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東寫西讀
本期索引
2025/02/25 第59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粉絲專頁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小編微手記
網購包材怎回收?
文/好讀編輯室
台南市環保局在臉書分享6種常見網購包材垃圾的丟棄方式,提醒民眾二次利用的可能性。圖/臉書
圖片故事:網購是許多人購物的主要途徑之一,而為確保商品不被損壞,商家往往會用大量包材做保護。對此,台南市環保局在臉書網頁分享6種常見網購包材垃圾的丟棄方式,提醒民眾即使無法被分解、回收,仍有二次利用的可能性。

台南市環保局在FB粉專發文表示,網購所產生的包裝材料,多數無法分解或材質組成複雜,然而,在將它們當作一般垃圾處理前,仍有可多次利用的機會。

環保局表示,紙箱、保麗龍等包材可資源回收或重複利用。紙箱需將膠帶及貼紙撕除後再丟入紙類回收,若為郵局的便利箱,還可循環使用,節省郵資。保麗龍則可丟立體類或一般塑膠回收,不必拆成小碎塊,環保局也提醒,由於保麗龍僅耐熱攝氏70度,切勿將其當作隔熱墊使用。

網購常見的破壞袋、泡泡袋、緩衝材則為一般垃圾。商家為了避免包裝透出商品資訊、影響消費者隱私,通常會將破壞袋做成不透光材質,混入染料及複合材質的膜狀塑膠通常無法回收、只能丟入一般垃圾,但在丟棄前仍可拿來當作小型垃圾袋,增加使用機會。

而泡泡袋雖材質單一,但因為再利用的價值低,只能壓縮後丟入一般垃圾,或轉贈給需要的商家重複使用,留下來包裹易碎物、酒瓶。緩衝材也因為太輕薄、回收價值低,需戳破後丟入一般垃圾。

至於容易被忽略的網購出貨單,丟棄前請將個資遮蔽後,依材質把貼紙及紙類分開,貼紙丟入一般垃圾、紙類則回收。

好讀本周五問:
1.你的生活環境中,回收工作做得最好或最差的是哪裡(例如學校、小吃攤、自家等)?
2.給自己的回收執行程度打分數(0-10),並說明理由。
3.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的包裝太多或超不環保?
4.「能否當成垃圾?」哪些物品最讓你覺得困擾?
5.網購物品通常會比直接到店消費多了層層包裝,你覺得有改良方法嗎?

2月27日/周四中午12:00截稿,獲刊登者贈小禮一份,另選特別獎贈神祕禮,本期禮物於寒假後寄送。投稿由此去

 
閱讀知天下
內建導航 海龜才能長途遷徙
文/陳韻涵輯
小海龜孵化後,奮力游向大海。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海龜具有超長距離的遷徙能力,且能依據地球磁場「導航」到特定地點。另一項研究則透過衛星追蹤裝置,揭開海龜幼年生活軌跡的神祕面紗。

赤蠵龜是美國數量最多的海龜物種,其甲殼為紅棕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美國教堂山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人員觀察赤蠵龜的遷徙模式,發現海龜能記住與食物相關的磁場。

研究人員於2017至2020年間在北卡羅來納一處島嶼收集剛孵化的赤蠵幼龜,研究人員利用磁線圈系統產生磁場,模擬大西洋內不同地理位置的磁場特徵,而這些實驗幼龜在隔年野放。

在每次為期兩個月的實驗中,幼龜會反覆接觸兩種不同磁場,而幼龜只有在一種磁場內能獲得食物餵食,藉此分辨牠能否區分曾經接觸的磁場。

研究人員透過錄影觀察發現,幼龜能學習並記住特定區域的磁場特徵,且抵達特定地點時,會預期食物出現而「跳起舞來」,如身體微傾斜,頭部靠近或露出水面,張嘴並快速揮動前肢或原地旋轉。

另一項發現是,赤蠵龜依賴於兩種不同的磁場系統進行導航,磁地圖用於追蹤位置,磁羅盤用於確定方向。當赤蠵龜暴露在加入無線射頻磁場環境時,牠們的磁地圖保持穩定,但牠們的磁羅盤會被無線電頻率振盪干擾,因而失去方向感。

科學家希望探究海龜孵化到返回大海成長期間,過著什麼樣的日子。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海洋科學研究員凱特・曼斯菲爾德及其同事過去十多年來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追蹤裝置附著在墨西哥灣年輕野生海龜的殼上,最終紀錄114隻年輕綠蠵龜、赤蠵龜、玳瑁和肯氏龜的活動。

 
話題補給站
不愛讀書 很可能是閱讀障礙!
文╱記者李芯
閱讀障礙不容易被發現,又有「隱形障礙」之稱。圖/微軟 Accessibility官網
近年來有學習障礙的學生愈來愈多,根據教育部統計,112學年就有約4.5萬名學障生,其中具閱讀障礙者約占3到4成,換算下來超過13500人。由於閱讀障礙不容易被發現,又有「隱形障礙」之稱,常常被誤解是不愛讀書,而延誤治療期程,影響學習情形,形成惡性循環。

實際上,隨著網路世代興起,常有家長抱怨孩子只看影音不看書,只會發文不會寫作文,希望孩子多看書、看文章,卻發現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憂心孩子是不是也是閱讀障礙。

對此,特教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金采蓁表示,如孩子在學校寫閱讀測驗時,經常無法理解文章內容而答錯,或是在閱讀課文、一般報導時有困難,都可以留意。若孩子寫出顛倒、鏡像的文字,或是少字、甚至寫不出任何一個字,也可能有閱讀障礙,建議家長可先試著了解孩子的狀況,進一步由醫院診斷,或經心評取得特教資格。

金采蓁舉例,曾遇過一名沒辦法寫字的學生,以「說」作文的方式作答,也能「說」出好的作文,最後國中會考只考了5C,作文卻拿六級分,這就是典型有閱讀、寫字困難的學生。

如果孩子診斷出閱讀障礙,卻沒有特教身分,金采蓁說,可以考慮往職能治療求助,或是在國小、國中階段參加學校的補救教學方案,也能獲得協助。

台師大特教系教授洪儷瑜表示,依照障礙類型的不同,特教老師會教給孩子不同的閱讀工具與策略。有些人是讀寫字困難,需學習特殊的識字方法;有些人則是認得字,但讀完之後無法理解文章內容,便要學習閱讀理解策略。在升學考試方面,經主辦單位審查需要考場特殊需求者,通常會提供報讀服務,若是寫字困難,則可以透過電腦作答。

 
作文小錦囊
聯合報寫作教室—用辯論技巧寫論說文
文╱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蔡明萱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辯論比賽,或者看過辯論性節目。辯論是一種強調邏輯與思維敏捷的活動,它要求參賽者在有限的時間內清晰表達觀點,並用有力的證據來支持這些觀點。辯論技巧不僅能幫助我們在口頭表達中獲得優勢,還能有效地應用於寫作中,特別是在寫論說文時,讓文章更具邏輯性和凝聚力。以下分享如何運用辯論的技巧來寫論說文,讓你的文章更加引人注目。

ヾ明確表達立場
在辯論中,選手首先需清楚地表達自己支持的立場。同樣,在寫論說文時,開頭段落應該簡潔明了地說明你的論點。例如,若討論環境保護,可以開頭寫:「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我們必須立即採取措施保護地球。」這樣的表達能讓讀者迅速了解你的觀點,並為接下來的討論做好準備。

ゝ有力的論據支持觀點
辯論的關鍵在於用有力的論據來支持自己的立場。同樣,寫論說文時,應該用具體的證據來加強論點。有效的論據可以來自數據、研究或專家意見。比如,若支持減少塑料使用,可以引用數據指出每年有大量塑料進入海洋,對生態造成損害。具體的數據能夠讓讀者相信你的觀點是基於事實的。

ゞ預見反駁並反駁對方
在辯論中,選手常常預測對方可能提出的反駁並做出回應。在寫論說文時,也應考慮到可能的反對意見。這能使你的論證更具深度,也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例如,支持減少塑料使用的觀點可能會遭到反駁,認為這會增加成本並影響經濟發展。你可以提前回應,指出減少汙染能夠減少長期環境治理成本,並能推動綠色產業發展。這樣的反駁能讓你的觀點更加完善。

々結尾段強調立場並呼籲行動
在辯論中,結尾段往往是最具感染力的一部分,用來強調論點並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寫論說文時,結尾也應該清楚地重申你的立場,並引導讀者進一步思考或採取行動。例如,你可以在結尾處寫道:「保護環境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每一個人都應該為此付出努力。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行動,為未來的世代創造一個更乾淨、更可持續的世界。」

(本文由聯合報寫作教室提供)
●想知道更多寫作技巧嗎?《40週寫作覺醒影音書》不僅集結聯合報寫作教室專欄,更新增教師解析引導影音課程,只要跟著扎實完成40週的寫作訓練,就能擊破練習困境,聯合學苑教育商城現正優惠中。

 
活動報馬仔
好讀新聞+未完的旅程 尋求生態新解方
2022年5月,一隻被二度野放的台灣黑熊死於回家路途,聯合報副總編輯蔡惠萍走進新聞現場,探究幕後真相!

📍蔡惠萍深入採訪後寫下《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他透過文字帶領讀者從這隻台灣黑熊的返鄉旅程,看見動物生存的困境,從人類與自然的衝突裡,教導學習尊重不同的文化,從圈養與野放的掙扎中,思索著能不能找出共生共好的新選擇。

📍《好讀周報》2009年創刊迄今,拓展讀者國際視野,鼓勵議題深究與邏輯論述;選摘青少年好書,介紹科學知識和流行話題,跨領域閱讀不落人後;設有閱讀寫作專欄,增進語文能力;專欄作家剖析兩性知識,拓展生活經驗,是國高中生培養思辨不可或缺的知識型讀物。

即日起預付1,200元可獲《好讀周報》一年52期及《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一本,訂報可洽0800-666-085或上聯合學苑教育商城查詢。

 
訊息公告
雲林古坑玩透透!
提到雲林古坑你會想到什麼?完全想不到古坑竟然還有個民營的觀光酒廠「福祿壽觀光酒廠」吧!其實我們是來古坑市區吃吃喝喝才知道有這間觀光酒廠,但古坑還有不少景點可以走訪,像是水上粉紅城堡、蘿莎玫瑰花園、蜜蜂故事館等,有機會還真的可以安排二日遊,選擇入住劍湖山渡假大飯店,直接在雲林古坑玩透透吧!

我們的假期受到威脅了嗎?
義大利威尼斯的照片,通常會以清澈湛藍的運河與總督宮等建築為主。但卻鮮少秀出過度擁擠的街道、水面下的汙染、「遊客回家去」的塗鴉等景象。威尼斯與世界各地的許多城市相同,遊客多到讓當地人覺得受夠了,而起初吸引遊客的事物,已逐漸受到摧毀。我們應該要捨棄對國際旅遊的熱愛嗎?
 
 
聯合報系教育事業部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 │ 電話:02-86925588 │ 傳真:02-86433968│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