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6•網路趨勢報】集結Mr.6精彩部落格內容,快訂閱【Mr.6•網路趨勢報】,讓你不錯過任何精彩文章! 細細品味【每日一詩】,悠活一整日∼輕薄短小的如珠詩句,讓你咀嚼再三、餘韻無窮,也歡迎創作投稿!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

☆★【☆科普探索.無限可能☆】科普漫遊精選叢書★☆

第477期 2018/05/05

巨科技

  巨科技(MegaTech)代表巨大的科技潮流,
  將以雷霆萬鈞之勢,為社會帶來巨大衝擊。

  《巨科技》集結二十位第一流的趨勢專家,
  各就所長,構思出未來的科技社會發展方向。
  這本巨作,謹獻給願意接受挑戰的未來人才。

巨科技


  科技巨流推動你我,奔向未來,
  你將順流而下,迎接更開闊的局面,還是載沉載浮,終至滅頂?
  我們已經處在第七波科技浪潮的時代,也就是人工智慧的時代。
  若想知道未來將面臨什麼狀況,該從哪些地方尋覓蛛絲馬跡?

  科學大幅進展之後,帶來了什麼可能性?何時科技又將發展到極限?
  投資人如何慧眼獨具、挑出新興科技?資金現在流向哪些領域?
  社會的變遷真的會像各種媒體所言,來得又急、變化又大?

  《經濟學人》雜誌推出的《巨科技》這本書,
  集結了二十位第一流的專家,就各自專長的領域,
  對未來三十年的科技走向與社會變遷,做出大膽的預言,
  書中的每一篇專論都充滿洞察力和啟發性。

巨科技

  軟硬體與人體融為一體

  才僅僅是二十年前的光景:就算是宅到不行的技客(geek),預設模式也是離線。要上網得要有網路可以連線,就像汲水時要先走到村莊裡的水井前面。

  早期為了要上網,必須使用數據機,一旁放的是高高直立的桌上型電腦,使用者必須等電話號碼撥完,聽著「逼逼」、「噗嚕噗嚕」的聲音,耐心等待連上線。如今在這個物質豐饒的世界,網路包圍著我們,無線網路與行動網路遍地皆能取得。從預設為離線的世界到預設為連線的世界,這之間的轉折卻並未有太多人評論;畢竟流水不再流動時,才會受到注意。

  在往後的幾十年間,我們用來上網的裝置也會發生類似的狀況。這些裝置將會消失。坐著面對電腦或是低頭狂滑手機,以後也會像是要手動連線至網路一樣,讓人覺得好落伍,「電腦」一詞更將從日常詞彙中消失。如果生活周遭任何事物,都能執行電腦運算,電腦的角色為何?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變化,原因是虛擬實境(VR)技術、擴增實境(AR)技術、以及與雲端互動相關的技術,都取得了大幅進步——到時候可能不會稱作「雲端」,或許合稱為「世界」了?人類行為會出現改變,而且改變幅度遠比智慧型手機及網路帶來的改變還巨大。個人科技真的會與人融為一體。

  不再是天方夜譚

  至少二十五年前,就有人預測虛擬實境技術會出現了。最近再掀起一波對虛擬實境的矚目,最主要是因為2014年,臉書以二十億美元買下虛擬實境新創公司Oculus,又讓世人想起1990年代初期的那種樂觀心態。但是,現在的時代不一樣了,原因可歸納出幾項。

  第一,目前使用電腦的人比以前多了好幾倍,願意吐出大筆鈔票買最新玩意的人,也比以前多了好幾倍。

  第二,依大多數標準來看,須付費的金額只有一點點。1990年虛擬實境頭戴式裝置的原型機,要價將近一萬美元,2016年,Oculus Rift要價則為五百九十九美元。不到十年,價格應該還會下降一個數量級。到了2050年,這種裝置會變得相當平價,幾乎人人皆有之,不會只是富人的玩具。

  第三,虛擬實境不再只是矽谷技客的專屬物品,每間大型娛樂產業公司都會用來設計內容。愈來愈多電影節,區分出虛擬實境的獎項類別;遊戲製造商不斷推出虛擬實境系列的作品。在1990年代早期,如果提到是否需要使用新技術,電影公司的大家長應該會說「有需要嗎?」——當時在美國電影學院負責技術工作室的迪馬提諾(Nick Demartino)如此回想當時的情況。現在的情況卻是,他說,大家深怕自己跟不上。

  第四個應該樂觀的理由是:虛擬實境需要的技術算是很實在了,不會像天方夜譚。網路幾乎隨處都可連線,處理器價格低又數量多,高解析度的顯示器也已上市好幾年了。但要讓虛擬實境發揮所有效能,技術還需更上層樓,不僅需要循序漸進,也需要大幅躍進。

(本文為節錄,完整內文請見巨科技


 知識時代襲來,科技部的「科技大觀園」在新世紀的角色是什麼?

科學新聞由Pansci.tw泛科學提供

文/知識大圖解

大觀十載,知識時代襲來

2008年1月,國家科學委員會(現為科技部)上線「科技大觀園」網站,旨在透過網路平台,整合國內各機構所產出科普文章、演講影音與各類活動等成果。迄今,由科技部科教國合司負責營運的科技大觀園網站,亦同時應用特約撰稿契約等模式,與民間科普作者簽約產製文章。

2016年12月29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議「科學技術基本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通過由立法委員黃國書等19人所提案的「科學技術基本法第十三條」的「科普保障入法」相關條文,並修訂科發基金運用「應編列一定比例之經費推廣科學知識普及化」。

2017年7月28日,由立法委員黃國書與吳思瑤舉辦,並有科技部陳良基部長全程出席參與的科技基本法之科普推廣相關子法修訂與後續執行公聽會中,科技部提出科普經費應為科發基金預算總額至少千分之五,並由科技部統籌執行的草案。

並介紹過去以「科技大觀園」做為科學普及、科學傳播為推廣核心的策略。不過,在公聽會上,有諸多學者提出對科普經費運用方式的建議,以科技大觀園作為科技部推廣科普的核心策略是否值得沿用,更值得各界進一步的討論。

(本文為節錄,完整內文請見 【Pansci.tw泛科學】
知識時代襲來,科技部的「科技大觀園」在新世紀的角色是什麼?



 

歡迎您完整轉寄本報,將優質科文知識介紹給您的親友,但未經授權請勿轉貼節錄於其他用途。

科學文化頻道 及 科文知識報
是由天下文化製作發行 所有內容著作權屬於天下文化及相關著作權所有人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04台北市松江路93巷1號2樓 
TEL:886 2 26620012      FAX:886 2 26620007     與我們聯絡:
 service@cwgv.com.tw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