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11/13 第46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拭去灰塵 使壓花玻璃盛放新生 ——玻璃工藝師
下一個飲食指南── vegan風潮
封面

 
拭去灰塵 使壓花玻璃盛放新生 ——玻璃工藝師
臺北畫刊聯合新聞網
▲鍾欣穎從繪製設計圖開始,開啟壓花玻璃再製的第一步。
文-林郁姍 攝影-林軒朗

以布輕輕拭淨壓花玻璃,縱使歲月荏苒,玻璃上的貓眼、海棠花、鑽石花、十字星等,仍兀自閃耀著光彩,那是時間帶不走的永恆美麗。本就喜歡蒐集老物的玻璃工藝師鍾欣穎,在接觸壓花玻璃再製這項技法後,便將各式壓花玻璃鑲嵌成器皿,或是重製成耳環、項鍊等精緻小物,讓舊時代的產物在新時代活出第二生命。

過去在台灣住家經常使用的壓花玻璃,隨著流行的住家裝潢風格改變,經常是住屋翻新時被汰換的對象。鍾欣穎說,她以前常會爬上堆得像一座小山的回收品裡挖舊物,跟其他同好展開爭奪戰,想起這「搶垃圾」的畫面,自己都覺得好笑。不過自從個人品牌「ZIAI Studio 自愛」慢慢建立起知名度後, 開始有熱心民眾主動捐獻壓花玻璃,還有人特地從南部載運北上,「目前台灣已停產壓花玻璃,其純淨的色澤與中國大陸製、帶藍光或綠光的壓花玻璃有顯著差異,因此台產玻璃更顯可貴。」

08:00-11:00 檢視訂單、回覆信件、操作簡易步驟

鍾欣穎通常會在上午做些相對簡單的工作,例如檢視訂單、待辦事項、回覆信件訊息,接著依循腦中發想的產品模樣,或是案主指定的需求規格著手繪製草圖,以確定所需的玻璃尺寸大小,並選配合適的壓花紋路,之後便可開始進行切割、研磨、清洗, 再於擦乾後的玻璃邊緣包整銅箔膠帶,由於銅箔為焊錫附著的主要媒介,所以銅箔包整的範圍會依照作品需要的邊框大小做調整, 以加強後續焊錫的黏著度。這一連串流暢的動作讓人看得目不轉睛,也不禁期待這些原本被遺棄的老物,在鍾欣穎的巧手下,會拼接成何種瑰麗模樣。

13:00-16:00 焊接玻璃、成品拼裝

在進行玻璃焊接時,鍾欣穎先在已包整銅箔膠帶的玻璃邊緣塗上透明的助焊劑,然後拿取筆狀的電烙鐵蘸錫,不僅作為每片玻璃之間強韌的黏著劑,更是提升成品牢固度的外框。

她提到,這段過程最需要細心與耐心。「焊接時,需要將電烙鐵不斷在浸溼的海綿上降溫,否則電烙鐵的溫度過高,錫融化得太快,反而不利作業。若執行的是立體作品,通常會先進行點對點的焊接,保留微調的空間,確定相對位置後再貼邊接合。」

「明顯的外框」是壓花玻璃再生製品的重要特色,因此鍾欣穎對於外框有嚴格的要求,用來接合玻璃的錫需要塗得飽滿、使邊框呈現圓弧狀,接合後才會牢固且不易歪斜。說來容易,但需熟悉金屬特性、長時間練習,手被燙傷是常有的事,長久下來手甚至會變黑、變粗糙,衣服也常被錫滴到,因此工作時須穿厚衣服保護自己,防止被高溫滴落的錫燙傷。

提及這份工作最困難的地方,她表示,「在創作大型玻璃作品時,得抱在腿上作業,運用肢體去控制作品所欲呈現的角度,與自己的身體合作是一項有趣又艱辛的挑戰。」

17:00-20:00 成品染色與打蠟

焊接工作結束後,便進入收尾階段:幫邊框染色。受限於顏料調配技術是國外的專利,顏色只有3種選擇,分別是古銅金、古銅黑,或是保留錫原本的銀色,且顏色會因上色當日天氣或溼度不同而略有差異,呈現偏紅或偏黃,使作品更具獨一無二的個性。最後可依作品需求決定是否上蠟,有人喜歡未上蠟的霧面效果,也有人喜歡上水蠟拋光後的光滑亮面感。

比較自己前後期的作品,鍾欣穎說以前偏純創作,就像品牌「自愛」的含義,從生活中選擇自己愛的、有感覺的來創作。但後來她發現台灣人偏好功能性多過於純然的藝術裝飾,所以也開始製作花器、燈飾、耳環、項鍊、珠寶盒等兼具實用與美觀的物品。

工作之外 玻璃工藝的意義

除了工作具危險性,鍾欣穎自承創作階段很痛苦且封閉,內心每天都在拉扯,但顧客的良善回饋總能喚回她的動力,曾有客人留訊息告訴她:「你真的在做一件很棒的事,要堅持下去!」她也總能從作品中找到使老物重獲新生的意義。

鍾欣穎曾受託製作一件房形容器,進一步溝通後才了解,原來是案主想為愛貓做個骨灰罈,她不僅不避諱,反而很感動能被賦予這樣重大的責任。她以錫在玻璃房形盒子上勾勒出貓咪的輪廓,她認為能夠參與製作這些充滿愛的作品,真的很幸福。另一個委託案是孫子為奶奶訂製海棠花與十字星的玻璃花方盒,不僅材料都是取自家中尚存的壓花玻璃,孫子還替奶奶拍了張坐在窗邊拿著玻璃方盒的照片,最後奶奶還將與家人的合照放進盒中珍藏,並取名為時光寶盒,讓舊玻璃承載了新的價值,繼續邁向往後數十年。

壓花玻璃的重製鑲嵌是純手工的技法,要花費長時間製作,在步調快速的現代益發珍貴。不妨慢下腳步思考,從過往年代汲取風華,發現老物件歷久不衰、曖曖內含光的價值。

姓名:鍾欣穎

職業:玻璃工藝師

人格特質:創作時具美感和想像力,製作時有耐心和細心。

工作任務:結合各種樣式的壓花玻璃,製成兼具實用與美觀的作品;將顧客的所思所想,化作實質物件。

核心理念:推廣壓花玻璃,希望它們不再只是垃圾堆裡的舊物,而是承載故事、收藏美好回憶的作品。

【完整內容請見《台北畫刊》11月號634期】。

 
下一個飲食指南── vegan風潮
臺北畫刊聯合新聞網
▲現在上網就能輕鬆購買各種品牌的純素燕麥奶,對vegan純素者來說相當便利。
文-Sidney(草獸派對創辦人) 圖-草獸派對、Baganhood、Uncle Q

國際間華人通稱vegan為「純素主義」,台灣部分族群稱之為「維根主義」,是一種源自歐美、以動物保護為出發點,而涵蓋生活各層面的生活理念。vegan一字,來自「蔬食者」的英文 vegetarian,於 1944 年由英國的動物權推廣者Donald Waston所創,提倡完全尊重動物的自由與生命,希望解放所有受人類迫害的動物,無論是食用、工作用、實驗用等,目標是將所有動物性製品摒除在人類生活之外。

全球化的vegan飲食主義

所謂的vegan是指「不使用任何含有動物性成分、剝削動物的人事物的純素主義者」;從最基本、一般人最容易理解的飲食面來看, 即不吃乳製品、雞蛋、蜂蜜、蜂膠、明膠、龜苓膏等任何含有動物成分的食物;而服飾方面,純素者也不穿任何有動物成分的製品,例如皮衣、皮鞋、毛草;在生活用品層面,不使用經動物實驗和含有動物成分的商品,因而挑選不含蜂蜜、蜂蠟、牛奶、蝸牛精華等成分的保養品、彩妝、清潔用品,也會特別挑選綠色永續品牌。最後,從娛樂面來看,vegan 不支持任何消費動物的娛樂,常見的包括動物園、海生館、觀光農場、動物咖啡廳、打獵、鬥牛、馬戲團等。總結來說,vegan 純素者反對任何壓迫動物、讓動物失去自由的活動。

純素主義近年來開始在世界各國引起關注, 排除動物性製品的飲食,也被稱為「純素飲食」或「純植物飲食」,對環境和健康都能帶來偌大好處。由於歐美國家在生命教育方面, 比亞洲超前許多,因此,許多西方國家對於純素主義都有相當高的意識。目前世界各地發展較成熟的國家,幾乎都可以看到純素餐廳、純素品牌或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同時,根據澳洲純素品牌 Future Kind 的介紹, 截至 2020 年,全球純素人口數最高的前10 名國家,依序是:英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愛爾蘭、美國、德國、荷蘭、瑞典、奧地利。

純素主義走入台北

在國外vegan 風潮影響下,以及蔬食餐廳料理風味逐漸多元的情況下,台灣的食素文化發展也益趨純熟。2015 年,筆者創辦的純素生活節「草獸派對」首次在台北登場,之後也將活動拓展到台灣其他城市,讓台灣各地民眾有機會了解。透過多元食素文化的推波助瀾,台北的vegan 風潮在過去五年有極大進展,2016 年台北更被美國「善待動物組織」(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 列為「亞洲最友善vegan 的城市」;2019 年也被全球蔬食新聞平台 Livekindly 列為「全球前九大 vegan 友善城市」。因此,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二處顛覆民眾對蔬食舊有觀念的餐廳。

葷食者也愛的蔬食餐廳

首先,是鄰近松山文創園區的純植物餐廳 「Baganhood」。Baganhood普遍被評為「葷食者最愛的蔬食餐廳」,根據筆者的自身觀察,主要理由如下:第一,Baganhood完全不以「蔬食」為行銷重點,而是將餐廳定位為「餐酒館」,為的就是打破葷素之間的隔閡,以最精心製作的料理,讓所有用餐的客人都能吃得心滿意足。

第二,Baganhood引進目前國際間最炙手可熱的「植物肉」(plant-based meat),包括美國的「Beyond Meat」 和香港的「新豬肉」,來製作各種創意義式料理。此兩款植物肉是專門為了取代傳統動物肉品所研發,有更高的健康及環保價值,並以 100% 植物成分製成,仿真度也逼近 100%,吃過的人幾乎都以為是真的肉排。此外,餐廳菜色品項非常豐富,從沙拉、開胃菜、披薩、植物肉漢堡、甜點、調酒等,常讓網友大呼面臨「選擇障礙」,整套菜單幾乎沒有地雷,以廣大網民的評價來看,稱得上是台北最強 vegan餐廳。

蔬食料理的創意舞台

另外,「Uncle Q 」也是另一個蔬食界的強力新秀。Uncle Q 由籃球明星戴維斯所經營, 他本身也是 vegan 純素者,因此想開一間讓更多人認識vegan 飲食文化的餐廳。料理部分,Uncle Q 堅持不用加工品,以新鮮蔬果製作創意異國料理,透過主廚的深厚功力,每道菜都讓人讚不絕口。個人私心最推薦的是松露白酒奶油麵,用純植物做成的奶油醬濃厚不油膩,搭配七彩的新鮮蔬菜,我幾乎每去必點。另外,蒜味毛豆泥搭烤櫛瓜也是一道讓人對蔬食大開眼界的單品,不但有令人喜愛的香濃蒜味,熟烤櫛瓜和毛豆泥的組合, 不僅能夠補充纖維質與蛋白質,口感更是充滿層次感,搭起來總是讓人胃口大開。個人建議如果是和葷食者一起用餐,Uncle Q 應該是不會出錯的選擇。

透過不同料理風格的蔬食餐廳,不僅讓台北人能有更多體驗vegan 飲食的場域,更能從中發現,拋開動物性成分的食材、調味, 一樣能把餐點表現得色香味俱全。

【完整內容請見《台北畫刊》11月號634期】。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