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1/30 第60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次世代疫苗打嗎? 新冠感冒化
拚!10億獨角獸攻100家 岸田新資本主義政策下的新創紅利
 
次世代疫苗打嗎? 新冠感冒化
文/葉語容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馬偕紀念醫院

台灣現在仍是世界上少數許多場合仍戴著口罩的國家之一。受惠於疫苗的普及,邊境已在10月開放。這意謂著世界各國的病毒株將相互流通。此時,次世代疫苗也開始施打,這支針對「原型株+Omicron BA.1」設計的雙價疫苗,代表著疫苗追趕病毒變異的進度,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但目前的「疫苗防護戰」似乎已打到兵乏民貧,對國人而言,這不僅是比較疫苗效力的技術問題,也關乎心理上的疲乏程度。究竟該如何走下一步?解放的時代真來臨了嗎?需要留意什麼?我們特別邀請專家分析「次世代」教戰守則。

非針對BA.5設計 次世代疫苗還打嗎?

台灣目前流行的病毒株是Omicron BA.5,但雙價疫苗是針對「原型株+BA.1」設計,有些民眾因此懷疑它的效力。現任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邱南昌醫師分析,「新冠的變異,從原型株到Alpha、Delta……至今,Omicron系列變異性更大些,雖然原始病毒株疫苗對Omicron也具保護力,但BA.1更接近BA.5,效力比原疫苗好。此外,雖然原型株現已非主流,但一路從原型株發展出的其他變種株,依然可能繼續繁衍、變異,採取雙價的意義就在這裡。」

一開始僅美國通過莫德納、BNT的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取得「原型株+BA.4/BA.5」的雙價疫苗,最近歐盟也才剛通過。看在各國眼中很是羨慕,但疫苗的取得與國際現實有關,無法取得最新疫苗的國家也不必因此沮喪,畢竟現已非過去2、3年景況。今年台灣用3劑的原型疫苗加上其它防疫措施,也能將Omicron病毒控制在中重症比例低於1%,顯示即使不是最新疫苗,仍有一定效用。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佈數據,台灣進口莫德納雙價疫苗(中和抗體)的效價優於原來疫苗,在「接種前不曾感染新冠」的實驗組,雙價疫苗效價是原型疫苗的1.69倍,而在「不論之前是否感染」的實驗組,效價是1.68倍,並無產生新的安全問題。

然而,接下來要面對國境開放的挑戰,變異株更容易進入台灣。順應國際趨勢,台灣防護的觀念也應隨之調整。今年各國評估「原型株+BA.1」雙價疫苗時,加拿大衛生部提到「建議不應等待完美和最新的疫苗」;歐洲藥品管理局也建議「無法預測病毒未來將如何變異及流行哪些變異株,建議民眾不應等待針對特定變異株的次世代疫苗。」

換句話說,即使台灣加速引進美國已通過針對BA.5的次世代疫苗,等到可施打的時間點,流行株可能也變成另一種變異株了。這類似抗生素的概念,在無法準確鎖定標的物之前,還是先使用「廣效型」的藥物治療,至少能使病情獲得一定程度的控制。

高風險群應積極施打 以高抗體抵擋大流行

當記者問到「我們是否要每3個月打1次,永遠打下去?」邱南昌認為答案是「不一定」。他說:「新冠病毒一代代演化,雖傳染力增加,但毒性可能逐漸弱化。不同於流感病毒因病毒配對會改變、毒性差異不大,每年需重打一次,新冠毒性如降至一定程度,就與感冒症狀差不多,估計2、3年後,也許最快明年就不必每隔幾個月就要追加施打。不過,我仍建議大流行前,年長者、小孩等高風險群要積極施打,用前幾個月的高抗體抵擋大流行。」

另外,關於先前有民眾因施打莫德納,出現較強副作用,由於副作用的來源與疫苗中的「佐劑」有關,而雙價疫苗中使用的佐劑與原型疫苗並無差異,依據目前研究顯示,雙價疫苗副作用並未比原型疫苗強,因此民眾不必擔心更強副作用出現。

也有人期待副作用較小的蛋白質次單元疫苗,例如:Novavax、高端等。這2家公司的次世代疫苗仍在研發中,因為蛋白質次單元疫苗的製作過程較為複雜,預期未來若能成功上市,也不會是當時主要的流行株,但仍具一定保護力,而且試驗結果也顯示這些疫苗對Omicron病毒也有保護力,所以未來可持續觀察其發展。

邱南昌進一步說明,「mRNA疫苗的製作原理是用奈米脂包覆mRNA序列,所以製作更新疫苗只需置換裡面的病毒株序列,不需要改變其他配置,在各種疫苗製作方式中,mRNA最為快速,所以更適合對應新冠病毒的發展,也應該是未來新冠疫苗的主流」。

秋冬流感 新冠疫情 須留意「免疫負債」

過去2年,台灣的流感重症人數是「零」。在嚴密的口罩、勤洗手等加強個人衛生習慣的防護下,連流感都銷聲匿跡了。但是各醫院、診所,在今年9月就已「提前」發現了流感的病例。邱南昌指出,「往年流感盛行的時間是11月後的冬季,今年則提早,這就是大家最近在談的『免疫負債』。所謂的免疫負債,是指因為前2年免疫系統受到刺激、鍛鍊程度較低,所欠下的免疫債,現在要開始還了。」

「往年都有施打流感疫苗,疫苗的部分效力可以支持免疫力到隔年秋冬,但這2年打流感疫苗的人少,所以當最近口罩防護稍微放鬆一些,流感就容易在社區裡造成流行。」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已從10月開始施打,邱南昌提醒,免疫負債是大眾普遍會發生的現象,但預期小孩、年長者的情況會較嚴重,不過建議非公費資格的對象也可自費施打。自費價格依據廠牌不同,加上診療費等其他費用,每人每次大約數百元至1,000多元之間。

新冠方面,防護力最弱的環節仍在小孩以及年長者,其中年齡層「6個月至4歲」的第一劑施打率40.8%,是截至10月10日為止各年齡層中最低,第二劑12%也是最低。反觀65、75歲以上長者的各劑施打率,都在7、8成左右。

其中,2、3年內出生幼兒,因為出生後就少外出,口罩、清潔等措施又做得周全,免疫系統未經充分訓練,已有多位醫師預期此年齡層的孩子,有可能是今年冬天免疫力最弱的族群,恐是免疫負債最明顯的族群。「建議現階段幼兒疫苗儘量打好打滿,隨著疫情趨緩,再接觸外界、戶外增進長期免疫力」邱南昌建議。

此外,「肺炎鏈球菌」疫苗也是建議施打的疫苗。有些人是帶原者,就是肺炎鏈球菌與人體長期共存,但當免疫力降低時,就有可能發作而造成細菌性肺炎甚至全身性的敗血症或腦膜炎等。如果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後續感染新冠時,至少能鞏固針對此菌的免疫力,避免誘發肺炎鏈球菌肺炎,降低肺炎重症的機率,而同樣的,年長者、小孩也是高危險群。

在逐漸趨緩的疫情下,即使有持續進展的疫苗陸續問世,餘悸猶存的仍是民眾的心情。邱南昌爽朗地笑說:「現在新冠重症比例已經很低了,即使未來新變異株有更強的傳染力,也不容易造成更嚴重的病情,症狀反應也可能更輕微,建議大家可以慢慢放鬆緊繃的心情,照顧好身體,逐步回歸快樂平安的日常生活吧!」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2年11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拚!10億獨角獸攻100家 岸田新資本主義政策下的新創紅利
文/李世暉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Gettyimages

後安倍時期的日本經濟將何去何從?這是在日本國內不斷被提起討論的重要課題。自1990年代泡沫經濟以來,日本經濟長期陷入通貨緊縮,反映日本國內市場消費疲軟,企業獲利萎縮的困境。當然,導致日本長期通貨緊縮,並非單一原因。全球化、少子化、日圓匯率偏高、消費信心不足等,都是曾被提出的長、短期原因。而2013年提出的「安倍經濟學」,則被視為解決日本通貨緊縮,對症日本經濟重回成長軌道的藥方。

後安倍時期日本經濟 岸田內閣新資本主義方向

安倍晉三第2次擔任首相的7年8個月期間,安倍經濟學透過實施「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大規模公共支出的財政政策、經濟結構的改革,促進日本經濟成長。即使政策執行過程受到不同面向的質疑與挑戰,但安倍經濟學已然成為目前日本政府思考經濟對策時的參考點。

接續安倍政權的岸田文雄,在思考日本未來經濟發展之際,遇到的重大挑戰即是:如何評價安倍經濟學?究竟要延續還是修正?

在眾多政治、經濟考量下,岸田文雄提出了「新資本主義」概念,一方面肯定安倍經濟學的政策方針,另一方面則彌補安倍經濟學的不足。多數日本經濟評論家認為,若以最有成效的貨幣政策來看,因安倍經濟學而獲益的對象,主要仍是以出口為主的日本大企業,而各種規範鬆綁的「新自由主義」思維,也有益於這些大企業的市場競爭。對此,岸田文雄由強調供給面(大企業)的安倍經濟學,轉為重視分配面的新資本主義。

新資本主義4大支柱 人才×科技創新×新創企業×綠能數位

此新資本主義主張:為實現經濟成長,供給方的創新和生產率的提高必不可少。與此同時,也必須增加國民可支配所得促進消費。岸田政權提出實現新資本主義的4大支柱,包括:人才(強化技能提昇與人才育成)、科技創新(將量子技術與AI訂為國家戰略)、新創企業(大力提昇新創企業的質與量)、綠能數位(推動碳中和與數位田園都市)。

日本政府更特別訂定日本新創企業的「5年計畫」,預計在5年內,將新創企業的家數從現有的1萬家,擴增至10萬家;市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創新企業,則從現有的10家增加至100家。同時,2022年8月1日內閣正式設立「新創擔當大臣」,負責協調各省廳之間的新創相關政策(首任大臣為山際大志郎)。

岸田新創企業政策 納入國家發展策略與地方創生

值得注意的是,延續安倍經濟學的岸田內閣,在新創企業政策上,具有下列2個重要的特色。

1.新創納入國家發展戰略

對於長期重視製造業的日本政府而言,是相當少見的創舉。事實上,推動新創企業的成長,並非始於岸田內閣。2018年6月,日本經濟產業省、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即成立「J-Startup」,作為領導日本新創政策的司令塔,目的是培養活躍全球的日本新創企業。

2.地方活力納入新創政策

2020年以後,配合地方創生政策,推動孕育地方新創企業,以革命性技術及商業模式,創造地方價值的地區版J-Startup計畫,更是受到岸田內閣的大力支持。目前,參與計畫的日本地方自治體包括:北海道(J-Startup HOKKAIDO)、東北地區(J-Startup TOHOKU)、關西地區(J-Startup KANSAI)、九州地區(J-Startup KYUSHU)、中部地區(J-Startup CENTRAL)與新潟(J-Startup NIGATA)。

政策支持 市場蓬勃上升 日本新創企業大賞×新創補助6類型

為了讓日本國內企業、市場重視新創企業,日本政府特別將行之有年的「日本創業大賞」,在2022年改為「日本新創企業大賞」。

2022年日本新創企業大賞獲獎公司★★★

.最高榮譽「内閣總理大臣賞」:Astroscale

2013年創業,主要研發附有機械手臂的小型衛星,用以清除太空軌道垃圾。

.經濟產業大臣賞的全球賞:SmartNews

該新創公司運用AI彙整3,000家以上媒體來源,配合讀者的閱讀習慣,提供全新的新聞閱讀體驗。

.經濟產業大臣賞的多元賞:Gojo&Company

該新創公司設立「微型金融」,作為日本金融市場資金與發展中國家個人需求者的金融服務平台。

.農林水產大臣賞:UserLike

專注日本花卉業務的企業,首度將訂閱(Subscription)的營運模式導入家用插花市場。消費者依不同選擇方案,無須前往花店,就可定期收到用於居家插花的各種季節花卉。

.文部科學大臣賞(大學新創賞):Synspective

由大學研發低軌小型SAR衛星技術為開端的新創企業,將業務聚焦於打造監測全球災害的防災系統。

.審査委員會特別賞:Heralbony

與身心障礙創作者簽訂授權合約,推廣其創作作品市場化的新創公司。

.審査委員會特別賞:VisasQ

打造專業知識的仲介平台,負責媒合「個人專家」與企業需求。

另一方面,從日本政府公佈補助的新創企業名單中,可將當代日本新創企業分為下列幾種類型。第1類是DeepTech型,包括:AI控制、機器人工學、生物醫學、宇宙航空、材料科學。前述獲獎的Astroscale、Synspective就屬此類;第2類是Platform型,包括:IoT、ICT、通訊網絡(平台、應用軟體);第3類是SDGs型,強調對環境、能源議題的關注,並提出新的解決方案;第4類是數位轉型,包括遠距辦公需求、雲端資料處理與應用;第5類是地方創生,主要以科技解決地方發展困境,屬於科技型地方創生;第6類是社會5.0,關注包括永續發展、ESG在內的重大議題。

理解日本新創發展趨勢 台灣新創掌握拓點利基

依循上述脈絡,可將近期日本新創企業的發展,歸納為下列3項趨勢:

1.正確回應社會結構的變化

在後疫情時代,日本的職場環境、生活習慣出現了劇烈變化,若能正確因應,將可孕育許多商機。例如,在遠距教學、辦公、醫療需求下,發展出紙本資料與獨立資料的「雲端化」服務。新創企業LegalForce,即透過AI與雲端技術,將企業的紙本契約資料雲端化,獲得市場的關注。

2.關注潛在市場規模(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TAM)

若要成為新創企業的獨角獸,就須及早切入具潛力的市場。例如,日本國內的藥局數量超過便利商店數量,且大多為個人藥師經營的傳統藥店。在醫療數位轉型的趨勢下,日本全國有6萬家藥局面臨轉型壓力。KAKEHASHI研發出Musubi系統,整合銷售履歷、藥品庫存、消費者用藥習慣、藥品使用諮詢等系統,協助傳統藥局進行數位轉型。

3.以個人為本

在消費者需求多樣化的時代,強調客製化的商品、服務,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也引起許多日本新創企業投入。例如,為擺脫制式的互動,讓每位客戶、員工都能感受企業對個人的關心,Commmune為企業打造專用社群平台,讓B2C、B2B、總公司與分店之間,可以進行即時、互動的資訊交流。

總體來說,日本新創市場在政策大力支持下,正處於一個蓬勃上升的階段。此外,東京金融市場,也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受這些因素影響,對台灣新創企業而言,日本市場不失為前往海外試點的優先考量。目前,包含關鍵評論網、Vpon、TapPay、Mobagel在內的公司,紛紛前往日本拓點。若能進一步理解日本新創市場的發展趨勢,將有助於台灣新創企業在日本的成功機會。(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2年11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