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3/05第8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手札
3/14 來跟熱線一起看電影:《兩人之間》
文章選讀
Tatler:三月國際婦女節必看!Netflix 3部笑淚交織的「女力」原創新作
轉角國際:倫敦機智退休生活?英國第一個「LGBT+友善」高齡樂活村
yahoo!新聞:《兩人之間》女同志假裝是鄰居 伴侶關係曝光掀波瀾
新聞選讀
蘋果即時:台灣之光!釋昭慧支持婚姻平權 獲「宗教界諾貝爾和平獎」
中央廣播電台:南韓跨性別士兵之死 軍中LGBT人權的長路漫漫
Right Plus:【12+ 的聲音】默許色情片搶奪教育權?學校不教、家長避談的性教育,「長大了也不會自然知道」
活動快報
情人節搶先看:《兩人之間》
支持熱線
支持熱線,讓平權實現!
 
 
3/14 來跟熱線一起看電影:《兩人之間》
本期新聞選讀首先帶來好消息:釋昭慧支持婚姻平權,獲「宗教界諾貝爾和平獎」。再來看到同志相關新聞頻傳的韓國,日前首位跨性別軍人被發現過世於家中,年僅23歲,跨性別者的處境和權益需要更多人的重視和支持。最後則是一切平權的根基:談學校教性別教育。

文章選讀的部分與各位分享三月國際婦女節必看的「女力」作品,接著是英國第一家LGBT+族群的銀髮退休社區,將會在2021年中正式開幕!最後,熱線要包場看電影!近期將在台上映的法國中老年女同志電影:兩人之間(熱線在本週日3/14 19:00在台北光點華山有包場活動,歡迎報名參加

 
 
 
Tatler:三月國際婦女節必看!Netflix 3部笑淚交織的「女力」原創新作
國際婦女節即將到來,這個三月就讓最新影劇作品,帶你看見女性的力量!

3月8日的國際婦女節,是每年慶祝女性力量的重要時刻,隨著近年來國際上對於性別議題的關注大幅增長,影視圈更陸續出現不少關注性別議題的新作品。適逢國際婦女節,以下 Tatler 精選三部即將登上 Netflix 的「女力」原創作品,讓你跟著鏡頭,一同看見世界各地不容小覷的女性力量。


1/3《紅日狂花》(Sky Rojo)

《紅日狂花》是 Netflix 人氣西班牙影集《紙房子》團隊的最新作品,每集作品只有短短的25分鐘,劇情節奏緊湊刺激。

《紅日狂花》劇中主角是三位性工作者吉娜、凱洛和溫蒂,由於長期被老闆羅密歐壓榨,她們三人終於在與老闆鬧翻之後逃離「新娘夜總會」,在躲過皮條客爪牙追趕的逃亡過程中,她們也因而展開一趟追尋自由的狂野旅程。

上線日期:3月19日


2/3《女生要革命》(MOXIE)

由 Amy Poehler 執導的《女生要革命》,卡司陣容集結了一眾好萊塢新生代演員,包括《禁忌世代》系列的 Josephine Langford、知名演員 Arnold Schwarzenegger 之子 Patrick Schwarzenegger,並由曾演出《她們》的 Hadley Robinson 擔任主角 Vivian。

《女生要革命》故事改編自 Jennifer Mathieu 的同名小說,故事中16歲的高中少女 Vivian 向來行事低調,然而學校裡新學生的出現,卻讓她開始檢視周遭男同學越加過分的行徑。發現媽媽叛逆的過往後,Vivian 決定發行匿名刊物,點出校園裡的性別歧視問題。

上線日期:3月3日


3/3《孟買女人》(Bombay Begums)

影集《孟買女人》由印度女性導演 Alankrita Shrivastava 執導,劇中以五名不同世代、不同職業的現代孟買女性的故事,展現當代女性的堅強力量。

劇中的五位女性雖然背景相異,但都懷抱著偉大志向。為了追求夢想,她們不斷與慾望、道德、生活危機和內心的脆弱奮鬥著,當事與願違、人生陷入谷底時,她們從彼此身上找到認同感,以及足以相互扶持的緊密連結。

上線日期:3月8日

 
轉角國際:倫敦機智退休生活?英國第一個「LGBT+友善」高齡樂活村
▌倫敦機智退休生活?英國第一個「LGBT+友善」高齡樂活村

「同志族群的機智退休生活?」英國第一家LGBT+族群的銀髮退休社區,將會在2021年中正式開幕。倫敦一家住宅協會(Housing association,英國提供社會住宅的一種非營利組織)Tonic Housing,在2日正式宣佈,將會在今年年中,於倫敦南邊的蘭貝斯區(Lambeth),正式營運英國第一個LGBT+的高齡退休住宅區。圖為示意圖,為英國同志喜劇《Vicious》劇照,由伊恩麥克連主演,描述一對老年同志伴侶的退休生活。

這套退休社區,現階段一共提供19個共享產權的公寓套房,包括一房與兩房的類型可以選擇,價格介於13萬5,000英鎊到18萬英鎊(約新台幣500萬至720萬元)之間。在倫敦之所以能夠用這麼低的價格購買套房,是因為其屬於英國政府推動的「老年人共享產權計畫」(OPSO),開放特定符合條件的高齡族群用半租半買的方式,取得該屋25-75%不等的產權,進而降低購屋者需要支付的價格,剩下的股份會由房屋供應商(即Tonic Housing)持有。

為什麼會特別推出友善LGBT族群的銀髮養老村?Tonic Housing官方表示,是因為根據調查,在英國50歲以上的LGBT+族群已經有超過100萬人,之中不少人其實對於退休後的生活有所擔憂,如果退休後必須要住在一個完全只有異性戀、或者對同志族群很不友善、甚至恐同的保守社區,對這些高齡者而言,時時刻刻還必須擔心提防他人眼光,將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迫切希望能有一個支持LGBT+族群的退休社區,好讓大家能夠安心享受下一個人生階段。

要實現友善同志和性少數族群的樂活村,除了優先入住之外,具體還有什麼實際措施?根據 Tonic Housing 在入住方案的介紹,社區內的工作人員、護理人員,都有接受過相關培訓,能提供LGBT+高齡族群需要的照護服務、應對與心理支持。同時會特別在社區營造方面,不定期舉辦相關活動,幫助社區裡的同志長輩們彼此交流,既能夠免於社會異樣眼光,也能夠滿足人際關係互動的必要需求。

如果想入住這個LGBT+退休社區,現階段已可在官網上報名。除姓名、住址、偏好房型、是否接受室友等基本資訊之外,也須提供包括個人的性別認同、性傾向等等資料(性傾向一欄,除了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Queer之外,也包括異性戀、泛性戀、無性戀與「其他」等選項)。另外,由於屬社會住宅,其申請條件也包含:55歲或以上、家庭年收入少於9萬英鎊、手上未持有其他房地產等條件,才能夠購買。

而在套房之外,其他如交誼廳、餐廳、酒吧、花園等公共空間,必須與社區內的居住者共享。整體建築是由知名建築師佛斯特(Norman Foster)操刀設計、窗景還能遠眺泰唔士河。

另外,退休社區的設置地點為蘭貝斯區,過往一直是倫敦著名的同志區,在這裡,多元性別族群人口佔整體比例達5.5%,為英國最高。著名同志村沃克斯豪爾(Vauxhall)、以及全球第一個永久的彩虹斑馬線,也都坐落在此區。

由於Tonic Housing屬於非營利的社會住宅組織,因此購買土地、設計規劃等經費來源,除了住戶付的款項外,也有向倫敦市政府申請570萬英鎊的貸款補助。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也贊成此項計畫,並對此表示:「人們都應該有在支持自己的社區陪伴之下,安心度過晚年的權利。」

「我們提供這項服務,不是只因為大家都應該要『LGBT+友善』,而是我們認為,必須要從生活、歷史、以及各種需求上,去看見更多LGBT+族群的人。」Tonic Housing在官網上表示。

根據房地產經紀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的數據調查,隨著英國人口高齡化,針對老年人設計的銀髮住宅、高齡社區等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對此推出的退休房屋商品已佔了英國房屋整體的0.6%,2018年的整體總值也已達290億英鎊。

 
yahoo!新聞:《兩人之間》女同志假裝是鄰居 伴侶關係曝光掀波瀾
代表法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兩人之間》,導演菲力波梅內蓋帝初次執導筒就獲得矚目,一般同志電影偏好於情感面的交流,與如何出櫃的心理壓力問題,但本片除了這些議題之外,卻又展現另外完全不一樣的氛圍。

導演曾經到一個朋友家中拜訪,卻發現友人家的頂樓鄰居竟然是2位退休的女性,以夜不閉戶的交往方式照顧彼此,也讓菲力波靈光乍現,決定以不一樣的視角編寫劇本。

在電影中,女主角瑪德蓮因為自己遲遲無法跟家人出櫃,而與親密愛人妮娜發生衝突,當晚瑪德蓮就因為中風而送進醫院,雖然撿回一條命,卻失去語言能力。為了能夠見到愛人一面,妮娜在看護的眼皮底下,冒險進入瑪德蓮的屋裡,因此也讓看護產生懷疑。

近年女同志的愛情電影不計其數,包括有在性感情慾上著墨甚深的《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以及擁有魯妮瑪拉和凱特布蘭琪好萊塢卡司等級的《因為愛你》。但是美國知名雜誌《Variety》卻認為《兩人之間》,絕對比這幾部電影更有看頭,因為加入了懸疑、驚悚的色彩,同時也探討同志情愛最令人擔心的認同問題。

《兩人之間》將於3月19日在台上映。

 
 
 
蘋果即時:台灣之光!釋昭慧支持婚姻平權 獲「宗教界諾貝爾和平獎」
日本「庭野和平獎」被視為「宗教界諾貝爾和平獎」,證嚴法師曾獲此殊榮。日本庭野和平基金會昨(2/26)公告,2021年日本「庭野和平獎」第38屆得主為台灣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釋昭慧法師,理由為釋昭慧20多年來推動保護動物、反賭博合法化、佛門性別平等、性別正義與婚姻平權等各項社會運動的成就。對於得獎一事,釋昭慧今(2/27)午向《蘋果新聞網》表示:「我推動的這些社會運動,都是在挑破社會上的表象和諧並產生緊繃對立。我很驚訝、也佩服庭野和平獎的評審頒獎給我!」

東京時間昨天14時,日本庭野和平基金會公告台灣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昭慧法師,榮膺2021年日本「庭野和平獎」(Niwano Peace Prize)。基金會另公布一段日文影片「第38回庭野平和賞受賞者紹介」(第38屆庭野和平獎受獎者介紹)。「庭野和平獎」今年是第38屆,2007年證嚴法師曾獲此殊榮,釋昭慧法師本次獲獎是台灣歷來第2人。

釋昭慧法師這次榮獲「庭野和平獎」,主因基於佛法理念所推動的各項社會運動及其成就,包括自1992年持續至今的保護動物運動、自1994年持續至今的反賭博合法化運動、自2001年持續至今的佛門性別平等運動,以及長期支持的性別正義與婚姻平權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釋昭慧法師主導的反賭馬運動,使台灣成為世界唯一透過民主立法程序制止賭馬的國家。釋昭慧推動反賭博合法化運動,2009年9月26日於澎湖舉行的「博弈公投」大獲全勝,為台灣社會運動立下「訴諸直接民主」的模式。

釋昭慧也很關注性平議題,2012年8月11日為女同性戀婚姻證婚,是世界上首位公開主持同性戀婚禮的佛教法師;2016年11月24日,她出席立法院同性婚姻公聽會,以哲學、佛學觀點支持同性婚姻立法,發言內容的影片點擊當時甚至率飆破百萬引發關注。

對於自己得獎,釋昭慧法師表示有點驚訝,她說宗教給人印象是強調人的心裡和平,人際和諧,但她20年來推動的這些社會運動,都是在挑破社會上的表象和諧並產生神經緊繃及對立,「我很驚訝也佩服庭野和平獎提名我,以及評審頒獎給我!」

釋昭慧法師表示,如果和平等同於和諧,過多的表象和諧則是她一直以來要挑破的事情,20年來她投入這些社會運動,反賭博合法化運動形同擋人財路,佛門性別不平等運動更是讓宗教界陋規因此被外界看到並產生緊繃與對立,性別正義與婚姻平權運動更是挑動不少宗教界的神經,但她從沒想過會有人頒獎給她,而且獲頒的還是被視為「宗教諾貝爾和平獎」獎項的日本「庭野和平獎」。

釋昭慧法師表示,2007年證嚴法師曾獲此殊榮是實至名歸,因為證嚴法師長期投入救拔世界苦難,但她自己20年來推動的社會運動都在挑破表象和平,她靜下來想,自認跨越宗教人物的胸懷因此而獲獎,她佩服「庭野和平獎」評審讓她獲獎。

釋昭慧法師表示,她希望自己獲獎一事可讓宗教界勇敢反思各自宗教的慣性思考以及似是而非的觀念,有時宗教反而製造錯誤的觀念或錯誤思想及制度法規,且其對人類社會甚至全球生態,都造成巨大的傷害,人們容易對自己的慣性視若無睹,社會運動在任何國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希望人們能反思及懺悔。(許麗珍/台北報導)

 
中央廣播電台:南韓跨性別士兵之死 軍中LGBT人權的長路漫漫
法新社今天(4日)報導,南韓一名在接受性別重置手術(gender-reassignment)後被強制退役的跨性別士兵身亡事件,引發社會的憤怒悲痛並呼籲法律改革。

一名跨性別士兵之死

韓國聯合新聞社(Yonhap)報導,在一名心理健康顧問打電話向緊急服務部門通報,表示已經好幾天聯絡不到人之後,消防人員在卞熙洙(Byun hee-soo)位於清州(Cheongju)的家中發現她已經身亡,得年22歲。

南韓對於性別認定仍相當保守,和亞洲部份其他地區相比,對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LGBT)的容忍度也較低,有許多南韓的同性戀與跨性別者,大多低調過著避免引起關注的生活。

前軍中下士卞熙洙是在2017年自願入伍,並在2019年於泰國接受了性別重置手術。

報導指出,南韓國防部將她失去男性生殖器,歸列為一種精神或身體的殘障,一個軍方小組在去年裁定她應該被勒令退役。


網路歧視殺人於無形

當時她放棄了以匿名方式現身新聞會,而是穿著軍服、並向在場的記者敬禮,訴求希望軍方能讓她繼續服役。「我是大韓民國的士兵」。

警方向法新社證實這名前軍人的死訊,並表示他們正在調查。

報導指出,雖然並未發現遺書,但她的死被認為是自殺;韓聯社並引述官員說,她在3個月前曾自殺未遂。

這位跨性別者的死亡引發南韓社會的哀痛,並呼籲南韓議員要通過一項反歧視法案。

一則公佈在南韓第二大入口網站Daum的發文說,整個南韓社會都要為她的死負責。「那些因為她是跨性別者而嘲笑她,並在網路發表惡意評論的人,我希望你們反省一下對她做的事」。


從軍夢想遭殘忍破滅

南韓實施徵兵制來捍衛自己免受擁核北韓危害,所有健全的男性公民都有義務服役近2年。

但卞熙洙是一名自願入伍的士官(non-commissioned officer),而且她在去年的記者會上曾表示,從軍一直是自己的童年夢想。

她強忍淚水說,「拋開我的性別認定,我想向所有人展示,我可以成為捍衛這個國家的偉大士兵之一」。「請給我這個機會」。


軍中同志人權受關注

她的案子是南韓這類情況的首例。但國際人權團體早已對南韓對待同性戀士兵的方式表達關切。他們被禁止發生同性性行為,一旦被發現可能面臨最高2年的徒刑,即便這樣的性行為在平民生活中是合法的。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 AI)在2019年曾呼籲南韓,讓軍中的男同性戀關係合法化,警告現行的法律會助長對同志士兵的暴力、歧視和侮辱。

此外,國際人權團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也曾呼籲南韓當局,停止把軍人間同性性行為入罪,並認為南韓的軍事刑法傷害南韓的人權記錄。


川普禁跨性別者從軍

除了南韓之外,美國軍中的同志權利也經過一番波折。

美軍在1994年至2010年間,對待軍隊內同性戀者的政策是所謂的「不問不說」(Don't Ask, Don't Tell),由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提出。

後來美國政府在2011年廢除「不問不說」政策,終結出櫃人士不得從軍的禁令。

根據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時代立下的政策,軍隊原定於2017年7月開始接受跨性別者入伍,但後來川普上台後,先是把日期延到2018年,後來又決定要完全扭轉相關政策。

川普政府當時宣稱,跨性別者服役會造成軍隊混亂、代價昂貴,而且會破壞軍方備戰能力與同袍情誼,因此嚴格限制美國跨性別者在美軍服役的領域。


拜登上台禁令再翻轉

根據川普政府在2019年實施的政策,只要是曾接受性別重置手術、被診斷出有「性別不安」症(gender dysphoria,或稱性別焦慮),或是需要荷爾蒙治療的人都不能從軍。但現役的跨性別軍人,或者是在政策生效前要求進行性別重置手術的軍人則可繼續留在軍中。

不過,針對這項引發爭議的法令,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後在1月25日,推翻了川普任內禁止跨性別者從軍的政策,表示「所有美國人」若符合資格應都能從軍,「如果跨性別者在其他方面符合資格,就可以在美國軍隊報效政府」。

 
Right Plus:【12+ 的聲音】默許色情片搶奪教育權?學校不教、家長避談的性教育,「長大了也不會自然知道」
小翰是一名小學 6 年級的男生,某天早上起床時,他發現床上有些液體,他覺得很奇怪,難道這是周遭同學曾經流傳的「夢遺」?

小翰回想,同學們談論到夢遺時總是語帶嘲諷,認為那是不成熟、性慾放蕩的人才會有的「懲罰」。小翰覺得又難過又羞愧,他明明什麼事情都沒有做,為什麼會有夢遺?最困擾小翰的是,他又該如何開口跟爸爸媽媽說?會不會因此挨罵?

小華是一名小學 4 年級的生理女性,她的身體正值發育期。雖然小華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像有些不一樣,但她心想:「周遭的同學都沒有反應、爸爸媽媽也沒有特別告訴我什麼,應該沒有關係吧?」因此雖然覺得哪裡「怪怪的」,也沒有想太多。

直到有一天,小華上廁所時,突然發現內褲上有血,她嚇了好大一跳!冷靜下來後,隱隱約約想起這好像叫做「月經」?小華原本想找班級導師求助,但導師是生理男性,這讓小華感到很害羞,而且小華也害怕因此被其他男同學捉弄。

幸好小華的好朋友小千陪她去保健中心找護理師,透過護理師的幫助,小華的月經才獲得妥善處理。

以上 2 個案例,是現在許多兒少面臨的真實窘境,起源於教育體系中,對「性」的忌諱與恐懼。

傳統文化對於「性」的相關話題十分保守,只要談論到性議題,常被有心人士無限上綱。若我們將焦點拉回近幾年的教育現場,不難發現「假借性教育之名,行染黃兒童之實」、「性教育是鼓吹性解放」、「性教育是骯髒知識」等陳述不斷出現。

前陣子引發爭議的彩虹媽媽,也是因為他們使用的教材上有著「性衝動是自己的自制力不足」、「女生要守貞才道德」等言論,使得性教育再度遭受汙名與誤解。


文化限制、課綱不足,連老師都不會教

面對這樣的文化壓力,性知識的傳遞極為困難,根據兒福聯盟 2016 年針對臺灣兒少性教育知識的調查報告指出,臺灣兒少性教育明顯不足,高達 1/4 的家庭從未與孩童談論過相關知識,更有將近 7 成的家長從未與孩子討論過性行為議題,此外,近 3 成的孩子表示,曾經碰過老師刻意跳開某些性知識議題不談。

除了文化限制,課綱中的性知識也顯著不足。根據教育部發布之 108 課程綱要規定,雖然第 3 階段(國小 5-6 年級)已納入「青春期的探討與常見保健問題之處理方法」,然而參照各版本健康教育課本後,可以發現,課本不僅多半著重於體育發展,對於生理知識更是鮮少描述。

而與第一線兒少接觸後,許多人也頻頻表示並沒有接受到相關的教學。長久以來,老師們習慣叫孩子「回家自己看」、「回家問父母」或直接跳過、完全不提。可見雖然課綱規定必須教授性知識,現實卻存在落差。

《家庭教育法》已明定性別教育應包括性別生理內涵,是家庭教育範圍之一,但進一步檢視臺灣教育部轄下之各縣市「家庭教育資源中心」及「教育部網站」等現有資訊,皆著重家庭正向教養、情感教育,以及自我保護等課題,顯見性教育內容尚未獲得政府重視。

此外,若按《性別平等教育法》所訂,國中小除了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每學期至少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 4 小時;但在師資培訓、教師增能等研習課程中,卻缺漏了性教育及情感教育。

根據教育部於「衛生福利部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簡稱「部兒權」)會議中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去年 8 月至 12 月「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於國中小教師研習活動分類中,在共計 44 門研習課程內,有近 7 成是關於性侵害等法令及通報機制操作培訓,且在不到 3 成的性平教育研習簡介中,僅有極少數包含情感教育的增能研習,其中更幾乎沒有性教育的相關知識增能。

教師培訓的不足,反映在教學實務上,除了教學品質無法達成期望,想要落實教學的老師也常表示不知道該怎麼教、不知道如何與學生對話,最終只好重複以往慣例──跳過不教。


性知識長大了也不會自然知道,反而手足無措

文化限制、課綱不足、教師知能落差,以及家庭內部的壓抑、家庭型態的變遷,使得正規教育體系中的性知識正在「被消失」,對兒少的發展極為不利。

如同開頭所提及的 2 個案例,兒少們面臨生理反應時,往往手足無措,去年 5 月的報導曾指出,隨著兒少身體發育普遍提早,臺灣女童的初經平均年齡已下降至小學 4 年級(約 10 歲);然而受限於臺灣課綱的安排,這些女童卻得等到 5、6 年級,才「可能」學習到相關知識。

曾有研究指出,臺灣兒少的生理相關知識來源主要分為 2 種途徑:「優等生」多藉由醫學書籍來獲取知識;「普通生」則依靠媽媽的傳承,學習生理期的因應措施。然而,無論是誰,都擁有平等獲取知識的權利,不應該因為家境、資本、階級而有所區別。

此外,近年來因為家庭型態變遷,越來越多隔代教養、單親家庭等,這些家庭對於月經知識的相關教育,時常遭遇困難而難以負擔,遑論大多數家庭也難保所傳授的衛教知識必然正確。我曾遇過一些兒少,因為家庭內部想要節省花用,便告訴孩子衛生棉一天只需要換 2 片就好,導致兒少遭受感染,面臨健康風險。

這些隱憂,讓許多生理女性兒少因為知識不足,如同前述中的小華,在初經來潮時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甚至可能遭同學取笑或攻擊,認為褲子沾到血以後「是個噁心的人」、「一定會變得兇巴巴」等,或如同案例中的小翰也一樣。比起月經,現有教育體系中關於「夢遺」的討論更加隱晦,甚至在教科書上完全看不到相關知識。

許多兒少都曾反映自己第一次夢遺時,非常害怕與他人提起,認為夢遺是種「被懲罰」、「不光彩」的事,同時也會產生自我責備與羞愧的心情。非但如此,這個經驗被其他同學得知後,容易遭受「他一定是性慾放蕩」、「他一定都幹很骯髒的事才會夢遺」等錯誤標籤,更別說可能導致進一步的霸凌。


學校不教、家長不談,等於默許色情片搶奪教育權

性教育不只包含生理方面,也涵蓋心理情感表達。根據兒盟同份調查顯示,約有 3 成學生未能了解「處理分手失戀情緒、表達情感」等抽象的情感性問題。當兒少無法從父母、師長身上得到正確充足的性知識時,教育體系等於放任成人色情片、腥羶露骨的傳媒以錯誤觀念奪取教育權。

這些影片、報導為了追求戲劇張力,內容往往誇大不實,像是所謂的「女生說不要就是要」便是最經典的例子。我們常常可以在恐怖情人社會案件中,聽到加害人辯稱「A 片都是這樣演的,為什麼我就不行?」檯面上一片忌口的結果,並不會讓兒少保有所謂的「純真」,反而迫使兒少只能從不正確的管道獲取性相關知識。

兒盟報告亦顯示,在家長、老師避談,教材課程也有所缺漏的情形下,卻有 54% 及 70.2% 的 5、6 年級生表示「自己已了解有效的避孕方式」,兒盟指出,這樣的現象讓人擔心孩子們「無師自通」的性知識是否正確。

兒盟的擔憂不無道理,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107 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顯示,近 10 年國中生曾發生性行為的比例從 2.3% 大幅攀升到 5.7%,國中女生有過性行為、但未避孕的比例亦創新高。

學校教導避孕知識,與鼓勵孩子從事性行為完全是兩回事,避孕方法是所有人一輩子都可能運用到的重要知識,當學校選擇不教,反而使許多孩子在好奇嘗試性行為後,因不懂避孕而懷孕,或增加罹患病的風險。

中正大學林明傑教授分析近 10 年國內性侵害通報事件,發現事件中的學生有半數屬於「合意未成年性交罪」,林明傑認為,若中學生能有普及與合宜的性知識與性侵害/性騷擾預防知能,將大幅改善國內性侵事件帶來的傷害,也能保護中學生免於遭受性侵。


性教育不是骯髒怪物,而是保護與賦權兒少的重要知識

有媒體亦曾於報導中舉出實際案例,敘述一名兒少因為對性的理解薄弱,連被性侵了都沒有知覺,直到長大後回頭追溯才發覺自己受到傷害。此類憾事發生當下,即便兒少能及時被通報,卻也常因性教育不足,而在驗傷、做筆錄時無法正確說出事情經過,甚至叫不出各部位的正確名稱,導致事件追溯面臨困境。

性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要,正因它可以教導兒少拿捏身體界線、保護兒少遠離非法傷害;此外,當傷害真的發生時,也能降低受害者的不安,更有利追訴加害者。

2018 年,聯合國於《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中便提及,性教育充足與否,對於兒童的健全人格發展有著非凡的影響,其中家庭與學校更在教育體系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臺灣性學學刊的研究也指出,當學校性教育課程教得越詳細,教師教學技巧越好,且學生對學校性教育滿意度越高時,學生的性知識會越佳、性態度會越正向,相關生活技能的表現也會越好。當家庭以越開放自在的教養態度談心也談「性」,孩子對於性知識的概念也能越完善健康。

總而言之,當我們因為忌諱而選擇閉口不談「性」時,並不是在保護兒少,而是助長社會對許多生理現象的汙名,甚至導致歧視與侵害。

 
 
 
情人節搶先看:《兩人之間》
2021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強勢問鼎2021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意外奪走了他們來不及說出口的愛


時間:03/14 19:00入場,18:30開放現場取票

戲院:光點華山電影館(100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報名網址:點此報名

・為維護觀影品質,開演後20分鐘將不再開放入場,敬請提早前往。

・因應防疫需求,請協助我們留下每一位觀影朋友的聯絡資訊,謝謝!

・如有輪椅席需求,請先與本會聯絡後再報名:02-2392-1969 周一至周五14:00-22:00

・有加購《阿媽女朋友》的朋友,將於取票時一起給書喔~


【劇情大綱】

已經退休的妮娜與瑪德琳兩人是秘密愛戀多年的伴侶,眾人皆以為兩人只是分別住在頂樓公寓兩側的普通鄰居關係,就連瑪德琳的家人也不例外。兩人平時在公寓間來去穿梭,享受親密情愛的喜悅與日常生活上的照顧。

原本妮娜一直希望能夠兩人雙宿雙飛,離開法國搬去義大利共度餘生,但是沒想到瑪德琳因為一次無法預料的中風事件,讓所有的事情大逆轉,在無法以正常方式的溝通下,妮娜心急如焚,忍不住內心充滿痛苦慾望,偷偷摸摸闖入有看護照顧的瑪德琳房裡,只為見最親密愛人一面!而同時卻也被瑪德琳的女兒發現關於兩人私密的真相,引起軒然大波,兩人的感情還有重見天日的時刻嗎?

 
 
 
支持熱線,讓平權實現!
熱線為社群繼續努力,也需要依靠著社群的支持,如果你認同我們,歡迎你支持熱線做更多事情,支持熱線你可以:

信用卡捐款

ATM轉帳

郵政劃播

電子發票愛心碼:0609

王道銀行彩虹認同卡

小熱鋪 HOTLINE SHOP

了解你的支持所促成的改變:熱線歷年工作報告書

認識熱線20年:20週年專刊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