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6/07 第43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臺北好好玩 夏日的百搭選擇 內行人的台北涼麵
•臺北照過來 造訪溪流 看見城市水脈歷史
夏日的百搭選擇 內行人的台北涼麵
臺北畫刊聯合新聞網
【文-周頤、攝影-曾韋翰】

熱力滿點的夏日,原本大好的食慾總是被撲面而來的熱浪瞬間澆熄。這時近在街口的涼麵攤,就是解決饑餓和悶熱的最好選擇。就讓我們跟著美食專家——愛吃鬼芸芸,嘗盡台北的「涼麵道」。

涼麵的三種要素:

重口味、醬要濃、爽感足

「你不會為了涼麵特地跑到大老遠的地方,大概走路十分鐘、公車五站的距離內,立刻就能來上一盤,吃完很爽,很快就餓了也沒關係。」愛吃鬼芸芸一句話囊括了涼麵的特性,「即時的爽感」很重要!

不仔細觀察可能不會發現,台北街頭涼麵店的密度比你想像的還要高,每個台北人或許都可隨口說上一間自己熟悉的涼麵店,你不會為它專程前往,但它卻扮演著親切又便利的好鄰居,幾日不見便會懷念。

提到吃涼麵的基本標準,愛吃鬼芸芸爽答一句:「不要小家子氣!」尤其醬料的重要性不容輕視。蒜味要夠嗆、量不能寒酸,辣油不免也要加上幾滴,才能帶來舌尖上的刺激,如何和麻醬達成平衡更是一門學問。

醬料帶來味覺上的刺激,搭配爽脆的小黃瓜絲、紅蘿蔔絲以及富有嚼勁的麵條,三者在口腔裡交互作用,就是構成一盤涼麵的標準門檻。

涼麵的三個好搭擋:

醬料、熱湯、小菜

愛吃鬼芸芸對於吃涼麵有種莫名的講究,她除了堅持醬料要充分與麵條攪拌均勻,還強調必須點上一碗三合一湯,看似平凡無奇的貢丸、味噌與蛋花,卻是吃涼麵時的好夥伴。麵涼醬香之後,舀起一匙三合一湯,涼熱交替帶出更多風味,再夾上幾口小菜,期間來來回回的口味變換,讓味覺不輕易感到疲乏。

涼麵店的三種路線:

回憶獨享款、嘗鮮變化款、揪人澎湃款

說到喜愛的涼麵,愛吃鬼芸芸一口氣推薦了多間各具特色的店。而細細研究她的涼麵清單,可以歸納出三種路線。

回憶獨享款

這類型涼麵店販售最單純的品項,以最簡單的麵體加上醬料,簡單樸實卻齒頰留香,時常令人突然想起就即刻前往。獨自品味著熟悉的滋味,也可能吃著吃著,便與過往回憶不期而遇。

台北人或許都耳熟能詳的「福德涼麵」,便是回憶獨享款的代表。除了離家近,愛吃鬼芸芸說,福德涼麵代表的其實更接近一種習慣的氣味,拌開濃淡適中的麻醬,內行人都會再加上一、兩匙特調辣油,香而不辣,意外絕配。她說著說著,忍不住表示等等回家就想立刻拐進店裡、重溫記憶。像是每個人腦海中的家常菜,福德涼麵在台北人心裡或許便象徵著這樣的溫度。

而「佳味涼麵」,愛吃鬼芸芸比喻像是小學時福利社可以吃到的涼麵。麵體偏硬、調味鹹中帶甜,嚼著嚼著像是回到童年,吃著懷念的滋味。最簡單的,往往最難取代,而這就是回憶獨享款涼麵店的魅力。

嘗鮮變化款

嘗鮮變化款涼麵店提供與傳統涼麵迥然不同的口味,像是前陣子竄起的「霜」越南米線,或是帶有韓式調味的北方冷麵等,都是嘗鮮的好選擇,說不定一試成主顧,因此找到此生最愛。

大直「兄弟麵館」的西塔冷麵,湯頭涼冷酸辣,加上泡菜和帶皮叉燒,口味濃重。雖有著與韓式冷麵相近的開胃調味,本體卻是道道地地的北方麵食,完美融合呈現北方麵條的嚼勁和韓國冷湯的清爽、透涼。

另外,靠近萬芳醫院的「西紅柿麵食店」是愛吃鬼芸芸的另一間心頭好。麵上鋪滿牛肉片,從用料到麵體,活脫脫就是牛肉麵的涼拌版,豐富的層次顛覆了過往對涼麵的認識。或許有那麼一刻,想吃涼麵、又想吃到飽足的多樣食材,嘗鮮變化款便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揪人澎湃款

台式麵店的精髓在於總能在有限的類別中,變化出無限可能。揪人澎湃款一掃涼麵總得獨樂樂的單薄和孤單,讓朋友同樂也能吃個痛快,菜單豐富、配角多樣正是這類型涼麵店的特色。起手式是每人一碗招牌涼麵、加上三合一湯,接著再以吃熱炒的陣仗混搭多種小菜或配料,滿滿一桌好菜,最適合三五好友邊吃邊聊。

例如在「金香涼麵」,你可以一口涼麵、一口嚼勁Q彈的豬腳,單吃、配麵都爽快;而涼州街的「無名涼麵」,則有最台的配菜——黑白切。切幾份豬心或是嘴邊肉,點一份油豆腐,延續了涼麵的餘韻在喉頭,也增補了滋味的厚度與層次。小菜及配料不僅不嫌喧賓奪主,反倒補足了單吃涼麵的小小空虛,畢竟「涼麵好吃固然很重要,但如果能有些附加滋味可以變化著享用就更好了」,愛吃鬼芸芸笑著說出大家的心聲。

記憶裡的涼麵店

找回熟悉的涼爽滋味!

愛吃鬼芸芸回想她常去的涼麵店,老闆娘總怕客人吃不飽,問著要不要加麵,說到底,涼麵店的選擇,其實往往關乎個人的飲食記憶。沿著熟悉的小巷,彎進熟悉的轉角,或許在某間涼麵店鋪裡,就藏著記憶中爽口的氣味。

「夏天就是個訴求涼爽感的季節啊!」她最後爽朗地說。當感到食慾被熱流阻塞,滿頭大汗又不想四處奔波、覓食時,不妨就近找間涼麵店消暑吧!

 
造訪溪流 看見城市水脈歷史
臺北畫刊聯合新聞網
▲看見後方的瀑布了嗎?磺溪保有一處如此原始和自然的角落,等你來發現。
【文/吳亭諺、攝影/KRIS KANG】

說起天母,腦中總是浮現它優雅、乾淨的街道,兩側種滿綠樹的斜坡路,街邊還有充滿異國風味的小店。這樣美麗的天母其實是在1980年後才逐漸成形。這裡雖屬台北較晚開發的地區,卻因磺溪的流貫,讓天母的水道早在日本時代,便扮演著大台北供水的重要角色。

磺溪,源自於大屯山系,長長的溪流幾乎貫穿整個天母,流經北投後匯入外雙溪,最後流入基隆河,和其他溪流匯集一起,曾是灌溉關渡平原的重要水道。現在磺溪的中下游河段經過加高加固的防範工程,亦設置無障礙走道,平穩舒適。每到傍晚,溪邊便會有人來此運動,或是帶著阿公阿嬤出來散步。

為了更認識磺溪,我們跟著關注天母當地環境議題,倡議保育自然資源的「草山生態文史聯盟」一同探索天母的水文。理事長文海珍和其他媽媽們,帶領我們搭著公車來到磺溪的中段,「這裡是整條磺溪中,最接近原始狀態,也是磺溪最美的地方。」

家就住在磺溪旁的聚元媽媽說,「河中間以前有很多大石頭,我們可以在中間跳著跑來跑去,但是現在都被清掉了。」雖然河川環境已不復以往,但至今仍有蝙蝠、燕子在此棲息,只要看著燕子飛高飛低,就能藉此判斷氣壓、知曉明日的天氣狀況。這裡也是磺溪最寬廣的部分,於上游的溪水流至此處時發揮喘息的功能,減少因下雨使河川湍急而造成災難的機率。

傳承文史的溪邊散步

沿著磺溪繼續往上走,來到了另一條日本時期開闢的運水路:天母水管路。這條全長約20公里的水道系統,是台北第二套完善的飲用水源工程,至今已有87年歷史。當時為了將陽明山的湧泉引導至天母、士林一帶,而鋪設了水管,並沿途設置便道,這條大水管至今仍不斷地為天母居民提供水源,而一旁為了埋設水管而修築的便道,則成了人們走訪的親山步道。為了讓大家更了解這裡的歷史,2009年草山生態文史聯盟推動「天母水道系統」為台北市古蹟,成為了台北第一個系統性活古蹟。

為了將這些水資源的歷史傳承到下一代,草山生態文史聯盟也積極地向天母地區的國中小學推動水資源教育,並在每年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舉辦天母水道祭活動。當天除了開放平時不能進入,俗稱「第三水源」的淨水廠供人參觀外,蘭雅國中「綠色行動社」與天母國中「水道少年社」的學生也會定點導覽,讓參與活動的人,尤其是孩子們能親自感受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

自然交織的美好午後

造訪當天,正好是下午時刻,陽光從樹林的空隙間照射下來,光影灑在地上看起來像極了點點繁星。走進石階的水管路上,便能看見這歷史悠久的黑色水道,淙淙水流與蟲鳴鳥叫,讓人忘了自己置身台北都市叢林。走到後段,文海珍提醒,「食物不要拿在手上唷,小心頑皮的獼猴會跑出來搶。」一旁登山的民眾聽見,也跟我們分享自己曾在這裡遇見猴子的趣事,也許是寬廣的自然環境,使我們更能敞開心房與人交談,在這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好像又更近了。

從和文海珍的對話裡,我們更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的文明從河川開始,動植物也總是依水而生,只是在便利的城市中生活久了,時常忘記身邊的自然資源從何而來。如同水管路的紀念碑寫著「飲水思源」,提醒來訪的人們走入古道,了解、珍惜並傳承這份資源。希望未曾注意到這些藏身在周遭的河川的民眾,發現這些生活的美好。假日不妨來天母走走,感受一下這與溪流共生的美麗風景。

Info:

磺溪

磺溪因上游有硫磺而得名。發源於陽明山竹子湖,上游又稱陽明溪,向南流至頂北投後才稱作磺溪。流經天母、士林一帶,直到建德橋與雙溪會合匯入基隆河。中下游雖已開發為河濱公園,但有些地方仍保有自然原始樣貌。

草山水道系統/天母水管路

草山水道系統興建於1928年3月,1932年3月完工啟用,全長約20公里。而水管路步道則是從華岡(文化大學)至天母(中山北路七段232巷),總長為2.6公里,以石階為主。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