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桃
◆ 食材功效:活化腦力、強健骨骼、抗老化、護膚、預防心血管疾病和貧血
◆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維生素B群、E、鉀、鈣、鎂、磷、鐵、鋅
◆ 宜常食者: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患者
◆ 須慎食者:火氣大、消化性潰瘍、腎衰竭患者
● 食療效果
1 抗發炎:核桃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中總膽固醇,保護心血管系統;還能對抗發炎,改善氣喘、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濕疹、牛皮癬等肌膚發炎性疾病。
2 促進代謝:核桃富含維生素B群、E和菸鹼酸等,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不可或缺的成分,能幫助醣類、蛋白質和脂肪轉換成能量。
3 恢復體力:核桃中的維生素B1可使人恢復體力、增進記憶力,有助強化肝功能;維生素B2、B6則有益肌膚健康;維生素E可延緩衰老,與脂肪共同維持肌膚潤澤。
● 健康補給站
1 核桃是一種高油脂、高熱量的食材,平日若不注意攝取量,很容易攝入過多熱量。如果能將其涼拌、炒菜、熬粥、燉煮或做成餡料,當成正餐菜餚食用,每餐只要吃2∼3粒核桃,不但能補充營養,還能獲得健腦、降血脂、平衡膽固醇等益處。
2 核桃去殼後,用蒸籠以大火蒸8分鐘後取出,放入冷水浸泡3分鐘,撈出後再破殼,即可取出完整桃仁。
3 料理核桃時,可先去除帶有澀味的內皮,以增加口感和美味。
4 核桃仁磨粉煮成核桃糊,香濃可口,經常食用能使肌膚白嫩。
5 糕餅業近來也引進以核桃為原料的西式甜點,如核桃塔、核桃蛋糕等,使核桃吃法更加多元化。
● Yes OR No 核桃的飲食宜忌
○ 宜:體型消瘦、營養不良的人可食用
○ 宜:心血管疾病患者可適量食用
○ 宜:適合骨質疏鬆症患者食用
△ 忌:腎功能衰竭患者少吃磷含量高的核桃
△ 忌:不適合腸胃病、消化性潰瘍患者食用
△ 忌:經常嘴破、火氣大、口臭的人少吃
● 醫生的核桃飲食叮嚀
1 核桃富含維生素E,與含維生素B2的南瓜搭配食用,可預防動脈硬化、消除疲勞,維持健康美麗的肌膚。
2 核桃含維生素B群,與含澱粉(能在體內分解為葡萄糖)的麵包同食,有助葡萄糖代謝,轉變成能量。
3 橘子富含維生素C,可促進人體吸收核桃中的鐵,使人臉色紅潤,預防貧血、增強體力。
4 核桃含有維生素B1,若和含有維生素B1分解酶的生蠔搭配食用,會破壞維生素B1,降低營養價值。
5 大蒜和蔥中的蒜素,能促進人體對核桃維生素B群的吸收,搭配食用的效果最理想。
● 中醫師的核桃小偏方
1 中醫認為,核桃性溫味甘,具補腎固精、溫肺定喘、補血益髓、潤腸通便的功效,尤其對老年人便祕、咳嗽、氣喘等療效頗佳。
2 核桃若食用過量,很容易產生腹瀉症狀;陰虛火旺、痰火喘咳、便溏腹瀉的人皆應慎食。
3 核桃中的油脂含量較多,過量食用容易使人上火、感到噁心,尤以嘴破、火氣大者更須謹慎食用。
4 核桃對大腦神經有益,能延緩記憶力衰退,適合學童與年長者常吃。
5 核桃含有豐富的鐵質,與含有鞣酸的茶同食,將會刺激胃部,不利鐵質吸收,腸胃功能不佳的人應該少吃。
● 營養師告訴你核桃價值
1 核桃為高熱量食物,澱粉及蛋白質含量亦高,每日食用量以30克為限,以免導致肥胖。
2 核桃切碎加入涼拌菜餚,再撒上黑芝麻,可提高人體對養分的吸收,吃得更健康。
3 核桃空腹吃不易吸收,最好加在其他食材中一起烹煮。食用時保留外層的紅皮,以攝取最完整的營養。
● 核桃選購要領
選購::建議選購有外殼的核桃,以延長保鮮期限。若購買不帶殼的核桃,以果仁大而飽滿,顏色黃白,握在手上有沉重感,聞起來有淡香味者為佳。
保存:核桃怕蟲霉的侵蛀,可用密封器皿保存在陰涼處,並盡早食用完畢;或放置於冰箱中冷藏,以免氧化。
處理:帶殼的核桃在烹調前,須先去殼,再用清水沖洗。
~以上資料摘自《五穀雜糧 營養密碼》陳彥甫◎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