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舉辦2004年度新聞票選活動,1/21前參加投票,獎品有液晶電視噢! 【全民英檢中級報】給你聽、說、讀、寫並重的全方位練習!
 

科技新新聞: 你一定要知道 基因轉殖在台灣
活動快遞: 經典傳訊9周年!雜誌免費送1年!
【雜誌線上訂閱】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2005/01/14 第42期
 
   █ 科技新新聞 [ Go Top ]
 

你一定要知道 基因轉殖在台灣

你或許不清楚什麼是基因改造食物,但總覺得購買特別標示出非採用基因改造作物的食物比較安心。你或許並不了解基因改造食物到底有什麼危險性,但直覺還是傳統的食物才能吃得放心。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基因改造食物真如洪水猛獸,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為什麼科學家要投注心力大力研發?而基因改造食物,到底是什麼時候悄悄進入市場?不管你如何抗拒,台灣的基因改造食品正如火如荼的在各實驗室進行,一步一步地接近我們的生活。不論最後決定要不要繼續吃基因改造食物,一味排斥或掩耳盜鈴,都不是正確的作法,正面了解基因轉殖作物才能消除疑慮。

基因改造食物的原料來自於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也就是基因改造生物。將甲生物某個基因用現代基因工程技術轉移殖入到乙生物,如此乙生物便成為GMO,它獲得了甲生物該基因的遺傳特性。GMO包括動物、植物及微生物,例如基因改造玉米、基因豬等等。在本篇中提到植物的部分,就泛稱為基因轉殖作物。

基因轉殖作物其實已經行之有年,一九九四年,第一個以基因工程方法育成,並在美國獲准上市的基因轉殖作物,是美國Calgene公司研發的蕃茄。由於美國幅員廣大,蕃茄在成熟期採收,運達市場時,常已因過熟而軟爛;但若在青綠時即採收,雖可保持外觀完整但卻會導致風味不佳。蕃茄成熟後會軟化,原因是蕃茄成熟時,蕃茄的某個基因會開始製造促使水果變軟的酵素。而這個基因轉殖蕃茄,成功抑制蕃茄果實軟化酵素基因的表現,減緩蕃茄軟化的速度,在成熟期收穫,輾轉到達消費者手中時,仍保持在最佳狀態。

自從基因轉殖蕃茄成功後,世界各國的生技公司,競相以基因轉殖方式,培育傳統育種法無法育成的品種。而長久以來,病蟲害一直是造成全球農作物產品產量及品質受損之主要因素,於是尋找、轉殖各種可以抗病、抗蟲的基因便成為科學家努力的目標。

而傳統農業發達的台灣,在先進的基因轉殖作物方面也不落人後。當政府大力提倡生物科技產業的同時,我們更有責任報導出這些在地的生物科技先鋒,讓大家看到真正的生技產業價值與未來。

本期為您採訪到在台灣進行基因轉殖作物研究的幾位科學家,包括中興大學植物病蟲害系研究基因木瓜的葉錫東教授、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甜椒抗病基因的馮騰永博士、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所研究農桿菌轉殖技術的余淑美博士,以及台灣大學植物系研究甘薯抗蟲基因的葉開溫教授。他們所進行的研究領域雖各不相同,但是目的都只有一個:提供更有競爭力的作物。以下請看我們的報導。

要介紹台灣的基因轉殖作物,一定得提到研究成果最成熟的「抗輪點病毒木瓜」;而討論到植物基因轉殖研究者,也不能不提到台灣基因轉殖作物的開路先鋒,中興大學植病系研究基因轉殖木瓜的葉錫東教授。他研究的抗輪點病毒木瓜,是台灣第一個植物基因轉殖研究,而他就像是台灣植物基因轉殖研究的拓荒者,一步步開拓出台灣基因轉殖作物的明天。

木瓜會受到青睞並成為台灣研究的第一個基因轉殖作物,起因於一九七五年。當年日本開放台灣木瓜進口,農民一窩蜂在高屏溪兩岸種滿了木瓜田,準備大舉進攻日本木瓜市場,賺取日幣。當時種植的品種是日本人喜愛的日昇木瓜,這種木瓜雖然外型可愛、風味絕佳,但是卻容易生病,因此引爆木瓜輪點病大流行,疫情蔓延全台。透過芽蟲傳播的木瓜輪點病毒,會使得病的木瓜樹葉片萎縮,即使開了花也無法結果,導致瓜農損失慘重。原本是要賺取外匯的日昇木瓜,卻成了木瓜殺手。

當時政府為解決木瓜輪點病的問題,破天荒在公費留學考試中增添植物病蟲害防治項目,葉錫東考取公費留學,於一九七九年遠赴農業專家雲集的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幫木瓜治病的方法,就此與木瓜結下不解之緣。

一九八三年,歐洲科學家利用導致植物根瘤病的農桿菌為載體,成功的把與植物不同種屬的外源基因送入植物體內,突破傳統育種的限制,帶領植物研究進入基因工程世代。在隔著大西洋對岸的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植物學家也競相投入植物基因轉殖研究,葉錫東與美國研究植物基因轉殖的頂尖科學家朝夕相處,有機會在這個領域剛萌芽時,就參與研究。葉錫東說:「美國研究植物基因轉殖的大科學家,不是我的老師,就是我的師叔。」

葉錫東學成歸國後,就在中興大學開始著手防治木瓜輪點病毒,不過一開始用的方法並不是基因轉殖技術,而是使用活體疫苗,這方法和人打預防針差不多:先將輪點病毒的病原去除,塗到木瓜苗的傷口上,讓木瓜受感染,就會產生抵抗輪點病毒的抗體。從一九八四年葉錫東回台至一九九三年間,經由農委會及農林廳的推廣成功的抑制了木瓜輪點病的病情。

基因轉殖研究顯示,植物有種天性,當外源基因進入植物中,植物會偵測出不屬於自己的外來異常基因,著手將之關閉或分解。抗輪點病毒轉殖木瓜,運用的就是這個原理。當農桿菌將病毒基因送入木瓜組織中,木瓜偵測到病毒的基因,就會發展出將病毒基因關閉及分解的機制,一旦真正遭到病毒侵襲,便有能力自行關閉病毒的基因而不受感染。木瓜因為生長較慢,基因轉殖實驗的週期長達一年,不像煙草之類的作物,只要三個星期就可知道實驗成果。從一九八七年投入研究到一九九二年,葉錫東就已經在實驗室中成功培養出可抗輪點病的木瓜苗。

實驗室中的木瓜苗,要推廣到農家的田園裡,面對的不是科學的問題,而是政府對基因轉殖管理措施的匱乏,以及社會對基因轉殖作物的無名恐懼。當開路先鋒是寂寞的,葉錫東一邊進行研究,一邊得督促政府修法,一路走走停停。他自己形容,是先鋪一段路走到盡頭,再停下腳步鋪下一段路。一九八七年開始的研究,一九九三年已趨於成熟,但礙於政府相關法令缺失,延至一九九六年才得以將木瓜移出實驗室,進行田間試驗。

而面對社會大眾對基因轉殖作物的疑慮,葉錫東以科學家的身分指出,現在基因轉殖研究界與一般大眾對基因轉殖作物的爭議,幾乎沒有交集。多數民眾的恐慌是源自心理因素,而不是科學疑慮。他認為,有效的討論必須以科學知識進行討論,「用同樣的話語溝通,用科學的證據反駁」。也就是說如果對基因轉殖有疑慮,要先能了解基因轉殖技術的原理,提出基因轉殖確實有害的反證,進行科學辯證。否則爭論的結果會流於口水戰這絕非社會之福。

誠樸的葉錫東,說起木瓜卻帶著偶像劇般的浪漫語調:「要站在木瓜的立場想一想。」他舉例說,愛滋病人如果知道有可治愛滋的新藥,一定會想盡辦法嘗試,人有求生的權力,木瓜也一樣,如果有可防制木瓜生病的方法,為什麼不讓木瓜使用呢?

至於一般人害怕基因轉殖作物吃了有害健康,他強調,研究顯示用來標誌外源基因的抗抗生素基因對人體無害,而且生病的木瓜樹並不會把病毒傳染給人,人們吃了得病木瓜健康也絲毫不會受到影響,抗輪點病毒木瓜轉殖入的病毒鞘蛋白基因,其實算是食物的一部分,這樣的基因轉殖木瓜除了不會感染輪點病外,吃起來和原來未受基因轉殖的木瓜並沒有什麼不同。

葉錫東狹小的培養室裡放滿各種階段的基因轉殖作物,除了木瓜外還有其他的瓜類,木瓜從組織培養開始到長成五、六公分的瓜苗就需要耗費一年的時間,他拿起錐形瓶觀看木瓜苗,有感而發說道 :「做植物實驗很有趣,因為植物有生命、會成長,而且永遠不會算計你。」

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的研究「只有木瓜會感謝」,但是科學家談起下一步的實驗仍興致勃勃,抗輪點病毒木瓜在實驗室內的研究工作已大致完成,只剩下部分田間實驗,在指定的地點成功栽培出木瓜,評估的工作則有待下一步進行。

掃除了木瓜的主要病症後,接下來要研究的是如何對抗木瓜的其他病害,甚至研究延遲木瓜熟軟程度的基因,希望盛產的台灣木瓜也能經得起長途跋涉,外銷世界各地。

幾年後,如果你經過木瓜田發現木瓜不再躲在網室下,而是健康昂然接受陽光洗禮,那就表示葉教授十餘年辛苦有成,抗輪點病毒木瓜正在園中努力結果。

   
   █ 活動快遞 [ Go Top ]
 

經典傳訊9周年!雜誌免費送1年!

經典傳訊9周年!雜誌免費送1年!

   
   █ 訊息公告 [ Go Top ]
 

圖像筆記:裸女

圖像筆記:裸女

人們裸形時最直接的生命意象即為"性"這件事,為此上述諸人的作品中,不乏要求女模坦率作出自慰的情態。──這類姿形在題名上卻十分含蓄,諸如:"休息中的女人"。同性戀大膽的素材,也大抵題稱"兩個女人"或"擁抱的兩女",至于兩性歡愛的圖景,只保守的題稱為"戀人";或者更單調的稱為"夫婦",如此命名下去…《雷驤.Pocket Watch》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e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