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異外之聲˙同志熱線電子報】帶你/妳了解台灣同志社群近況,掌握第一手活動與報導,聊異性戀之外的事!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2/28 第60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日本育才有心招 鼓勵越境學習
TikTok、IG、YouTube全力佈局 行銷新戰場短影音 先創帳號就錯了
 
日本育才有心招 鼓勵越境學習
文/李世暉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隨著各國在防疫措施上的鬆綁,全球經濟活動逐漸回歸正軌。然而,歷經2年的疫情衝擊,各國的經濟社會、企業職場環境,紛紛發展出與之前不同的面貌。以日本為例,在COVID-19的影響下,利用數位科技進行遠距辦公成為「新常態」;並由此衍生出許多新創企業、員工課題(如:數位系統與人才的不足、企業內部流程的僵硬、工作壓力加重等)。另一方面,數位變革所帶來的新需求,包括系統、商品與服務,也催生出日本政府對於「創新人才」(Innovative Talents)的重視。

同時日本政府也必須仰賴企業創新人才,引領日本經濟突破長期低於2%的成長率困境。在日本經濟、企業面臨全新環境之際,被期望可打破困境的創新人才,或多或少都具備下列重要特質。

1.多元的興趣與視野:擁有對未知挑戰的熱忱,可透過多方的工作與學習經驗俯瞰各種創新的可能。

2.看透課題本質的解析力:能蒐集動態資訊,並借助大數據分析技巧理解課題本質,進一步發掘市場利基。

3.具包容性的溝通與協調能力:能將創意轉換成商品或服務,透過傳達與說服的技巧,取得相關部門的支持,以及團隊成員的信賴。

創新人才政策 改革職場文化

何謂創新人才?創新人才是指在企業經營領域中,主導與參與新技術系統、服務、商業模式與價值的開創,並可在思維與行動上因應各種新變化的企業人才。新創人才原本是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課題,也是企業提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將創新人才的培育提昇至政策的領域,除提昇日本企業競爭力之外,日本政府也將其視為因應下列2項課題的重要措施。

1.經濟與市場的長期停滯。

2.勞動人口的快速下滑趨勢。

以2021年為例,日本勞動人口為6,860萬人,較2020年減少8萬人。對於日益迫切的創新人才需求,日本政府提出的政策因應方針有2大項。受到此一政策影響,日本的高等教育機構、企業團體也著手進行變革。

1.引進外國白領技術人才:

日本政府透過鬆綁在留與永住資格的申請,以及放寬留學生就職工作的限制,吸引具專業技術的白領外國人才留在日本企業。

2.協助確保國內創新人才:

一方面在教育機構鼓勵跨域學習,培育多元人才;另一方面則是支持就業市場的變革,擴大具不同企業經驗者的就業市場空間。

為了培育、留住創新人才,日本企業開始理解必須做出下列調整。首先,強化對市場環境變化與時代潮流的敏感度。其目的是要時時審視企業在市場的定位,思考企業的創新需求。其次,在職場建構良好的溝通環境。其目的是把創新的需求滲透至企業組織當中,並透過溝通平台整合創新所需的資源。最後,培養適切的風險判斷能力。創新雖然是企業追求的目標,但創新經常伴隨著風險,必須具備適切的風險判斷能力,才能為企業創造合理的利益。

社內副業制度 鼓勵員工兼職

其中,日本政府以「勞動改革實行計畫」為依據推動的「推進兼業與副業」,成為企業與社會關注的重點。對政府來說,兼業與副業的推進可活化勞動市場;對企業來說,透過此一措施可引進不同領域的資訊,培育與獲取多元專長的人才;對員工而言,在進行兼業與副業的過程,既可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術,亦可增加工作收入。

然而,在實際的推動過程中,傳統的日本企業依舊對於員工兼業或從事副業,抱持著否定與疑慮的態度。主要原因是因為,在工匠精神與職人思維的影響下,日本企業長期以來讚揚極致鑽研技術與服務的專業者,認為兼業或副業違反此一專業至上的工作態度。此外,日本企業也擔心,員工從事的兼業或副業,不僅無助於其在本業的精進,反而會有洩漏公司重要資訊的可能。

即便如此,部分企業集團開始進行組織變革,規劃「社內副業制度」,允許集團員工在維持所屬部門歸屬的情況下,申請至集團其他公司、部門工作。過去以來,此一內部職務的調整被視為1種剛性的規定,通常與獎勵(升遷)與懲罰(左遷)有關。但KDDI、Panasonic等大公司推動的「社內副業制度」,則是以彈性的方式允許員工參與集團內的不同職務。例如:KDDI同意員工可將每日工作時間的20%,用以處理其他部門的工作業務;Panasonic則是設定期限(1個月以上,1年以內)與部門副業人數比例(50%為上限),鼓勵員工轉至其他部門從事不同的工作項目。

越境學習 送員工去新創上班

除了社內副業制度之外,部分企業也開始與友好企業或供應鏈企業合作,推動「越境學習」。越境學習顧名思義,就是轉至完全不同的企業、學習完全不同的技能、處理完全不同的業務,進而形成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不過,尋找合適的對口企業,以及媒合具有越境學習意願的員工,增加了企業人事部門的業務,降低了許多企業推動「越境學習」的動力。由此,衍生出媒合越境學習的創新服務。

舉例來說,en Factory提供「複業留學制度」,以2個月為期,為日本企業仲介合適的越境學習對象企業。工作內容分為可賺取外快的複業(斜槓),以及以學習技能為主的研習。其中,鼓勵越境學習的企業通常是歷史悠久的大型企業,而接受越境學習的企業,則以中小型的新創企業為主。例如:花王公司就曾透過此一「複業留學制度」,將儲備幹部派至新創企業,除了體驗新創企業的職場文化之外,也透過現場事務的處理,學習如何運作數位系統解決企業問題。東海東京金融集團也是利用此一制度,促進員工在專業之外的動機、歸屬、意願等心理面向的人格強化(Human Enhancement)。

值得注意的是,判斷越境學習是否順利培育創新人才的基準,是該越境學習者能否順利突破「2次越境」的障礙。第一次的越境障礙:是走出所屬企業進入到新的企業時,面臨到企業文化與職場氛圍的差異;如何調適此一「有經驗的新人」身分,與新的工作夥伴互動,是1大挑戰。第二次的越境障礙:是回到所屬企業時,產生的1種「既熟悉又陌生」的違和感;特別是當越境學習者想把外部的經驗套用至所屬公司,藉以改善職場環境或工作流程之際,可能會遭受原企業單位同事的異樣眼光。

上述的政府政策與企業思維,其目的就是為了培育能肩負未來日本經濟擺脫困境,進而持續發展的創新人才。以此觀之,後疫情時代日本企業所尋求的員工圖像,將不再是傳統的由上而下、按部就班、唯命是從、只懂單一專業的企業戰士;而是能夠橫向聯繫、樂於挑戰、主動積極、具備多元技能的越境學習者。(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2年12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TikTok、IG、YouTube全力佈局 行銷新戰場短影音 先創帳號就錯了
文/銀河互動網路領航員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短影音平台 TikTok 抓住現代人習慣快速吸收資訊的特性,讓短影音的內容形式在全球掀起浪潮,Instagram 在 2020 年 8 月推出 Reel;2021 年 YouTube 則推出 Shorts 功能一同加入短影音大戰,短影音儼然成為下一個行銷重點。

現代速食社會,求新、求快、求變,即時性、時間碎片化的生活方式,造就短影音內容興起,TikTok憑藉著平台本身的基礎流量紅利,加上短影音漸漸成為大家主流關注的內容模式,迅速崛起成為能挑戰Meta、Google的後起之秀。

居於領先地位的媒體平台為因應TikTok帶來的威脅,紛紛推出IG Reels、YouTube Shorts等短影音格式,更讓企業覺得TikTok蘊藏大量的流量及行銷機會。尤其是在TikTok推出廣告服務,讓TikTok不再只是一個「娛樂」平台,而是創造用戶滑影片時也可能看到各種廣告,並因此產生購買行為的機會。

企業對於TikTok是否具備行銷效益還存在疑慮,特別是針對用戶年齡層偏低這一點;但從官方開始在北美等地推出一站式電商服務,更證明平台本身是存在行銷機會。

台灣目前尚未開放TikTok電商機制,但在IG Reels陸續出現成功案例,這已經足夠顯示,短影音行銷將會成為下一波數位行銷的重點方向。針對這一波趨勢,企業該如何備戰、又有什麼盲點需要事先檢視?

迷思1:該如何思考經營短影音

企業首先要避開的執行迷思,便是要將重點放在「短影音」可能創造的行銷機會,而非糾結是否該經營TikTok。雖然目前短影音所產生的紅利都由平台給予,尤其是Instagram提供連續短影音更多曝光紅利,但從TikTok迅速崛起,也表現出網路用戶瀏覽內容的習慣再次改變。

由TikTok所帶動的短影音潮流,與過去社群平台內容的不同,在於更加單純及碎片化。Facebook跟Instagram等平台內容雖然相對多元,但也因此顯得凌亂,加上演算法影響瀏覽的內容,使用戶可能看不到真正感興趣的資訊,反倒看了不少廣告,其中還存在詐騙內容。

與之相對,用戶瀏覽TikTok內容時因只有短影音則單純許多,演算法還會不斷優化用戶的瀏覽內容,逐漸提高用戶黏著度,並協助創作者觸及對內容感興趣的受眾,形成3贏局面。

YouTube雖然也都以影片為主,但是短影音比起長影片更容易滲透到用戶的零碎時間內,這也是TikTok可以在短時間於全球創造話題的最主要原因。

基於上述2個特點,造成無論是Instagram還是YouTube都想切入短影音內容市場,但目前看來成效不彰,多數只是吸引用戶將TikTok影片搬運上傳。但值得企業關注的是,在各大平台積極佈局短影音的情況下,用戶瀏覽資訊行為也會逐漸轉變,這才是企業切入短影音內容時該考量的前提。

迷思2:為了流量紅利而經營

企業經營短影音時,不能落入流量迷思中,這一點無論於TikTok還是Instagram時都相同。品牌經營數位行銷平台,多半是為了增加產品銷售量或是營收,掠奪行銷的重心放在提昇市佔率上。無論哪種社群平台,即便開放企業開設帳號並曝光產品,甚至也有廣告投放服務,但終究還是以一般用戶為主。當企業落入流量迷思,將迷失於擴散率,讓掠奪行銷重心偏移到眼球掠奪上。

在TikTok剛於台灣市場打響名號時,有許多品牌嘗鮮在平台上拍攝短影音曝光。但發現品牌內容除了基本流量外,並無法產生病毒擴散效應,而開始「參考」其他熱門影片拍攝手法,進而轉向拍攝與專業無關的短影音,甚至是學起TikTok網紅找員工拍攝跳舞影片。

即使這些內容受到網友歡迎而產生擴散效益,並為帳號帶來追蹤者,但當企業真正想「變現」時,就會發現這些流量實際上並不存在任何價值。

特別是經營TikTok平台,由於早期進入者多半是個人品牌經營,因此成功案例多數靠著眼球掠奪獲取追蹤數就可變現,但這不代表企業也能依循此模式。當經營短影音還是想著透過產品、服務變現時,終究還是得回歸產品及專業溝通上。

短影音效益 IG擊敗TikTok

TikTok對多數企業來說,需要重新習慣及累積粉絲,甚至員工也可能要重新學習使用方式,相較之下,Meta旗下2大社群平台仍是社群行銷主場。Instagram及YouTube已積極擴展短影音,就連Facebook也開放Reels連續短片功能,這也意謂著Facebook將給予短影音更多的流量紅利。

當企業主想進行短影音行銷,而非TikTok行銷時,或許利用Instagram跟Facebook會是更加適合的選擇。單看1則內容最基本的數據「觀看量」,當內容創作者同時在Instagram跟TikTok發佈相同內容時,會發現Instagram的觀看量比TikTok高出數倍。Instagram能創造出更驚人觀看量,一方面是因為總體用戶量,另一個關鍵因素便是內容於平台上具稀有度。

TikTok雖然充滿話題且用戶量持續成長,但從各項數據報告中還是可以發現,台灣Instagram跟Facebook還是屬於相對強勢平台,無論是用戶數量還是用戶黏著度皆是如此。之所以會讓企業覺得難以行銷,主要還是受到演算法的影響,但短影音皆是Meta目前樂於提供擴散紅利的內容形式。

用戶量只是一個基礎數字,剩下的就是內容稀有度。當大家都在TikTok平台上發佈短影音,平台會公平給予每則內容曝光量,而每則內容只是茫茫網海中的其中1支,每天有數以萬計的影片上傳到TikTok上,很快就會觸碰到流量天花板,並非是因為內容品質不夠好,而是TikTok上內容太多且全都是短影音。

與之相對,短影音在Instagram上卻算是「稀有內容」,當平台積極佈局但內容量相對少,甚至許多「大咖」內容創作者抗拒發佈短影音時,每一則短影音可以產生的曝光量跟流量延續效益自然就更高。

商業短影音公式:新聞+展示+購買理由

另一個大問題是企業不懂得製作出商業效益短影音。商業短影音跟TikTok上常見的舞蹈、對嘴跟趣味影片不同,必須回歸產品、服務面,這時影片如何「吸睛」又能「吸金」就相當重要。

經營短影音的關鍵重點,就是要儘量做到「對話」,不管是影片中的人出鏡對話還是以旁白方式呈現,以「證言」跟「現況改變」2種形式做主題,就相當適合一個人對著鏡頭對話。

「證言」顧名思義就是以使用者角度來表現產品及服務如何幫助他解決問題,而「現況改變」則是直接以痛點破題,再表現如何解決問題,這2種呈現方式也都融入於TikTok相當受歡迎的生活片段元素。

另外企業可以嘗試組合「新聞」、「展示」及「購買理由」3個要素規劃廣告內容。所謂「新聞」便是要揭露受眾未必知道的「知識」,例如「原來這樣做就能省下多少電費」等知識型標題,搭配簡單旁白或出鏡對話,接下來「展示」產品如何做到,最後以「購買理由」作為收尾。

受眾痛點也是可加入的素材,但是短影音廣告不宜過長,30秒就是極限,因此還是要看「展示」及「購買理由」能騰出多少時間。

由於時間有限,因此與「新聞」搭配的「展示」也不可能置入太多功能,1個主要賣點搭配1個次要賣點呈現即可,關鍵是要吸引受眾想進一步了解產品而進入銷售頁面。透過於Instagram、TikTok等不同平台投放多則短影音廣告,也可以進行A/BTest,取得整體廣告成效的最佳化。

市場研究機構Insider Intelligence預測:TikTok的廣告收入將於2024年超越Youtube,可預測短影音將成為下一波市場主流,企業勢必要追隨消費者的習慣改變,開始學習如何進行短影音行銷。(數位行銷延伸閱讀請連結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http://iwant-in.net/tw/iMarketing/)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2年12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