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郁姍 攝影-林軒朗以布輕輕拭淨壓花玻璃,縱使歲月荏苒,玻璃上的貓眼、海棠花、鑽石花、十字星等,仍兀自閃耀著光彩,那是時間帶不走的永恆美麗。本就喜歡蒐集老物的玻璃工藝師鍾欣穎,在接觸壓花玻璃再製這項技法後,便將各式壓花玻璃鑲嵌成器皿,或是重製成耳環、項鍊等精緻小物,讓舊時代的產物在新時代活出第二生命。
過去在台灣住家經常使用的壓花玻璃,隨著流行的住家裝潢風格改變,經常是住屋翻新時被汰換的對象。鍾欣穎說,她以前常會爬上堆得像一座小山的回收品裡挖舊物,跟其他同好展開爭奪戰,想起這「搶垃圾」的畫面,自己都覺得好笑。不過自從個人品牌「ZIAI Studio 自愛」慢慢建立起知名度後, 開始有熱心民眾主動捐獻壓花玻璃,還有人特地從南部載運北上,「目前台灣已停產壓花玻璃,其純淨的色澤與中國大陸製、帶藍光或綠光的壓花玻璃有顯著差異,因此台產玻璃更顯可貴。」
08:00-11:00 檢視訂單、回覆信件、操作簡易步驟
鍾欣穎通常會在上午做些相對簡單的工作,例如檢視訂單、待辦事項、回覆信件訊息,接著依循腦中發想的產品模樣,或是案主指定的需求規格著手繪製草圖,以確定所需的玻璃尺寸大小,並選配合適的壓花紋路,之後便可開始進行切割、研磨、清洗, 再於擦乾後的玻璃邊緣包整銅箔膠帶,由於銅箔為焊錫附著的主要媒介,所以銅箔包整的範圍會依照作品需要的邊框大小做調整, 以加強後續焊錫的黏著度。這一連串流暢的動作讓人看得目不轉睛,也不禁期待這些原本被遺棄的老物,在鍾欣穎的巧手下,會拼接成何種瑰麗模樣。
13:00-16:00 焊接玻璃、成品拼裝
在進行玻璃焊接時,鍾欣穎先在已包整銅箔膠帶的玻璃邊緣塗上透明的助焊劑,然後拿取筆狀的電烙鐵蘸錫,不僅作為每片玻璃之間強韌的黏著劑,更是提升成品牢固度的外框。
她提到,這段過程最需要細心與耐心。「焊接時,需要將電烙鐵不斷在浸溼的海綿上降溫,否則電烙鐵的溫度過高,錫融化得太快,反而不利作業。若執行的是立體作品,通常會先進行點對點的焊接,保留微調的空間,確定相對位置後再貼邊接合。」
「明顯的外框」是壓花玻璃再生製品的重要特色,因此鍾欣穎對於外框有嚴格的要求,用來接合玻璃的錫需要塗得飽滿、使邊框呈現圓弧狀,接合後才會牢固且不易歪斜。說來容易,但需熟悉金屬特性、長時間練習,手被燙傷是常有的事,長久下來手甚至會變黑、變粗糙,衣服也常被錫滴到,因此工作時須穿厚衣服保護自己,防止被高溫滴落的錫燙傷。
提及這份工作最困難的地方,她表示,「在創作大型玻璃作品時,得抱在腿上作業,運用肢體去控制作品所欲呈現的角度,與自己的身體合作是一項有趣又艱辛的挑戰。」
17:00-20:00 成品染色與打蠟
焊接工作結束後,便進入收尾階段:幫邊框染色。受限於顏料調配技術是國外的專利,顏色只有3種選擇,分別是古銅金、古銅黑,或是保留錫原本的銀色,且顏色會因上色當日天氣或溼度不同而略有差異,呈現偏紅或偏黃,使作品更具獨一無二的個性。最後可依作品需求決定是否上蠟,有人喜歡未上蠟的霧面效果,也有人喜歡上水蠟拋光後的光滑亮面感。
比較自己前後期的作品,鍾欣穎說以前偏純創作,就像品牌「自愛」的含義,從生活中選擇自己愛的、有感覺的來創作。但後來她發現台灣人偏好功能性多過於純然的藝術裝飾,所以也開始製作花器、燈飾、耳環、項鍊、珠寶盒等兼具實用與美觀的物品。
工作之外 玻璃工藝的意義
除了工作具危險性,鍾欣穎自承創作階段很痛苦且封閉,內心每天都在拉扯,但顧客的良善回饋總能喚回她的動力,曾有客人留訊息告訴她:「你真的在做一件很棒的事,要堅持下去!」她也總能從作品中找到使老物重獲新生的意義。
鍾欣穎曾受託製作一件房形容器,進一步溝通後才了解,原來是案主想為愛貓做個骨灰罈,她不僅不避諱,反而很感動能被賦予這樣重大的責任。她以錫在玻璃房形盒子上勾勒出貓咪的輪廓,她認為能夠參與製作這些充滿愛的作品,真的很幸福。另一個委託案是孫子為奶奶訂製海棠花與十字星的玻璃花方盒,不僅材料都是取自家中尚存的壓花玻璃,孫子還替奶奶拍了張坐在窗邊拿著玻璃方盒的照片,最後奶奶還將與家人的合照放進盒中珍藏,並取名為時光寶盒,讓舊玻璃承載了新的價值,繼續邁向往後數十年。
壓花玻璃的重製鑲嵌是純手工的技法,要花費長時間製作,在步調快速的現代益發珍貴。不妨慢下腳步思考,從過往年代汲取風華,發現老物件歷久不衰、曖曖內含光的價值。
姓名:鍾欣穎
職業:玻璃工藝師
人格特質:創作時具美感和想像力,製作時有耐心和細心。
工作任務:結合各種樣式的壓花玻璃,製成兼具實用與美觀的作品;將顧客的所思所想,化作實質物件。
核心理念:推廣壓花玻璃,希望它們不再只是垃圾堆裡的舊物,而是承載故事、收藏美好回憶的作品。
【完整內容請見《台北畫刊》11月號6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