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2/18 第13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科學少年 | 粉絲團
 
編輯的話 愛地球的方法
本期主打 為了我們的未來,請節能減碳!
好文推薦 什麼?昆蟲也能吃!
細菌的百變生存術
活動專區 全班來投稿!熱情徵稿中∼∼∼
不用出門也能享受到國際書展的價格!線上書展優惠方案只到2/27
   
愛地球的方法
《科學少年》編輯總監 陳雅茜
你怎麼愛地球?去年《時代》雜誌的年度人物是一名16歲的瑞典少女──童貝里。為了呼籲大人們重視環境問題,她發起「為氣候罷課」的行動,每週五到瑞典國會前靜坐,吸引全世界數百萬人的響應。雖然後來引發不少爭議,但她確實讓世人的眼光再一次聚焦在環境議題上,也因此《科學少年》特別在〈為了我們的未來,請節能減碳〉中,介紹她愛地球的方式,並進一步釐清她訴求中提到的「碳排放」、「溫室氣體」等概念。

另一個愛地球的方式,也許是……吃昆蟲。乍看之下覺得不可思議,但對一些文化裡的人來說,這只是天經地義的一種飲食習慣。昆蟲達人黃仕傑分享他對吃昆蟲這件事的經驗及觀點,閱讀後彷彿自己也張口咬了一下昆蟲,除了驚呼〈什麼?昆蟲也能吃!〉,你也將知道吃昆蟲有多麼環保!

 
為了我們的未來,請節能減碳!
撰文/洪文樺 企編/陳怡軻
每年年底,《時代》雜誌都會選出過去一年中對社會具有影響力的風雲人物,而去年的風雲人物,是歷年來最年輕的─瑞典的16歲少女童貝里。從一年多前開始,每週五她都會到瑞典的國會前抗議,呼籲政府以具體行動對抗氣候變遷,降低碳排放,阻止日漸嚴重的全球暖化。她的行動獲得世界各地上百萬的學生和民眾響應,雖然也造成爭議,但仍然使氣候變遷的問題進一步受到了全球關注。

從2000年開始,新聞總在警告人們「今年是史上最熱的一年」,不僅熱浪變得尋常,還有不合季節的乾旱或暴風雪。但讓人憂心的還不只這些,海平面上升、沙漠擴張、冰川融化等現象,也不斷上演著。科學家發現,這些異常現象的發生,很可能和全球暖化有關,也就是地球溫度快速上升的現象,而且科學家認為,人類正是促成這場氣候變遷的主因。

都是因為碳排放

人類社會大約在250年前進入工業時代,開始興建工廠,以大量製造的方式生產商品,這讓許多人的生活變得愈來愈方便且富裕。但隨著產業發展,人類也製造了愈來愈多的溫室氣體─顧名思義,就是會讓地球像溫室一樣「暖呼呼」的氣體,因為這些氣體會使地球的熱無法逸散到外太空,而讓地球溫度不斷上升。

但溫室氣體*究竟是什麼?它其實是個總稱,包含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其中又以二氧化碳的含量最多。不同氣體對暖化的影響不同,所以科學家發明了一個計算方法,將各種溫室氣體的影響換算成相應的二氧化碳含量,這個數值稱為「二氧化碳當量」,有時也簡稱「碳排放」。有了這個工具,就能將各產業製造的溫室氣體效應全都換算成二氧化碳含量,方便比較和評估。而減少溫室氣體,等於降低碳排放,這是減緩全球暖化的重要方向。

近年已有許多國家意識到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制訂碳排放的規範,也有企業研發可減少碳排放的機器,例如近年火紅的電動車,行駛時不需燃燒汽油,所以不排放二氧化碳。當然,我們在生活中也能盡一份心力,幫助降低碳排放,例如盡量走路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隨手關閉電器的電源。即使不走上街頭大聲疾呼,我們仍舊能為地球和自己的未來盡力。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20年2月 ]

 
什麼?昆蟲也能吃!
撰文、攝影/黃仕傑、繪圖/蔡嘉驊
第一次看到有人把昆蟲餐當做生意經營,是在泰國的清邁,那已經是快20年前的事了。我原本是要前往泰國的雨林尋找甲蟲,但結果讓人失望透頂。旅程最後一天,我到清邁的傳統市場打轉,發現路旁好多三輪車在賣奇怪的油炸食物,靠近一看,竟然是各種昆蟲。我看得瞠目結舌,旁邊卻不時有人靠近購買。現炸昆蟲的香味讓人口水直流,我忍不住買了一小包綜合昆蟲,裡面有蠶蛹、蟋蟀、竹蟲、蝗蟲。放入口中的瞬間感覺有點奇妙,咀嚼時的酥脆口感卻讓我念念不忘。

我原本以為這種昆蟲小吃是給觀光客嘗鮮獵奇的生意,但之後又造訪泰國幾次,才知道昆蟲是當地非常稀鬆平常的食物。根據研究,泰國的食用昆蟲多達五百種以上,就連吃動物排泄物的糞金龜都是盤中飧,完全顛覆我對吃這件事的觀點。從此之後,我每到任何國家,都會習慣性的向地陪問一下「有沒有在地的昆蟲食物?」

和泰國同樣位在東南亞的寮國,保留許多未開發的森林,國內大多數人也會吃蟲,而且依照地域環境不同,吃的種類也不同。例如在寮國中部,有村子是專門捕捉大型蛾類,剪掉翅膀並洗淨身體的鱗粉後油炸,搭配檸檬葉與胡椒鹽拌炒,在傳統市場與路邊攤都可以買到。雖然口感油膩,但檸檬葉讓昆蟲的氣味提升,是我吃過的昆蟲食物中最讓人回味的。

至於活的昆蟲,也有人吃!我第一次吃活昆蟲是在婆羅洲,是一種稱為「沙古蟲」的「美食」,在東南亞各國都可見到,在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的傳統市場也有,雖然種類不同,但都是大型象鼻蟲的幼蟲,吃法也雷同,可以串烤也能生食。串烤通常賣給觀光客,原住民和行家才知道要吃活的,但不論哪種吃法,鮮美的口感與嚼勁都讓人難忘!

在昆蟲食物攤位上,還有一般人常誤認為昆蟲的蠍子、蜘蛛、蜈蚣等。其實烤過或油炸過後,吃起來口感很相似,都有酥脆的外殼,而且沒什麼肉,但對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來說,卻是補充動物性蛋白質的最佳來源。

可以吃蝦,為什麼不能吃昆蟲?

在臺灣,吃昆蟲的想法似乎就比較令人難以接受了。我有次跟好友聚餐,大家點了許多海鮮,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鹹酥蝦與鱈場蟹。大快朵頤的同時,我提起食用昆蟲一事,好友紛紛露出驚奇的眼光,直呼昆蟲怎麼吃,不會很髒、吃起來很噁心嗎?吃了可能會生病吧!

這時,我拿起蝦子,剝下頭與殼放到盤中,再將紅白鮮嫩的蝦肉放在一旁,另外拿了一隻鱈場蟹的腳,緩緩抬起頭問大家:有人知道蝦蟹是什麼動物嗎?半晌後只有一人說出「甲殼類」,其他人僅僅點頭示意。

對!一般都認為蝦蟹是甲殼類,但依照分類學,蝦蟹被歸為節肢動物,身體一節一節的,腳也一節一節的,從鱈場蟹的腳就能了解節肢動物的特徵。但這跟吃昆蟲有什麼關係呢?其實蝦蟹跟昆蟲是親戚,都是節肢動物,牠們的身體都包覆著外骨骼,只是一個分在甲殼綱,一個分在昆蟲綱;一個大多棲息在水中,一個大多生活在陸地。

仔細想一下,同樣都是節肢動物,為什麼放到食譜上,人們的反應相差這麼大?我想最大的關鍵在於我們成長的歷程與生活教育。在臺灣,蝦蟹被當成食物,昆蟲是大自然的一員,鮮少被當成食物。但在東南亞很多國家,菜市場、路邊攤,甚至是餐廳裡,都有昆蟲食物供人點選,對當地人來說,蝦蟹與昆蟲都是食物,差別在於價格與口感。

說到這邊,有人笑了出來,表示之前在泰國曼谷曾花十塊錢泰幣買了一包炸竹蟲,吃起來味道還滿香的,口感不輸炸溪蝦。現場的朋友也紛紛回憶起自己跟昆蟲食物的關係,原來許多人小時候都吃過,或聽長輩說過,早年臺灣經濟尚未起飛時,也曾在農閒時抓蟲來打牙祭。所以吃蟲並沒那麼恐怖,只是大家沒機會嘗試而已。......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20年2月 ]

細菌的百變生存術
科學少年編輯部
我們身邊充滿了細菌,光是一公克的泥土裡估計就有千億隻,超過整個地球的人類數量!地球上的細菌不只數量多,它們還有各式各樣的生存本領,有組成互助會,一起合作吃大餐的,或是透過控制其他微生物,替自己提供養分的,甚至還有藉著吸收有毒物質存活下來的。本書的作者陳俊堯,又稱「細菌人」,在書中分享了千奇百怪的細菌生存絕技,讓人看了大呼驚奇!....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20年2月 ]

 
全班來投稿!熱情徵稿中∼∼∼
欲帶領同學共同參與「全班一起來投稿」活動的老師,請填寫報名資料。每期將選一校之老師致贈教學所需當期雜誌(至多30本)。獲選之老師請於當月底前提供10件以上30件以下學生作品參加投稿園地。並提供200字以上教學心得與全班拿雜誌之照片。

[活動報名]

不用出門也能享受到國際書展的價格!線上書展優惠方案只到2/27
[了解詳情]
 
音樂會初心者選位指南 位子越貴越好?
音樂會的門票,和看電影差距甚大,除了價位不是單一價之外,還有二樓、三樓、四樓……的差別,到底要坐哪裡才對啊?一定要花掉好幾張「小朋友」才能有最佳音樂會體驗嗎?

這家手套廠憑什麼變年產1億片「口罩王」?
因武漢肺炎掀起口罩搶購潮,讓華新醫材集團迅速竄紅;從橡膠手套起家,進階到口罩市占三成,產量居全台前三大,它如何做到?
 
 
遠流博識網 | 遠流俱樂部 | 遠流粉絲團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