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東寫西讀
本期索引
2025/10/07 第62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粉絲專頁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本期索引
 
小編微手記
分數之外 什麼最重要?
建國中學校長莊智鈞鼓勵學生追尋願意一生投入熱情所在的領域,因為各個領域的人才都同樣重要。圖/中央社
圖片故事:台北市立建國中學校長莊智鈞在上周演講中表示,自我認同及價值單單建立在分數上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他總是鼓勵學生追尋願意一生投入熱情所在的領域,因為各個領域的人才都同樣重要。

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上周舉辦2025國鼎人才高峰論壇,莊智鈞出席並以「以高中教育作為人才培育的支點」為題發表演講。

莊智鈞說,社會對於辦學成功的標準,似乎是讓學生考高分、進入好學校,建中是全台灣最好的高中之一,擁有全台灣最優秀的學生,每一屆新生入學,他都會問同學及家長,「在分數之外,你要拿什麼定義自己」。

他說,如果自我認同及價值只有建立在分數上,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只要經過一次段考就可能出現危機,青春期是最可以也適合做夢的階段,他總是期許學生嘗試,藉由與社會互動形塑出自己的形狀。

莊智鈞提及,國家需要仰望星空的人,而不只是為了眼前的利益選擇往哪個方向走,各個專業的人才都一樣重要、一樣被需要,所以他不斷與家長呼籲,要鼓勵孩子追尋願意一生投入熱情所在的領域。

莊智鈞說,台灣社會很害怕失敗,缺乏接納失敗的文化,但他提倡「不是會了才做,而是做了才會」,並鼓勵學生學習與他人合作、讓身邊每個人都成為英雄。

莊智鈞最後表示,建中有自由的學風,但如同牛奶要倒在杯子裡才能喝,自由要有紀律才能夠享有,建中鼓勵孩子嘗試的同時,會在旁給予引導及指正,讓孩子具備良好品德,因為誠信永遠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好讀本周五問:
1.關於分數,你和師長分別是如何看待?
2.在分數之外,還有哪些是你重視的事?
3.你有「做了才會」的經驗嗎?
4.文中提到「仰望星空的人」,你認為這指的是什麼?
5.這則新聞給你什麼啟發?

10月2日/周四中午12:00截稿,獲刊登者贈小禮一份,另選特別獎贈神祕禮,本期禮物於11月寄送。投稿由此去

 
閱讀知天下
英國青少年 全面學游泳
文/陳韻涵輯
英國威廉王子與妻子凱特創辦的「皇家基金會」(The Royal Foundation)與奧運游泳3金得主狄恩(Tom Dean)的游泳學校合作,推動全國游泳學習計畫,協助更多青少年接受泳訓,降低溺水意外風險。

這項計畫已有逾200名住在資源不足地區的青少年受益,預計培養1000名青少年的游泳救命技能。

這項課程由狄恩游泳學校及通過認證的教練共同授課,提供10堂至12堂專業指導課,包括游泳基礎與水中安全知識。

英國官方數據指出,青少年溺斃人數自2019年至2020年間的20例,增加至2022年至2023年間的41例。游泳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但英國游泳協會2021年5月的調查報告顯示,英國約33%小學生學畢業時不會游泳。

此次合作以泰恩威爾郡伯特利社區泳池的成功經驗為基礎,該泳池在皇家基金會與狄恩游泳學校的協助下於2024年重新開放,由志工與非營利組織成員共同管理營運,重啟以來已吸引逾8萬8000人次造訪,成為地方復甦的典範。

狄恩表示,「青少年都應該有機會學會游泳並了解水域安全的重要性,游泳是一項能培養韌性,與朋友一起玩耍並保護生命的不可或缺技能。與皇家基金會的合作,提供英國各地眾多青少年親近游泳池並勇敢下水的機會。」

皇家基金會執行董事梅蘭妮・華特斯(Melanie Waters)則說:「伯特利社區泳池去年重新啟動的成功案例令人振奮,彰顯社區力量可以造就改變。這次與狄恩游泳學校的合作意義重大,我們希望更多家長、教師和學生能夠發現學習游泳的好處。」

 
話題補給站
為了省空間 大腦會刪除記憶
文/記者朱冠諭
大腦每天都在經歷無數新資訊並產生各種記憶,究竟哪些記憶會被保留?哪些會被遺忘?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吳嘉霖研究團隊,透過果蠅尋水記憶研究發現,大腦是根據資訊的重要性,決定留下或刪除哪一部分的記憶。這項創新且有趣的研究成果近日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讓台灣研究再次躍上國際。

校方表示,研究團隊以「口渴的果蠅」為實驗對象,設計了一個創新的學習方式。首先,讓果蠅學習將特定氣味與98%濕空氣聯結起來,形成「濕氣記憶」,接著再讓牠們學習將氣味與喝水聯結起來,形成「水記憶」。

研究發現,這兩種記憶分別由果蠅腦中不同的神經迴路負責,且兩者會互相干擾。當果蠅建立起水記憶後,濕氣記憶就會被大腦快速遺忘。進一步分析發現,當果蠅喝到水時,大腦中的PAM-γ4多巴胺神經元會被活化,不僅會促進水記憶的形成,還會主動抑制濕氣記憶,造成濕氣記憶的遺忘。

吳嘉霖表示,這種記憶管理機制可能是果蠅的一種生存策略,在野外,高濕氣通常是水源的線索,但如果口渴果蠅循著濕氣的記憶尋找水,最終卻無法找到水源並解渴,那麼這段記憶對牠的生存來說毫無意義,甚至有可能危害生命。

為了節省大腦的記憶空間,大腦選擇性刪除這段無效的濕氣記憶,而保留真正有助於生存的水記憶。更有趣的是,研究發現,如果抑制PAM-γ4神經元的活性,濕氣記憶就不會快速遺忘,代表大腦是有能力主動管理記憶的保留與刪除。

為了更直觀理解果蠅大腦的運作,研究團隊還與長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趙一平合作,運用高解析顯微螢光設備、可即時觀察活體果蠅神經元等技術,記錄果蠅大腦學習、記憶與遺忘時的神經活動,並將這些動態數據轉化為可視化的頻譜圖。

這些圖像不僅展示記憶形成與消失的過程,也幫助研究人員更精確地比較不同實驗條件下的結果,研究的創新性和突破性,獲得PNAS編輯的高度評價,也為理解人類大腦記憶的運作提供了新視角。

 
作文小錦囊
聯合報寫作教室—向印度的繁複學寫作
文╱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黃子芸
踏上印度的第一刻,彷彿墜入一個被打翻的調色盤。德里街頭,三輪車、牛隻、肩扛包裹的人群匯成一道流動的風景,不絕於耳的喇叭聲是這座城市的呼吸節奏;空氣中交融著烤餅的焦香、薑黃的辛嗆、茉莉的清甜,還有若有似無的焚香餘韻。這裡沒有北歐的沉默、德國的規矩,也不同於日本的極簡,印度追求的,是一種「全感官參與」的體驗——視覺、氣味、聲響、觸感,甚至味覺,在同一時刻撲面而來,織成一幅濃烈而鮮活的生命圖景。

印度教中有一個深邃的概念:Leela,意指神以世界為舞台展開的一場戲劇。這不僅是宗教哲學,更是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神既是演員,也是觀眾,生活中的每一個片段,無論多麼細微,都承載著深意。市場的喧囂、香料的氣息、小販的吆喝、孩童的奔跑,無一不是神意鋪陳的情節。Leela 啟示我們:在表象的混沌之下,始終藏著一種深層的秩序,一種讓萬事萬物彼此呼應的內在韻律。

走入德里舊城區的市集,攤位看似隨意擺設,卻隱含世代相承的邏輯:賣香料的緊鄰賣花的,請神像的倚著賣祭品的。這一切布局,並非來自城市規劃的藍圖,而是源於民間信仰與日常需求的巧妙融合,只為讓虔誠的主婦能在一條街上採買完敬神所需。

在印度,細節從來不只是裝飾。女子眉間的一點硃砂,不單是妝飾,更是「第三隻眼」的象徵,提醒人們保持覺知、培養內在;傳統手繪Henna的繁複紋樣,每一道曲線都蘊含祝福與護佑。這種對細節的執著,與日本匠人的精益求精遙相呼應,只是印度以一種更熱烈奔放的方式呈現——不藉由留白,而是以豐繁彰顯。Leela 存在於萬物細微之處,也提醒著我們:每一個動作、每一抹色彩、每一段聲音,都可以成為敘事的入口。

印度的繁複教給我們一種「多重敘事」的書寫可能。不必急於簡化或歸類,而是容許矛盾並存,讓多重感官經驗同時迸發。描寫一個場景時,不僅可寫其形、其聲,更可寫其氣味、觸感,以及它們如何在人的心靈中層層迴響。這種寫法或許初看顯得繽紛雜沓,卻更貼近生命的本真——我們從來不是單一線性的存在,而是同時負載著複雜、矛盾卻又鮮活的情感與感知。

或許我們都該學著接納生命中的「印度性」,於混沌裡探尋隱藏的秩序,於喧囂中持守內心的寧靜,於繁複中窺見神性的光芒。正如史詩《摩訶婆羅多》,篇章浩繁、情節交錯,卻始終圍繞同一核心——關於善惡、命運與人性的永恆叩問。

寫作的魅力,在於讓文字承載多重感官的經驗,而非只描摹表象。你可以在句子中交織色彩、氣味等感官敘述,讓每個細節都活起來,形成節奏與層次。如此書寫,不只是敘事,而是在文字裡重現一個立體而鮮活的世界,讓讀者彷彿置身街巷,感受喧囂、聞嗅香氣、觸碰光影,一字一句都流動著生命的張力與真實。

(本文由聯合報寫作教室提供)
●想知道更多寫作技巧嗎?《40週寫作覺醒影音書》不僅集結聯合報寫作教室專欄,更新增教師解析引導影音課程,只要跟著扎實完成40週的寫作訓練,就能擊破練習困境,聯合學苑教育商城現正優惠中。

 
活動報馬仔
失智友善知識王競賽
超高齡社會伴隨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台北市衛生局透過情境式線上答題競賽,鼓勵同學正確認識失智症,打造失智友善城市。

即日起到10/31,上網答題、填妥贈獎資料,就有機會獲得超商商品卡50元,還可參加藍牙耳機、精美文具等豐富抽獎,歡迎北市學生參加。詳情請見聯合學苑

 
訊息公告
小心金融歧視/保險基因檢測 未審先判
基因檢測已廣泛用於新生兒篩檢、遺傳性癌症風險評估等,但不少人擔心如果做了基因檢測,並告知保險公司,會有拒保或提高保費風險,如果不說,又怕日後理賠有爭議。不少人有基因檢測恐懼,實際上也反映了台灣這些年潛藏的「基因歧視」。

金錢是品格的試金石
常言道:「小事見人心。」一個人如何處理細微之處,往往比大事更能看出品格。尤其當涉及金錢時,更像是一面照妖鏡,讓人性中的真誠、善良或自私、功利無所遁形。
 
 
聯合報系教育事業部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 │ 電話:02-86925588 │ 傳真:02-86433968│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