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臺北畫刊】網羅生活休閒、觀光旅遊等豐富資訊,深刻描繪臺北生活圈的點點滴滴,教你情不自禁愛上臺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5/20 第48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AI醫療科技防疫先鋒
人客著驚宅在家 哪些產業疫蹶不振?
 
AI醫療科技防疫先鋒
文/葉小慧 攝影/謝美姿
AI在防疫上究竟發揮什麼樣的功能?「光是口罩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大數據(Big Data)和AI其實非常有用。」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友專,指的是3月12日上路的「口罩實名制2.0」。「2.0和1.0最大的不同,就是利用AI,開始對不同人口、使用習慣、不同地區等變數,再決定什麼地方發放多少口罩下去。」他說明,1.0是齊頭式平等,各藥局發送的口罩數量相同,並不考慮人口與使用習慣,「因為急著趕快發,所以有的藥局一下子就沒了口罩,有的則是一直都有,還發不完,發不完也不能拿去賣,必須繳回。」在累積了1.0的數據之後,得知哪些地方口罩用得快,哪些地方用得慢甚至用不完,就能透過AI學習並預測。

當然AI並不只適用於口罩發放,更能有助於認識疫病,降低民眾的恐慌,避免更進一步影響經濟。

17年到1年的防疫戰線

其實疫病的處理更有賴AI的運用。李友專指出,在沒有AI的時代,必須累積很多病例,要做個案報告,「在醫學上,一種新的疾病出現,到我們學會應對起碼要17年,這是一個平均數,我們才真的知道怎麼處理它。可是面對新興傳染病,我們沒有17年,連17個月大家都覺得太長!」而AI可以大幅縮短對疾病的學習過程,很快幫助人類咀嚼跟整理各國分享的病例大數據,進而發展出預測模型與高風險模型,快速精確地找出風險最高的族群,來進行監管和治療。

「這就跟KKBox、Spotify很像,都是利用AI與大數據,透過使用者聽過的歌、聽的順序,再導入數百萬人的聽音樂數據,工程師再藉以發展出能正確推薦的模型演算法。」李友專說這就跟新冠肺炎的AI應用一樣,雖然台灣的病例數量還無法成為大數據,但醫療業界正利用全球最大資料平台-Kaggle。以南韓與日本為例,他們就把病人有沒有抽菸、年紀多少、什麼職業、住在哪裡等數據上傳平台,並拋出問題,例如:哪些人最容易感染?什麼樣的風險最大?他樂觀表示,在全世界工程師與AI容易取得開放大數據的現在,新冠病毒應該很快就有解藥。

「事實上我們每天都在解密,這個解密是漸進的,但是絕對會比以前的17年快非常多。」李友專自信地表示,「我個人相信不到1年,就會對新冠病毒不再恐懼,因為我們已經了解它,了解就不再恐懼,不會恐懼,經濟衝擊就會比較小。」

台灣多維度大數據建功

不過李友專指出,AI與大數據在醫療的應用還是有門檻存在。首先是「準確度」的要求。醫學領域和消費領域的要求並不同,消費領域的工具有問題,就是遭到客訴,但是醫學領域不能時而正常時而失誤,所以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臨床試驗。「醫學的工具最怕不準,不準的檢驗比沒有更糟糕。」以新冠肺炎快篩為例,假如篩出結果是陰性,就把人放走,但其實是罹患新冠肺炎的病患,此時檢驗工具不僅沒有幫助,反而導致更慘的結果。

其次,要有好的大數據品質,意思是什麼呢?最重要就是單一對象的「多維度測量」。舉例來說,只透過Facebook來了解對象並不完整,但是透過Gmail、日曆等資訊統整,就可以徹底了解,這就是「多維度測量」。

「台灣是全世界醫療大數據最好又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李友專表示這得歸功於健保,因為台灣健保將全國資料都歸納到單一資料庫當中,至今已經累積25年,擁有超過2,300萬人的資料。相較之下,英國、加拿大、澳洲、法國等國家雖然一樣擁有社會保險,但是數據存放卻是分開的,格式也各自不同,彼此間更無法交換數據。

除此之外,台灣人平均每年看病15次的習慣,也間接有助於「多維度測量」,包括醫院檢驗、檢查或開藥診斷等數據,都有助於AI醫療的開發。

沉浸式實驗室模式開發

台灣醫療大數據的品質優秀之處並不止於如此,「全世界很少有國家的用藥和診斷是由醫師直接輸入,大部分都是醫師手寫或隨手打幾個字,後端再由編碼人員登錄,其實,台灣早期也是如此。」李友專指出在健保成立後,台灣就由醫師直接撰寫或輸入資料,因此包括診斷、用藥資料、檢驗的品質,報告相對都很完整,非常貼近真實的狀況,病人實際的健康情況和病歷上所陳述的差距很小。

同時,健保署每年審查約250萬份病歷也對於資料正確性有所助益,台灣要求所開藥物與診斷必須能對應,一旦無法對應不但不給付,還會開罰。在美國,保險不管診斷只管用藥,藥用對了,診斷隨便輸入無妨,也因為這些因素,讓台灣醫療大數據的品質令人信賴。

「AI醫療專案其實常常碰壁。」李友專表示因為多數醫療人員不大懂AI能做什麼,當設計工程師詢問應該有什麼功能,最常聽到的回答是「不知道」或者「做出來用了就知道」,導致開發流程陷入無止境迴圈。其實,AI與醫療都是高度專業化的領域,即便是學電腦科學的人也不是每個人都懂AI,電腦科學裡的AI已經專科化,而醫學也是相當專業化,幾乎不會有一邊學醫學、順便學個程式設計和AI的狀況發生。

所以,如果真的要快速發展AI醫療,李友專認為要利用「沉浸式實驗室」的模式,把業界頂級的AI工程師放到醫院裡面,讓他們跟著醫師觀察,接著提出建議來進行腦力激盪與發想,進而開發出合宜的AI醫療,這也跟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生醫創新流程「Bio-Design」模式一樣。

AI變身瑞士起司 醫療錯誤補破網

對於未來AI醫療發展的主要方向,李友專語重心長地表示,最重要的2件事,一是減少醫師血汗,二是避免醫療錯誤。

其實,醫療人員的高勞務並非只有台灣,是全世界醫療都是如此。隨著高齡化與新科技發展的緣故,大家對品質要求越來越高。AI能夠幫忙降低醫療血汗,「但並非取代醫師。」李友專說明,對於在半夜、假日以及偏遠地區等需要醫療的時間與地點,有機會讓AI協助甚至取代,因為AI不需要睡覺也不會在乎距離。

另外,減少醫療血汗可以降低醫療錯誤。「當醫師很累時,醫療錯誤自然增加,結果付出代價的是看病的人。」李友專指出,由於醫師越來越血汗,全世界醫療錯誤率明顯升高。「以前只要處理100種藥,現在有1,000種藥;以前開刀只有10種方式,現在有1,000種方式。」醫療的複雜度增加,病人也越來越複雜。「以前病人來就是1、2種病,現在病人卻有7、8種病,而且大家都活到70、80歲,每個人都有糖尿病、高血壓、神經退化、心臟等問題,所以吃的藥也很複雜,而醫師看診的時間又很短,醫療錯誤當然跟著增加。」當然沒有血汗也會有醫療錯誤,但是血汗會讓錯誤越來越嚴重,一但錯誤日益嚴重,可能再過幾年醫療錯誤就會變成10大死因第一名。

醫療錯誤要如何防止呢?李友專表示,AI能夠有效預防醫療錯誤。例如:用藥錯誤的防止,從醫師開立藥物到最後交給病人,當中都有AI能夠介入的地方。在醫師開立時可以看藥物跟疾病是否符合,還是不小心打錯藥;到了藥劑師那邊,AI可以幫忙看劑量有沒有問題,藥物有沒有交互作用;到了病人那邊,榮總也研究用手機一拍照,就能知道是什麼藥,由病人自己對照有沒有錯。醫療錯誤有所謂「瑞士起司」(Swiss Cheese Model)理論,如果醫療錯誤剛好穿過每一層防護機制的破洞,就會直接讓病人受到傷害。而AI就是幫忙多放幾片起司進去,幫忙把洞補起來。

李友專指出,「人會倦怠,做重複的事情依然會錯,AI可以重複萬次百萬次仍然一致,因此用AI科技來進行病人安全和醫療錯誤的防護是非常有效的。」據評估,導入AI至少可以防止一半的錯誤,而WHO估計每年用藥錯誤成本高達4,000億美元,所以,導入AI把關至少可以省下2,000億美元的不必要成本。隨著AI醫療的進化,未來不只可以讓醫療錯誤降到最低,更能將防疫戰線更加全面化。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0年5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人客著驚宅在家 哪些產業疫蹶不振?
文/銀河互動網路集團
面對在2019年末傳出災情的新冠肺炎(COVID-19),各國政府無不繃緊神經,研擬相關的防疫措施。然而隨著病例數的急速增加,整個社會人人自危。此次疫情不僅威脅人類的健康,更因衝擊了各國生產力與消費力,全球經濟活動逐漸萎靡,捲起了新一波金融風暴。

世界多國啟動「鎖國」政策圍堵疫情,歐盟實施外部邊境禁令、菲律賓宣佈關閉股市、債市和匯市交易,國際7大工業國集團(G7)也召開緊急視訊會議,加強對疫情的因應,同時協調國際金融援助與經濟穩定政策。目前新冠肺炎引發的全球型災難仍處於上升期,疫情何時得以獲得控制尚未有定論,且對經濟產業造成的後續影響,勢必要經歷一段漫長的觀察與恢復期。

銀河互動網路集團根據疫情相關資料,分析疫情發生時大眾行為特徵。並推論2020年大眾行為因疫情來臨改變時,對內需產業之影響,以供業界先進參考。

改變1》民眾外出行為大減

根據台北捷運公司最新資料,本次疫情期間2月運輸量比受年假影響的1月下降15%,顯示疫情來臨時,民眾外出行為大幅減少。國外旅遊、國內旅遊、長途客運、台鐵、高鐵、航空、輪渡等大眾運輸人數都呈現下滑趨勢。

改變2》活動延期或取消

需居家檢疫民眾趴趴走,部分未知感染源也未釐清,為防範疫情擴散,眾多大型活動宣佈取消或延期,包含宮廟活動、展演等,避免爆發群聚感染。各縣市、景區季節性常態活動、體育賽事、宗教活動一律停辦,娛樂性場所也擴大臨檢避免人潮聚集。

改變3》居家上班機制啟動

宏達電(HTC)於2020年1月30日宣佈,因新冠肺炎疫情,1月31日實施在家上班政策,公司環境加強消毒。此外,中央與縣市政府也準備試辦居家辦公。部分企業為配合防疫照顧假政策,需照顧學童的家長也可申請全薪居家工作。

改變4》消費、社交更依賴網路

人們避免外出採購,選擇透過網路進行購物,電商自2020年2月以來訂單成長幅度驚人,較去年同期均成長近3倍。大眾透過網路解決生活大小事的頻率也明顯提高,線上會議軟體受惠於疫情,近期用戶數大幅增長;數位金融與網銀服務更為活絡,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廣網路公祭,減少民眾聚集的機會。

而根據PTT資料統計,截至2020年2月26日,每日平均使用人數約25萬左右,較2019年12月高出約9%,研判疫情期間,網路訊息量將大幅成長。多方數據皆顯示,大眾生活因疫情影響,更依賴網路進行日常的消費與社交活動。

改變5》恐慌導致民生品囤貨潮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多個月後,遲鈍的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於在3月11日宣佈,將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揭開全球民眾恐慌搶購各類物資的序幕,民眾從口罩、酒精、洗手液、衛生紙、衛生棉、尿布、泡麵、白米、罐頭等,無所不囤。

改變6》市場經濟恐暴起暴落

看著香港、新加坡、義大利、英國、西班牙、美國各地發生民眾瘋搶物資現象,隨著近年全球運籌管理(Global Logistics Management)興起,國際間連動緊密,依賴國外供應之原料、半成品、運輸物流服務等都受各區域疫情連動影響,部分防疫、藥物、民生必需品供給傳出缺貨、缺料消息。加上恐慌的預期心理,民眾瞬間擠購,造成物流與賣場通路補貨不及,更進一步增加了市場亂象。

國內已進口原物料安全存量的消耗速度、後續供應國交貨與船運補給的順暢與否、波動的市場、非理性採購造成的過勞生產、物以稀為貴蠢蠢欲動的哄抬漲價,這些因素都在考驗政府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關係。消費形式從現賣現買變成了早買囤積,勢必影響未來幾個月的銷售市況。總體經濟方面,目前國際油價持續走跌,油電價格可望下修。雖然整體消費市場緊縮,成本的減少卻能讓企業營運壓力獲得稍許喘息,間接減緩了民生物價的上漲幅度,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中小企業出現周轉壓力

台灣中小企業近期因整體市場面臨系統性風險,銷售及支付款項時間皆拉長,導致資金周轉需求提昇。雖各國央行也因應企業信貸需求,提供金融工具支持,但台灣近期中小企業信貸申請是否容易通關,仍視銀行營運策略及政府政策而定,依據過往經驗,紓困速度絕對趕不上企業瀕危的速度。

2020年3月開始,國內陸續傳出企業裁員或實施無薪假,顯示受薪階級收入與可支配所得皆受到影響。消費市場受疫情影響,整體終端銷售業績慘淡,在外溢影響下,不僅觀光旅遊業跌落深淵,各行業別營收表現也陸續受到衝擊。根據勞動部資料顯示,3月中旬無薪假人數高達3,835人,較去年同期成長1,227%,顯示企業透過人員裁併,減少虧損趨勢正在升高。

國內受影響之中小企業家數正在快速增加,與旅遊業掛靠的衛星店家商號不少,飯店業的外包商家也為數眾多,餐飲業更是直接影響後端無數的農漁養殖業。總體影響的全國受薪階級人數更是驚人。

在股市崩跌、疫情憂慮的氣氛之下,無能為力的人們只能選擇自保,減少支出、忍住不必要消費、囤積必要物資變成了一種共同行為。地標商圈、百貨公司、精品店、電影院、五星級飯店自助餐、八大行業等迎來嚴冬。舊機不換、新機緩買的續用經濟模式抬頭,銳減的外出生活模式,進一步衝擊服飾與美妝品的市場。生活型態改變之下的整體市場消費力轉趨保守與觀望。

根據國泰金2020年2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民眾對景氣現況與展望樂觀指數滑落,大額消費意願指數下滑,民眾對股市與房市轉趨保守,也傳出奢侈品銷售額因疫情重挫,消費市場需求端呈現頹勢。綜合以上防疫期間社會應對與行為特徵現象,銀河分析評估本次疫情對市場及產業之影響供業界參考。

影響1》宅經濟、防疫產業崛起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之下,民眾外出意願大幅減少,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在家時間與網路使用時間增加,工作型態也因疫情影響改為分流上班、遠距方式進行,宅經濟因疫情持續成長。

民生消費性產品、防疫清潔、網路相關設備、線上影音服務,可能因疫情受幫助。但此類產業需特別提防,主要進口地區的疫情狀況是否影響國內供貨情形,疫情之後也要注意需求驟降現象。

影響2》民生品價格持續攀升

民生必需品及大宗物資,在需求激增與供給受限情況下,價格持續攀升,甚至出現哄抬行為,物資價格將跳脫原有價值,由取得難易度決定。農漁養殖產品因為外銷訂單消失,內需市場成為唯一去化產能的市場,僧少粥多造成的價格下滑將無法避免,應及早思考網路直售策略才好。

影響3》延遲消費重創中小企業

在疫情尚未緩解階段,重大投資、奢侈品、非必需品恐延遲消費,且若中小企業未能及時取得融資支持,將面臨周轉不順,以致爆發大量倒閉潮,金融體系也可能迎來龐大的呆帳風險。

影響4》內需消費力短期難復原

預計無薪假人數及失業率將持續攀升,就業市場面臨嚴峻寒冬,而收入不穩導致家戶所得下降,連帶造成整體內需市場消費能力萎靡,短期難以復原。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0年5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