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是國內政治新聞雜誌的第一品牌,閱讀【新新聞電子報】,讓您洞悉局勢變化,成為時代領袖!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3/06 第4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究極!地方創生(歐美版)
南庄老街2.0體驗 桂花巷轉型購物商城
 
究極!地方創生(歐美版)
文/周尚勤
在國際間,「地方創生」(Placemaking)潮流風行已久,越來越多的組織發現其價值與利益,直到近年來,由於日本安倍政府在2014年提出地方創生治理模式,令地方創生在台灣受到更多關注。如今,台灣也正式全面啟動相關行動,定調2019年為「地方創生元年」,作為國家戰略計畫。

剖析日本推動地方創生的模式,主要藉由建立「地域、人才、工作」三者的正向循環,透過資訊情報、人才、財政等支援,企圖解決高齡化、人口過度往都會集中及地方經濟因人力不均產生的困境,目前已成功推動部分成功案例,例如:九州觀光列車、四國瀨戶內海藝術祭。

美國布魯克林 從黑街到打卡熱點

除了亞洲地區,把目光看向太平洋彼端,來到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的丹波區(Down Under the Manhattan Bridge Overpass, DUMBO),這個充滿濃濃藝文味的新興觀光熱點,無論是坐在布魯克林大橋公園吹著微風、遠眺曼哈頓天際線,或是漫步在紅磚屋間感受悠閒氣氛,都很難想像,這個集藝術、科技新創的聖地,竟曾是紙板箱廠、菸草工廠、倉庫聚集地,也是紐約市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

人跡罕至的地下道、空蕩蕩的房子⋯⋯,DUMBO原本很可能被貼上「不安全」的負面標籤。然而,不只是紐約市政府透過發展水岸觀光、將橋下荒地變身為親水公園;前衛的戲劇場所、具有展演功能的書店陸續進駐,賦予廢棄廠房全新的面貌;各個藝文組織也把集體營造藝文特區形象作為努力的目標,例如:秋天舉辦的橋下藝術節,每年吸引全球藝文界同好前來朝聖。

現在,人們提到布魯克林,第一個反應不再是「治安差」的刻板印象,反而透過不同社區居民組成的協會、組織,打造DUMBO新風貌,保留了後工業的韻味,成為獨樹一幟的美東風景,更是網路社群中的打卡熱點。這就是「地方創生」展現的力量。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創生不再只是既定印象中,單純的農業再生、資產保護等單面向策略,而是更著重於人與空間的連結與對話,藉此促進健康的社區和幸福的公共空間。

根據非營利組織「公共空間計畫」(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 PPS)的定義,地方創生激勵人們共同思考,將公共空間重塑成為社區的核心,地方創生不只是追求更好的都市景觀設計,更重要的是在協作過程中,透過強化人與空間的連繫,利用形塑公共領域來最大化共享價值、凝聚社群。「芝加哥地方創生」(Placemaking Chicago)則補充,地方創生是「以人為中心」來規劃、經營公共空間,包含了觀察、傾聽、詢問在特定區域生活與工作的人,以發現他們的需求和渴望。

美國底特律 不沉淪的「社區靈魂」

簡而言之,地方創生是創造讓人們想居住、工作、玩樂與學習的優質場所的過程,「以人為主體」扮演了地方創生能否成功的關鍵角色。美國奈特基金會(Knight Foundation)一項名為「社區的靈魂」(Soul of the Community)的調查,訪問了26個社區、超過1.5萬名受訪者後發現,人們對其所居住的社區情感依戀越高,在經濟上的表現就越好。

例如:在著名的美國汽車大城底特律,從老住戶到年輕學生、藝術家,從小企業到億萬投資者,不同年紀、能力、社經背景的人集結起來,為了其身處的地方,在文化、社會等實質生活的面向貢獻己力。雖然底特律歷經全球金融危機,也遇到美國汽車工業幾近崩潰,而在此之際,位於底特律市中心的「康普斯馬堤斯公園」(Campus Martius Park)的重生,徹底扭轉了這座城市的核心。公園南端,出現了一個季節性的「海灘」,沙灘上的腳和自拍照在社交媒體上形成旋風,《紐約時報》更將其作為底特律面臨財政挑戰中的精神象徵。

「鼓勵居民重新構想整個城市社區的公共空間」,正是地方創生的精神之一,「底特律社區發展倡導者」(Community Development Advocates of Detroit, CDAD)執行董事Sarida Scott認為,地方創生是一種「培力」(Empowerment),幫助底特律居民以新方式應對挑戰,「我們希望這是由社區推動、認同的活化公共空間設計。」

從DUMBO的蛻變到底特律的重生,除了以藝術創作等方式展開地方創生行動,地方創生的形態與做法相當多元,例如:全球有不少利用天然資源、自然人文景觀、美食、甚至是科技新創(Digital Placemaking),達到社區再生的案例,這行動和準則,全圍繞著在地議題。

義大利扎加羅洛 分散型旅館幫小鎮漲人氣

將鏡頭轉到歐洲,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小鎮聖勃卡(Sambuca),為了重振生機,打算將十幾間房產分別以1歐元的代價售出。這並不是什麼新聞了,義大利因人口減少與外流,約有3,000個鄉鎮正面臨廢村危機,老屋賤價拍賣更是時有所聞。

不過,靠著地方創生,原本走向廢墟的小鎮有機會換得一線生機。義大利羅馬近郊「扎加羅洛」(Zagarolo)便利用「分散型旅館」(Dispersed Hotel),成功改變了小鎮命運。

「分散型旅館」是利用空屋打造的住宿設施,櫃檯、客房、餐廳水平分散於整座城鎮,以一鎮之力招待觀光客。這個概念起源於地震災後重建,也可歸因於60年代的海邊度假風潮,經營者不僅要費力的打造觀光資源,更辛苦的要得到該地居民的理解、建立強烈信賴關係,使居民對旅館產生共鳴。

扎加羅洛人口約1.6萬人,雖然沒有廢村危機,但觀光客稀落,一對來自羅馬的情侶利用空屋打造分散型旅館,以當地特產的白酒、農業形態與觀光結合,加上每個周末舉辦以義大利品質最高聞名的農夫市集,以及每年10月,幾乎全鎮老少總動員、從早晨持續到半夜的葡萄嘉年華,成功吸引觀光人潮。難得的是,當地年輕人成立了農業文化協會,除了無償取得、租借農地,自產自銷作物,更重要的是與中小學合作,教導學生更了解農業與農作物,並與國際志工協會共同推動農事,從小鎮既有的特色著手,凝聚居民的意識。

就如同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的大都會政策計畫高級研究員Jennifer S. Vey所說,「地方創生並不是要取代,而是在已存在的東西上,使一個地方變得更強大、更持久。」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9年3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南庄老街2.0體驗 桂花巷轉型購物商城
文/葉小慧
素以桂花巷聞名的苗栗縣山城南庄,近年出現了一條新的老街,再度吸引遊客目光。「十三間是我們南庄最早的一條老街,是早年所有人進出南庄的必經之路,南庄的繁榮從這裡開始,只是因颱風侵襲河岸造成居民遷移,造就了後面出現的桂花巷。」黃金傳說窯烤麵包的老闆周廷倫這麼介紹著。

如今南庄的老街店家們更聯合起來,共同打造出好吃、好逛的「數位一條街」,而「數位一條街」究竟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誕生呢?這就得談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推動的「普及中小企業數位寬頻應用計畫」,這個計畫是以縮短城鄉數位差距為目標,除了提昇偏鄉地區的數位寬頻環境品質、導入數位應用工具,落實照顧偏鄉弱勢的中小微型企業,也強調運用當地特色設計主要識別意象,營造一個又一個的「數位一條街」。

在地能量 數位力讓老街翻身

來到南庄剛要進入第3年,今年45歲的周廷倫已經非常熟「漫遊南庄-桂花飄香一條街」的推動,除了強調地方特色與設計感,透過基礎網路環境的建設,及在地中小企業的串連,可望逐步振興地方產業經濟,並吸引青年返鄉創業與發展。文/葉小慧攝影/莊震烽圖片提供/苗栗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數位一條街南庄老街2.0體驗桂花巷轉型購物商城悉當地人文歷史,成為在地的青壯年新助力。黃金傳說窯烤麵包座落於康濟吊橋旁,與對岸的南江老街相望,店內除了美味的窯烤麵包、養生的醋飲,也有好喝的咖啡;甚至遊客手機沒電時,店裡還有免費的充電站,成為南庄新一代的打卡熱點。

回到2018年初,窯烤麵包十三間老街店的第2年,周廷倫思索自有品牌知名度不足,希望加強網路行銷,正想在既有的Facebook粉絲專頁外,建置自己專屬的網站首頁,恰好苗栗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為了推動「普及中小企業數位寬頻應用計畫」登門拜訪,結果不僅網站首頁建立了,就連行動支付與線上行銷也在計畫協助下一一完成。

「希望每條街都找出自己的一個特色,就像談到台南玉井就想到芒果,談到南庄就是桂花香,」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資深專員黃筱萍指出「漫遊南庄-桂花飄香一條街」的由來:「希望用一條街的方式,協助當地中小企業更多的發展,畢竟給他魚不如教他怎樣釣魚。」

當然,這個計畫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在地能量」,黃筱萍笑著表示:「所以跟在地協會或者青年組織的合作就十分重要,除了找出吸引遊客的新特點,也會提高在地店家數位能力工具的使用率。」南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希望老街不只是老街,而是進階為「南庄老街購物商城」,讓遊客除了可以回味旅程,更加可以回購在地美食與土產。

南庄老街地區的發展,向來是由在地3大協會共同經營,其中包括苗栗縣南庄鄉觀光協會、十三間老街觀光發展協會以及桂花巷商圈發展協會,因此「漫遊南庄-桂花飄香一條街」的範圍,除了重新營造的十三間老街外,也包括原來就知名的桂花巷。桂花巷向來是南庄吸引遊客的特色,不過苗栗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與3大協會合作後發現,南庄除了近年遊客人數越來越少,減少幅度甚至高達4成,數位發展程度更屬於偏鄉的5級區域。

「數位落差滿大的,有些連行動支付都沒聽過,或以為一定得使用電腦。」苗栗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理事廖宗輝指出,南庄街區高齡人口占比高達6成,店家部分由在地人經營,部分則由新住民(外配)經營,數位工具的使用能力相對薄弱,因此提昇在地數位能力,以因應數位時代的發展,成為公會執行計畫的重點。

在地溝通 新住民成強力推手

每個革新都會遇到阻力,廖宗輝表示「數位一條街」也不例外,甚至在推動初期就遇到了最大的挑戰,「以最基礎的Wi-Fi熱點的設置來說,原本計畫於南庄4條主要幹道建置26個Wi-Fi熱點,而一開始有意願建置Wi-Fi熱點的店家至少70多家,當然不可能每個點都設置。」為了資源有效運用,最後擬出一套適當設置點的遴選方式。廖宗輝笑著表示:「即使遴選完成還是有問題,有些設置點被店家反對,理由是因為裝置設於屋牆上,被認為或許有礙觀瞻,幾經協調後完成目標,克服重重難關之下,這些前置作業都在3個月內完成。」

硬體完成後,接著就輪到軟體了。在完備基礎網路環境之後,為了讓街區店家具體提昇數位能力,電腦公會串連發展協會、鄉公所與縣政府資源,找來多位講師開設數位課程,從Facebook、Line@到行動支付,乃至於建置線上官網、Wi-Fi熱點,甚至如何與店家優惠資訊整合等,內容完全從實用層面著手。廖宗輝希望能讓店家真正有效運用數位工具,於是店家無法理解說明就現場演示一遍,甚至挨門逐戶的到府設定。

除了在地青壯人力外,新住民成為南庄街區創生的重要動力,廖宗輝回想道:「南庄新住民人口比例不低,以人潮最多的桂花巷為例,已經有7成店家是由新住民經營。平時缺乏學習管道的新住民,成為上數位課程時最勤勞而努力的一群人;且新住民向心力強、非常團結,只要其中有人願意參與,其他人也會跟著一起做。就以行動支付來說,有些店家在意細節問題不願意加入,但只要成功說服其中1位新住民接受後,其他的店家也會點頭,藉由這樣的方式,使用行動支付店家由一開始的22家增加為30家。」

至於本來就是年輕世代、網路族群的店家,期盼的是行動支付工具能夠更多元。據了解,「台灣Pay」使用上最方便,網路銀行APP通常就有這個功能,「歐付寶」則為台灣最早的行動支付工具,因此「桂花飄香一條街」的行動支付合作平台,目前已納入「台灣Pay」以及「歐付寶」,搭載Line的「Line Pay」也是未來目標之一,讓逛「數位一條街」可以搶先感受「無鈔化」體驗。

口碑效益 培育在地創業養分

改善了數位落差,在地店家最希望把觀光客吸引過來,「數位一條街」特別導入「部落客」行銷,透過與知名網紅的合作,邀請他們到南庄實地體驗,透過數十篇的口碑文章,成功在網路上吸引更多人注意到南庄老街的數位化創新服務,廖宗輝表示:「店家在這些文章露出後,都會分享到自己的粉絲專頁上,帶動口碑效益循環。」

如今來到南庄的旅客,不只能享受老街的氛圍以及美味的食物,只要打開手機Wi-Fi,就擁有訊號滿格的網路服務,此外,還有提供3處免費充電站,充分享受在地遊玩樂趣而無後顧之憂。這樣的實施當然不只建置於南庄,根據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統計,計畫自2017年11月啟動以來,至今已在全台18鄉鎮市、19個街區推動「數位一條街」,共計布建 290個Wi-Fi熱點,匯集620家中小微型企業,協助303家業者導入行動支付,促進20個鄉鎮衍生新台幣7億元的商機,不只振興地方產業經濟,也吸引更多青年返鄉發展。

周廷倫認為過去只有實體店面行銷,雖然有架設Facebook粉絲專頁,但依舊屬於被動狀態,透過計畫輔導後協助建構網站、增加行動支付以及網購平台的服務,讓行銷由被動變成主動,他有感而發:「這是好的開始,至少過去的老客戶已經適應網路訂購,很多新客戶也透過購物平台認識並購買,節省許多客服問題的往返頻率,資訊化後真的便利很多。」有別於過去逛完老街想買伴手禮卻只能錯過,透過老街店家合體建構的「老街購物商城」,遊客不再需要專程回來購買,甚至可以一站購足,老街的購物體驗由線下買到線上。

原本是苗栗頭份人的周廷倫,在南庄十三間老街開了第2家店後,選擇與家人搬到南庄共同生活。談到關於年輕人如何回鄉以及未來的發展,他認為:「其實不論是現在參與的街區計畫,或者苗栗縣政府新推的創意右岸及人文左岸,甚至是邁向元年的地方創生,重點都應在於把在地土壤弄肥沃,畢竟種子自然家人搬到南庄共同推至是應子是應在子自然長起來,年輕人就進來了。」

軟硬兼施 青年返鄉有感

那麼對於回鄉打拚的年輕人又怎麼看呢?年僅31歲在2018年初創業的「老張媽拌醬」創辦人邱浩然也是讚不絕口。為何會走上創業這條路,邱浩然笑著說:「首先,要澄清老張媽指的不是我媽而是我的阿婆(奶奶)-張呂雪妹,她在南庄經營了40多年的麵店,卻因為年紀關係不得不結束營業,我從小生長於南庄,最喜歡她的美味拌醬,當時陪著她去醫院看診,才驚覺阿婆的味道可能就此消失,於是毅然決然辭去工程師的工作,返鄉創業推出老張媽拌醬。」

問到創業初衷或是未來願景,邱浩然都只有單純的一個想法:「不想讓阿婆的古早味失傳。」或許是因為在沒有深思熟慮情況下創業,初期總是感到十分無助,甚至不知道該請教誰,幸虧透過「數位一條街」計畫,參與導入在地數位應用能力課程,讓他獲得更多行銷方面的想法,邱浩然也表示:「我也藉由這些課程認識更多在地不同領域的業者,讓原本不熟悉的我們增加了情誼,進而激發了許多創意合作點子。」

當然,硬體的建置也帶動更多效益,例如:街區建置的網路資源,像是「數位地標」方便遊客打卡,Wi-Fi上的廣告輪播,讓店家的曝光率進而提高;軟體的導入也不遑多讓,例如:苗栗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協助引介青年創業資源,市集活動優先考量返鄉創業青年團隊,提供講師定期輔導,「軟硬兼施」的功效,令邱浩然相當有感。

雖然南庄的錢進來了,邱浩然認為地方創生並非只是如此,他對於自己的故鄉有著更多期待,現在的南庄商業氣息濃厚,少了純樸的感覺,兒時可以在水溝看到的蝌蚪也都不在,他滿懷希望地說:「希望未來能夠人車分流,讓汽車留在停車場區,由周邊的外環道串連附近景點,進入市區內則規劃人行道與自行車道,讓南庄成為寧靜和安全的慢活城鎮,進而變成未來觀光的最大賣點。」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9年3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