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替你把中斷的線條連起來了
這可能跟人是演化來的有關。我們的袓先住在樹上時,樹葉茂密,很多東西都是若隱若現,輪廓不清楚,所以在視覺上就發展出一個「密合」的組織原則,大腦替你把中斷的線條連起來了。例如一個人站在籬笆後面,雖然他的身體被籬笆擋住,不是一個連續的線條,但是你並不會認為看到的是好幾塊同色物品,你的視覺會立刻把同色的東西放在一起,大腦替你把有缺口的線條連起來,你就看到一個人了。這個自動密合的功用非常重要,使我們可以辨識遠近不同層次的東西,而不需要看到全部才知道是什麼。如果老祖宗沒有這個能力,不能把被樹葉擋住的老虎、獅子身體連接起來,知道這些黃色的應該屬於一個東西,把這個訊息送到情緒中心的杏仁核,發出警告訊息,趕快逃命,我們可能就活不到今天。所以顏色是分類最主要的線索,如果給小朋友一堆各種顏色、形狀的東西,請他分類,他會最先依顏色而分成紅的一堆、藍的一堆;如果再要他分,他才會依形狀、用途去分。也難怪女人逛街時買東西常要衣服配鞋子,鞋子配皮包,我們常不自覺的認為顏色相同的應該在一起。
至於為什麼若隱若現會更刺激,這是因為我們的視覺是演化來打敗偽裝,專門發現食物或天敵的。祖先生活的環境是充滿了各種偽裝,因此,每一次你多辨識出一個東西時,你大腦的情緒中心就會送出一個愉悅的訊號,鼓勵你再繼續。這現象在玩拼圖遊戲時最顯著,每次拼對一小塊,你都很高興,這個愉悅的感覺使你繼續去努力,直到拼完最後一塊。但是一旦完工,這塊拼圖對你就無吸引力了。也就是說,你有興趣的是過程,而不是成果。看若隱若現的兔女郎也是,大腦替你把未連的線條連了起來,給了你更大的想像空間,每一個連的動作都給了你一個愉悅感覺,因此你對半遮的就比全現的感到刺激。
其實,婚姻也是一樣,未婚前有許多憧憬和想像,所以城外人要急著殺進去;進去後,結果揭曉了,憧憬和想像消失,覺得不過如此,因此又想盡辦法逃出來。這個問題出在只追求結果,忽略了過程,一旦結果到手便只剩下失望。人生有很多事情重要的是中間的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結果,如果能把每天的過程轉化成更接近目標的動力,日子就不會平淡而變成有生氣有活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