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4/17 第91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主題 膝關節受損有積水時的治療
新書上架 居家傷口照護指南
 
     
膝關節受損有積水時的治療
台北慈濟復健科主治醫師 簡子軒《健康世界》
64歲的李先生自年輕開始跳國標舞,但左邊膝蓋一直不太穩定且三不五時伴隨疼痛。日前他因為膝蓋腫痛復發到復健科就診,超音波檢查發現他膝蓋的積水相當嚴重,不但以空針抽出了50CC關節液,X光跟核磁共振檢查也確定除了輕微退化和前十字韌帶部分撕裂傷外,半月板及副韌帶均有受傷。醫師以糖水和自體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進行增生治療,在受傷處分別注射兩次PRP及糖水後,成功改善李先生膝蓋的問題,不再疼痛。

前後十字韌帶、關節軟骨、內外側半月板是膝蓋內的主要結構,當受傷損耗如退化性關節炎、急性運動受傷或過度使用,都會使膝關節不穩定或反覆積水。

十字韌帶撕裂傷或斷裂是常見的膝關節損傷,外國研究指出,每年至少有20萬人因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斷裂接受手術治療。若十字韌帶受損就必須倚靠腿部肌肉去穩定,因此膝蓋容易痠痛。長期膝蓋不穩定,會讓關節加速磨損退化。若是嚴重到積水,典型症狀包括膝關節活動角度受限、行動困難、無法彎曲,外觀看起來腫脹,急性期則會伴隨紅腫熱痛。

一般而言,因膝蓋腫痛到復健科就診,常規檢查包括超音波、X光以及核磁共振,若是軟組織受損,現今多以增生療法治療。

傳統治療偏向以消炎止痛藥物及物理治療緩和疼痛,輔以運動訓練來強化大腿股四頭肌及腿後側肌肉,藉此穩定膝蓋;但若是較嚴重的扭挫傷或撕裂傷,治療超過兩週仍無法修復,則可以考慮增生治療。

增生治療有多種藥劑,常見如高濃度葡萄糖水和PRP。以十字韌帶撕裂傷為例,治療方式是在超音波導引下看到十字韌帶,沿著韌帶受傷處注射藥劑,刺激細胞增生。

高濃度葡萄糖水不含生長因子,只是改變注射處細胞組織液濃度,讓病人的生長因子及細胞聚集到傷處進行修復,效果視身體狀況而異,年輕人效果較好。而PRP是抽取自體約10CC的血液,分離出血小板注射到傷處,因血小板本身即有生長因子,可直接促進細胞增生、軟骨修復和血管生成。

由於是自身血液分離而成,所以PRP屬於相當安全的治療方式,現今被臨床廣泛使用於關節、肌腱、韌帶、筋膜及神經等各方面修復,但若患有會影響血液的慢性疾病、免疫疾病,以及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的患者將無法使用。療程上,平均2至6週注射一次,視病況注射3至4次,患部在注射後會有痠脹感,要持續復健及回診追蹤,並維持充足營養、蛋白質及水分攝取,以及保有充足睡眠,才能擁有好的治療成效。

膝蓋退化、長期磨損、意外事故、舊傷、風濕免疫疾病、痛風都可能造成膝蓋痛,這也是許多長者的日常困擾。由於人體有代償機制,即便受傷當下無法行走,但短暫休息後身體代償,又能再度行走,嚴重程度往往容易被忽略,許多人更因此未及時治療導致情況加劇,或造成膝關節提早退化。建議膝蓋疼痛超過兩週未能改善,就要及早就醫檢查,以免症狀惡化。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e世界》網站)

居家傷口照護指南
鄭乃禎醫師《健康世界》
【定價320元】專為病人、家屬與專業人士打造的傷口照護寶典 你的傷口,值得更好的照護!當皮膚受傷時,身體會啟動一系列複雜的修復機制,讓組織恢復健康。但如果處理不當,傷口可能無法順利癒合,甚至導致感染、慢性傷口,影響生活品質。 本書透過科學實證與臨床經驗,介紹不同類型的傷口照護方式,幫助讀者學會正確傷口知識與護理技巧,避免錯誤處 ...MORE
人才缺口日益擴大、逾七成的企業面臨徵才挑戰
今年在臺灣有52%的企業預計擴大招募,同時,高達71%的企業表示在招募關鍵職缺時遇到困難,其中49%的企業指出中高階人才的招募最具挑戰性。

同事明明說It’s a big deal,卻不是在強調事情很重要
Big deal是指重要的事,所以what’s the big deal就是指,這哪是什麼大事。如果我們說It is a big deal. 意思是「這件事情很重要」。但big deal也可能是反話,看語氣而定。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