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海穴~~治療皮膚搔癢的「潤膚穴」
引來氣血,搔癢迎刃而解
◆ 體內也有4大海域
略具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中國有4大海域: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在人體內,也有4大海域:髓海、血海、氣海、水穀之海。「血海」就是其中之一,是氣血匯聚的海洋。
◆ 脾胃是後天之本
脾胃是後天之本,人在脫離先天的庇護後,就靠脾胃吸收的營養,來維持生命。脾胃將吃入的食物,消化、吸收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氣血,以供養生命。中醫說,脾統血,血液的運行,由脾來統一管理,同時它也是氣血生成的源頭。
◆ 名稱由來
此穴位在膝蓋上,太陰脾經從腳延伸到頭,氣血到這裡逐漸旺盛。而脾胃生成的氣血,也匯聚到此,如同海納百川,到此匯合。因此,「血海穴」是匯聚氣血的海洋。。
脾和血的關係很密切,古人說:「緣何血海動波瀾,統攝無權血妄行。」意指脾經統血的功能,如果出現問題,氣血就會亂走。此時要刺激血海穴,引血歸源,讓氣血的循行,走向正常軌道。
● 功效1:緩解皮膚搔癢
血海穴治療的疾病,和血有密切關係。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是「皮膚搔癢」,如濕疹引起的搔癢。
常見許多人把皮膚抓得血痕斑斑,逼不得已才去就醫,令人怵目驚心。
為什麼會皮膚搔癢?
皮膚搔癢的根源,就是皮膚缺乏氣血滋養,再加上外界乾燥的環境刺激,只要能夠把氣血引來,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 操作方法:「瑜伽式」按摩血海穴
皮膚搔癢患者,一定要多加按摩血海穴。推薦一個按摩血海穴的姿勢,暫且稱為「瑜伽式」。
現代人喜歡練瑜伽,其實瑜伽健身的原理,和中國的太極如出一轍,都是透過肢體的動作,來讓氣血通暢。
步驟1:盤腿而坐,用雙手從大腿根部,向膝蓋方向推揉,然後從膝蓋推到大腳趾,就能輕易推揉整個脾經。
步驟2:在血海穴的位置,重點按壓幾下。對調理人體氣血大有助益。
練瑜伽的人,在練習完成之後,順勢按摩幾分鐘,更是舉手之勞,不費吹灰之力。
● 功效2:改善膚色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經調理好,吸收營養的能力也更強。不只皮膚搔癢能得到緩解,平時不佳的膚色,也會有很大的改變。
★ 大橫穴~~增強內臟活力的不老穴
托起胸腹臟器,防止下垂
◆ 名稱由來
大橫的「橫」,指的是橫結腸。此穴在腹部中心,和肚臍平行,就在肚臍旁的大橫紋中,內部是橫結腸。
橫結腸是解剖學上的概念,它涉及的範圍很廣。古人直接將其取名為「大橫」,有點橫行無阻的味道。
● 功效:防止臟器下垂
聽起來這麼霸道的穴,它的功效在哪裡呢?此穴和百會穴有異曲同工之妙,能夠防止臟器下垂,如胃下垂等。
人體的五臟六腑,多位在上腹部,大橫穴位於上腹部的下面,對於托起胸腔和腹腔的臟器,功效卓著。上腹部的臟器下垂,都可透過大橫穴來調治。
● 穴位位置
中醫習慣以「天地」來劃分人體部位。在胸腹之間,胸為天,腹為地。
在腹部,又以上腹部為天,下腹部為地,大橫穴在肚臍的旁邊,和天樞穴在同一線上,既是人體的上下分界線,也是上下腹部的樞紐。
大橫穴像是一位大力士,在上下腹部交界處,橫插一槓,將上面往下傾倒的臟器,一力扛住,有著用不完的狠勁。
● 操作方法:按摩大橫穴+百會穴
大橫穴在中部,如果能和百會穴配合使用,效果會更好。如果百會穴像網兜的頂,大橫穴就像在下面攔腰截住的手。
想像一下,在拎起一件重物時,如果一手提起上面的繩索,一手在下面托住物品,東西是不是會更保險得當、萬無一失?
~以上資料摘自《 小穴位大健康 》李智◎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