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煎煮中藥,要深知這些要領
據統計,大約有75%的患者會選擇自己煎服中藥。那麼,抓回來的中藥究竟怎麼煎?怎麼服?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 使用什麼鍋煎煮?
由於中藥成分複雜、飲片各樣,我們建議你最好用砂鍋或陶瓷鍋進行煎煮,也可以用不銹鋼鍋。但不能使用鐵鍋、鋁鍋和銅鍋,防止這些金屬物品與藥物發生反應,影響療效。
★ 煎藥之前是否需要清洗?
中藥飲片在出售之前經過了淨制和炮製,一般情況下無需淘洗。假如覺得不乾淨,用水漂洗一下即可。
★ 煎藥之前需要哪些準備?
煎煮前應該用清水(宜涼水)浸泡藥物30分鐘,以利於有效成分的溶出。以果實、種子和根為主的藥材,浸泡時間可適當延長。
★ 煎煮用水量是多少?
一般以加水量淹沒飲片2cm為宜,可用筷子(或乾淨的手)將飲片壓住後觀察加水量,否則質輕藥材上浮,將難以準確觀察水量。
★ 煎煮火候的把握
一般在未沸前使用大火,煮沸後改為小火保持微沸狀態,以防止藥液溢出或過快煎乾。煎糊的中藥不應服用。
★ 煎煮時間的把握
一般煎煮2次,第一煎煮沸後20~30分鐘關火將藥倒出,第二煎煮沸後15~25分鐘關火將藥倒出。「先煎藥」(指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中藥,如礦石、貝殼類)需先煎10~30分鐘,「後下藥」(指藥性輕散、氣味芳香的藥物,以及一些久煎後會減低藥效的藥物,如木香、薄荷、鉤藤等)應在最後5~10分鐘入鍋。
★ 煎好的藥液怎麼處理?
煎好的藥液用紗布過濾,藥渣在紗布中放涼後絞渣取液。將2次煎液混勻,總量約500ml左右(約1瓶礦泉水),再平分成2份服用。
★ 什麼時間服藥?
一般1劑藥每天分2次或3次服用,驅蟲或瀉下的藥物空腹服,安神藥物睡前1小時服,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或胃腸敏感易激惹的藥物宜飯後服。有些藥也可以少量多次代水喝。
★ 藥液怎樣儲存?
煎好的藥液若常溫保存,最好在一天服完;若放在冰箱冷藏室儲存,一般可放置5~7天。代煎後藥液的塑膠包裝較嚴密,可以保存更長時間。
★ 冷藏後的藥液怎樣服用?
服用冷藏後的藥液時,可以採用微波加熱或開水反復浸泡的方式,務必將藥液混勻熱透,否則會引起胃腸不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