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8/10 第64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我把病毒殺光光
話健康«談養生 12時辰自然養生法 ~ 午時 4
專題報導 新鮮水果類 〜 梅子
健康廚房«大廚上菜 綠茶梅子醋
編輯推薦 Hello Kitty AI 閱讀機
我把病毒殺光光
病毒防疫繪本

給孩子 100% 的防護


~以上資料摘自《我把病毒殺光光(QR Code有聲書)附「病毒退散歌」》
文/蔡惠芬 圖/劉鵑菁
人類文化 出版

12時辰自然養生法 ~ 午時 4
王彤
12時辰自然養生法 ~ 午時 4

★ 喝「苦瓜排骨湯」降心火

   嘴巴苦,吃苦瓜,似乎有點「以毒攻毒」的意思,還是「治病求本」~因為雖然苦的是嘴巴,但起因和治法都是心的問題。

  ● 王醫師生活實例

   老年人安度酷夏的護身法寶—苦瓜排骨湯

   我的岳父,以前每年夏天都會感覺嘴巴裡發苦、口渴、愛喝水,但卻沒有胃口,還經常喊渾身沒力氣,精神狀態也不好。

   其實這就是民間說的「苦夏」。我得知情況後,就告訴岳母一個方法,讓她在夏天時,經常幫岳父熬苦瓜排骨湯來喝。

   後來岳父說,喝這湯很管用,通常每半個月喝一次,就能保半個月的身心「平安」。現在,苦瓜排骨湯已成兩老安度酷暑的護身法寶。

★ 苦夏出現的原因

   為什麼夏天時,會出現「苦夏」呢?

  ● 原因1:膽汁外泄

   一般認為是體質的原因,這當然沒錯,但更重要的原因在「心裡頭」。通常來說,覺得嘴巴裡發苦,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膽的問題,《黃帝內經》說:「膽液泄,則口苦」。

  ● 原因2:心火太重

   另一種,就是「心火太重」所引起,常常還伴隨口渴、愛喝水、不想吃飯、舌尖發紅、嘴裡長瘡等症狀。

   但這些表現都還只是前兆,如果不及時調理改善,長期漠視,就可能引發更大的麻煩。

   但嘴和心臟根本不相干,心火重,怎麼嘴就苦了呢?《黃帝內經》:「心主血脈,開竅於舌,心氣通於舌下。」可見心與舌頭、嘴有經絡連著。好比電腦主機和螢幕,中間有線路連接。所以心有狀況,就會從舌頭表現出來。

   舌頭就像是心的「顯示器」。如舌頭發紅、嘴巴發苦,表示心火比較重;而嘴唇發白、嘴裡沒味道,那就是心血不足。

  ● 壓心火的「滅火器」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心火燒得太旺,就用「滅火器」把衝得太高的「火苗」壓一壓。什麼是壓心火的「滅火器」 ?苦瓜排骨湯就是一道功效最好、方便易用、最適合壓心火的「滅火器」。

   ◆ 苦瓜排骨湯為何能清心降火?

   苦瓜是南方人經常吃的一種蔬菜。南方人之所以非常愛吃,是因為它清心降火的效果佳。南方屬火,一年四季都在生發,而夏季也屬火,所以南方一到夏天就特別熱,生發得更厲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實一方食物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及特色,這與當地的氣候特點有關。

   苦瓜是清熱解毒佳品,其性味苦、寒,入心、脾、胃經。《黃帝內經》說「苦入心」、「辛開苦降」,所以南方人夏天時,經常吃苦瓜,就能清心涼血,調控心火。

   至於豬肉和黃豆,都是平性的(豬肉微寒),具有良好的平補作用,可以補益氣血,適合任何體質的人;而放數片生薑,則能稍微緩解苦瓜的寒性和豬肉的膩,以免降火太過,過猶不及。

   在中國人心目中,湯湯水水才最養人,它比食物本身更有營養,廣東的靚湯,都是煲湯後,把其中的食物殘渣去掉後才喝的。怎麼把好東西都扔掉?其實留下來的才是精華。

   把苦瓜、排骨、黃豆、生薑這幾種很普通的食材組合起來煲成湯,既能溫和地調降心火,還非常營養美味,老少皆宜,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湯品。

★ 夏季養生重養心

   《黃帝內經》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所以中醫順四時的養生理論強調「夏養心」,就是說夏季的養生重點在養「心」。

   ◆ 心火上炎典型症狀:嘴苦

   因為夏天屬火,人心也屬火,暑氣太重時,人就容易出現心火上炎的毛病,而嘴苦,是心火上炎的一個典型症狀,但它卻往往被忽視。

   現代人最常罹患口腔潰瘍、舌頭長瘡,都與心火過旺有關,而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容易出現心火過旺的毛病。不過,由於流行辛辣飲食,加上生活壓力、情緒緊張等原因,即使在北方,心火過旺,也成為很普遍的現象。

   因為心本來就屬火,是陽中之陽,而麻辣火鍋和辣椒、花椒、蔥、薑、蒜這些調味料,都是屬溫熱性,如果長期、大量地食用,內臟就會生熱,熱多則化火,這些火影響到心,就形成「煽風點火」、「火上澆油」。

  ● 心火旺與壓力的關係

   那壓力大、情緒緊張與心火旺又有什麼關係呢?《黃帝內經》說:「心藏神,主神志」。壓力大、情緒緊張,不就是一種過度的思維神志活動嗎?時間一久,容易耗傷陰血,造成心血虛,心血一虛,陰陽失衡,心火就起。

   ◆ 心火適中,身心和諧

   說苦瓜排骨湯是「滅火器」,其實並不是用它來「滅火」,而是透過它來把燒得太旺的火調小一點,調到最合適的程度。

   就像炒菜,要把瓦斯爐的開關調到恰到好處,火太大不行,容易炒糊燒焦;火太小也不行,炒不好、炒不熟。心屬火,心火太弱,會氣血淤滯、手腳冰涼;心火若太旺,就容易「上火」。

   適可而止,恰到好處,身如此,心亦然,事事莫不亦然,這其實是中華文化的最高智慧,是陰陽平衡、中庸之道、和諧為美思想的融通點。

   要建設「和諧社會」,首先要讓身體先「和諧」,不要一下「鬧旱災」,一下「鬧水災」,只有每個人的身心先和諧,社會才會更加和諧。

~以上資料摘自《12時辰自然養生法》王彤◎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新鮮水果類 〜 梅子
莊福仁

新鮮水果類 〜 梅子

★ 梅子

   ◆ 重點:富含礦物質與有機酸,幫助新陳代謝

   ◆ 健康有效成分:蘋果酸、檸檬酸、琥珀酸

   ◆ 食療功效:中和身體酸鹼性

   ◆ 營養成分:蘋果酸、檸檬酸、枸櫞酸、維生素C、鈣、鉀、磷、鐵、穀甾醇

   ◆ 適用者:痛風、癌症、高血壓、高血脂症患者

   ◆ 不適用者:腸胃疾病患者

  ● 梅子為什麼能健腸排毒?

   1 梅子中含有蘋果酸、檸檬酸、琥珀酸,可去除食物、水和血液中的的毒素,具殺菌、淨化酸性體質者血液的功效。

   2 梅子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消除體內因毒素累積而引起的疲倦感。檸檬酸可幫助鈣質吸收,消除體內多餘的乳酸,刺激皮膚代謝。

  ● 梅子主要營養成分

   1 梅子所含的鉀,可預防夏天排汗過多所引起的低鉀症狀,如疲累、嗜睡、四肢無力等。

   2 梅子味酸,但卻是鹼性食品,能中和魚、肉等食物所形成的酸性物質,維持血液中性,均衡體內酸鹼值。

   3 豐富的礦物質與有機酸、維生素C,是孕婦喜愛吃酸梅的原因,因為梅子的酸味可使人心情穩定、愉快。

  ● 梅子食療效果

   1 梅子能抑制人體內的寄生蟲生長,改善體質。

   2 痛風、癌症、高血壓、高血脂症患者,85%為酸性血液體質,而一般人的血液反應則呈弱鹼性。多吃鹼性食物可改善體質,使酸性血液轉回弱鹼性,專家表示,梅子除了能殺死體內細菌,還能淨化酸性體質中的血液。

   3 中醫主張,梅子性平味酸澀,有生津健胃、斂肺溫脾的效果,能改善嘔吐、尿血、便血、暈車、暈船、醉酒等,並能促進腸胃蠕動、消除腹脹、促進食慾。

  ● 梅子食用方法

   1 以梅乾煮魚,可幫助鈣質吸收,提味開胃,很適合入菜。

   2 市面上有許多梅子加工食品,可依照個人喜好及需求選購。

  ● 梅子飲食宜忌

   1 胃酸過多、消化性潰瘍等腸胃疾病患者及痛經、麻疹病人,不宜吃過多梅子。

   2 梅子味道極酸,會刺激食道、牙齒、咽喉,過量食用會使牙齒缺損。

~以上資料摘自《腸道健康就要這樣吃》莊福仁◎編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綠茶梅子醋
綠茶梅子醋

消除宿便+幫助消化

整腸排毒功能
梅子能刺激腸胃蠕動,有助消除宿便;綠茶能幫助腸胃消化;蘋果醋能促進消化,常喝能保持腸胃正常運作,利於宿便排除。

材料
醃漬梅子4顆,綠茶粉20克,熱開水500c.c.

調味料
蘋果醋25c.c.

作法

   1. 將梅子浸泡在熱水中泡成梅子汁。

   2. 將綠茶粉以500c.c.熱開水沖泡成茶湯。

   3. 將梅子汁與茶湯混合,再加入蘋果醋調勻即可飲用。

~以上資料摘自《腸道健康就要這樣吃》莊福仁◎編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Hello Kitty AI 閱讀機
人類智庫出版集團< Hello Kitty AI 閱讀機 >

♥ 台灣第一台「AI閱讀機」 自動閱讀新科技,隨翻隨唸

♥ 台灣三麗鷗正版授權 超可愛外型,大人小孩都愛

♥ 可以幫你唸讀繪本 翻到哪,讀到哪

♥ 可以識別圖卡、學習卡、問答遊戲卡 吸引孩子目光,從玩中學

♥ Hello Kitty專屬兒歌 + 六種語言兒歌,唱唱跳跳真開心

♥ 內建超過300則故事 豐富孩子的想像力

♥ 提供終身免費下載最新內容 可自行增減內容,打造專屬的閱讀機


想了解更多,請進 ↓↓

Hello Kitty AI 閱讀機

地熱谷公園改造免費開放 環湖步道體驗朦朧神秘景色
台北市北投區地熱谷公園歷經1年多的園區再造工程,已免費開放,遊客可沿著新建置的環湖步道漫步、體驗大自然蒸氣SPA。由於地熱谷終年瀰漫硫磺煙霧,如夢似幻的景色擁有「磺泉玉霧」美稱,為日據時期台灣8勝12景之一。

「1癌症」蟬聯排行榜第1名10多年 營養師推薦有益腸道好食材
國際一篇研究顯示,在所有癌症中,大腸癌與飲食相關比例高達38%,顯示不良的飲食習慣與大腸癌特別有關係。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素食飲食,以及攝取全穀雜糧類、牛奶及補充鈣質的飲食習慣,能夠降低大腸癌發生風險,其中地中海飲食更能降低86%大腸息肉的風險。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