨質疏鬆症等高度相關。

個人隨意的台式下午茶 切一盤長大才懂的街頭美味
回想起小時候,大人常常帶著我在台南吃「香腸熟肉」,但其實當時的我並不喜歡。仔細說來,不對味的倒也不是食物味道本身,而是檯面上五花八門的部位,對小孩來說,品嚐難度太高,這是一種長大後才懂的街頭美味。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