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數位行銷學習報】提供最新社群行銷、行動行銷等數位趨勢,加入我們一同探索更多數位創意的可能! 【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

☆★【☆科普探索.無限可能☆】科普漫遊精選叢書★☆

第475期 2018/04/07

Life 3.0

  這是與你我與未來世代息息相關的問題,沒有人能迴避!

  在人工智慧崛起的現在,你希望看見什麼樣的未來?
  當超過人類智慧的人工智慧出現時,人類會變成怎樣?
  人工智慧對犯罪、戰爭、司法、工作、社會將會造成什麼影響?
  又會帶給生而為人的我們什麼感受?

Life 3.0


  人工智慧崛起絕對會對我們未來造成根本性的改變,
  影響之大很有可能超越以往的任何一種科技,
  我們如何透過自動化變得更富裕,
  同時又不會造成失去所得、喪失人生目標的後果?
  我們應該給下一代什麼樣的職涯建議?
  要如何讓未來的人工智慧系統變得更加可靠,能順利實現我們的理想。

  《Life 3.0》將讓你加入這個年代最重要的對話中。
  毫不隱諱呈現這個最具爭議性話題的全方位觀點,
  舉凡超級人工智慧所代表的意義,意識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甚至是宇宙生命發展最終的物理法則極限等,
  包羅萬象的豐富內容,盡皆收錄在《Life 3.0》中。

  如果人工智慧取得長足的進展,
  甚至也不排除在我們有生之年就能看到生命3.0。
  這對我們有什麼意義?這就是這本書要談論的主題了。

Life 3.0

  人工智慧發展到極致,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我們的宇宙誕生至今138億年了,已經逐漸甦醒並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在一顆渺小的藍色星球上,我們宇宙中有意識的一小部分開始用望遠鏡看向外太空,不斷發現自己已知存在的所有事物,其實都只不過是整個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先是太陽系,再來是銀河系,然後發現整個宇宙其實是由好幾千億個不同的星系,依照星系群、星系團、超星系團的規模漸次而成。

  雖然這些擁有自我意識的觀星人各有各的想法,但是他們大致上都同意,這個由星系組成的宇宙是如此美麗,浩瀚到令人生畏。

  但是,這樣的美只出現在人的眼底,並不存在於物理定律中。意思是,在宇宙萌發意識之前,沒有美這個概念存在,這就讓我們宇宙的甦醒帶來更神奇、更值得慶祝的一件事:我們的宇宙從有如沒有自我意識的殭屍,蛻變成活潑的生態系統,擁有反思、審美和期望的能力,並且懂得追求目標、意義和使命。要是我們的宇宙未豐富多樣,讓人目不暇給的生命型態。

  其中演化得最成功的物種,很快就取得競爭的絕對優勢,能依據環境做出一定程度的反應。說得更直接一點,這些物種就是電腦科學家口中的「智慧型代理人」(intelligenta gent):泛指有能力透過偵測器蒐集環境資訊,並在消化資訊內容後,決定如何對環境做出回應的機制。這包含了相當高度複雜的資訊處理流程,就像你善用眼睛、耳朵得到的資訊,決定要如何進行對話一樣;但可能也包括一些相當簡單的軟硬體設施。

  打個比方,很多細菌可以感測到周遭流體中糖的濃度,也能夠用螺旋槳狀的鞭毛在流體中移動,而連接感測器和鞭毛的硬體構造,可能只需要負責執行一個簡單又有效的演算法:如果糖濃度感測器接收到的數據,比幾秒鐘前的數值低,就反轉鞭毛,改變現有的移動方向。

  你除了會說話,也學會了很多不同的技能,但是細菌相較之下並不是學習高手。細菌的DNA不只決定了它們的糖濃度感測器和鞭毛等硬體設施,也決定了它們內建的軟體。細菌從來學不會朝糖的方向移動:它們的演算法從生命一開始就寫死在DNA上,無法更改。

  這個演算法當然也是經由某種學習的過程而來,但是細菌在一生中,都不會經歷學習過程,而是經過代代相傳的演化,透過嘗試錯誤的緩慢過程而來。天擇傾向讓細菌保留了能提高糖份吸收的DNA突變,有些突變可能讓微生物的鞭毛或其他硬體設施變得更發達,有些突變則可能改善了微生物的資訊處理系統,提高糖偵測演算法或其他軟體的效率。

  宇宙經過138億年的演化,在地球上的發展急遽加速:40億年前才誕生出生命1.0的型態,生命2.0的型態(我們人類)則是在數十萬年前站上歷史舞台,而很多人工智慧的專家更是認為,在接下來幾世紀就有可能達成生命3.0的型態,如果人工智慧取得長足的進展,甚至也不排除在我們有生之年就能看到生命3.0。這對我們有什麼意義?這就是這本書要談論的主題了。

(本文為節錄,完整內文請見Life 3.0


 AI能做什麼事?從工人智慧到人工智慧,如何期待又不怕受傷害?
 ——機器學習月/人工智慧跨域領袖營

科學新聞由Pansci.tw泛科學提供

文/知識大圖解

用 AI 救人:觀察細微脈博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若你曾在國文課本讀到這段,可曾驚嘆沈復的好眼力?現在你可以拍拍沈復的肩膀說「以 AI 細視,汝更覺呀然驚恐」。因為人工智慧的影像處理技術宛如一副神奇眼鏡,能看到肉眼察覺不到的細微變化,例如:當血液隨脈博通過臉部,造成的膚色變化。

這個影像放大技術反之,也能藉由偵測臉部皮膚顏色變化的頻率,回推心跳速率。對於新手爸媽而言,常見的焦慮是「總想確認寶寶還在呼吸嗎」,因為嬰兒熟睡時一吸一吐的胸部起伏相當細微,從外觀難以分辨。

發展這個影像放大技術的團隊,發現也能從嬰兒睡覺的影像推估心跳速率,數值準確度可與醫療監測器相比,有機會應用於家庭日常的呼吸監測,預防嬰兒猝死症 (SIDS)。

大眾看新聞時,經常好奇螢幕中人說話是否屬實,例如當立委說出「一生監督你一人」時,政府官員是否有動情。表情可以透過臉部肌肉控制,而脈搏跳動加快、引起血液流經臉部的膚色變化,透過這個訊號放大技術解析,就藏不住心跳了。

(本文為節錄,完整內文請見 【Pansci.tw泛科學】
AI能做什麼事?從工人智慧到人工智慧,如何期待又不怕受傷害?
——機器學習月/人工智慧跨域領袖營



 

歡迎您完整轉寄本報,將優質科文知識介紹給您的親友,但未經授權請勿轉貼節錄於其他用途。

科學文化頻道 及 科文知識報
是由天下文化製作發行 所有內容著作權屬於天下文化及相關著作權所有人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04台北市松江路93巷1號2樓 
TEL:886 2 26620012      FAX:886 2 26620007     與我們聯絡:
 service@cwgv.com.tw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