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6•網路趨勢報】集結Mr.6精彩部落格內容,快訂閱【Mr.6•網路趨勢報】,讓你不錯過任何精彩文章! 細細品味【每日一詩】,悠活一整日∼輕薄短小的如珠詩句,讓你咀嚼再三、餘韻無窮,也歡迎創作投稿!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5/05第5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手札
同志平權仍路遙,熱線會和大家一同繼續努力
文章選讀
蘋果:反同公投 台灣準備好面對撕裂嗎?
熱線:【聯合聲明】反同志教育公投案是中選會對社會進行最糟糕的反面教育
巷仔口社會學:所有婚姻制度都是歷史偶然:解構反同婚神話
新聞選讀
中央廣播電台:反同公投通過 伴侶盟提訴願並聲請停止執行
紐約時報中文網:批評聲浪下,微博取消審查同性戀題材計劃
鏡傳媒:又一位小鮮肉想出櫃 好萊塢主流片商終於插旗同志片
活動快報
五月份熱線活動快報
 
 
同志平權仍路遙,熱線會和大家一同繼續努力

4/17中選會公布了反同公投三案提案通過:「你是否同意以民法婚姻規定以外之其他形式來保障同性別二人經營永久共同生活的權益?」、「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

這個消息令社群當中非常多朋友既難過又生氣,不僅婚姻平權實現之路難行,生活在國中小校園的兒少同志,處境也令人擔心。在這樣的艱困之時,熱線會與你一同堅持下去!但同時,我們也需要你和我們共同努力,邀請你們一同加入婚姻平權大平台的「對話志工」,讓我們化悲憤為力量,共同守護同婚釋憲結果,給所有人一個平等的未來。也推薦大家可以透過這個短片,了解平台的立場喔!

因此本期電子報的文章選讀,是公投特輯。首先是婚姻平權大平台工作人員的投書,以及熱線、性平會和婦女新知針對反同志教育公同的聲明,希望藉由這兩篇文章,讓大家能更了解我們的立場和想法。最後則是巷口仔社會學的好文,再讓我們好好來省思關於「一男一女婚姻制度」到底是有多自然、多正確?

新聞部分,首先是目前伴侶盟針對反同公投案提起訴願的消息。接下來則是與大家分享,近期除了公投之外,國外和同志有相關的消息,包含中國日前微博發生審查LGBT言論的消息,以及輕鬆一點,推薦大家接下來會上映的同志青春愛情喜劇~《親愛的初戀》!

活動快報,熱線20系列活動已經陸續展開!以及熱線年度最重要的募款感恩會,將要在7/15於TICC舉行,4/23就會正式開賣!誠摯地邀請你們買一張票,進場了解熱線做了哪些事情,支持自己的社群,讓熱線可以繼續做更多的事情。平時也可以常常來看看熱線的行事曆,以免錯過活動!

 
 
 
蘋果:反同公投 台灣準備好面對撕裂嗎?
論者以愛爾蘭透過公投決定婚姻平權的經驗為例,公投過程中充滿各種負面言論與錯誤訊息,對同志社群帶來巨大心理陰影與創傷;資料照片
文:呂欣潔/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集人、鄧筑媛/婚姻平權大平台立法遊說專案經理

民主是台灣人民共同信仰的價值,走過威權年代,隨著台灣民主的發展,選舉制度也更加健全,同時,人民也有更多不同的發聲管道,這些年來,台灣的公民社會以「公民不服從」的行動積極對抗代議政治,在去年《公民投票法》修正、門檻調降之後,「直接民主」的理念更容易為人民所發動,可以預見在今年底的地方大選,我們不只會投出縣市長、縣市議員與基層民意代表,更會透過公投展現針對不同議題所表態的不同民意。

然而,民主制度的發展,除了確保代議政治能完整地傳達民意之外,最終仍應是要讓社會更加多元、更加開放,讓社會中的人民都有能安身立命的環境,自由平等的生活。在婚姻平權大平台成立以來的這兩年間,我們見證的正是台灣社會民主與多元的交織過程。有許多不分性傾向、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的朋友加入我們,他們的共通點在於:相信民主多元的社會,願意溝通、傾聽,跟我們一起積極推動婚姻平權的價值。

婚姻平權的價值,不只是讓同志伴侶能夠結婚,更是在創造一個人人都能在《憲法》的保障下,建立家庭的自由選擇,也彰顯了台灣的民主與進步是和世界接軌的。

這也正是為何,昨天中選會審議通過針對同志社群發起的3項公投提案,會引起台灣公民社會的巨大反彈。這些聲音並非反對民主,而是對像這樣限縮且單一性別價值的提案,台灣社會竟要將大量社會與公共討論的資源投注在此,感到憤怒與失望。這3個提案一旦交付二階連署,鋪天蓋地而來的,將是把同志視為異類、要求讓同志消失在婚姻之外、基礎教育之外的各式宣傳。但同志是真實地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校園中也有許許多多的同志青少年,需要知道自己可以也值得擁有更好的未來,而非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我譴責與厭惡。

今年年初,婚姻平權大平台遠赴愛爾蘭,這個全球唯一透過公投來落實婚姻平權的國家,花一整天了解他們當初的修憲公投運動的來龍去脈,以及運動的歷程。愛爾蘭的運動者們在分享經驗之後,相當沉痛地跟我們說,如果可以,希望台灣永遠不要經歷公投,在公投過程各種的負面言論與錯誤訊息,對同志社群帶來的巨大心理陰影與創傷,大量的仇恨與傷害言論,惡意評價著這些社會中的少數,在兩年多後的今日,許多的同志朋友與他們的家人仍餘悸猶存。

試問,這個社會能夠接受以公投來決定身障朋友是否能平等適用勞動相關法規嗎?或我們漢人能夠決定原住民該居住在台灣的哪些地區嗎?發起公投看似「中庸」、「理性」,是一個「公民表達意見」的管道,但宣傳的過程卻會造成社會更多的對立與撕裂,投票的結果卻會影響這社會中的少數族群的權益,這個過程,將會狠狠的傷害我們所珍視的民主價值。

因為政府的不作為,因為中選會害怕被冠上「威權復辟」、「新鳥籠公投」的罵名,在未來的幾個月當中,台灣將會無法避免的經歷類似的歷程,這樣的公投過程,考驗著我們所相信的民主、自由與平等價值。請問,台灣準備好了嗎?

→原文網址

 
熱線:【聯合聲明】反同志教育公投案是中選會對社會進行最糟糕的反面教育
反同志教育公投案 是中選會對社會進行最糟糕的反面教育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團體聯合聲明稿

中選會於昨日(4/17)通過反同公投三案,其中一項主文為「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對於中選會通過此剝奪學生受教權、違反教育專業理念,且有悖於性別平等教育精神的公投提案,我們感到無比震驚與失望!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共同提出三點說明與呼籲,期待喚起更多的討論與更深入的社會對話,讓性別平等教育能真正成為台灣社會進步的基石。

1. 同志教育不是單為同志學生而設的專門教育,而是培養孩子認識並尊重差異的公民素養教育

依據 《性別平等教育法》 第12條:「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尊重及考量學生與教職員工之不同性別、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性傾向,並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據此,學校有責任來打造沒有歧視及霸凌的性別友善校園環境,並提供相關教學內容,採取各項消除歧視的積極措施。因此,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中的同志教育,旨在教導孩子認識與理解多元的性別特質、性傾向與性別認同,進而尊重不同個體的差異。除了協助同志學生建立自我認同,同志教育更能使所有學生避免因不理解而產生歧視或霸凌,並進一步學習相互平等對待。此公投提案將同志教育誤導為同志養成教育,不僅混淆了同志教育的目的,更污衊抹黑製造錯誤印象,造成社會的恐慌與對立。

2. 從小就開始教育孩子對多元性別的理解與尊重,才能建立安全的校園環境與性別友善的社會

許多研究指出,對於性別或性傾向的霸凌,在國小階段就開始出現,於國中時期最為嚴重。此公投提案以適齡為名,反對國小國中階段的孩子接受同志教育,如此將剝奪孩子認識差異與學習相互尊重的機會,令國中小校園的性別霸凌更加嚴重,和友善校園的精神背道而馳。我們認為,唯有從小教育孩子理解並尊重不同的性別氣質和性傾向,才能避免因不了解而產生的歧視及傷害,進而建立性別友善的校園與社會。

3. 以公投決定教育內容,不僅罔顧教師教育專業,更侵害學生受教權

我國國民教育之內容由教育主管機關訂定,教學用書由相關專家學者組成委員會經嚴謹程序審查。《教師法》及《教育基本法》保障教師的專業自主權,教師應負積極維護學生受教權之義務。2017年的研究顯示,近九成的學生認為「學校有必要實施同志教育」,超過八成的學生認為「同志教育應儘早實施」。此公投案意圖禁止部分教育內容;我們認為,若以公投禁止同志教育,教師將無法回應教學現場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的學習權益將受到嚴重損害。

此公投案之聽證會鑑定人台大教授劉靜怡指出,此公投案違反憲法第7條平等權、第11條講學自由、學生言論自由、自主接收資訊的自由,無法通過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之審查,有高度的違憲疑慮。

我們呼籲關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者不要連署此提案,並且向身邊的人說明該提案可能重挫台灣多年來 在性別平等教育之努力,讓我們的下一代陷入不利處境。依現行公投法,我國年滿18歲且未受監護宣告者即具行使公民投票權力,有效同意票數需多於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數達投票權人數25%以上,才能通過。若此公投提案經過第二階段連署門檻,投票時也請投下「不同意」,用我們的選票守護台灣下一代的未來。

*瞭解性別平等教育:
https://www.tgeea.org.tw/
https://www.facebook.com/tgeea.y2002/

→原文網址

 
巷仔口社會學:所有婚姻制度都是歷史偶然:解構反同婚神話
王宏仁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中國人是兩個同性男人的子孫???好可怕的神話啊!】資料來源:http://www.plurk.com/p/e595vo
反對同志婚姻的團體,最喜歡講保衛傳統家庭價值了,例如最近副總統陳建仁在接見反同團體後,接受訪問時說:「我們必須在台灣文化和對家庭、婚姻價值的理念脈絡下去考量同性婚姻。」大法官釋字第 554 號「婚姻具有維護人倫秩序、男女平等、養育子女等社會性功能」。但是,什麼是台灣文化的家庭、婚姻價值呢?什麼是「人倫秩序」呢?難道是反同婚團體說:「一男一女的婚姻具有自然生育與教養子女的功能,使得社會一代又一代地延續下去」嗎?

這種訴諸「傳統、自然」的說法,其實就是羅蘭•巴特說的神話論述:「神話的任務就是讓歷史的意圖,得到自然的正當性,讓偶成的事件看起來像是永恆的事物」。反同團體目前的歷史意圖,就是讓大家相信:婚姻本來就是一男一女的,家庭有「自然的」生育跟教養功能,透過這樣的論述,讓偶成的一夫一妻制度、自然生育養育的神話,成為永恆。

大家都知道一夫一妻根本不是台灣的傳統,三妻四妾多的是,童養媳、過繼習慣也滿地是,沒有什麼「自然」生育跟「養育」的事情,例如才不過70年前的日治時期戶口登記,「妾」可以是合法的婚姻,另外還有許多我們現代人無法理解的家族關係登記,例如螟蛉子、養女、私生子、庶子、媳婦仔、從兄、從兄違、、、,這些多元家庭的故事,就留給其他作者來說。

這裡我們要講的是「自由結婚、自由戀愛」。透過百年前,一些衛道人士論述「自由結婚與戀愛」的報章文章,來看看當時「正常的、自然的、傳統的家庭價值」是什麼?也看看當年「從古至今不變的家庭價值」,如何在1970年代的短短十年間崩解,甚至我們都已經忘記,台灣曾經歷過很長的「奉父母之命,憑媒妁之言」年代。

你們竟然要自由結婚,跟禽獸不是一樣嗎?

傳統台灣漢人的男女婚姻,不論是成年男女、童養媳或招贅婚,基本上都是兩個家庭的結合,男女雙方的婚姻締結是取決於雙方的父母。日本殖民台灣之後,仍保留這樣的慣習。台灣總督府法院在1908年的判例說:「依據(台灣)舊慣,婚姻或離婚非僅依當事人之意思即可成立,尚須遵從尊親屬(一般是父母)之意思。」也因為有這種習慣,才會出現不經過父母同意而雙方「私奔」這種字眼。還有,夫妻要離婚,也不是隨便就OK的,還必須父母同意才可以,這種奉父母之命的異性戀婚姻,可是維繫了好幾百年的傳統啊!

此外,日治時代民法規定,男子30歲、女子25歲以下,如果要結婚,必須經過「戶長」的同意。也因為如此,即使有自由戀愛,但父母仍然掌握了關鍵的否決權,以自由戀愛為基礎的婚姻,在當時可以說根本不存在。

那麼婚姻的意義,在當時是如何看待呢?在明治40年(1907)七月十六日,台灣日日新報的一篇「議論」,發表有關於「自由結婚辯」,一開頭就寫「有人來問我關於婚姻的事情,如果不是父母的命令或媒妁之言而結婚的,以前的人就鄙視之,稱做『野合』(不是打野砲的意思喔,是指跟野獸一樣的交合),但是現今卻說是自由、文明。、、、那麼婚姻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它不單只是為了男女兩個人,而是為了子孫延續、為了社會成立、為了國家保存、為了造化自然。如果僅僅只是為了男女『一時情緒的偏差』而結婚,那實在非常偏頗。、、、如果忘記上述的原因,就會變成『無紀律之民、無秩序之世』,跟禽獸有何差別呢?」

這種看法,跟一個世紀以後的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反對同婚說法,一模一樣。在「台灣基督長老同性婚姻議題牧函」一開頭就寫道:「婚姻與家庭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婚姻是指一男一女成人自願的結合,以共同生活為目的,並獲得社會和法律認可的獨特關係。在婚姻關係中,經由夫妻性行為,就有自然生育子女的可能性,因此婚姻關係可能發展成為父母與子女的家庭關係。因為婚姻具有生育與教養子女的功能,而生育與教養子女使得社會一代又一代地延續下去,所以全世界各國皆立法保障一男一女的婚姻關係。」

它一開始就先下定義什麼才是「自然的」,所謂的「自然」,就是一夫一妻制度,而且要「自然生育」。不過這個定義,不僅一點都不符合台灣的傳統(一夫多妻妾),也忽視過去半世紀來生殖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影響,例如試管嬰兒一開始也被視為「違背自然」,因為沒有夫妻之間的性行為,但現在還有人會說使用試管嬰兒生小孩的人不自然嗎?此外,該論述也訴諸「自然一代又一代延續下去」,跟百年前反對自由婚姻的說法,是不是一樣?百年前只有聽爸媽的話,人類才可以一代又一代的延續下去,現在則是要聽基督長老的話,人類才不會滅亡。

你還會相信這種神(ㄍㄨㄟˇ)話嗎?

自由戀愛的兩人,跟娼妓嫖客有何兩樣!

那麼現在社會所讚賞的自由戀愛,當年的社會是如何看待呢?

1926年的台灣日日新報作者楊鐘鈺寫道:「如果婚姻不聽父母的話,也不問對方的階級跟德行,而號稱是自由戀愛,這樣子的兩個人,跟嫖客、娼妓,有何不同呢?我還沒看過嫖客跟娼妓會孝養其父母舅姑的!」這種將「不符合社會期待的愛情」,貼上「娼妓、嫖客」的標籤,跟現在反同論述,把同志愛情貼上「愛滋傳染、性濫交」標籤,是不是很類似?反正反對的一方,一定要把非常規的愛情,跟非常規的性行為,扯在一起就是了。

另外一則自由戀愛的新聞標題是:「女子絞殺剛出生的嬰兒,丟棄在廁所,自由戀愛的悲劇」,描述一位18歲女性與23歲情人未婚生子,因為擔心養父母發現,而絞殺剛出生的嬰兒。仔細看報導內容,關鍵在於養父母要求23歲的男子必須給聘金600圓才肯讓他們結婚,在1917年的公學校教員,一個月的薪水才17圓;在1930年代,一個月20圓即可溫飽。因此家長跟男方要求600圓的聘金,根本就是故意阻撓,這名男子拿不出來,因此女孩就被養父母關在房間不得出門。悲劇是來自於自由戀愛還是父母?

當時的報章報導「自由戀愛」或「自由結婚」時,有兩個特點:首先、幾乎都是一面倒負面消息,就蒐集到的50則新聞中,只有一則新聞是比較正面地報導「自由戀愛」,其他的新聞如「高工學生被退學,中自由戀愛毒」、「自由戀愛,產下一女,男竟娶他女」、「便所內捉姦,青年自由戀愛」、「離婚多是自由結婚者」、「高雄市內一對青年男女,自由結婚不成,投西子灣而死」、、、等。自由戀愛被看成是「中毒」、悲劇人生的開始,或只能在廁所偷偷摸摸的進行。

第二個特點就是,如果出現悲劇的情節,幾乎都是一個模式:蠢女人跟壞男人,這個蠢女人可能是被「市井無賴少年誘拐去」,或者因為高唱自由戀愛的新時代女性,但「見識不足」,悲劇收場,例如報導一例為:「自由戀愛結婚未久,便惹起離異訴訟,見識不足少女極宜鑒戒」,描述一位在台銀桃園支店工作的女性,被「打扮的光鮮亮麗的青年簡慢居所迷惑,膽敢違背父母之命,把這麼好的工作辭掉,以達成她的自由戀愛願望。但是她卻不知道,這個男子根本就是遊手好閒、揮霍之徒。唉,青年的見識不足,只為了一時之間的愛情,不考慮將來的結果,造成今日這種後果,真一失足成千古恨也!」

所有的婚姻制度,都是歷史的偶然

由此可見,在1945年之前的台灣社會,所謂的「傳統」且「自然」的婚姻,就是要聽爸爸媽媽的話,透過媒人婆,找到階級相當的人來結婚。如果膽敢高唱「自由戀愛、自由結婚」,那就會「嚴重影響家庭價值、社會文化、倫理道德、教育、兒童福祉、社會和諧,甚至是人民的身心健康!」(套用反同人士的話語!)好可怕啊∼∼難怪許多家長都被嚇得要去學校抗議性別平等教材。

但是那些反對自由結婚、自由戀愛的衛道人士,大概無法想像,才幾年的光景,他們的玻璃心就碎滿地了。根據2001年的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資料統計,在1950年以前出生者,仍有高達47%是相親或媒人介紹,有8%是父母安排或介紹,這兩者加總起來就高達55%了,自己互相認識而結婚的才16%。但是才不過十年的光景,隨著台灣經濟在1965年之後快速發展,城鄉移民快速增加,傳統的媒人或父母介紹的比例,急速降低到17%,自己互相認識的比例急速增加到44%。1950∼59出生的人,20歲的時候就是1970∼79年,也是台灣城鄉移民跟經濟發展最急速的時候,整個婚配過程也急速變化,透過父母介紹跟媒妁之言而認識結婚的比例從此再也沒有回升過了。

台灣社會從此進入這些衛道人士所擔心的恐怖世界:「無紀律之民、無秩序之世」,再也回不去了,好悲慘啊!

→原文網址

 
 
 
中央廣播電台:反同公投通過 伴侶盟提訴願並聲請停止執行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左)、徐永明(左3)到場聲援。(劉品希 攝)
針對中選會日前通過3項反同婚公投提案,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今天(23日)上午赴中選會抗議,遞交訴願書,要求中選會撤銷這3個違法、違憲的公投案,同時也將聲請停止執行。

中選會日前審議通過下一代幸福聯盟提出的3項反同婚公投案,引發同志團體及婚姻平權支持者強烈不滿,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與多個同志友善團體23日上午聚集在中選會前,抗議中選會通過違法、違憲的公投案。『(現場原音)同志存在,不容抹煞!同志教育,不該公投!中選會,退回反同公投!』

伴侶盟律師團備妥10份訴願書遞交中選會,要求撤銷這3項行政處分,同時申請停止執行。伴侶盟律師團律師潘天慶說:『(原音)我們今天要向中選對於這3個反同公投提出訴願,以及申請停止執行,請中選會立即停止執行相關公投的所有程序。』

…閱讀全文

 
紐約時報中文網:批評聲浪下,微博取消審查同性戀題材計劃
去年,新浪微博的一個會議室。週五,該公司表示,它將減少同性戀內容,作為從網站上刪除色情和暴力內容的活動的一部分。 JASON LEE/REUTE
北京——迫於數百萬網民的巨大壓力,中國一家社群媒體網站週一表示,將取消對同性戀題材的漫畫和影片遊戲的審查計劃。

新浪微博曾在上週五宣布,針對其網站上色情和暴力內容的清理行動,也會針對同性戀題材。

但這一努力幾乎立即受到了批評,人們指責其具有歧視性和壓制性,還引發了大量的#我是同性戀 標籤,以及諸如「同性戀並不可怕」等口號的使用。

週一,新浪微博在一篇帖子中表示,將縮小「清理」工作的範圍,把重點放在「色情、暴力和血腥內容」上,而不是同性戀的題材上。新浪微博還對強烈的反彈有所表示,它感謝了互聯網用戶的「討論和建議」。

…閱讀全文

 
鏡傳媒:又一位小鮮肉想出櫃 好萊塢主流片商終於插旗同志片
喬許杜漢默與珍妮佛嘉納片中飾演尼克的父母,面對兒子出櫃,他們用開明溫暖的態度面對。(福斯提供)
同志題材電影在好萊塢早已不算新鮮,但過去相關作品多半都屬冷門小品,又或是偏藝術價值高的獨立製作電影,演員們卻相反,尤其對於異性戀的演員來揣摩同志細膩的情感及極度敏感的個性,其拿捏就是一種演技大考驗。即將在5月4日上映的新片《親愛的初戀》是好萊塢第一部主流片商製拍的同志題材電影,由小鮮肉新秀尼克羅賓森飾演一位情竇初開但卻害怕出櫃的高中生,他不僅吸引許多衝著他的臉而來的迷妹,試片結束後,也有人表示看到尼克向父母坦承出櫃時就忍不住飆淚。

《親愛的初戀》故事描述一名還躲在櫃中不敢讓家人和同學知情的同志青少年,當他寄給素未謀面男孩的電子信件不慎外流,令他陷入是否該出櫃的兩難情境。這樣一部深刻描述青少年心理的電影,其實是改編自一部地方的媽媽所寫的小說《西蒙和他的出櫃日誌》。這位名叫貝琪艾柏塔利的單親媽媽說:「我在寫這本書時的身分是心理醫師,有個一歲兒子,如今他都四歲了。故事中的人物已經在我的腦海裡打轉很久,我治療了很多LGBTQ和性別不明的青少年,他們無疑是我遇到最勇敢的一群人之一。作為心理醫師,我小心翼翼地不讓客戶的故事成為書中的情節,但整體而言,我受到所有我認識並治療過的青少年的啟發。」

…閱讀全文

 
 
 
五月份熱線活動快報

四月份依舊有非常多在台灣各地的各主題活動,等著大家參加唷!欲知詳情,歡迎上熱線官網行事曆查看!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