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abula_enews
2025/07/10第259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ˇ 
 
本期索引
*編輯筆記︰
*本期主題︰
*好書報報︰
*花絮分享︰

 
 
編輯手記

0-2歲的孩子會用「非典型的方式」閱讀

│ 喜歡閱讀•發現世界│

如果你的孩子從0歲開始閱讀,那麼你們可能會比其他的孩子經歷更多元的閱讀方式,比如說:一開始的摔書、咬書、撕書(往往伴隨著不同的發展階段而來^^)......別小看這些常被大人制止的行為,其實那都是小小孩在嘗試接觸書、接觸閱讀喔......

理解孩子的閱讀行為,不用「大人以為的閱讀方式」來限制孩子,這樣和孩子共讀的大人才不會因為對孩子的「錯誤期待」而感到挫折。

慢慢的,孩子會從共讀中「知道」書中的文字和圖像是有意義的,也開始理解透過「翻頁」,串連不同的文字和圖像所形成的故事......漸漸的,他們懂得了聆聽故事,而這也是他們閱讀的主要方式。

0-2歲孩子的閱讀,最重要的主體是孩子本身......時間長度合宜的書籍適合大人朗讀給孩子聽,即便是同一本書,0-1歲、1-2歲、2-3歲......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首讀或重讀同一本書,感受和理解的程度也會不同......


--------------------------------------
圖取自/《小心兔子洛菲和神祕的咬書怪》

| 喜歡閱讀•發現世界|
關注阿布拉的繪本生活
歡迎加入阿布拉官方LINE
(搜尋ID:@myabula)



TOP▲
 
 
本期主題

探尋微小而珍貴的事
——走進碧翠絲.阿雷馬娜的文學與藝術世界(1)

主講/碧翠絲•阿雷馬娜 訪談/游珮芸 口譯/陳文瑤

文字整理/阿布拉教育文化編輯部

探尋微小而珍貴的事_走進阿雷馬娜的文學與藝術世界
在這場講座一開場的時候,阿雷馬娜特別感謝游珮芸老師在引言中提到她的內心保有一個孩童的心,她覺得「因為要做關於兒童的作品,我們確實要隨時感受到像兒童那樣子的心境」。
阿雷馬娜接著和大家分享這本《阿雷馬娜專書:探尋微小而珍貴的事》,對她來說這是一本很重要的書,因為這是第一次有一本專書來談論她的作品。這本書是由 「哈梅林文化協會」編著,在波隆那舉行她的個展時推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個展,回顧了她將近二十五年的創作歷程。而這本書裡有非常多的專文,它們是根據不 同的主題所撰寫的,而這些主題都出現在她的作品中,跟她的創作、她對於整個創作的追尋等有關。



阿雷馬娜提到,當大家在看她的這本專書時,有時候可能會想:這真的是同一個人畫的嗎?她說就連她自己有時候也會這麼想。但這本專書確實傳達出她的創作,也 讓她理解到自己的創作歷程並更了解自己的創作。在過去二十五到二十七年間,她很榮幸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嘗試很多關於這些書籍的各種創作,而這些書、這些創 作也讓她能夠到處去旅行,比如她在二十年前其實就來過台北。
這裡面的每一本書都是她投入了非常多的心血,投入了很多自身的感情、冒險和情緒在內所創作出來的。除了書裡面所談的故事之外,這些故事裡通常也都有一個屬於她的故事。

分享影響她深遠的影像和書籍
阿雷馬娜接著和大家分享一些對她很重要的影像。首先是一張展現「在歐洲童年是多麼不受重視」的圖片。阿雷馬娜說:「因為其實在歐洲,我們常常有很多為孩童 所做的事情並不是很有意思的事。」舉例來說,有一次她要去銀行辦信用卡,行員問她是做什麼工作的,她回答她是童書插畫家,沒想到行員卻回答:「我懂了,那 請問你真正的工作是什麼?」阿雷馬娜感嘆的說:「在歐洲,如果你做的工作是為孩子而做的工作,就會讓人覺得你做的工作好像不太重要,因為對歐洲人來說,孩 子不具備社會的權力,也不具備政治的權力,更重要的是孩子沒有經濟的權力。」
阿雷馬娜提到,佛洛伊德曾經引用過一句話「孩子是成人之父」(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這句話讓她去思考,也不斷提醒著她。她認為,有很多慈善家、藝術家,甚至是電影導演、電影人等,大家都意識到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阿雷馬娜接著分享了一張雜耍演員的照片,她表示這張照片讓她想到「身為兒童圖畫書的插畫家來說,在社會的眼光裡有時就好像是雜耍演員一樣」。
然而,關於藝術家意識到孩子的重要性,則會讓她想到畢卡索,「因為畢卡索不但畫了非常多跟孩童相關的作品,他還提到當他一百歲的時候,他希望還是能保有童 心,這些都在在顯示了孩童有多麼重要」。再來是,德國畫家寶拉•莫德索恩–貝克爾(Paula Modersohn-Becker)的作品,她幾乎都只畫孩子的肖像。
還有不幸已經過世的艾姿碧塔(Elzbieta,1936–2018)的作品,她也是談了非常多關於童年、關於藝術的事情。阿雷馬娜提到,艾姿碧塔曾經說過:「孩子和藝術家,其實是住在同一個地方,而在這當中是沒有邊界的。」這句話一直讓她印象深刻。
阿雷馬娜在講座當中,也分享了一些對她很有意義、很重要的書籍,例如:莫里斯•桑達克的《野獸國》,她認為這本書不管是在意義上或觀念上,對她來說都有非 常多的啟發。她一直相信一本好的童書、對小孩來說好的書,對於大人來說也會是一本好的書。《野獸國》是第一本談論關於孩子內心世界的書,我們如何透過一艘 很簡單的小船就能進入孩子的世界。



阿雷馬娜還列舉了其他書籍,分別是:
◆雷米•查理普(Remy Charlip)的《Fortunately》:這是她很喜歡的一本書,讓她意識到事情如何能夠翻轉。
◆溫瑟•麥凱(Winsor McCay)的《The Complete Little Nemo》:旅行跟做夢對她來說也都非常重要。
◆林格倫的《長襪皮皮》:是非常奇幻的冒險,或是有關孩子的那種力量對她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披頭散髮的彼得》:還有這種壞心。
◆《阿羅有枝彩色筆》:想像的力量。
◆《愛心樹》:時間的那種流逝過程,還有隨著我們長大,我們如何能夠保有我們真正的初衷。
◆《三個強盜》:這是一本關於壞心腸或者是整個翻轉過來的一個故事。溫格爾對她來說,幾乎可以說是她創作的啟發之父,阿雷馬娜說:「我其實是邊看他的書,邊學習如何創作,因為我從來沒有學過畫畫。」
◆《皮諾丘》是她出生的國家義大利非常重要的一個象徵,在這本書裡面也讓她看到不同的觀點,還有就是「謊言」如何能夠作為一個不同的元素。《皮諾丘》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有非常多不同的版本,但是這一幅畫一直掛在她小時候的房間裡。
◆威廉•史塔克的《Sylvester and the Magic Pebble》:這是關於愛,不求回報的那種愛。
◆《我們要去捉狗熊》:當然還有冒險。
◆雍•卡拉森《我要找回我的帽子》:極致的一種簡單,但是能夠去談論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濟慈的《The Snowy Day》:在這本書裡她感受到的是小小的日常的這種史詩,就是從一個很小的事情,如何去進行一個大冒險。像這種有斗篷的小朋友形象,大家應該也很常在她的作品裡可以看到。
◆《小藍和小黃》:這是一種混合或混種的力量,就是那種能夠彼此去辨識出、認出來的那種力量。另外,當然還有如何用非常少的元素去談論非常多的事情。
◆安野光雅的《旅之繪本》:雖然完全沒有對白,但是談了非常非常多的東西,以及非常精緻,畫得非常細緻的圖像,讓人很想要一個一個仔細端看。
◆《兩隻壞老鼠的故事》:這個是關於小動物,而且是非常可愛的小動物。阿雷馬娜提到,其實她一開始並沒有太喜歡這種類型,是到後來比較長大了,才開始看這種比較可愛的小動物,她也很開心她的名字跟這位作者一樣。
◆安納斯《The War》:童書其實可以談論非常嚴肅的事情,這是關於戰爭的一本童書,阿雷馬娜覺得這本書非常棒。
◆安尼斯•羅森斯蒂爾《El Nacimiento Los Niños Y El Amor》:這是用非常簡潔的方式去談論生命的一本書。它其實是一本禁書,因為裡面有談到性的議題,這本書不太容易找到,但如果有看到這本書,就會知道它 如何用很簡單的方式去談論關於生命這樣的事情。
◆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和雷米•查理普《The Dead Bird》:這本書談論的是死亡,我們一樣可以談論像這樣的議題。

TOP▲

 
 
好書報報

新 書《時光行李箱》收藏了哪些美好的時光?
 
打開時光行李箱,發現意想不到的寶藏……

暑假又來了,你們打算要怎麼度過呢?
你們也會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阿公阿嬤家過暑假嗎?

故事裡的小男孩也是一樣,他又去爺爺奶奶家過暑假了。
可是,爺爺奶奶做的事情一點都不好玩,
爺爺喜歡看報紙、幫無聊的東西拍照,
奶奶喜歡看內容很長的書、在花園裡種植物。
每天的生活步調都一樣,讓他覺得好無聊。

他心想,要是有點事情可做就好了,
無論是解開一個謎團,還是發現一個祕密,都很不錯!
只可惜跟爺爺奶奶有關的事情,他早就已經全部知道了……

直到有一天,他在爺爺奶奶家的閣樓裡發現了一個神祕的行李箱,
裡面裝滿了奇特的東西,還有一張張看起來充滿故事的舊照片。
小男孩決定要好好調查一下:照片裡那些看起來很酷、很厲害的人,到底是誰?
爺爺奶奶會認識他們嗎?

【內容簡介&內頁賞析】

我又來了!我又來到爺爺奶奶家過暑假了。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每天都一樣。要是我有點事可做就好了!能解開一個謎團,或是發現一個祕密都好!可是,跟爺爺奶奶有關的事,我早就已經全部知道了......


他們做的事一點都不有趣。家裡的每個小角落,我都已經探險過了......什麼都沒有!


直到我在閣樓裡發現了一個行李箱......哇


行李箱裡面裝滿了奇特的東西,這些神祕的人是誰呀?我得要好好調查一下。

【作 繪者簡介】
丹妮拉.索莎
丹妮拉.索莎出生於羅馬尼亞,現居英國劍橋。劍橋藝術學院兒童書籍插畫碩士畢業,目前專職童書創作。平日喜愛散步親近自然、閱讀與手作活動。
作品風格溫柔細膩,擅長結合傳統媒材與數位技法,經常運用拼貼、鉛筆筆觸與色彩,展現富有層次的視覺效果。

【本 書特色】
    1. 探索與發現樂趣:從發現一個神祕的行李箱出發,引導孩子觀察、推理、享受解開謎團的過程。
    2. 親情與世代連結:透過孩子的視角,重新認識爺爺奶奶,建立跨世代之間溫暖又驚喜的情感連結。
    3. 圖像細膩耐人尋味:結合拼貼、鉛筆筆觸與獨特的色彩,營造出富有層次的圖像語言,讓人忍不住一看再看。
    4. 留白與想像空間:故事沒有刻意說教,也不急著給出答案,保留孩子自主思考與想像的空間,激發更多生活聯想。
    5. 喚醒生活中的驚喜感:從日常中的無聊與平淡出發,提醒孩子與大人——身邊的人和事,其實比想像中還要更精彩。
    【媒 體好評】
    ★「一座溫暖的橋梁,連結了年輕人與長輩。」~《柯克斯書評》

    ★「這是甜美、貼心的提醒,讓孩子明白,他們生活中的大人也曾經是小孩,所謂的『好玩』,對不同的人來說可以有很多種樣子。」~美國《兒童圖書中心公報》

    ★「所有年齡層的讀者,都會被那隻無聲卻充滿表情的貓所吸引,陪著小男孩一起展開這場尋找真相的旅程。」~美國《書單雜誌》(Booklist)

    ★「行李箱裡的照片和紀念品,訴說著兩個了不起的人——他們曾經歷過精彩的冒險,穿過酷炫的衣服,探索過遙遠的地方。」~英國童書評論網站(Books Up North)

    ★「溫暖而充滿喜悅,《時光行李箱》幫助讀者理解,原來別人可能比我們以為的還要更有趣!」~英國童書評論網站(Through the Bookshelf)
    TOP▲
     
     
    花絮分享
    TOP▲
     
     
     
     
    訊息公告
     
     
    美國消費者正減少吃零食、搭飛機甚至洗衣服
    面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愈來愈多消費者開始縮減支出。這樣的焦慮情緒,已經反映在多家美國大型消費品牌的銷售與獲利數據上。如百事公司周四下修全年財測,理由是消費者支出減少,加上全球關稅上升帶來的壓力,對這家飲料與零食大廠造成衝擊。

    桃園台地上的閃閃水晶 埤塘的前世,新生
    從桃園機場起飛或降落時,探向窗外,一窪窪水塘錯落於綠地之間;天朗時,與周遭的農田相映成畫,若遇夕日,則在橘紅的光輝下閃著粼粼波光。這是桃園台地上的埤塘風光,也是桃園被稱為「千塘之鄉」的緣由。這些水塘,不只是風景,更是人類適應自然環境所形成的人文景觀。如棋盤般散布的埤塘,原初是為灌溉農地,百年來,承載著桃園與水共生的歷史與文化。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56號4樓 │ 電話:02-23689416 │ 傳真:02-23689442│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