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日語—基礎報】提供寒暄問候、感謝、致歉、稱讚、願望等日文情境對話,讓你在各種場合下做出適當的應對。 【文化視野】以「藝文」會友!為喜好藝文朋友的您,提供最新、值得推薦的藝文活動,及針對重要的藝文話題做深度報導。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digitalhome網站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2008/07/18第 98 期
專題報導—
在電子書上塗鴉寫字
科技新知—
SSD固態硬碟15問 一次搞懂SSD大小事
 
E-Ink最近的突破是將電子紙結合手寫輸入,不像以前的電子紙都只能看不能寫(圖片來源:http://www.e-ink.com/)

在電子書上塗鴉寫字

【文.圖/S. Roach】

支援書寫的電子紙顯示技術

美國電子紙公司E-Ink不久前宣布,將出售可以在上面寫字的電子紙,這件事在顯示器技術來說是很大突破,傳統電子紙只能顯示影像與文字,並不能在上面寫字,所以與真正的紙張差異相當大,一旦可以在上面寫字,距離取代傳統紙張的想法又更接近了。

幾乎所有資訊產品都以液晶螢幕作為顯示設備,用來展示文字、圖畫或影像。LCD分很多種,技術差異很大,但一般我們使用的是薄膜液晶顯示器(TFT LCD),特點是反應快,可以顯示每秒60張畫面,但是資訊必須持續更新不能停止,當你用電腦看漫畫時,雖然可能有10秒鐘沒有任何畫面的改變,實際上電腦已經送出了600張(60×10=600)完全相同的圖案。

TFT LCD的另一個特點是本身不會發光,也幾乎不反光,所以能夠看到畫面上的七彩顏色,是因為TFT LCD的面板背後有背光光源,也許是冷陰極管(CCFL),也許是LED,反正背後要持續發光,穿透液晶層,才能看到清楚的影像。

這些特性讓LCD在一些場合很難使用,筆者舉兩個例子:大太陽下與長時間連續使用。

Sunlight Readable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類似經驗,在太陽底下拿起手機,畫面非常黯淡根本看不到撥過來的號碼,得用手遮一下周遭的光線才能看清楚。這個問題在北美地區其實更加嚴重,像是美國加州根本每天晴空萬里,沙漠嘛,就是太陽大,要看清螢幕上的資訊可不容易。

這種情形其實有個專有名詞「Sunlight Readable」,可在太陽底下閱讀畫面資訊的意思,現在的手機如果要做到這點,LCD的亮度必須大於太陽亮度,而且事實上是要數倍於此看起來才舒服。LCD的穿透率其實很低,發出十分的光線,穿透出兩分就很好了,所以LCD的背光原始光量又要再乘以5~10倍,這簡直是把手機當探照燈使用了,背光LED說不定會把手機表面烤熱呢!

另一個長時間使用的問題,英特爾一直在想辦法讓筆電延長電池壽命,所以拼命推廣低功率CPU,像是Atom,在沒做什麼事情時,可以進入低功率模式,省下一些電力,但筆電的LCD卻不能這樣做,它只能調整亮度,少吃一些電,可不能關閉光源,因為那就什麼都看不到了,所以用TFT LCD展示資訊時,必須持續不斷供電,一方面是背光持續發光,另一方面如同之前所述,驅動電路在不斷更新畫面資訊,這些都是造成筆電電力不夠長的原因。

電子紙顯示器

與TFT LCD不同,甚至可以說擁有完全相反特性的電子紙,與紙一樣都是利用光線反射顯示內容,所以外部光線越強,反射出去的光線越多,在太陽底下反而更清楚。另一個特性是,電子紙不需要一直更新畫面資訊,像是Canon開發的電子紙,用靜電的原理吸附含有墨水的小顆粒,只要靜電不散,畫面就永遠存在,一張畫面往往可以持續顯示好幾分鐘。

其實光是這兩個特點,離取代真正的紙張還很遙遠,但只要發揮得好,可以讓一個靠電池供電的掌上型設備,顯示資訊長達幾百小時,雖然不能真正翻閱,但靠著更新畫面一樣有變化資訊的效果。

所以電子紙從推出開始,都是瞄準兩大市場,一個是電子書,可以在上面看小說和漫畫,看完好幾本書電池都還沒用完,這個筆電可辦不到。另一個是告示牌的應用,像是百貨公司的生鮮超市,經常會貼出「現切水果五折」的宣傳海報,到關門前又緊急換成「三折出清」,這種偶而需要變換內容的螢幕交給電子紙也非常適合,只要一個使用電池的小電子看板,在辦公室利用無線傳輸更新畫面,接著畫面便可以維持到電力耗盡為止。

Amazon 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大概在七、八年前,研發許久的電子紙終於現身江湖,不過價位一點都不便宜,當時唯一可行的市場是電子書,用記憶卡將資料輸入後,便在電子書的畫面上秀出內容,像是Sony的動作很早,「PRS-500」已經上市好一段時間了。

不過要到去年十一月,美國最大的線上書店Amazon,推出了自家的Kindle電子書,才算是真正造成轟動。Kindle的特性一如以往,就是一本造型特殊的PDA,利用電子紙螢幕透過無線傳輸或SD記憶卡,可以閱讀線上購買的書籍。

依筆者的看法,Kindle能夠成功,最重要的是Amazon本身就是線上書店,所以它有一個很好的地位可以跟各書商談版權,線上銷售書籍的電子內容,讓買Kindle的使用者不用擔心沒有電子書可以看。書商將版權賣給Amazon之後,也不用擔心使用者或內容被大量複製,就跟Apple iTunes線上音樂銷售一樣。

Kindle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特 點,他使用的電子紙是由國內的元太科技提供,雖然元太在國際間的知名度比不上E-Ink,但元太卻是第一個穩定量產電子紙的廠商,而且已經實際應用在Amazon與Sony的電子書上。

筆者認為元太科技是個很特殊的公司,它成立很久了,約十年前台灣準備開始從事TFT LCD產業時,現在的友達光電與奇美電子,集資都是以百億當單位的,在拼產量的產業中,資金充沛是生存要件,而元太卻另闢途徑,他們不固守產量與規模,反而專走利基市場,在國外投資了許多研究顯示技術的小公司,這幾年下來也有所斬獲。

像是另一種在太陽底下可以看到彩色畫面的iMoD顯示器,現在已經變成Qualcom MEMS Display部門;Qualcom是全世界手機晶片的佼佼者,未來手機如果結合iMoD,就不會有太陽底下看不到的問題了。

支援手寫輸入的電子紙

可能是小時候在課本上亂畫慣了,筆者當年第一次試用電子書時,便問了一個很愚蠢的問題,我可以在上面寫註解嗎?這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拿筆在螢幕上直接寫字,可能會先把螢幕刮壞吧,那時候廠商給的答案也很巧妙,有人會在小說上標示重點嗎?

在電子紙上手寫輸入直到現在才開始有解決之道,現在是觸控時代,Apple iPhone、HTC Diamond都是用手指在螢幕上滑啊滑,就瞬間播出電話了,Microsoft Surface更是兩隻手指在桌面上虛擬抓一下,就可以隨心所欲放大縮小地圖。E-Ink也看到了這個趨勢,在電子紙上加個觸控板,感應筆尖的位置,並於對應的螢幕位置繪製圖點,就變成可以書寫的電子紙「Vizplex」。

E-Ink與一般LCD的觸控螢幕有很大不同,現在市面上所看到的設計都是顯示器在下而觸控板在上,一般是用電阻式或電容式感測壓力位置,而新的設計則是用紅外線的方式擷取反光的位置;至於E-Ink的電子紙Vizplex,則是將展示畫面的電子紙放在上層,感應筆尖位置的感應層放在下方,所以筆尖位置穿透電子紙後才被偵測到,而且他們也不是用我們所熟知的幾種方式,反而是尋求手寫板第一品牌WACOM的協助,在顯示面板後方安裝磁場天線電路PET,厚度約為0.35mm,結合WACOM專用的感測筆進行輸入。

加入手寫設備後,新的問題是必須配備大容量記憶體,不然無法儲存使用者隨手亂畫的繪圖資料,之前的電子書只需要儲存書籍內容,如果是純文字,那非常省事,一篇幾百頁的文字檔可能不超過10MB容量,但如果每一頁都要有一張影像檔,用來記錄讀者的隨手繪圖或文字註解,這本書可能會擴充到幾百MB,不過幸好現在記憶卡價格直直落,這問題其實不會增加多少成本。

電子紙的未來研發重點

電子書在具備低功率顯示與寫入功能後,已經逐漸與傳統紙張接近,而工程師希望在可接受的價位內,盡量具備紙張的特性。E-Ink曾對外揭露,他們之後的發展方向有三:提高反應速度、可折疊與彩色顯示。

現有的電子紙,主要用來顯示靜態畫面,因為現在電子紙的反應速度很慢,翻頁時可以感受到前一頁的文字慢慢消失,還有下一頁的文字逐漸浮現,當然電子書本來就是屬於靜態畫面的應用,不過好東西何必自我限制,如果電子書也可以展示動畫甚至取代LCD,那豈不是大生意一樁?

第二是可折疊性的問題,數學課本可以捲起來打蟑螂對吧,我想是不會有人拿電子書起來這樣用啦,一台幾千台幣的東西,要丟出去之前可得考慮清楚。電子書想要具備可折疊性,最主要是要改善閱讀時的便利,而且還可以隨便塞在書包內攜帶,敲到地上時也比較不會壞。已經有好幾間廠商示範可折的電子紙與LCD,但距離要整個捲起來還是有相當進步空間。

最後是顯示色彩。所謂彩色電子紙,並不是說加入紅、藍、綠電子墨水就完成,E-Ink說的是要可以與電腦相容,每種顏色255色階的全彩控制。已經有公司曾經展示彩色電子紙,一樣不耗電,可以關閉電源而且繼續保持色階,也許幾年後的電子紙可以擁有華麗的色彩,觀看寫真集都沒問題。

以筆者觀點看來,上述三個改進方向的影響,都不如可書寫的電子紙來得吸引人,當電子書可以上網下載最新資料,並且在上面手寫註解,最後透過網路直接傳送給別人,這本電子書會比傳統的紙張書籍更加方便好用。

【digitalhome 第109期7月號】

SSD固態硬碟15問 一次搞懂SSD大小事

【文/陳景城 圖/張晉瑞】

你一定聽過SSD(Solid-state Drive,固態硬碟),但是你真的了解什麼是SDD嗎?SSD和傳統硬碟究竟有何不同,傳輸速度真的比傳統硬碟快上許多?我的筆記型電腦原本內建傳統硬碟,能否自行更換為SSD?這些有時連玩家都搞不清楚的SSD迷思,一次給你完整解答。

01:什麼是SSD?

SSD全名Solid-state Drive,中文普遍翻譯為「固態硬碟」。固態硬碟的資料儲存架構則是積體電路,藉由其中的浮動閘(Floating Gate)電晶體充電與否判斷資料內容為「0」或「1」。更簡單的說,固態硬碟其實和現今普遍應用在相機、手機的記憶卡或USB隨身碟十分類似,內部都是利用積體電路形態的「快閃記憶體」儲存資料,只不過固態硬碟額外添加了一些控制晶片,「強制」電腦主機將其判斷為一般硬碟使用。

02:SSD和傳統硬碟有何不同?

傳統硬碟將資料儲存在鋁合金材質的碟盤上(過去IBM曾使用玻璃材質製作碟盤),以磁性極向記錄「0」或「1」的數位資料,但由於以電路儲存資料的固態硬碟,並無傳統硬碟旋轉碟盤與橫移讀寫頭的物理動作,因此不但具備較佳的耐衝擊力,耗電量與廢熱的表現亦比傳統硬碟更好。不過技術早已十分純熟的傳統硬碟,仍然保有價格低廉與大儲存容量的優勢,所以目前兩造之間各有利弊,SSD還是沒有辦法完全取代傳統硬碟的地位。

03:SSD支援哪些傳輸介面連接電腦?

傳統硬碟最常使用的P-ATA與SATA傳輸介面,固態硬碟皆有對應的產品,而且外觀尺寸亦完全仿照2.5吋傳統硬碟,使得筆記型電腦的內部空間不需重新設計,就能直接替換安裝固態硬碟;至於較少見到的ZIF介面1.8吋硬碟尺寸SSD,在市面上也找得到。此外,由於固態硬碟不像傳統硬碟,外觀尺寸必須牽就內部圓形碟盤的大小,所以也有廠商將固態硬碟設計為ExpressCard/34尺寸,插入筆記型電腦的ExpressCard/34或ExpressCard/54插槽就能用以存取資料。

04:SSD究竟有多貴?

目前市面上可以輕易買到的MLC製程32GB固態硬碟,售價約為7,000元,平均每GB成本218.75元;而2.5吋5400轉的250GB硬碟,卻僅需要約2,700元即可入手,平均每GB價格不到11元,等於SSD的每GB單價,是筆記型電腦普遍使用的2.5吋傳統硬碟近20倍!不過,由於SSD擁有傳輸速度快、防撞耐摔、省電、低噪音、少廢熱等許多優點,所以現在許多高階筆記型電腦,例如Lenovo ThinkPad X300,已經將SSD列入標準配備,如果未來SSD的出貨量可以大幅提升,輔以製程進步的正面影響,相信SSD的售價將會更親民。

05:什麼是NOR Flash、NAND Flash、SLC、MLC?

快閃記憶體分為NOR Flash與NAND Flash兩種技術規格,NOR Flash的隨機讀取速度快,但是寫入速度較慢且製造成本昂貴,所以多使用在小容量的手機記憶體;NAND Flash雖然讀取速度不如NOR Flash,但是寫入速度較快且單位成本低,因此適合製造大容量儲存媒體,而所有規格的記憶卡、USB隨身碟,以及此篇報導的主角SSD,都屬於NAND Flash技術下的產物。NAND Flash還可分為SLC(Single Level Cell)與MLC(Multi Level Cell)兩種製程,MLC成本低,但是SLC擁有較快的速度與更長壽的讀寫次數限制,目前市售的SSD兩種製程皆有,消費者在採購前必須多加注意。

06:SSD的傳輸速度比較快?

在相同的測試平台,分別以「HD Tach」軟體測試RiDATA 128GB SSD與2.5吋7,200轉硬碟的傳輸速度。結果2.5吋7,200轉硬碟的平均讀取速度僅65.7MB/s,而RiDATA 128GB SSD的平均讀取速度高達115.5MB/s,代表RiDATA 128GB SSD的平均讀取速度領先7,200轉傳統硬碟將近兩倍!更不用說目前筆記型電腦普遍使用的5,400轉硬碟,與SSD之間的效能差異會有多大。

07:SSD不支援GHOST?

由於SSD的基本結構和傳統硬碟完全不同,因此坊間盛傳SSD無法套用Norton GHOST等磁碟工具軟體,進行磁碟或磁區複製等工作,然而經過實測,SSD的使用方式其實與傳統硬碟完全一樣,不僅能夠對應GHOST,就算藉由Partition Magic等軟體變更磁區也沒問題。

08:SSD比傳統硬碟更省電?

傳統硬碟運作時,必須高速旋轉碟盤同時搭配讀寫頭的移動,所以耗電量勢必較僅需電流傳遞的SSD更高。以2.5吋5,400轉硬碟為例,讀寫時的平均耗電量約2.5瓦,而SSD則僅需要約1瓦即可正常運作,因此SSD的耗電量只有2.5吋5,400轉硬碟的1/2~1/3,對於必須仰賴電池運作的筆記型電腦等行動裝置,在延長連續使用時間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幫助。

09:SSD摔不壞?

傳統硬碟在存取資料時,讀寫頭必須飄浮在碟盤上,如果接收到外力衝擊,很容易造成讀寫頭墜毀於碟盤,導致磁區損壞與資料遺失。SSD使用快閃記憶體儲存資料,所以自然較能承受外力衝擊,但也別誤會SSD是一個絕對摔不壞的儲存媒體,就官方釋出規格而言,最新的2.5吋硬碟運轉時約可承受350G外力壓迫,而RiDATA的SSD則具備了1000G耐衝擊力,等於擁有三倍於2.5吋傳統硬碟的防撞性能。

10:SSD壞掉時,絕對無法救回資料?

全台灣規模最大,唯一擁有無塵室(Class 100 Clean Room)及專業儀器的凌威科技,專門從事傳統硬碟、固態硬碟、記憶卡等各種儲存媒體的資料救援。凌威科技工程部江經理表示,SSD所儲存的資料當然也能修復救援,不過前提是真正負責儲存資料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沒有毀損,而且之前早有客戶曾經要求凌威科技協助救援SSD,不過現在比較常遇到的還是救援傳統硬碟與記憶卡;單片記憶卡不論容量的救援費用為6,000元,但是如果未救出客戶指定資料則不收取任何費用。目前凌威科技有3成以上客戶屬於一般使用者,筆者認為這代表在數位化的潮流下,一般使用者愈來愈仰賴電腦處理重要資料,因此除了重要的企業資料絕對不能遺失,未落實資料備份工作的一般使用者,也開始尋求專業資料救援公司的協助。

11:任何筆記型電腦都可以換裝SSD?

由於SSD的設計完全對應傳統硬碟傳輸方式,所以只要該筆記型電腦搭載一般規格的2.5吋傳統硬碟,使用者都可以自行更換成為固態硬碟,不過並非每一台筆記型電腦都可以輕鬆的更換硬碟,例如Apple MacBook Pro,就必須拆解整台機器才能看到安裝硬碟的位置,所以大部分使用者需要專業電腦維修工程師的協助才能完成。然而,筆者實際在數家筆記型電腦專賣店詢問的結果,目前皆未提供更換SSD的相關服務,如果讀者有意為筆記型電腦更換SSD,除了DIY自己動手之外,也只能詢問身旁電腦高手願不願意幫忙了。

12:記憶卡普遍存在十萬~百萬次讀寫限制,所以SSD的使用壽命不長?

快閃記憶體的同一位置存取資料超過十萬或百萬次時,就有可能發生該區域無法再記錄資訊的問題,所以使用者應該盡量避免在隨身碟上直接進行文書處理等工作,藉此延長隨身碟的使用壽命。同樣利用快閃記憶體儲存資料的SSD,雖然亦存有讀寫次數的限制,但是SSD的控制晶片具備Dynamic/Static wear leveling(動態/靜態平均讀寫演算法)機制,藉由對調儲存區塊(Block)的方式,可平均分配每一區塊的讀寫次數,有效延長SSD使用壽命;而且所謂十萬或百萬讀寫次數只是一個預測值,並不代表超過時該區塊必定報銷。但是話說回來,也沒有人敢保證未達讀寫次數限制時,SSD的讀寫區塊絕對不會發生資料遺失的問題,所以無論使用傳統硬碟或固態硬碟,建立定期備份資料的習慣才是最佳因應之道。

【digitalhome 第109期7月號】


數位資訊•主編精選》

PIONEER發表16層藍光光碟技術 單片400GB超大儲存容量
PIONEER已領先全球首度開發出具備16層記錄層、400GB超大容量的唯讀藍光光碟技術。此一大容量光碟採用與現有BD藍光光碟相同的層25GB容量,並透過獨家研發的多層化技術將16層記錄層重疊於單張光碟上,提供多達400GB的儲存容量。
SQUARE ENIX推iPod專用角色扮演遊戲
Google辦論壇 聚焦網路行銷
人氣部落客 分享吸引眼球的秘訣
用互動式的廣告來為廣告解困?!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 |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