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5/19 第52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日本拚創新 2025達成產業新願景
吃糖也要「天然ㄟ尚好」
 
日本拚創新 2025達成產業新願景
文/李世暉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2021年3月26日,日本內閣閣議通過「第6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擘畫了未來5年日本的科技與產業發展重點與方向。依據1995年通過的《科學技術基本法》第9條規定:為振興科學技術,日本政府必須推動整合的科學技術計畫。此後,每隔5年公佈的《科學技術基本法》,即成為日本科技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

透過對日本「科學技術基本計畫」的解讀,不僅可以了解未來日本科技與產業的發展重點與方向,也可以藉此思考台灣相關措施與作為。例如:2016年公佈的「第5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中,日本政府提出了「Society 5.0」(社會5.0)的概念,宣示日本將以AI、IoT、大數據、5G等技術為核心,建構「超智能社會」。影響所及,台灣政府也參考「社會5.0」的概念,進行了科技政策與產業的相關討論。

指導未來5年(2021∼2025)日本科技與產業發展的「第6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主要是透過三個部分呈現。第一部分是基本思維,包括了對國內外情勢的理解,以及對過去政策結果的檢討;第二部分是落實社會5.0的科技與創新政策,包括建構安全與安心的強韌社會,以及開拓價值創造的能力;第三部分則是強化科技創新的政策機制,提昇科技創新領域的政策位階。

在第6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的草案完成之後,日本內閣府特別於2021年1月20日起,公開徵求意見回饋。由於基本計畫中的社會5.0概念,涵蓋的範圍相關廣泛,因此包括政府部會(文部科學省、經濟產業省、總務省等)、大學法人(國立大學)、企業團體(產業競爭力懇談會、經團連等),均對此提出意見書。

2025年前 主攻3大科技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日本科技政策所設定的目標太過抽象,雖然有明確的政策背景與問題意識,但缺乏具體的政策指標,導致產業界難以配合。以經團連提出的意見書為例。經團連一方面針對結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延續社會5.0的第6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給予正面的評價,另一方面也指出,在科學技術落地應用領域,必須建立說明與預測機制,每年須進行重點的檢測與更新;而產業競爭力懇談會更是在各個重點領域中,提出應強化與推進的具體項目。

在第6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草案的基礎上,日本政府參考社會各界的意見後,規劃了未來5年日本科技應用的重點產業領域。包括AI技術、生物科技、量子技術、材料科學、醫療健康、宇宙、海洋、食糧/農林水產等。其中,又以材料科學、生物科技與量子技術為關鍵領域。

關鍵領域1》材料科學

過去幾年的中美貿易與日韓貿易的衝突過程中,半導體一直是被各方提到的重點產業。在半導體的生產製程(IC設計、晶圓製造、封測)上,台灣與韓國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但在關鍵材料與生產設備上,日本則是最重要的國家。特別是與半導體相關的材料科學,日本掌握了半數以上的全球市佔率。

例如:依據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總合開發機構(NEDO)的統計,日本的矽晶片佔全球的62%、光阻劑佔全球的84%、塗佈機/顯影機佔全球92%、針測機佔全球的95%,而晶圓切割機更是幾乎全由日本企業提供。除此之外,決定未來汽車產業競爭力的電池技術,也與材料科學相關。因此對日本來說,如何維持進而擴大在半導體、汽車領域的競爭力,必須由政府來主導日本材料科學的發展。

關鍵領域2》生物科技

2019年12月開始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於2020年3月11日進入全球大流行。為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國家紛紛將資源投入疫苗的研發與生產。日本也特別在生物科技領域提出生質素材的研發、第一級產業的永續生產,以及智慧生技產業環境的完備等政策方針。特別在智慧生技領域,日本政府深切理解到,由於缺乏大學研究體制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平台,產學之間的聯繫不足,導致日本在新冠肺炎疫苗開發進度上落後。例如:截至2021年3月22日為止,日本國內共有4組團隊正在進行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其中只有AnGes/大阪大學的團隊進入第3期臨床試驗,預計於2021年秋季委託Takara Bio生產疫苗。而鹽野義製藥、第一三共/東京大學、KM Biologics/東京大學等3家團隊,目前還停留在第1期與第2期試驗。

關鍵領域3》量子技術

在日本的科技政策中,將量子技術定位為「對全球社會、經濟、產業、安全保障帶來重大變革的革新技術」。其中,在量子電腦、量子測量、量子通訊/密碼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是左右日本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日本企業在量子電腦領域落後美國、中國,但以產官合作的模式,結合產總研、NEC、東芝、日立、富士通等國家研究法人與企業,積極投入量子模擬的技術研發。值得注意的是,東芝以其全球最快速度傳輸祕鑰技術,已進行到量子加密通信的實用階段,並在美國啟動金融機構的通信服務。

產官+產學跨界 日本加速升級供應鏈

另一方面,在第6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的支持下,日本企業也開始加速其產學合作、產官合作的進程。以前述的3大重點領域為例。全球半導體的光阻劑,主要由日本的5家公司提供。分別是JSR、東京應化工業、信越化學工業、住友化學與Fujifilm。居於業界首位的JSR,不僅在2017年即與慶應義塾大學共同設立醫學/化學研究中心,更於2020年5月與東京大學物理系設立CURIE協創據點,以產業的研究資源結合大學的研究能量,尋求物理與化學結合的未來材料科學。

在生物科技領域,由大阪大學森下龍一教授創辦的基因療法公司AnGes,於2020年3月與大阪大學組成團隊,研發對抗新冠肺炎的DNA疫苗。AnGes研發的商品,原本是與基因編輯療法有關的小分子藥物。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AnGes結合日本關西地區的大學、企業與政府研發機構,率先於2020年3月投入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預計將於2021年秋天推出從研發至生產均為日本製的疫苗供應鏈。

而在量子技術領域,東芝在2003年開始進行量子加密技術(QKD)的研究,其量子密碼傳輸速度於2010年達到1Mbit/秒(兆位每秒)速度,2017年更達到10Mbit/秒。2020年1月,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東芝與東北大學成功完成以「量子密碼通訊」傳送人類基因組完整數據的實證試驗,24人份的完整基因在3分30秒內傳送完成。此一試驗確認了量子密碼技術的實用性,東芝更於2021年推出2種量子加密系統服務,分別是「多元QKD系統」(傳送距離較短,但可使用通訊用光纖)與「長距離QKD系統」(傳送距離較長,但須用SM光纖)。面對全球200億美元的量子密碼市場,東芝進一步強化其與日本政府、大學之間的合作。

對台灣的企業來說,理解日本未來5年的科技創新發展重點,是進行經營策略選擇時的判斷依據之一。這是因為,包括半導體在內的多數台灣企業,都與日本供應鏈的發展有關。當日本的供應鏈出現變化,或即將出現變化,台灣的企業就必須思考因應之道。而主導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政府部門,也可透過對日本第6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的解讀,制定適合我國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藍圖。(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1年5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吃糖也要「天然ㄟ尚好」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文/布蘭達.戴維斯(Brenda Davis)、薇珊托.梅麗娜(Vesanto Melina)

人類對甜食情有獨鍾。我們生來如此,而這是有充分理由的。在自然界所發現的食物中,甜味通常表示安全,而苦味則是種警告。植物中的糖提供了合理的葡萄糖濃度,來維持人體系統順利運作。在食用各種蔬菜、水果、豆科植物、穀物、堅果與種子的情況下,很難會攝取過量的糖。遺憾的是,當我們加工食物並濃縮其中的糖分時,我們被糖吸引的本能就開始對我們不利了。

在16世紀以前,濃縮甜味劑除了蜂蜜之外較為少見,而且僅限於能夠取得蜂蜜的人。直到1800年代中期,糖才成為日常飲食中常見的部分。到了1900年,美國的人均糖消耗量平均約為每年29kg,是全世界最多的地區之一。

從1900∼2005年,添加糖的使用量增加了超過200%,而且在1970∼2005年間,就增長了19%。在2005年,美國人攝取的添加糖量,平均為每天30小匙(126g)。這個份量等於488大卡,以每天吃2,000大卡為例,幾乎是總熱量的25%。非酒精性飲料與其他含糖飲料,幾乎佔了美國人糖攝取量的一半。在1970∼2000年間,非酒精性含糖飲料的消耗量,從每天少於250ml,增加到將近500ml。

在1970∼1995年間,最值得注意的變化,不是糖的消耗量,而是糖的種類。雖然餐用砂糖(蔗糖)的消耗量下降了38%,但玉米甜味劑(主要是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攝取量幾乎變成了4倍。到了2007年,所有添加糖中,有45%來自於蔗糖,41%來自於高果糖玉米糖漿,而14%則來自於葡萄糖漿、純葡萄糖與蜂蜜。

糖究竟有多糟糕?

糖並非天生有害。事實上,當它是植物性全食物的一部分時,是種寶貴而健康的能量來源。人體更喜歡用糖作為燃料來源,而且在合理的劑量(例如:蔬菜和水果中天然存在的量)下,糖也能獲得妥當的處理。攝取過量的糖才是問題,尤其是在來源為濃縮甜味劑的情況下。糖對健康的不利影響,跟本章前面討論過的精製碳水化合物很類似。此外,高糖飲食對健康還有以下的不良影響:

•高糖飲食會增加三酸甘油酯(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脂肪酸)的濃度,當單醣超過熱量的20%時(通常在西方飲食中都是如此)尤其嚴重。

•高糖飲食會增加血糖濃度與胰島素分泌以及胰島素阻抗,可能導致代謝症候群、前期糖尿病與第二型糖尿病。

•高糖飲食會造成蛀牙,並損害牙齒健康。

•高糖飲食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增加動脈粥狀硬化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高糖飲食對免疫力有不良影響,並增加感染的機率。

攝取多少糖是安全的?

很明顯地,糖在攝取過量時會變成毒藥。但多少才算是太多,這是個很重要卻也很難回答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添加糖最多只應佔總熱量的10%,或者在每天2,000大卡的飲食中,不要超過約12又1/2小匙(53g)。毫無疑問地,糖的攝取越少越好,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上限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合理的最大值。

請學會閱讀標示。在營養成分標示中,製造商必須列出每一食用份量中糖的總含量(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以及任何額外添加的糖)。如果食物本身不含天然糖分,那麼標示上的所有糖分,都是額外添加的。

如果食物中含有來自水果、果乾甚至蔬菜(例如:番茄)的天然糖分,則需要進一步查找。請仔細檢視成分表。成分表順序,是按照重量由高至低列出來的。如果糖在表上的排序很前面,就是添加糖分高的絕佳線索。然而,如果同時使用了好幾種不同的甜味劑,則每一種都會分別列出,使得它們可能落在成分表上排序較後面的位置,但累積起來的量可能很可觀,其中一些甚至會讓你認不出它們是糖。

此外還要留意所標示的份量;通常份量都會比你想像的要少。檢視每份中的糖分克數。1平匙小匙(5ml)的糖大約是4.2g;因此,如果一項產品含有12g的糖,大約就等於3小匙的量。

更健康的甜味劑

大部分的糖都提供了相同的熱量,基本上也都是葡萄糖、果糖,或者兩者的組合。葡萄糖往往會比果糖更容易引起血糖升高,然而果糖與許多健康問題都有關聯。該記住的重點很簡單:糖就是糖,無論使用哪一種,都應該限制用量。

雖然一些甜味劑含有一點點的營養成分,不過你必須吃到遠超過你應該吃的量,才能夠對營養需求做出明顯的貢獻。黑糖蜜(Blackstrap Molasses)是個值得注意的例外,它是礦物質的重要來源,因為它含有在糖的精製過程中被剝奪的礦物質。例如:2大匙(30ml)的黑糖蜜可以提供344mg的鈣、7mg的鐵與996mg的鉀。這比1杯(250ml)牛奶所含的鈣還要多,比240g的牛排所含的鐵還要多,也比2根大型香蕉所含的鉀還要多。(務必選擇有機糖蜜,否則你也會獲得大量的農藥。另外,黑糖蜜所含礦物質在不同廠牌的Blackstrap Molasses中含量會有所差異,請詳閱營養標示。)

椰棗糖(磨碎的椰棗乾)與椰糖(用椰子花苞中提取的花蜜乾燥而成)所含有的營養成分,也比其他多數的糖類更加豐富,因為它們是從全食物衍生而來的。當然,最營養的甜味劑就是新鮮水果或果乾,可以用來製作美味的甜點,不須添加任何濃縮糖或其他甜味劑。

果糖:糖類中的反派

根據迄今為止的科學研究顯示,果糖會對人體造成損害,特別是在過量食用的情形下。人體可以處理少量的果糖,例如:天然存在於全食物中的果糖。不過,如果經常攝取大量濃縮果糖的來源(無論來源為何),就會很快超過人體的處理能力。

人體的每個細胞都可以使用果糖作為能量,但果糖會立刻進入肝臟,並迅速被轉化為脂肪酸。一些脂肪酸會停留於肝臟中,而其餘的部分,就會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進入到血液中。關於濃縮甜味劑所產生的不良影響,例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高三酸甘油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胰島素阻抗、內臟脂肪堆積,以及血壓升高等,果糖在這方面的影響則更加明顯。

請記住,劑量決定了毒性。1份水果的果糖含量是2∼8g;而1罐375ml的汽水所含的果糖,不論是用高果糖玉米糖漿或者蔗糖來增加甜味,大概是25g左右。(本文摘錄自《純素時代來臨!國際蔬食營養權威,教你成為自己的營養師,打造天然自癒力》一書部分精彩內容)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1年5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