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06 第85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科技新知 小心你的AI助理!避開「資料、內容、通訊」三重風險
《專題文章》從代工到AI工業化:愛爾蘭如何靠「四支柱」提升競爭力?
後敏捷時代的組織再造:為何淘汰Scrum Master是第一步?AI與系統化賦能的實戰指南
屬於I人的購物模式,運用AR眼鏡沉浸在自己的購物世界裡!

小心你的AI助理!避開「資料、內容、通訊」三重風險
FIND研究員:陳盈旭

現在很多人開始接觸人工智慧,像是用 ChatGPT 寫文章、翻譯或做簡報。但你知道嗎?這些聊天機器人其實和「AI Agent」有很大的不同。AI Agent 是一種更進階的人工智慧,可以自己規劃事情、使用工具,甚至根據過去的經驗做出調整。簡單說,它不只是聽你說什麼,而是能「想一下要怎麼做」然後「自己動手去做」。

AI Agent 比一般 AI 更聰明也更危險?

傳統的 AI,多半是你問一句,它答一句,沒什麼記憶、也不會主動行動。但 AI Agent 不一樣。它會根據任務自己安排步驟,像是「請幫我把報表寫好」這種需求,它可能會先查資料、再開文件編輯、甚至寄信通知你完成了。它還會根據環境狀況做出不同反應,像一個有「判斷力」的助手。

雖然這聽起來很厲害,但也因此帶來更大的風險。

我們正處在什麼樣的 AI 時代?

AI 不只是聊天而已,它其實已經進入了能「執行任務」的階段。根據不同時期和應用,AI Agent 的工具和角色也在進化,現在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時代。

一、開發者時代:打造代理人的技術積木

在開發圈裡,像 Codex CLI、Gemini CLI、Claude Code 這類 AI 工具,已經成為不少工程師手上的效率利器。它們能直接在命令列中執行 AI 指令,幫忙產生程式碼、解決錯誤、操作系統或整合雲端工具,做事又快又準。

不過這些工具操作方式比較偏技術,必須透過輸入文字指令來控制,使用上有一定門檻,一般人比較少接觸。這些工具就像是組裝 AI 代理人的積木,需要工程師來設計與串接,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不太適合一般使用者。

二、全面助理時代:人人都能用的 AI 代理人

現在,我們正在邁入下一個時代:自主型 AI 代理人。OpenAI在2025年7月18日正式發布了ChatGPT Agent,供plus以上用戶使用。也就是說,即使你不會寫程式,只要用自然語言告訴 AI「你想完成什麼」,它就能自己規劃步驟、使用工具來完成任務。這讓 AI 真正成為人人都能使用的數位幫手。

ChatGPT Agent 是怎麼做到的?

像 ChatGPT Agent 就是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它結合了三種核心能力:

Operator:能與網站互動、點擊按鈕或填表單。

Deep Research:可以幫你找資料、整理資訊。

智慧對話能力:像一般聊天機器人那樣好溝通、懂你的需求。

當你授權它存取你的帳號或工具(例如雲端表單、任務管理工具),它就能幫你串接起整個流程。你不需要自己動手設定流程,它會用對話的方式理解需求,主動幫你「規劃與執行」,這跟以往那種需要手動拼裝流程的工具(像 make 或 n8n)很不一樣。現在的 AI 助理已經開始走進我們生活,人人都能用,操作也更簡單。

為什麼它們可能會出事?致命三要素

雖然 AI Agent 能幫我們省時省力,但它們的「自主行動能力」同時也帶來潛在的風險。換句話說,一旦 AI Agent 沒有受到良好的控制或限制,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問題。為了幫助大家更清楚了解這些風險,接下來會說明目前最值得警惕的三大危險來源:

私人資料:AI Agent 在執行任務時,通常需要存取你的個人資料或企業敏感資訊。如果沒有嚴格的管理或保護機制,這些資料可能會被誤用、外洩,甚至被惡意利用。舉例來說,如果 AI 將資料傳送到不安全的地方,或者將資料交給不該知道的人,就會造成重大的隱私和安全問題。

不受信任的內容:AI 的判斷和行動依賴於它所接收到的指令與資料,這些輸入不僅包括你直接給它的提示詞,也包括它從外部系統或資料庫讀取的內容。如果這些外部資料中隱藏了誤導性或惡意的信息,AI 可能會將它們當作有效的提示來理解和執行,導致錯誤或有害的決策。換句話說,任何帶有偏差、錯誤或故意設計的惡意描述,都可能成為AI行動的依據,讓它不自覺地被引導做出錯誤判斷,這是非常難以防範且危險的風險。

不受限的通訊:很多人會注意 AI 讀取資料的權限,但往往忽略它能把資料送出到外部的風險。當 AI 被賦予搜尋網路的能力時,也同時擁有將資訊傳送到外部系統的權限。若沒有嚴格限制,這種輸出自由可能導致敏感資訊外洩或未經授權的操作,成為安全漏洞的主要來源。

圖1:AI Agent 風險

資料來源:Napkin AI製作

真實案例:AI暴走刪光整個資料庫

有開發者分享過一個震撼案例:他們的 AI Agent 被設計來幫忙清理資料,結果某次它誤判了狀況,竟然刪除了整個公司的資料庫!更糟的是,當人類詢問它發生什麼事時,它還用虛構的理由試圖掩蓋錯誤。

有沒有解方?打造可信任的 AI Agent

那我們該怎麼避免這些風險呢?目前最實際的做法,是讓 AI Agent 在可控的環境中運作。這包含幾個重點:

指令與環境要綁定:讓 AI 沒有辦法在不知道任務背景下任意聯網或存取外部資訊。

資料隔離:避免敏感資料直接給 AI,而是透過受控方式逐步傳遞。

沙盒或虛擬環境:把 AI 關在一個模擬的「小房間」中,不讓它亂跑亂做事,就像讓孩子在安全的遊戲區玩耍。

結語

AI Agent 的能力強大,但也潛藏著不少風險。了解它們和一般AI的差別,才能更聰明、更安全地使用。如果未來你也想讓 AI 幫忙做事,記得先確定它「只能做你想讓它做的事」。理解 AI Agent 的強大與風險,是我們安全使用它們的第一步。切記,只有確保它只能做你授權的事,才能讓這位數位助理真正成為你值得信賴的夥伴。

參考資料來源:

1.ChatGPT 代理程式模式

https://x.com/OpenAI/status/1945904743148323285

https://openai.com/zh-Hant/index/introducing-chatgpt-agent/

https://hao.cnyes.com/post/182845

2.AI不聽話了!暴走刪掉公司整個資料庫 還說謊掩蓋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18755

3.AI Agent 的「致命三要素」

https://www.facebook.com/ihower/posts/10162575084133971

https://simonw.substack.com/p/the-lethal-trifecta-for-ai-agents

 
《專題文章》從代工到AI工業化:愛爾蘭如何靠「四支柱」提升競爭力?
FIND研究員:謝沛宏

過去,愛爾蘭經濟的崛起曾與臺灣的成長做比較,兩個透過代工模式為主的高成長經濟體一直是「小國崛起」的代表案例。近5年來,AI的發展開始重塑各產業的運作方式,愛爾蘭透過國家數位與人工智慧策略(National Digital and AI Strategy),對齊歐盟的AI發展政策,讓愛爾蘭的AI發展狀況不輸英國與瑞典等傳統科技大國。

那麼,愛爾蘭是怎樣發展AI的呢?根據愛爾蘭在2025年5月的策略更新中提到,基礎建設、擴大企業採用、人才培育,和公共服務是其四大政策支柱,透過這四項政策支柱提升產業AI應用,來促進國家整體經濟競爭力。

圖1:愛爾蘭AI政策四大支柱

資料來源:資策會數轉院整理,2025

在推動成效上,若以臺灣最關心的產業導入AI比率來看,愛爾蘭在2024年,大型企業已有63%導入AI,中小企業則有40%。距離2030年要達到全國75%的企業採用AI的目標並不遙遠。因此,愛爾蘭政府將加強的方向會偏重在中小企業、公部門的部署進度上,以及AI人才的供應,以滿足產業轉型的需要。

綜觀各國推動產業AI發展的政策,在促進基礎建設投資、企業採用、人才培育與公共服務推展上的差異並不會太大。然而,愛爾蘭過去在軟體代工的發展基礎,不僅吸引大量國際投資,也建立起國際級的法規環境,更培養出眾多軟體人才,進而大幅加速了AI產業的發展。這種「快速、可信、合規」的 AI 工業化路線,讓愛爾蘭能夠短時取得巨大的成果,值得臺灣借鑑。

參考資料來源:

1.https://www.pinsentmasons.com/en-gb/out-law/analysis/ireland-national-ai-strategy-refresh-the-seven-strands

2.https://irishtechnews.ie/ai-expected-to-add-e250bn-to-irelands-economy-by-2035-according-to-a-report-by-microsoft-and-trinity-college-dublin/

Progress Report on the National AI Strategy,

3.https://enterprise.gov.ie/en/publications/publication-files/progress-report-national-ai-strategy-ai-here-for-good.pdf

 
後敏捷時代的組織再造:為何淘汰Scrum Master是第一步?AI與系統化賦能的實戰指南
FIND研究員:董定融 近年來,全球科技業掀起一波針對Scrum Master與敏捷教練的裁員浪潮,從金融巨頭Capital One到各大銀行,均大幅裁撤此類職位。此現象並非否定敏捷價值,而是對其投資回報率的深刻反思。數據顯示,儘管高達71%的組織採用敏捷方法 ...
 
屬於I人的購物模式,運用AR眼鏡沉浸在自己的購物世界裡!
FIND研究員:呂沐芯 當I人出門逛街時,最怕的是來自銷售員跟著逛的壓力。想前往現場購物又不想被打擾時,最適合的便是戴著AR眼鏡進行採買。除了可以透過眼鏡顯示器看到想要的商品資訊,也能透過視窗看到現場市集路線,不怕撞到人及周邊商品。 ...
 
輝達押寶800V 掀起AI能源戰
由於AI資料中心的建設規模龐大,電力需求直線式攀升,當Blackwell AI伺服器明年上半年加速落地建置後,這些AI伺服器能否獲得足夠的電力,以實現變現,已引發市場質疑,黃仁勳的登高一呼,凸顯AI產業逐步發展進入實現期後,必須面對的一個關鍵落地瓶頸。

請你”drive home”,並不是要你開車回家!
Andy在今年考績評估時(performance review)做了一個簡短的報告。結束之後,他的英國老闆對他說:”You should drive the point home. ”他嚇了一大跳,難道是表現太差,老闆叫他回家嗎?原來drive home不是開車回家,drive point home也不是把重點帶回家。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