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4/15 第44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非凡商業周刊  |  臉書粉絲團
本期焦點 多頭不死?! 最佳投資關鍵一手掌握
特別報導 金融股還能買嗎? 低股淨比拉回為介入良機
非凡情報 訂閱非几商業周刊
 
 
多頭不死?! 最佳投資關鍵一手掌握
【文/阮文非】

目前從股市到房市,該有的利空幾乎出現了:大宗商品大漲增加通膨壓力、俄烏戰爭令國際社會走向新冷戰、聯準會升息立場更鷹派、歐洲不用俄羅斯能源正醞釀一場能源危機、中國因疫情而多地封城可能令供應鏈問題惡化、全球疫情並未結束,而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反撲。

升息不全然是利空

在利空壓境下,不少大師級專家認為更糟的情況還沒出現,但全球尤其美股過去1個月來卻急速回升。這是否顯示走了十多年大多頭行情的股市和房市,真的會說死掉就死掉?

聯準會3月啟動升息循環,並不斷發出愈來愈鷹派的言論。市場對升息本能反應是以利空視之,認為貨幣緊縮會令股市漲勢無以為繼,而且升息後代表借款成本增加而不利房市多頭走勢。如果過度預期升息真的會拖垮股市和房市,可能會令人失望。華爾街日報最近有一篇分析文章,指出投資人有6大理由不用擔心升息的影響。

首先,1990年以來5次升息循環裡,就有4次是升息1年後標準普爾500和那斯達克等指數走高,前者平均漲幅約1成,後者漲幅約2成。以此來看,美股未來仍有續漲空間的可能性高。摩根大通策略師柯拉諾維克(Marko Kolanovic)認為歷史走勢告訴我們,升息後的美股會繼續漲,大家不應視升息為負面因素。

投資公司Adams Funds執行長斯托克力(Mark Stoeckle)說,即使經濟會衰退,在此之前股市會先上漲一輪,若因擔心衰退即將到來而先出場,反而令自己錯過獲利機會。他強調目前的經濟數據沒有顯示短期內經濟會出現衰退。

另外,聯準會等主要國家央行升息,除了要抑制通膨壓力外,也代表經濟基本面強才願意做出緊縮決定。再換另一角度來看,通膨壓力上也反映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這正是經濟成長的現象。瑞銀全球財富管理美國經濟師羅斯(Brian Rose)估計美國人在過去兩年疫情期間累積超額儲蓄高達約2.5兆美元。

美實質利率仍負數

以此來看,經濟不但難以出現衰退,甚至代表有極大消費與投資需求。

聯準會才剛開始升息,即使美國公債殖利率已率先走高,但把通膨因素計算在內,其實實質利率仍然是負值。像美國5年期抗通膨債券(TIPS)殖利率,去年底為負1.6%,即使債息其後持續走高,但4月8日收盤時仍是約負0.6%。實質負利率讓人繼續投資股市等風險性資產以追求更高報酬率。近期投資人搶進跌深的股票即反映此現象。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2/4/15 No.1297】《新ETF大百科》不管你是打算存股、避險,還是賺價差,都不能錯過這部ETF投資寶典。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 或 請上「非凡優購」網站查詢

 
 
金融股還能買嗎? 低股淨比拉回為介入良機
【文/蔡明翰】
俄烏戰火並未如俄羅斯總統普丁所預期的速戰速決,在北約國家支持下,烏克蘭英勇抵抗俄羅斯入侵,雖俄烏經濟停擺對全球經濟衝擊有限,但戰火引發能源與金屬價格飆漲,停滯性通膨的風險升溫,在系統性風險拉高下,全球股市震盪拉回,資金由高本益比的成長股流出,導致電子股表現相對弱勢,並且資金流向價值型股票,引導外資在台股持續減碼電子族群,並且往非電族群移動。

金融股表現相對強勢

其中,原物料族群雖受惠戰火帶動原物料價格上揚,但物價已位於高位階,預期再大幅上揚的空間受限,並且若後續俄烏達成停火協議,預期原物料族群將出現回落,因此電子與原物料族群呈現翹翹板效應,兩者皆有各自的風險,股價震盪幅度較大,對比而言,金融族群無論戰火延續或停止皆不會大幅拉高風險,相對安全之下吸引資金流入,尤其外資在電子族群大幅提款後,在金融族群買超較為顯著,在資金流優勢之下,金融股表現相對強勢。

歐美疫情逐步趨緩後,經濟復甦帶動物價上揚,後續又因俄烏戰火,導致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來到8.5%,創41年新高,聯準會為打壓通膨轉為緊縮格局,3月中首度升息,近期持續釋出將加速升息與縮減資產負債表的動作,在資金轉為緊縮趨勢之下,多數產業皆會受到影響,但其中金融股卻逆勢受惠。

金融族群之中的保險業獲利,主要來自於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高於保險合同預定利率的利差,簡單的說法就是,保險公司收了的保險費進場投資報酬率須高於答應給與保險人的報酬。

但是,保險公司投資大多是以相對穩定的債券為主,在前幾年降息的趨勢之下,債券殖利率下滑,投資收益率低於保險合同預定利率而造成負利差,衝擊公司的獲利與淨值,但轉為升息循環之下,債券殖利率回升,負利差的衝擊也將大幅降低。

金融族群中的銀行業受惠程度更加顯著,因銀行獲利來源主要來自於存款與放貸之間的利率差,雖放款利率永遠高於存款利率,但在不到1%的低利環境之下,存放款的利差受到壓縮,後續若利率拉高之下,銀行的獲利空間將可望放大,加上聯準會升息腳步相對較快,將吸引資金回流美國,美元有望維持強勢,台灣金融業在前2年台幣強勢所造成的匯損將有望反轉,轉為匯兌收益的利多。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2/4/15 No.1297】《新ETF大百科》不管你是打算存股、避險,還是賺價差,都不能錯過這部ETF投資寶典。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 或 請上「非凡優購」網站查詢

 
 
訂閱非几商業周刊
5月感恩回饋季

《新ETF大百科》登場!

感恩的5月天,《非凡商業周刊》特別企畫回饋好禮,由金融商品專家精心彙整推出2022年度《新ETF大百科》,想賺指數?賺原物料行情?賺新興產業商機?

透過眾多ETF商品,你就能賺遍全球市場!不管你是打算存股、跨市場交易、避險,還是賺價差,都不能錯過這一部ETF投資寶典。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2022年5月31日止,凡訂閱《非凡商業周刊》就能擁有《新ETF大百科》

地址 : 台北市松山區105光復北路11巷33號3樓 (大台北瓦斯大樓)台北監理處後面
服務電話 :(02)2766-0800
傳真號碼: (02)2761-1032

訂閱非凡商業周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