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1/14 第73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花了很多錢,卻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檢查?

正確了解健檢的目的與限制

不要以為每年做健檢就可以長命百歲,健診的目的是要提早找出當下沒有任何症狀、未來卻可能致命的疾病,例如癌症、冠狀動脈或腦血管阻塞,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痊癒目的。

然而,現在醫學的診斷技術仍然有其限制(包括儀器與人為),例如:最先進的640切電腦斷層對找出早期肺癌的能力,也常限制在3mm以上,正子掃描甚至要腫瘤大小大於1公分的癌症才能發現。因此,內容適當的健檢確實能找出你目前沒有症狀的潛在疾病,但是不要期待百分之百的篩檢率。


《胸腔科權威曹昌堯教授的36堂健康必修課》優惠搶購連結:https://lihi1.com/RBsGD

 

以上摘錄《胸腔科權威曹昌堯教授的36堂健康必修課》

適性的健檢內容

健檢應該先針對你現有的症狀與症候進行進階診斷,例如:若長期患有高血壓,並且有心肌梗塞的家族病史,應優先安排「冠狀動脈」的CTA(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評估冠狀動脈鈣化與阻塞的狀況。如果沒有三高或其他的冠心症的危險因子,花大錢做這項檢查就沒有意義。

健診的內容應該個人化、策略化,由專業的內科醫師先進行評估後,再設計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內容。

不同頻率的各項檢查

內臟器官的功能性檢查,例如肝、腎功能、血脂肪、膽固醇檢驗,應該每年進行一次檢測。但是癌症的篩檢,每兩到三年進行一次即可,例如肝臟超音波、胃鏡、大腸鏡。如果檢查結果正常,兩年後再檢查即可。

但是,如果你有特殊的危險因子,例如慢性B型肝炎,那針對肝癌的超音波檢查,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如果大腸鏡檢查有息肉(尤其是腺瘤),或有家族病史的人,最好第二年就要再追蹤一次。

 

※欲詳閱更多內容,請見《胸腔科權威曹昌堯教授的36堂健康必修課》

以上摘錄《胸腔科權威曹昌堯教授的36堂健康必修課》
 
 

現代醫學能提供的健檢項目 

健檢主要的目的是篩檢出沒有症狀與症候的慢性病或癌症,一般檢查的項目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 血液、尿液及糞便檢驗:這些主要是內臟功能的檢查,例如血糖及內分泌功能,或肝、腎功能與血脂肪的檢驗,大多數由檢驗科負責處理。


二、 影像學檢查:主要是進行癌症的篩檢,包括X 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以上由醫學影像部,俗稱「X光科」進行)、超音波(由各專科進行,例如婦科、肝膽科)。另外,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由核子醫學科進行。

三、 內視鏡檢查:主要是由胃腸專科醫師進行的胃鏡及大腸鏡。除了腫瘤的篩檢,也要看胃腸道是否有息肉、發炎或潰瘍,以及是否有胃食道逆流(後者是常見的文明病,是引起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

進行這些檢查前,應該由內科或家醫科醫師先進行詳細的問診與身體理學檢查之後,再依據個人狀況安排個人化健診。同時也要特別注意,部分健檢內容(或宣傳),可能會誤導一般民眾醫療觀念,比方說有以下的兩大類問題:

一、 抽血檢查包羅萬象,但有很多檢查當作疾病篩檢是沒有意義的,例如癌症指數。比方說,CEA(癌胚抗原)常被拿來做為大腸癌的篩檢,但是有許多患者,尤其是癌症早期時,CEA 的指數常常在正常範圍內。

二、 沒有一種影像學檢查可以適用於全身各個器官,例如:利用核磁共振做全身的掃描來篩檢癌症時,肺部的小腫瘤就不容易被篩檢出來。早期肺癌篩檢最好的方法是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另外,只用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無法達到全身的癌症篩檢目的,因為小於一公分的腫瘤,或是腦部及泌尿道的癌症,無法透過正子掃描檢查出來。

做一次全身健診其實不太輕鬆,也要花很多錢,建議在安排檢查之前,事先跟醫師好好討論一下,讓每一項檢查都能夠達到實質的效益。健康檢查後,所有異常的項目應該由專責的醫師詳細解說,並清楚的告知如何進行後續的檢查及追蹤。記住,健康檢查的首要原則是:不做冤枉的檢查,不花沒有意義的錢!

 

※欲詳閱更多內容,請見《胸腔科權威曹昌堯教授的36堂健康必修課》

 

以上摘錄《胸腔科權威曹昌堯教授的36堂健康必修課》

面對疾病與老化,從臟腑自癒開始!

《人體使用手冊》全球熱銷250萬冊後,吳清忠老師的最新力作!

花費七年,累積數萬例的檢測數據;透過科學的測量方式,看見臟腑的損耗;剖析人體自癒力的啟動,以及抗衰老的關鍵因素。

一場眼鏡會議,帶你進入狗狗的內心世界!

e-mail:abbyhuang@morningstar.com.tw

 
晨星出版社 晨星健康養生網 晨星網路書店 粉絲團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