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同婚法案通過了,至今同性伴侶可以結婚一周年了,他們的婚禮長什麼樣子呢?
其實,他們的婚禮和過往常見的樣子很像,一樣會穿著美麗的華服,一樣有眾多親友祝福…,不過「爸媽是否到場祝福」這點可能是最大的變數 或許受時代與價值觀影響,至今仍有許多長輩無法完全接受同性戀,尤其「自己的孩子要跟同性結婚」,「積極同意/祝福」孩子對許多長輩而言仍非常困難。許多長輩會選擇以「消極同意」的方式面對,雖不激烈阻止孩子,可是也不願正面回應或給予祝福。
久而久之,親子關係就越來越疏離,「冷淡不討論」成了假性和諧。但在人生大事的婚禮現場,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最親的家長能來見證與祝福,哪個家長又真的不想出席孩子這麼重要的日子?
沒有真的不愛家長的孩子,也沒有不愛孩子的家長,同婚親子該如何跨過心裡的坎?在出櫃後、在結婚時,再次走入彼此的心,互相擁抱。
出櫃後、結婚時,非異性戀者與上一代的溝通掙扎
為了更了解台灣同性戀者和家人出櫃後,到底家人關係的日常長什麼樣子?運用哪些關係維繫策略、如何重建家庭關係的認同?學者訪談16位已出櫃成年人(生理男女各半,20-40歲)及其家人。
華人不喜歡起衝突的特性,使得同志常面臨家人「溫和型恐同」,「默言寬容」或「略過」的策略。不能談論、不被看見、不被認可藉由這種消音、沉默容忍,為家庭蒙上一股強烈而不可言說的壓迫與抑鬱,迫使同志即使已經出櫃,仍為了保護家人與親友的面子,而努力在家庭中表現得「正常」。
但這樣的氛圍,使得同志的家庭日常變得非常辛苦,同志出櫃成為關係重整的「歷程」,而非「一次性的事件」。也就是說,出櫃不是一場事件,是一次次經由生活中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瑣事所累積的考驗。
此研究歸納16組同志與其原生家庭的訪談內容,發現家中成員的溝通策略有不同特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溝通的「方式」,及經過誰來溝通的「途徑」上,「間接」都是相當重要的特性。
如果我有一個同志的子女…
|如何愛你?上一代和同志子女「間接隱晦」的支持與同理
「你的『朋友』呢?怎麼沒有跟你一起回家吃飯?」
或許是因為華人較傾向群體主義,且重視「面子」,同志的家長和手足常「嘴巴不說,但透過行動支持」。因此,在理解上一代對於同志子女的情感時,不只要看顯而易見的言語表達,更要留心行動與氛圍中隱晦的支持。
而同志面對上一代難以快速全然接納自己,之所以能同理長輩,並非因為強迫自己孝順,而是因為自身經歷與社會期待交戰掙扎的經驗,看見一個「人」在社會結構之下面對的挑戰,更能體會長輩何以成為現在的模樣,及他們所承擔的社會期待重量。
如果我的兄弟姊妹是同志…
|誰來溝通?手足是同志親子溝通時重要的「中間人」
「對那我的角色就變成是,一邊在安撫我哥就是(同志),你要知道媽媽的壓力,然後再跟我媽講話就是,我知道妳很辛苦,可是哥哥也很辛苦,就是我的角色」
華人習慣較為隱誨、檯面下的溝通方式,「第三方」擔任重要的協調與溝通角色,具備「衝突改造」的效果,成為上一代和同志子女之間的橋樑,避免彼此正面衝突,穿針引線傳達兩者心意、蒐集同志相關資源給上一代,同時也與同志手足傳達上一代默默的愛。
例如上述研究中,同志手足經常性地透過鼓勵家長參與同志活動、教育家長同志相關知識、及互相分擔等策略,改變家長原先對於同志的傳統認知。
如何與上一代和解?同志親子的務實策略
如果我,就是同志…
這篇研究訪談中有一段節錄:「我花了半輩子的時間去觀察我自己是同性戀這件事實,可是我花一分鐘時間跟爸爸說我是個同性戀。」
或許,在過往性/性別教育不普及的情況下,我們辛苦花了許多時間探索自己性傾向,但要上一代一夕之間接受的確有難度,藉由這篇研究的發現,以下提供幾個同志年輕人和上一代的務實溝通策略。
1. 給同志
|嘗試間接的出櫃方式
直接出櫃在華人家庭中,不一定是必要、適當的方式,透過間接、非語言溝通的方式,例如帶伴侶回家、邀請家人參與同志相關活動,多用心照不宣、顧及雙方面子的默契傳達資訊,或許對於家人的衝擊不會那麼大,也比較能讓家人每次適應一點點,越來越接受。
|關愛接納從自己開始
除了期待上一代接納自己,不妨也看看自己是否對上一代「真正關心與接受對方的不同」,研究發現即使是從日常關心、生活瑣事開始,當親子間親密程度提升,上一代也多半能因為距離拉近,而逐漸接受孩子的性別認同。
2. 給家長
|主動尋找理解同性戀的資源:
藉由閱讀相關書籍、看電影,參與團體或相關講座,或接觸諮詢熱線等,多多接觸相關議題,真實理解就能慢慢消減心中的焦慮,或因為不理解而來的害怕。
|給自己時間、回到愛孩子的心:
並不一定要逼自己立刻「接受」,而是和孩子透過討論、互相認識,與孩子保有生活中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
3. 給家有同志的家人、手足
|善用「中間人」穿針引線、善意傳話作用:
正視華人文化的隱誨、檯面下進行特性,發揮中間人傳達雙方立場,促進彼此在冷靜、不失面子的情況下相互理解,彼此正面衝突來得有用、和平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