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0/08 | 第7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每週五出刊 | 先探網站
   
 
封面故事 AI教主黃仁勳:OpenAI一兆神預言
 
老謝專欄 AI正在重塑世界與產業版圖
 
活動看板 活動看板
 
封面故事
AI教主黃仁勳:OpenAI一兆神預言
【文/魏聖峰】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接受網路媒體專訪時開宗明義地指出,我們正在經歷需求的深度和需求的廣度,這兩個指數等級的成長,會使得總計算需求的指數呈現爆炸性成長。這是黃仁勳認為,未來AI需求的成長模式,並支持Nvidia估值的核心價值。面對這樣的需求,Nvidia正在部署一個AI生態系的計畫,讓競爭者追不上來。未來數據中心瓶頸是電力和土地,在AI時代,智慧能被以Token方式被量化、被定價,成為像水和電一樣可以被生產與消費的商品。

在Nvidia產品規劃上,目前Blackwell系列產品B100、B200和GB300機櫃正大量出貨,預計明年要推出Rubin和Rubin CPX系列產品,二六年將要推出Vera Rubin,目前Vera Rubin平台的六款晶片已經在完成設計定案(tape-out)。Blackwell系列產品屬於單一機櫃,接下來的Rubin架構平台是好幾個機櫃組成的一個資料中心,且所有機構都要被串聯來產生算力。至於Vera Rubin平台則是由好幾個資料中心組成的一台超級電腦,不但每個機櫃都要串聯,不同的資料中心也需要串聯在一起。這就是黃仁勳在訪談中強調的AI工廠概念。由好幾個資料中心串連成的超級電腦,可算是一台超級電腦。其所堆砌而成的算力,是單一資料中心的好幾十倍以上。這樣的算力才能因應AI指數等級的需求成長。

算力升級無極限

黃仁勳認為,AI計算是一種全新思維,他承認單一GPU有極限,以AI計算的加速計算,就是擁有數千個核心系統的超大型GPU,可以同時進行大量的運算,並能處理極耗費資源的特定任務,可以同時進行大量運算,讓整個系統的效率呈現指數等級的提升。這樣的替代規模,才他眼中真正的機遇所在。如果對照上述Nvidia產品推出進度,Blackwell和Rubin架構產品屬於一般的GPU,還不能發揮最大效能來產生需要的算力,Vera Rubin架構才比較能符合未來能因應AI指數型需求成長的平台。

現在能生產AI晶片架構的公司,包括Nvidia、超微、英特爾和博通在內,在黃仁勳眼中僅屬於能運作通用計算的目的,雖然靈活也能處理各項任務,但還沒一項都能做到極致。唯有把通用計算全面升級到加速運算,才能解決過去十幾年我們依賴摩爾定律的物理極限。Nvidia的市場,正是對現存的基礎設施,進行一場全面的升級替換。這場替換規模,才是他眼中真正的機遇所在。

對Meta、谷歌等資料中心巨頭來說。升級到AI不是一個選項,而是一場生存之戰,如果你的演算法讓用戶停留時間比對手少十%,你就輸了。在各大資料中心都在全力爭奪用戶時間的競賽中,沒有人敢在算力的提升上落後給對手。

面對Meta、谷歌和亞馬遜等資料中心巨頭自己研發的客製化ASIC晶片,以降低對Nvidia AI晶片的依賴,還能降低營運成本等。面對這樣的局勢,Nvidia是否還能維持現有的霸主地位?對此,黃仁勳認為,競爭對手頭一開始就搞錯戰場,這場戰爭的核心從來都不是關於哪塊晶片比較便宜,而是在於哪座AI工廠更賺錢。Nvidia現在做的事已經不是那一顆晶片更好,而是在設計與建造一座AI工廠。如果從黃仁勳擘劃的「Nvidia護城河」來看,Nvidia已經把競爭對手AI晶片製造商擴大到亞馬遜、谷歌,甚至於高通和蘋果都是潛在的競爭對手。這代表Nvidia正在籌設一座AI等級的資料中心,而這類的AI資料中心的效能,比現有傳統資料中心業者效能大上十幾倍甚至上百倍。意味著Nvidia要從打造AI零組件一直做到建造一座AI工廠。

讓AI工廠更賺錢才是重點

這座AI工廠不僅包含GPU,還有CPU、NVLink(高速連結)、Spectrum-X(網路技術)和CUDA(軟體平台)。Nvidia還提供極致協同設計的策略,就是幫客戶每年同時升級這座AI工廠的所有部分,讓客戶每年都能與Nvidia的最佳等級AI平台同步更新,以追求整體效率最大化。基於這樣的整體作戰能力,Blackwell系統就比前一代Hopper,性能實現三○倍的躍升能力。這等於是建構很難讓競爭對手追上來的護城河。【本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73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老謝專欄
AI正在重塑世界與產業版圖
【文/謝金河】
二○二五年匆匆走過四分之三,九月行情告一段落,全球股市漲多跌少,即使挨了川普好幾記重拳,包括二五%加二五%關稅,H-1B簽證從一○○○美元提高到十萬美元,重創印度四○○萬人從事的IT外包產業,但印度股市九月仍上漲○.五七%,外資第三季從印度匯出一六八億美元,但股市仍力守在八萬點以上。

台股九月大漲一五八七.四四.漲幅六.五五%,在全球算是前段班,只略輸南韓的七.四九%,及香港恆生指數的七.○九%,港股今年前三季大漲三四%,Q1上漲十五.三%,Q2上升四.一%,Q3繼續上漲十一.六%。仔細看港股九月上漲的內涵,馬雲傳出回歸阿里巴巴坐鎮,阿里巴巴大漲五三%,百度也拉出四九%的漲幅;第三名是中芯,大漲三一%,但先前大漲的泡泡瑪特下跌十七.三%,如果以第三季來看,中芯大漲七八%,紫金礦業大漲六二.六%,阿里上漲六一.二%,但第三季美團下跌十六.六%,比亞迪跌十%,可以看出中國的內捲正帶來巨大衝擊。

被中國內捲的產業變慘業

一直以來,我一直強調,世界正面臨兩股力量的爭持,AI帶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是資本市場向上提升的力量。另一邊是中國的內捲正排山倒海形成一股吞噬的力量,凡是被中國內捲席捲的產業全都淪為「慘業」。台灣的自行車廠巨大、美利達正加入這個「慘業」的循環。大家仔細檢視一下,台股創新低的個股多數都是被中國內捲捲到的產業,這些「慘業」的經營者如果要想脫出困局,必須有更大魄力作為,如果漫不經心,就會被時代巨輪摔出去。

現在回頭來看,AI帶來的正向力量,九月最受全球矚目的是黃仁勳的輝達宣布投資Intel五○億美元,還斥資一千億美元投資OpenAI,然後是OpenAI宣布下單三千億美元的訂單給Oracle,還有Google也拿到一六○○億美元的數據中心訂單,然後OpenAI再回頭買輝達的GPU,這像是刷卡綁定消費一般,形成一個強大的AI內循環。

黃仁勳的這手神操作帶給Nvidia更強大動能,在九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輝達股價創下一八六.五八美元新高,市值跑到四.五三四兆美元,Oracle股價一度到三二八.三一億美元,市值跑到九二二二億美元。另一邊是Intel,在川普號召大家一起加持的行動下,Intel股價一度到三七.五七美元,市值跑到一三五七.九四億美元,ARM、Nvidia都來報到,現在連Apple、TSMC也被點名,Intel谷底翻起來,股價大漲近一倍。

九月二十八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放話台積電的先進晶片要有五○%在美國生產,這話讓台灣的投資人都感受到壓力,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今天台積電的強大絕非一朝一夕,如果美國人坐鎮高薪,又不願加班,美國很難建立晶片生產產業鏈,即使要達成五○%在美國生產的目標,恐怕要花很多的時間。這次黃仁勳綁定AI供應鏈,台積電一定是大贏家之一,因為Nvidia的先進晶片一定得從台積電下單,這次設備的ASML大漲到一○四○.二三美元,市值撐高到三九九八.五八億美元,也帶動荷蘭股市創新高。

AI帶來產業新革命

AI的投資從數據資料中心開始,今年有一個大題目是GB200及GB300開始克服困難出貨,伺服器的機櫃延伸到更上游的PCB,包括銅箔基板、玻纖布,這次日東紡把玻纖布朝向更高階的DK-2,也造成台灣的台玻、富喬、建榮、德宏在DK玻纖布受惠,股價上漲一波。最近的記憶體缺貨也有同樣情形,HBM成了搶手貨,Hynix把產能移向HBM,也造成DDR5缺貨,再蔓延到DDR4、DDR3很傳統的記憶體,台灣的華邦電、南亞科、力積電及群聯又大漲一波。

先探投資週刊2373期更多精彩文章延伸閱讀

◎封面故事:散熱產業再迎一波結構性質變
◎特別企劃:投信買賣超 從足跡看趨勢
◎國際趨勢:美股集中火力拚AI令人憂
◎中港直擊:中企赴海外投資 裡外不討好
◎其他報表:上市櫃九月營收報表

 
活動看板
活動看板

◎2025年10月起加入先探i投資YouTube頻道會員!搶先觀看最新投資速報!

◎先探﹝紙本雜誌有效訂戶﹞專屬影音服務!掌握最新投資訊息!

◎下載財訊快報APP 每日重要財經訊息不漏接

◎跟著生技女王腳步,奠定生技產業基本功

◎生技女王投資勝經臉書粉絲團歡迎按讚追蹤

◎先探一季13期送《精準狙擊成長股:突破盤整市場的終極投資法》乙本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