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每一波漲潮,《財訊月刊》的讀者都賺到了!!訂閱【財訊電子報】讓您邁向致富之路,從劣勢成為贏家!!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4/17 第40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本期主題
熱門新書
活動分享

別因為你而讓別人活在充滿疾病、失敗、壞習慣的思維裡

  如果父母中的一人容易罹患結核病,孩子就往往生活在充滿結核病思維的氣氛裡。家人不斷提醒小寶貝要顧好自己的肺,讓胸部保持溫暖,小心不要感冒等等。換句話說,人們一直灌輸他一個念頭,那就是─他的肺不太健康。於是,這個念頭的實現─也就是肺結核的實際產生─也就近在咫尺了。

 

為什麼你想給的是滿滿的愛和關心,卻傷害到你最在乎的人?

  不只有惡意會造成傷害,很多時候,我們出於善意、關心的話語,也會散播有害的暗示,而你全然不知自己造成了傷害。

被關心出來的病

  每一次我們與面帶病容的熟人交談,你錯誤的問候、關心(像是:「你氣色很不好喔!」「你今天是不是不舒服啊?」),就是在實際損害他的健康,效果儘管微乎其微,但是在一再重複之下,雪球便越滾越大。

  跟孩子相處時要更小心,因為他們的無意識(潛意識)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影響,這導致他們所接收到的印象會更強而有力地化為現實。因此,爸爸、媽媽們的用心、關愛,一不小心就會在孩子心裡播下「脆弱」的種子。舉例來說,時時告誡孩子會受涼、生病、倒下或遭受其他不幸,他們的「心裡」就容易塞滿健康欠佳的念頭,這麼一來,疾病就越來越容易在無意識成為正常狀態,健康反而變成了例外。

被同情出來的失敗

  同樣的,我們不假思索地同情一個朋友的日常工作很辛苦,或提到他的工作時皺著眉頭,語氣不悅,這就會為他的成就添加困難,因而略微降低了他成功的機會。

被教養出來的惡習

  如果你常常指正孩子說他們很笨、懶散或頑劣,感謝老天事情並不總是如此,但假使孩子「接受」了這些暗示,小人兒就會照實發展出這些特質。

  當然不只有這樣,就算你一句話也沒說,一個眼神或一個手勢也可能激發令人不快的自我暗示。

  有兩個陌生人來看同一個孩子,孩子會立刻親近其中一人,而疏遠另一個人,為什麼呢?這背後的道理其實就像是愛默生說過的話:「人類想像自己只透過外在行動傳達美德與罪惡,殊不知美德與罪惡時時刻刻都散發著一股氣息。」

  

──摘自《暗示自我的力量》,賽勒斯•哈利•布魯克斯/著

TOP

保持天真吧!倖存者人格其實可以自我學習

  一九七九年四月,我帶著三名「例外的癌症病人」團體的成員去上「唐納修脫口秀」(The Phil Donahue Show)。一位造型師走進我們擁擠的化妝間,看了看我們,然後問道:「好,所以癌症病人是哪幾位?」

  我猜他應該以為會看到三名面有菜色的女性,但他就是分辨不出來,而這個經驗則成了三名病人所進行過最好的心理治療之一,她們因此受到極大的鼓舞,對自己的健康充滿信心。因為倖存者的正面態度能夠自我餵養,而身體則會反映心靈。

  心理學家阿爾•席伯特(Al Siebert)也發現,倖存者人格其實可以學習,雖然無法像幾何或化學那樣用「教」的。他認為這是一種廣泛的心理與神經成熟過程,一種伴隨著成長但很矛盾的保留繼續當小孩的部分。這是一種天真,但不是幼稚。

  席伯特列出了以下自我激勵成長的指標:

●為了遊樂而玩,就像個快樂的孩子一樣。
●沉浸在某個活動中的能力,忘了時間,忘了外在的事物,忘了所有的煩惱。沒事就會吹口哨、哼歌,或是喃喃自言自語。
●擁有孩童般無邪的好奇心。
●觀察但不批評的態度。
●不會在意自己看起來愚蠢、做錯事,以及能夠自嘲。
●以開放的心胸接受對自己的批評。
●活躍的想像力、白日夢、心靈遊戲,以及自我對話。

 

──摘自《愛的醫療奇蹟》,伯尼•西格爾/著

TOP

跟著喵星人每一天更好、更棒、更進步

點我看完整影片

TOP

Google 2019智慧台灣計劃 朝人才、經濟、生態系邁進
Google宣布智慧台灣計畫將持續朝人才、經濟、生態系三大面向邁進,比較特別的是,Google有一項服務是「職缺搜尋」,今年這項服務正式推出中文版,滿足求職者和企業需求。

新科世界遺產地 險絕奇境「梵淨山」
梵淨山,一個橫空出世的熱門景點,接連入選聯合國世界遺產、國家地理雜誌年度旅遊目的地, 還在抖音爆紅、微博霸屏,吸引遊人競相奔赴,曾經的隱世佛門淨土,憑什麼在一眾景區中頻頻折桂?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