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11/16 第31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同事明明說It’s a big deal,卻不是在強調事情很重要

Alex剛剛拜訪了合作夥伴Professor Johnson,回到辦公室,外籍同事問他:What's the deal with Professor Johnson lately?

這裡的deal不是我們熟悉的意思「交易」,而是「局面、情況」:
What's the deal with Professor Johnson lately?
(X)和Johnson教授的交易進行得如何?
(O)Johnson教授最近怎樣?
“What’s the deal?&rdq ... ...

打破老舊印象,英國東倫敦展現叛逆新活力

倫敦是個很大的城市,以市中心的一區(Zone One)為圓心,往外推展出去。在環城的M25公路以內,統稱為大倫敦區(Greater London),其中又分為32個行政區(Borough)和倫敦市(City of London)。每個地方行政中心(Council)各司其政,比如收地方稅(Council tax)、垃圾清運、發放福利金(benefits)、監管營業場所、登記出生死亡結婚或離婚……等等。  

住倫敦,東南西北很重要

如果你問一個倫敦人住哪裡?對方通常會先回答是東/西/南/北倫敦,然後才比較仔細地說那個地區的名稱,或是靠近哪個地鐵站。住在哪裡,經常會給人不同的第一印象。

傳統上,倫敦市中心是商業與觀光重鎮,房價極高,能住在市中心或擁有市區房產的族群非富即貴,西倫敦與北倫敦是高級住宅區(白領中產階級偏好西倫敦;北倫敦則多文人雅士),至於東倫敦與南倫敦,過去分別是河港碼頭和工業區,政府在此蓋了不少國民住宅,安置戰後不斷成長的人口,通常負擔不起高房價的勞工階級、窮藝術家和前殖民地移民大多在此落腳,十幾二十年前一度因犯罪率高而名聲不佳。因為這樣,土生土長的倫敦人地域觀念根深蒂固,有時會以一個人的居住地區有先入為主的偏見,也有人堅持只住在某一特定方位,甚至是泰晤士河以北。 

東、南倫敦,成為中產階級置產首選

然而,過去這十幾年來,隨著大量歐盟人口與海外移民的湧入,倫敦住宅需求激增,許多地產開發商看中東倫敦與南倫敦的舊倉儲與工業用地,低價購入後拆除荒廢的廠房,大量興建摩登住宅。倫敦市政府與地方行政中心也致力於改善環境、減低犯罪、翻新舊建築⋯⋯等等。 

這讓許多在市中心和*新舊金融城(註1)工作的年輕中產階級開始移入這些區域,第一原因是房價較便宜,二是離工作地點近、交通方便,第三是新建公寓住宅添些家具後提包便可入住,不需整修裝潢,隔熱隔音效果也好,適合多人分租、情侶夫妻或是小家庭入住。東倫敦和南倫敦,就這樣慢慢地發展起來,開始有了各自的地方特性與人口組成。

*註1:倫敦有兩個主要的金融重鎮,歷史悠久的「舊」金融城是以地鐵Bank站為中心的City of London,俗稱”the City”;另一個則是九零年代末期開始發展,位於東倫敦Isle of Dogs(狗島)的「新」金融城Canary Wharf(金絲雀碼頭),兩者以輕軌電車(Docklands Light Railway,簡稱DLR)相連。

東倫敦百年夢魘:恐怖開膛手傑克

剛來倫敦當學生時,我住在市中心偏西——帕丁頓車站(Paddington Station)旁的學生宿舍,畢業後我遵循「西者越西」的原則——倫敦人有個說法,就是不管你住哪個方位,如果是為了換更大或更便宜的住處,通常就會往原本居住的方向更外圍的地方搬(所以這裡的「西」也可以換成東南北)——搬到更西邊去。那時的我只認識西倫敦,聽到東倫敦就想到在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帶犯案的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雖然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發生的事,也還是讓我心生恐懼。

沒想到就這麼剛好,認識了住在東倫敦的另一半,談戀愛時兩個人東西跑,坐地鐵單程就要近一小時,結婚前因為租約到期,我便搬進他的住處,後來在附近買下其他房子,就這麼住了下來,再也沒有搬回西邊的理由。十年過去,我覺得我大概沒辦法住在不是東倫敦的地方了。

優雅+叛逆,西、東倫敦交織衝突美

如果說西倫敦是優雅的英國紳士,那東倫敦就像叛逆的龐克青年,充滿了反骨的創意、活力與美感:因房價便宜移入的藝術家、創業家、和「潮文青(Hipster)」們,把嶄新的生命注入原本老舊的街區。隨處可見的街頭塗鴉(graffiti)是東倫敦的精神象徵;Old Street一帶聚集的網路新創公司,讓此地成了倫敦的「矽谷」; Shoreditch和Spitalfield Market一帶的個性商店和咖啡店,是逛街尋寶聊是非的好去處;週日的Colombia Flower Market擠滿了喜歡拈花惹草的倫敦人,沒有*綠手指(註2)也可以走在花草間,感受綠意滋潤。 

*註2:綠手指—Green fingers ,指種植花草的能力 

東倫敦隨處可見的正進行街頭塗鴉的藝術家們 photo credit@陳怡潔

東倫敦隨處可見的街頭塗鴉 photo credit@陳怡潔

東倫敦還能來場美食環遊之旅!

外來人口的移入,也帶來豐富的飲食文化。炸魚薯條之外,較不為人所知的:傳統英式平民餐點——派與薯泥(Pie & Mash),在東倫敦還是偶爾見得到,但年輕世代早已被各式異國美食養刁了胃口。磚頭巷(Brick Lane)的印巴餐廳,餐點平價又可以*BYO (註3),是年輕上班族聚餐的好地方;在酒吧或夜店混到凌晨,巷尾兩家24小時營業的貝果店是吃宵夜的好去處;到了週六,封路擺攤的Broadway Market可以品嘗各式美食,從英式鹹派、*哈吉士(註4)三明治、法式油封鴨漢堡、越南河粉到刈包鹽酥雞,全都吃得到,如果吃不過癮,隔天還有許多週日市集任你續攤—東倫敦的週末永遠不寂寞!

*註3:Bring your own—英國餐廳販賣酒精飲料必須有酒精牌照,也就是餐廳裡至少有一個員工或老闆必須參加考試取得此證照,如果沒有酒牌,有些餐廳會為了招攬生意而允許客人自己買酒進來佐餐。

*註4:Haggis—由絞碎羊內臟和燕麥做成,有點像米腸的蘇格蘭特產。

如果Notting Hill改成Broadway Market?

某晚電視重播Notting Hill (台灣片名“新娘百分百”),雖然已看過N遍但我還是繼續看下去,邊看邊想:如果這個故事從1999年搬到2020年的倫敦,應該就不會叫”Notting Hill”,而是改為:”Broadway Market”。當然Broadway Market聽起來沒有Notting Hill那麼高級,可是電影的背景——休葛蘭飾的書店老闆William,與一群雅痞和古怪朋友生活的環境——在現今的*Notting Hill早已不復見(註5),相似的場景與人物卻是東倫敦的日常。William在Ain’t No Sunshine歌曲中,走過市集四季變遷的那一幕,換到這裡一點也不突兀。  

然而,東倫敦最美好的地方就在於它的低調和非主流——沒有一部會吸引大批人潮來此朝聖的電影,絕對是件大好事。 

*註5:自從電影上映後,Notting Hill就變成超級觀光景點,原已不低的房價更是暴漲,沒有高收入的一般人很難住得起。因電影一炮而紅的旅遊書店The Travel Bookshop,也因為不敵房租壓力於2011年結束營業,其後店面被某集團買下,以The Notting Hill Bookshop為名繼續運營。


文/陳怡潔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20年11月號
訂閱雜誌

村上春樹《棄貓》 回顧與父親的關係
村上在《棄貓》一開頭,便提到自己在回憶父親時,腦子都會浮現出一段與父親的共同記憶。那就是父親騎著腳踏車,後座載著懷抱裝著貓咪紙箱的自己,到海邊去丟棄貓咪的往事。

錯過這5年 美方恐無法力阻中國「挑戰其霸權」?
現為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的鄧聿文執筆的一篇文章,強調在美國總統大選後的4到5年,將是美國遏制中共全方位崛起的「戰略窗口期」;一旦錯過這5年,美方在力阻中國「挑戰其霸權」上,恐再無力回天。他為何這麼說?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