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滿滿的台灣
|
|
|
|
台灣品牌.國際賽事
「台灣的熱情與每天的賽事都令我驚豔。」擁有「撐竿跳鳥人」封號的國際壯年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Master Games Association, IMGA)會長Sergii Bubka出席2025世壯運如此說。.......
|
|
|
|
|
|
科技神助攻
奧運摘金方程式
|
科技當道,「運動即國力」絕非口號。競技場上球員們比技戰術,各國也在較量科技力。
選手訓練、裁判判決、智慧場館……運動導入科技正風起雲湧。台灣處於世界科技產業供應鏈的核心地位,產官學界如何運用科技優勢,助選手登上奧運頒獎台?..... |
|
|
|
|
|
|
棒棒傳續
投出好友誼
|
見證台灣與日本之間羈絆的還有「棒球」。
1895年,棒球由日本引介入台灣,至今在台灣扎根已逾百年。棒球可說是台灣的國球,一次次凝聚台灣社會成為一體。
2014年的電影《KANO》見證了台灣與日本是最佳的對手,也是相互支援的戰友。棒球是台日重要的交集點,晉級日本職棒是許多台灣選手的夢想,年輕學子選擇到..... |
|
|
|
|
|
|
台灣國際賽事的現在和未來
無國界外交先驅──吳經國
|
請客之道,需具足條件。舉辦一場國際賽事如在家請客,有無餐廳、空間是否夠大、有幾位廚師、菜色是否夠好,光具足這些條件還不夠,來的客人有些還會找你麻煩,而把客人所期待的各種條件都具足後,當然你這請客就成功了。..... |
|
|
|
|
|
|
西進武嶺單車行
|
每年六月,是台灣單車愛好者西進武嶺的賽季,從南投埔里海拔555公尺的台灣地理中心碑,一路往上騎至武嶺,到達台灣公路最高點3,275公尺。昆陽到達武嶺的最後兩公里號稱「最困難天堂路」,單車騎士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奮力踩踏,完成意志力與體力的考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