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澄波筆下的瞬間
|
|
|
|
北回歸線、黑潮和季風中的台灣
一幅〈展望諸羅城〉除了是畫家陳澄波對故鄉深情的凝視,也是畫家記錄當年故鄉山雨欲來的景象;但你可知,如此的山雨欲來,在地球上其他回歸線經過的地方,卻非尋常?
畫家畫下台灣高山常見的〈雲海〉,但你可知,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推擠隆起形成台灣這座高山島嶼,再加上季風吹拂,各條件缺一不可,才造就島上多元.......
|
|
|
|
|
|
詩畫並茂.自由奔放
黃鷗波彩繪寶島風采
|
畫家用一雙不尋常的眼睛,觀看眼前的世界。
即使世界是荒蕪一片的沙漠,畫家仍能從中找到美的路徑。
《畫家之眼》Andrew Loomis
在相機尚未普及的年代,藝術家的眼睛就像攝像機,壯闊風景、市井生活樣態都在他們的腦中成像,然後用他們的畫筆呈現。出生嘉義的藝術家黃鷗波,一手作畫、一手寫詩,他從生..... |
|
|
|
|
|
|
「畫」時代的永恆
台展三少年領頭寫生潮
|
1927年,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個大型的美術展覽會首登場,入選的台籍畫家竟是三名未滿20歲的青年,他們以在地題材的寫生創作崛起畫壇,更翻轉台灣美術畫風從臨摹走向寫生。
入選的「台展三少年」:郭雪湖家貧自學、林玉山組畫會推動美術交流、陳進在性別不平等的大時代勇闖世界畫壇,這三位台灣第一代膠彩畫家演繹在地風..... |
|
|
|
|
|
|
浪漫•嚴謹•老頑童──台灣膠彩畫導師林之助
|
被譽為「台灣膠彩畫導師」的林之助,窮其一生致力於傳承這種有著貴族唯美氣質的畫種。透過膠質加熱、調和顏料並在絹布上層層塗敷,膠彩畫呈現出中國畫裡難得一見的豐富色彩,而林之助的膠彩畫設色嚴謹、散發典雅氣息,因而有「色彩魔術師」之譽。這位藝術大師最近獲頒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上,90高齡的他還秀了段踢踏舞..... |
|
|
|
|
|
|
綻放土地的芬芳
台灣膠彩畫的百年追尋
|
膠彩這項媒材,自日治時期引入,在台灣有著各種稱呼,日本畫、東洋畫、國畫、膠彩畫,都是它的名字。因著社會文化的發展脈絡,膠彩畫的名稱也隨著轉換,呼應著時代命運。歷經時代的動盪,曾經蔚為主流,也曾幾近消失,但不論環境如何變化,始終有藝術家,持續不輟地創作,讓膠彩畫在台灣生了根。因為一切得來不易,站在畫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