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母親帶著15歲女兒求診,主因乳房大小非常不一致,疑似乳房腫塊,過去曾到多家醫療院所,但不是被告知沒有遇過,就是無法治療或需要再追蹤。隨著時間過去,大小差異越來越明顯,讓妹妹對自己的體態越來越沒有自信,甚至藉由駝背來掩飾,後來經過胸部X光檢查,發現是骨頭異常,俗稱漏斗胸。
「漏斗胸」是最常見的先天胸骨凹陷的一種胸廓發育異常,根據統計,約每1000名兒童中就有2名患有漏斗胸,且男孩的發病率比女孩高4倍。
常見的胸廓發育異常有胸部凹陷和凸出兩種。胸骨凹陷,形狀像個碗或漏斗,所以稱為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或funnel chest)。若胸骨往前凸,形狀像鴿子的前胸,則稱為雞胸(Pectus carinatum或pigeon chest)。目前發生的原因仍不明,但較為被大眾接受的說法為遺傳學說。
主要原因是肋骨與胸骨之間的軟骨生長過快,造成擠壓效應,若往前擠,則形成雞胸;往內擠,則形成漏斗胸。而漏斗胸因為使胸腔的空間縮小,壓迫到心、肺、食道及胃,較容易出現心悸、呼吸困難、食欲不振等症狀。
漏斗胸在嬰幼兒時期,由於脂肪厚、骨骼細小,大多不易察覺。但隨著年齡增長,到小學時期,症狀開始逐漸明顯,包括胸部越來越凹、腹部明顯凸出、垂肩、駝背等。此外,漏斗胸還會影響心臟及肺臟的正常功能,運動耐受性較同年齡差。
青少年時,由於骨頭開始鈣化而更加明顯。而這年紀的孩子也開始注重外觀,知道自己的外型較獨特,而不敢與人坦誠相見,不敢上游泳課。為了掩飾胸部的問題,一直駝背,喪失自信心,產生心理問題,之後還可能伴隨脊椎側彎及心瓣膜閉合不全等問題。
及早診斷與治療對於患有漏斗胸的兒童非常重要,不僅能改善其身體健康,還能幫助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自信,避免心理障礙。家長應該密切關注孩子的胸部發育情況,及時就醫檢查。因少部分病患有其他的先天性異常如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 。確定診斷後才能確保孩子能夠得到最佳的治療。
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手術治療。傳統手術(Ravitch手術)破壞性大,手術時間長,恢復期久,併發症多,且傷口在正前胸部。而由美國小兒外科醫師Dr. Nuss研發的微創納氏矯正手術(Nuss procedure),是植入量身塑造的金屬板,將內凹的胸骨及肋骨向外推出。不用切斷任何肋骨或胸大肌,金屬板留置2至4年後取出。其傷口位於兩側腋下,比傳統的小(約2至3公分)、手術時間短(約2小時)、恢復快、住院天數短。
本院再更進一步使用0.3公分的微創胸腔鏡輔助,使風險更低,小學一年級即可接受此手術。台灣健保也有條件將納氏手術納入給付,適用於嚴重漏斗胸的個案。
即使是微創惟手術,治療仍有一定風險,包括感染、出血、疼痛及手術後復發等問題。手術前會安排胸部X光、血液檢查、心電圖、肺功能、心臟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等來評估手術的風險及效果。因此,家長應與醫師充分溝通,做出最適合的決策。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e世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