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1/22 第44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臺北好好玩 實踐公平 從生活中改變世界
•臺北照過來 陳正菁:城北的雜滋味 就是最引人的況味
實踐公平 從生活中改變世界
臺北畫刊聯合新聞網
▲生態綠號召企業行號加入公平貿易茶水間的行列,藉此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文□戚文芬.圖□台灣公平貿易協會】

在台北購物時,你是否注意到有越來越多商品,上面有著象徵友善生產者、消費者、環境含義的國際公平貿易標章?沒錯,這就代表這些商品,只要你買了,就可以協助一天收入不到1美金的小農藉此獲益。台灣第一家獲得認證標章的「生態綠」以及台灣公平貿易協會,基於幫助小農、推廣公平的信念,將這樣的風潮在台北扎根,真正落實「用消費改變世界」!

從一杯咖啡開始,打開公平貿易之門

捷運善導寺站附近的巷弄,於2009年出現了台灣第一家公平貿易的咖啡店——生態綠。什麼是公平貿易?當時鮮少人有真正的認知,簡單說,就是向消費者提倡以合理價格購買有公平貿易標章的商品,隱藏在交易背後,則是幫助產地農民,能夠獲得合理的採購金額,免於被壓榨與剝削。「那時候,附近的鄰居、很多人路過都還以為是什麼社運團體或是宗教組織。」提起當年,在生態綠工作十多年的業務經理詹慧珍不禁笑道。為了推廣,他們以「不定價」的策略,吸引人駐足,進而挑起人們的好奇心。

「消費者雖然只是來買一杯咖啡,我們可能會花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先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公平貿易。」這樣的經營模式,事實證明是成功的。在營運初期的時候,當人們知道自己所購買的咖啡,生態綠會將獲利的百分之二提撥給國際公平貿易組織時,便會在心中決定好咖啡的價格(價值)。另一方面,像是生態綠會在採購原物料的同時,再額外付出一筆社區發展金給生產者,「透過這筆社區發展金的運用,可以為該地區帶來一些建設,可能是蓋一口乾淨的水井、設一座路燈、興建一間醫療院所,何樂而不為?」

「好事是不分國界的!更何況多年來,透過這樣的方式,不知道幫助了多少第三世界的人,對於穩定世界局勢其實也有很大的幫助。」詹慧珍說,生態綠成立11年來,在公平貿易上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共同響應參與,像是以公平貿易產品來幫企業代工製作三節禮品、設置公平貿易茶水間等方式,也使公平貿易商品的推動管道更為多元。

「用消費改變世界!」詹慧珍也強調,多年來,台灣公平貿易協會舉辦的相關講座超過千場,並透過培育種子教師的方式,深入校園,往下扎根。「目前,北一女成立了相關社團,建中合作社中販售公平貿易商品,國小課本教材中也有相關的知識傳遞。其他,包括在全家超商推出冷萃咖啡,摩斯漢堡賣公平貿易咖啡等等。」顯見,已有越來越多人了解公平貿易的真諦。

從日常生活,透過不同的活動深耕

在生態綠的推動下,2010年台灣成立了台灣公平貿易協會,「這一路走來,真的很不容易,也很感謝台北市政府的配合與幫助。」台灣公平貿易協會副秘書長潘怡伶說,公平貿易認證產品代表的是,讓小農與工人們在全球市場裡,能獲得一個公平交易的機會,同時,也提供消費者另一個選擇,「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影響力,讓更多人知道並身體力行!」潘怡伶說。

多年來協會透過講座、論壇、活動等,來讓大家了解並接受。每年並固定舉辦「國際公平貿易日」,以多元活潑的方式,吸引更多人的關注與參與,例如今年7月在大稻埕的「無國界料理市場」中,除了一般人所熟知的咖啡、茶、可可等,還有充滿大稻埕特色的南北貨、中藥材,讓東、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食材創作出全新體驗,同時將公平貿易的概念巧妙融入生活中。初期,藉由與社區大學、社區營造合作,深耕地方,讓大家了解公平貿易的觀念,將來也會更積極舉辦以活潑、有趣的方式來推廣。潘怡伶表示,「像是在『公平貿易樂活節』中,以公平貿易原料做成的足球並舉辦賽事,不僅好玩又充滿了話題性。」

GO!GO!改變世界,大家一起來

在茶葉、咖啡豆等原物料之外,可以實踐公平貿易的產品其實相當多元,譬如橡膠、化妝品、保養品、棉花等不同類型的商品,都能以公平貿易的原料製成。

目前為了擴大公平貿易的範疇,商家採用以公平貿易做成的產品再開發成商品的模式,如公平貿易的糖成為烘焙西點的原料,即使不全然都是公平貿易的產品,也是生態綠、協會正在努力的事,希望能藉此提升、擴展大家對於公平貿易的認知與使用。

爬梳過往歷史,2009年生態綠開始營運、2010年台灣成立了台灣公平貿易協會,並隨著深入推廣,2016年正式成為國際公平貿易組織的一員,2017年台北市議會更通過台北市成為公平貿易城市的決議,這項重大的突破,也讓台北市率先成為華文地區第一個公平貿易城市。

多年的努力,全台灣也有3家品牌成為國際公平貿易商認證夥伴:生態綠、繭裹子、畢嘉士基金會,另外,於家樂福、誠品、全家、摩斯漢堡等眾多市面上的通路平台,也有更多相關產品上市,足見公平貿易已在台灣深耕。

跨出了第一步認知推廣的難關後,生態綠以及台灣公平貿易協會,皆希望能朝著更寬廣的面向發展,例如協助更多公平交易旅店成立、推出公平交易專屬教材或桌遊,讓台北成為用消費改變世界的指標。

 
陳正菁:城北的雜滋味 就是最引人的況味
臺北畫刊聯合新聞網
▲位於2樓的浮光書店,低調卻是城北重要的文化據點。
【文/林佳蕙 攝影/潘怡帆】

開設於赤峰街的浮光書店,店名取自浮光掠影的攝影概念,然而創辦人陳正菁尋求的倒不是一種瞬逝的火花,傳統與新潮交融的文化韻味,才是城北吸引她流連駐足、日日不疲的原因。

午後的陽光,帶著慵懶的黃色光暈,隱匿於南西商圈中的舊時打鐵聚落「赤峰街」裡,傳統黑手店裡沾著油污的金屬零件,隱隱映出漆亮的光澤,猶若告別舊時代前的迴光。在這樣一個朝未來疾駛、實體多轉為數位的時代裡,是什麼吸引了文化人陳正菁來此開設浮光書店?而這一家低調的獨立書店,又為城北帶進了什麼樣的新意?

充滿生活感的新世代商圈

大學時期便夢想在學校旁開設書店的陳正菁,在出版、廣播、電視、教育等領域走了一圈之後,有一日和多年未見的友人約在赤峰街敘舊,偶然聊起這個埋藏於心中多年的夢想,故事竟意外就此展開,她說:「有開店構想時,我從沒把台北市中心當成可能的地點,永和或新店的租金對我來說較有機會,這位朋友的公司和住家都在赤峰街這一帶,經由他的導覽,讓我意外發現這裡非常有趣,才拜託他幫忙找房子。」

在日後的常態造訪中,陳正菁愛上了城北一帶南西商圈的悠閒氛圍,她不只去台北當代藝術館看展,到光點台北看電影,並於日子咖啡度過悠閒的午後時光,周邊為數眾多的文創小店、網拍商家、髮廊和各式飲食店,更成為她和家人朋友相約逛街聚餐的好所在。友人亦不負所託,很快就覓得一處正要轉手的空房,善意購下並低廉轉租給她,她的夢想終於得以成真。

書卷氣與人情味共存巷弄

南西商圈在浮光書店正式進駐前早已不乏文藝氣息,2001年啟用的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及2002年開幕的光點台北 ,即是令這座生活場域重新定調的重要起點。前衛而蓬勃的藝術氛圍,彷彿一道畫時代的宣言,以一種無畏的態度道出了城北邁向未來的願景,為老巷弄帶入了新世代的人潮,吸引台灣生活設計品牌如PPAPER、蘑菇、人體地圖、爆炸毛頭與油炸朱利工作室等陸續進駐,進而帶動周遭設計小店的發展。而同時期開始營運的中山地下街,以及周邊的大型百貨,也為城北帶進多元的人潮。2017年誠品R79開張,加上近日進駐的誠品南西店,更為城北增添了濃濃的書卷氣。

「這邊的共生型態很有趣,不像師大附近是以住家為主,所以反彈很大,這裡的1樓都是商行,所以他們不排斥不同行業進駐,也可以提高房價。」陳正菁一言道出城北的與眾不同,她透露,當書店營運步入正軌後,原本靜待都市規畫更新的鄰舍房東,想法也有所轉變,老街區不見得非得靠都更活絡,老屋新用也有另一番風景,而有了招租的意願。在合理的房價條件下,這兩年已見數位遷居來台的香港店主落腳於此,為老區注入了新的風景。

但在這些新型店家進駐之後,是否會對周遭的傳統產業產生排擠效應?陳正菁認為,一個聚落的形成必須自然發展,人為操作讓產業單一化之後,很容易再度面臨時代產業轉移的問題。開在黑手店之間的書店,看似衝突,彼此間其實產生不少美好的火花,「對面老闆中秋節會給我們的店員月餅,也會帶自己的客人來喝咖啡,樓下鄰居還會幫我們收包裹,也會帶狗上來玩一玩。」她細數此處的鄰里互動,出乎意料地溫暖,讓她特別珍惜這樣的街坊氛圍。

多元產業滋養的文化養分

深受城北吸引甚至想遷居於此,這兒好像已是陳正菁居住多時的鄉里,熟稔此地的她在巷弄間穿梭,建成公園旁的福民宮是她工作低潮時的庇護所;鄰近的雙連市場則是她日常採買的好地方。豐富的面貌,滿足了各式所需,陳正菁指出,經常有外籍訪客在店裡閒聊時,提及這一小街廓竟同時囊括傳統與現代,如此的多元並存,正是城北吸引遊客目光的主要原因。

「地主和屋主應想辦法保留特別的地貌和社區的型態,那是很重要的資產。」陳正菁表示,尤其在這樣更迭劇烈的時代,每一個在城北出現的文化據點都有不容磨滅的意義,「這邊有光點、有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就必須要有家書店,這些是連帶的,甚至該有家唱片行。這些東西如果能在這邊保存,它必須是要一起的。」她說。生植於此,根抓基土,帶著深切的使命感,她願此處多元的文化土壤能日益肥沃,富養下一個世代。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