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女士確診修格蘭氏症已將近二十年,多年前聽聞臺北榮總傳統醫學部有一專研修格蘭氏症的醫療團隊,即前往求診,在接受治療前,乾眼症的症狀時不時的發作,不只是眼睛酸澀、疼痛破皮,甚至引發頭痛的症狀,無法好好地上班工作,為了回診治療,常常需要請假,影響正常工作。林女士接受張清貿主任安排中藥及針灸治療,也安排風濕免疫科追蹤,經過滋陰潤燥活血通絡藥物以及臨床針刺風池與攢竹,口眼乾燥部份獲得極大的改善,尤其是淚液分泌可以從0達到9 mm,林女士非常感謝醫療團隊。
乾眼症與修格蘭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俗稱乾燥症)是一類難纏且深具挑戰性的慢性疾病。而修格蘭氏症候群的眼乾(淚液分泌小於5 mm)又遠比一般乾眼症(淚液分泌小於10 mm)嚴重很多。許多患者形容,這種不適感就像有砂礫持續摩擦著眼球,長期下來,不僅無法專心工作,連與家人相處時也時常感到痛苦不堪,目前醫學界對這類疾病的根本治療尚未達到理想的改善效果。
臺北榮總傳統醫學部整合醫學科張清貿主任指出:「乾眼症不只是眼睛的病痛,而是深深影響生活品質的沉重負擔。患者的無奈和辛酸,一般人難以體會。醫療團隊的目標,是讓每位患者不再孤軍奮戰,擺脫疾病束縛,重新擁有滋潤、清晰的世界。」因此,張主任率領研究團隊,針對修格蘭氏症及乾眼症展開一系列臨床研究,結合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嘗試從調理免疫系統、增強淚液分泌的深層治療入手,為患者尋找能長期的乾眼緩解效果。
2023年研究團隊首度發表使用中藥複方SS-1治療修格蘭氏症的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交叉設計臨床試驗,成功證實對免疫系統的調控及淚液分泌的改善效果。隨後,再進行「春雨清化飲」中藥茶包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配方能顯著提升患者的淚液分泌量,減少人工淚液的使用次數,並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品質。
這項臨床成果已於2024/10/14獲得亞太風濕病醫學會官方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heumatic Diseases國際期刊的肯定,使中藥在修格蘭氏症及乾眼症治療中展現出潛力。
張清貿主任醫療團隊更繼續發起以「針刺療法」為核心的突破性臨床試驗,透過精準選取少量針刺穴位探討針刺的立即性及長期性治療效果,為這類眼疾患者帶來更持久且穩定的改善。
針對100名修格蘭氏症及乾眼症患者,分別進行風池 (GB20)與攢竹 (BL2)兩大穴位的針刺治療,並與常規西醫治療進行對照比較。試驗結果顯示,風池及攢竹穴的聯合針刺療法施針15分鐘後拔針,即可觀察到患者的淚液分泌量顯著提升4 mm,眼乾症狀明顯緩解,治療持續至8週後,改善效果更為顯著且穩定至8 mm,充分展現針刺療法在慢性眼疾治療中的獨特潛力。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e世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