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會計研究月刊電子報】為您建立以簡馭繁的思考邏輯,解讀會計、財務、金融等趨勢走向,掌握財經專業脈動!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2/22 第67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的一年、新學期開始囉!

這一週是許多學校開學的日子,天氣乍暖回寒,早晚溫差大,注意穿衣的類型,不要感冒囉!

(※公告:下星期一適逢228連假,停刊一次!)

骨質疏鬆?6招教你選對健骨藥!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病因和發病機制複雜,與年齡、性別、內分泌改變、營養不良、遺傳、免疫、藥物等因素均有關係。從傳統中醫學理論看,骨質疏鬆多因腎精虧虛、氣血不足、經絡凝滯、筋骨失養所導致的「骨痺」和「骨痿」。臨床上,有很多患者在補鈣之外,喜歡選用中藥來治療骨質疏鬆。然而,面對各種各樣的健骨中成藥,你會怎麼選擇呢?不妨跟著我的思路為自己選對健骨藥。

1. 你是不是經常出現腰背酸痛,並且總是倦怠乏力、食欲不好、不想吃飯、大便稀溏?
  如果存在以上症狀,很可能屬於脾氣虛弱型的骨質疏鬆,治療應當健脾益氣壯骨,適合選用以補氣健脾為主的中成藥來治療,例如龍牡壯骨顆粒,由黨參、黃?、山麥冬、醋龜甲、炒白術、山藥、醋南五味子、龍骨、煆牡蠣、茯苓、大棗、甘草、乳酸鈣、炒雞內金、維生素D2、葡萄糖酸鈣組成,能夠強筋壯骨,和胃健脾,常用于小兒佝僂病,脾虛型骨質疏鬆的老年人也可選用。類似功效的中成藥還有四君子丸。

2. 你是不是同時出現腰酸背痛和膝軟無力,或者有明顯的彎腰駝背,同時伴有眩暈耳鳴、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復發性口腔潰瘍等虛火現象?
  如果存在以上症狀,很可能屬於肝腎陰虛型的骨質疏鬆,治療應當補腎陰清虛火,適合選用補肝腎之陰的中成藥來治療,例如健步丸,由黃柏(鹽炒)、知母(鹽炒)、熟地黃、當歸、白芍(酒炒)、牛膝、豹骨(制)、龜甲(制)、陳皮(鹽炒)、乾薑、鎖陽、羊肉組成。脾胃虛寒患者在使用時應注意顧護脾胃。類似功效中成藥還包括知柏地黃丸。

3. 你是不是在腰膝酸軟的現象上,伴有明顯的畏寒怕冷、下肢活動不便,遇冷痛增,或小便多、大便稀溏或存在較為明顯的浮腫?
  如果存在以上症狀,很可能屬於腎陽虛型的骨質疏鬆,治療應當溫補腎陽,適合選用以補腎陽壯骨為主的中成藥來治療,例如強骨膠囊,由骨碎補總黃酮組成,能夠補腎,強骨,止痛。用於腎陽虛所致的骨痿,症見骨脆易折、腰背或四肢關節疼痛、畏寒肢冷或抽筋、下肢無力、夜尿頻多;原發性骨質疏鬆症、骨量減少見上述症候者。熱性體質或「上火」患者選用時需注意口臭、便秘等不良反應。類似功效中成藥還有金匱腎氣丸等。

4. 你是不是有比較明顯的骨節疼痛、痛有定處、痛處拒按或伴有骨折、外傷的病史,同時伴有比較明顯的唇舌紫暗、瘀點或瘀斑?
  如果存在以上症狀,很可能屬於氣滯血瘀型的骨質疏鬆,治療應當活血行氣,適合選用以活血行氣為主的中成藥,例如骨愈靈膠囊,由三七、血蠍、紅花、當歸、川芎、赤芍、乳香(制)、沒藥(制)、大黃、斷續、骨碎補、五加皮、熟地黃、自然銅(煆)、白芍、硼砂16味藥組成。能夠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強筋壯骨。用於骨質疏鬆及骨折,建議飯後服用。類似功效中成藥還有血府逐瘀膠囊等。

5. 你是不是有比較明顯的肢體麻木軟弱,腫脹不適,同時伴有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舌淡苔白的症狀?
  如果存在以上症狀,很可能屬於氣血兩虛型的骨質疏鬆,治療應當益氣養血,適合選用以補氣養血為主的中成藥,例如強骨生血口服液,能夠益氣生血,滋補肝腎,填髓壯骨。用於氣血不足,肝腎虧虛,面色萎黃,筋骨萎軟;缺鐵性貧血、小兒佝僂病、婦女妊娠缺鈣、骨質疏鬆見上述症候者。建議飯前或空腹時服用,感冒發熱患者不宜服用。類似功效中成藥還有十全大補丸等。

 

  也許你說,如果我滿足上述說的兩組及以上的症狀怎麼辦呢?比如說,我既符合脾氣虛型,也符合肝腎陰虛型,還符合氣滯血瘀型,怎麼選藥呢?實際上,也有一些中成藥是兼管兼顧的。例如:

同時符合(1)+(2),既有脾虛又有肝腎陰虛時,可以選用健步強身丸來治療。
同時符合(2)+(4),既有肝腎不足又有血瘀時,可以選用骨松寶膠囊來治療。
同時符合()1+(2)+(4)時,既有脾虛又有肝腎陰虛、血瘀時,可以選用骨疏康顆粒來治療。

 

以上資訊摘錄自《小病藥治:一本書讀懂吃藥學問!從西藥到中藥,你不可不知的用藥科學》
 

自己煎煮中藥,要深知這些要領

  據統計,大約有75%的患者會選擇自己煎服中藥。那麼,抓回來的中藥究竟怎麼煎?怎麼服?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 使用什麼鍋煎煮?
  由於中藥成分複雜、飲片各樣,我們建議你最好用砂鍋或陶瓷鍋進行煎煮,也可以用不銹鋼鍋。但不能使用鐵鍋、鋁鍋和銅鍋,防止這些金屬物品與藥物發生反應,影響療效。

★ 煎藥之前是否需要清洗?
  中藥飲片在出售之前經過了淨制和炮製,一般情況下無需淘洗。假如覺得不乾淨,用水漂洗一下即可。

★ 煎藥之前需要哪些準備?
  煎煮前應該用清水(宜涼水)浸泡藥物30分鐘,以利於有效成分的溶出。以果實、種子和根為主的藥材,浸泡時間可適當延長。

★ 煎煮用水量是多少?
  一般以加水量淹沒飲片2cm為宜,可用筷子(或乾淨的手)將飲片壓住後觀察加水量,否則質輕藥材上浮,將難以準確觀察水量。

★ 煎煮火候的把握
  一般在未沸前使用大火,煮沸後改為小火保持微沸狀態,以防止藥液溢出或過快煎乾。煎糊的中藥不應服用。

★ 煎煮時間的把握
  一般煎煮2次,第一煎煮沸後20~30分鐘關火將藥倒出,第二煎煮沸後15~25分鐘關火將藥倒出。「先煎藥」(指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中藥,如礦石、貝殼類)需先煎10~30分鐘,「後下藥」(指藥性輕散、氣味芳香的藥物,以及一些久煎後會減低藥效的藥物,如木香、薄荷、鉤藤等)應在最後5~10分鐘入鍋。

★ 煎好的藥液怎麼處理?
  煎好的藥液用紗布過濾,藥渣在紗布中放涼後絞渣取液。將2次煎液混勻,總量約500ml左右(約1瓶礦泉水),再平分成2份服用。

★ 什麼時間服藥?
  一般1劑藥每天分2次或3次服用,驅蟲或瀉下的藥物空腹服,安神藥物睡前1小時服,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或胃腸敏感易激惹的藥物宜飯後服。有些藥也可以少量多次代水喝。

★ 藥液怎樣儲存?
  煎好的藥液若常溫保存,最好在一天服完;若放在冰箱冷藏室儲存,一般可放置5~7天。代煎後藥液的塑膠包裝較嚴密,可以保存更長時間。

★ 冷藏後的藥液怎樣服用?
  服用冷藏後的藥液時,可以採用微波加熱或開水反復浸泡的方式,務必將藥液混勻熱透,否則會引起胃腸不適。

 

 

以上資訊摘錄自《小病藥治:一本書讀懂吃藥學問!從西藥到中藥,你不可不知的用藥科學》

減重特輯

  過完一個年假,一直吃吃喝喝,不曉得有沒有秤秤體重,看自己有沒有太過放縱?下期會分享減醣食譜,大家一起試試吧!

2月新書推薦:韓語40音完全自學、看穿身邊的病態人格…

感謝各位報友對本報的支持,無論是想知道更多哪一類型資訊,或是想瞭解更多本報所提供的相關圖書資訊,隨時歡迎您來信,e-mail:alice@morningstar.com.tw,謝謝。

晨星出版社 晨星健康養生網 晨星網路書店 粉絲團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