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緊湊、壓力繁重,運動儼然成為維持健康與釋放情緒的重要出口,但許多人對運動卻存有猶豫與顧慮,可能是怕受傷、時間不夠或年紀太大無法運動等,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觀念與方法,運動可以是高效率、低風險、甚至樂在其中的日常。
尤其現代人普遍久坐,不僅讓身體代謝變慢,也大幅提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肥胖的風險。事實上,每坐30分鐘就起身動一動,哪怕只是伸展手腳、走到茶水間,甚至在辦公室做幾個深蹲或原地踏步,都能有效活絡血液循環,喚醒身體。運動甚至不必等到有完整空檔才做,善用零碎時間,也是重啟健康的關鍵。
不僅如此,運動的好處不只在身體,研究指出,規律運動能促進大腦釋放多巴胺、血清素等「快樂荷爾蒙」,能有效穩定情緒、改善睡眠,甚至有助於減緩焦慮與憂鬱。不論你選擇快走、瑜伽、跳舞或是騎腳踏車,只要能讓自己持續活動、感覺放鬆,就是好運動。
年紀增長之後,運動就要重要了。高齡者容易流失肌肉、體能退化,進而影響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透過專業設計的運動處方,將柔軟度、平衡感、心肺耐力與肌力訓練納入日常生活,就能有效預防跌倒與慢性病,更重要的是延緩退化。從簡單的抬腿、椅子上伸展開始,一樣可以帶來明顯的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運動雖然很好,但如果沒有做暖身與收操,也可能造成拉傷、扭傷等問題。每次運動前後花5∼10分鐘進行伸展、熱身與緩和動作,並選擇正確姿勢與合適裝備,是避免運動傷害的重要關鍵。
總之,運動不需要高門檻、不需昂貴器材,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循序漸進、穩定執行,就能在低風險中收穫高效率,為自己累積更健康、穩健的人生。動起來,從現在開始,就是最好的健康投資。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509期;訂閱《常春月刊電子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