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分的文學世界裡,期待與你邂逅!【聯合藝文報】精心為你準備,精采書評與新書資訊的美麗饗宴,邀你遨遊浩瀚書海! 「從注視別人的生命過程,累積自己生命的厚度」。【同位素】以人文的價值與口吻,介紹社會上的種種同志文化、資訊等。
2005/11/8 第077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特別報導 Unix伺服器建置低 開發具想像空間
技術趨勢 多核心時代尚未到來
企劃專題 跨入M化門檻 MVPN整合先行
活動快遞 企業e化解決方案唯一網站 CPRO資傳網
《摘自資訊傳真周刊《PCWEEK》,受限於篇幅無法刊載全文,若需詳細資料,請聯繫編輯部(02)2715-3000轉213》
特別報導

Unix伺服器建置低 開發具想像空間

一項由國際數據資訊(IDC)委託中華徵信所進行的國內前一千大企業Unix伺服器使用調查中顯示,有四成的受訪企業伺服器建置規模小於10台。另外,有九成採用Unix伺服器企業會同時建置NT伺服器(NT Server),而企業在Unix伺服器的品牌取向上,則以國際商業機器(IBM)、惠普(HP)及昇陽(Sun Microsystems)為主。

對於這項國內千大企業Unix伺服器使用調查資料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有近四成的企業在Unix伺服器的數量上低於10台,在這數量上遠低於預期,似乎也代表仍有開發空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有建置Unix伺服器的企業中,約有九成五的業者也會同時建置NT Server。這項調查中也顯示企業在伺服器的整合上,由於資訊科技資源的虛擬化,以及有效運用伺服器資源將是未來的趨勢。

在1000大的伺服器建置狀況調查中,有使用Unix伺服器的企業111家中,有84%的受訪企業伺服器的總數量在50台以下,而在10台以下的也占了40.5%,也就是說有43.2%的比例其伺服器數量是介於11台~50台間。

另外,在這111家擁有Unix伺服器的企業中,有95%的企業同時擁有NT Server,其次同時擁有Linux伺服器的比例有61.3%,至於同時擁有大型主機的比例是最低的,只有25.2%。

進一步來看伺服器的建置種類數分析上,有96%的企業至少都是兩種類型的伺服器建置分布,其中擁有3種的比例最高為48.6%。至於擁有4種的則有18%。而只有一種伺服器類別的只有3.6%。

中華徵信所進一步分析,因為資本額、營收狀況的不同而在伺服器類別的建置上有顯著的不同,資本額愈高、營收淨額越高,建置4種伺服器的比例也愈高。人力規模在100人以上,未滿300人的企業,建置4種伺服器的比例相對最低。不會因為營業時間的長短而有顯著的差別。

在伺服器的品牌方面,不論是那一種類型的伺服器,總體來說受訪企業使用NT Server以康柏(Compaq)/惠普(HP)居多,比例為73.4%,IBM居次,比例為62.9%;但是在Unix伺服器及大型主機的數量上,則以IBM最多,IBM在Unix伺服器是的調查比例為49.5%,大型主機則為71.4%,HP在Unix伺服器的採用比例只有27%,也低於昇陽的38.7%。在Linux伺服器的調查方面,目前HP與IBM的比例是差不多的,HP比例為36.8%,IBM則有39.7%。

調查發現,NT Server伺服器的應用範圍相對比較廣,有65%以上的受訪者將NT Server應用在網路伺服器(73.2%)及郵件伺服器(74.2%)及資料庫伺服器(64.9%)。其他類型的伺服器在企業的應用上則偏重於特定類型的伺服器,如Unix伺服器業者主要應用在企業應用伺服器(65.5%)、Linux伺服器在企業中主要應用在郵件伺服器(43.5%)及網路伺服器(48.4%)。大型主機大多應用在企業應用伺服器(88.0%)。

IDC對此進一步解釋,當企業需要大量資料處理及高穩定度的應用程式,如大型的客戶關係管理(CRM)、ERP導入時,會偏好以Unix或是大型主機大規模做為企業伺服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速運算的應用企業間的比例相較較低,無法進一步比較。

在租用伺服器的可能性上,調查資料也顯示有24.3%比例的受訪者有承租伺服器的可能性,不考慮租用的比例則高達75.7%。至於會租用伺服器的類型整體來說告類都偏低,其中最高的NT Server比例為18%。但是IDC認為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由於無力購買高階伺服器,但可以透過租用方式達到相同的目的,卻不用花費高額的預算片。而部分大企業也考慮把一部分的服務交給伺服器租用服務廠商處理,以達到成本控制與較佳管理的效益。

在伺服器的選擇上,調查也發現不調是那一種伺服器的使用者,在評估各品牌伺服器時都以產品穩定度做為最優先考量。其次的排名則是品牌知名度、價格合理及產品技術、維修技術等。(相關內容詳見本刊當周要聞)

ΔTOP
CIO專欄
鼎新許權璽表示,對企業來說,若能整合運用既有程式或元件,BPM與SOA的結合將可更進一步。。

因應全球化競爭 BPM扮演推手

全球化趨勢讓企業面臨更多的競爭,而企業內部的資訊交換與協同運作更成為能否發揮產業聚落的優勢所在。也正因如此,企業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再次吹響了企業走向國際舞台的號角,要為企業升級推上一把。

過去各企業多半較為熟習工作流(Workflow),根據國際組織WfMC的定義,Workflow是自動運作的業務過程部份或整體,以文件、訊息或其他資料方式展現,讓使用者得以以此採取行動,並在各使用者與單位間傳遞。

簡單的說,Workflow是一系列可以相互連接,自動進行的業務活動或任務,如果將業務過程視作河川,其中流通的資訊都可以看成是Workflow的一部。

不過,隨著企業逐漸成熟、跨系統跨單位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Workflow頗有不足,也就跟著發展出企業流程(Business Process)的觀念。

那麼,什麼又是企業流程與BPM?

一般的定義是,企業流程是一組商業程序(Procedure)的結合,透過不同的活動步驟(Activities),達成企業營運的目標,包括提供客戶產品或服務、內部工作運作、部門間溝通協調等,涵概企業行銷、銷售、研發、生產、製造、與上下游廠商或客戶互動等都算是企業流程的範疇。

而企業流程管理(BPM),則是針對企業流程做全方位的管理與改善,以促使企業運作更清晰與具有彈性,因應企業營運與生存的各項需求。一般來說,企業對於流程通常沒有明顯的管理機制,甚至仍停留在全然人工、手動的階段,由電話、信件、會議等方式被執行著。

華苓科技(Flowring)說,藉由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協助,包括服務導向資訊架構(SOA)與企業流程管理等,企業可以建立、擴充與管理現有的商業行為,整合各個資訊系統,包括ERP、CRM、HRM、SCM等系統,將企業內外部的運作以資訊服務的方式,透過企業運作(流程)的串聯,提供給顧客、供應商、內部的員工、高階主管,更快速的服務與即時的資訊。

鼎新電腦(DSC)強調,透過整合ERP、PDM等應用,協助管理者進行溝通與決策,才能提升企業品質與速度,更進一步完成電子商業(e-Business)的目標。

超義科技(AboveE)則指出,在企業將BPM導入跨部門運作之後,更可進一步應用在串連前後端的業務與生產協調,為現有業務進行評量,再加上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t;BI)方案以帶動績效分析和流程改進的依據。

不過Workflow發展至今,已經面臨不少瓶頸。最大的問題在於,就在於Workflow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現在的需求,也在時代巨輪的滾動之下,跟上其他新興科技的應用。

身為相關產品開發始祖之一、鼎新電腦的BPM產品部副理許權璽說,鼎新電腦在1996年時開發出Workflow產品EasyFlow,然在協同軟體如IBM Notes與Microsoft Exchange的帶動之下,一般的Workflow頗有不足,也讓企業追求更大的進步。

許權璽透露,上述企業期待的並不只是改善個別工作流程的效率,而更希望BPM或相關工具能改善企業營運。「對企業來說,能夠將各自獨立的商用軟體,藉由標準化的訊息傳遞而加以結合,將使得企業生產力倍增。」此外,許權璽也強調,熟知企業核心流程的使用者,能將企業營運及時展現在IT系統上,以為即時回應。(相關內容詳見本刊深度報導)

ΔTOP
技術趨勢

多核心時代尚未到來

雖然電子資訊的使用已走向「應用導向」時代,但對於處理各種應用資訊,仍然需要高效能的硬碟來完成。主要的原因在於,合乎理想的「生活應用」通常需要處理多樣化自然訊號,或是能有立即的使用反應,傳統單一處理核心要達成這種要求並不容易。

因此,近年來包括PC在內的產品,都開始強調所謂「多核心」處理器,關於多核心的必然性,本刊社論早在三年前即已評析,但今日的硬體架構本質上與所謂多核心仍有待努力,真正符合效能要求的產品,須從架構上重新建立做起。

縱觀市場上各種由資訊試圖轉向生活應用的硬體產品,尤其以處理器為主,強調的是「單一封裝內含兩個處理單元」。這種雙或多核心的定義方式,表面上看來也不算離譜,但若從嚴格角度分析,與「單一不可分電路含多個處理核心」還是頗有段距離。

理想上,多核心架構類似生物大腦,每個單一處理單元未必具有完整處理能力,但可在共用其他線路後,同時處理、綜整出多個運算結果。這是資訊界數十年來的理想,也是平行處理電腦想達到的境界。

這種產品具有不特定範疇、無特定排程的資訊處理能力,可以同時接受數個事件刺激,再運用最大限度的同一電路加以處理。目前人類可以普及的技術,或稱為現行架構下的技術,基本上是循序處理或用分立的電路處理,後者就像使用兩台電腦做兩件事一樣;而這,也是先前Intel雙核心處理器的架構,即便該公司新產品已與競爭對手AMD類似,在內部使用共同匯流排控制電路和快取記憶體,但基於未大幅重新設計的理由,兩公司的多核心架構還有很大進一步整合簡化空間。

除了電腦處理器外,再擴大一點來說,整個資訊產品的硬體架構也可以再做改變。如前所述,現有架構設計之初便是以單一工作為主,雖然後來陸續朝多工處理修正,還是萬變不離其宗。換個角度,也許個人資訊用品可以不再只有一個萬能的處理器,而分別由許多信號處理器組成。

從不同尺度來看,現有硬體架構比較像是多工處理的單一節點,但因此節點同時也是一個完整產品,所以在現階段、整體大環境的架構侷限之中,不容易有跳躍性進展。

在多處理任務導向的時代,或許由巨觀到微觀的架構都要改變,節點和整體具有既分離又不可分割的處理運算相依性。這種架構與網路世界比較相近,如果進一步發展許多具處理功能的微網路節點,再與個人用設備相依協同運作,便可以更接近理想。

ΔTOP
企劃專題 
在行動辦公需求逐漸提高下,行動電信業者也提供企業M化服務,其中MVPN是企業M化工程中導入時間最短,導入門檻最低的應用服務,是企業M化市場中,接受度最高的行動加值方案。

跨入M化門檻 MVPN整合先行

隨著行動化時代來臨,許多企業對於行動的需求越來越多,尤其企業因員工分處各地,或因處理工作事務無法固定坐在辦公室,而企業也因而付出大量的電話費支出。為了因應越來越多需要在移動中進行和完成商業活動,行動電信業者近年來積極推廣企業市場,其中行動企業虛擬網路(MVPN)是目前企業接受度最高的M化方案。

2000年開始國內的電信業者即開始推出「行動企業虛擬網路(MVPN)」服務,運用企業原有的E1或T1專線及智慧型網路,將行動通訊網路及企業的有線固接網路串連起來,讓辦公室的桌上分機開始行動化,以增加企業的行動力及M化的程度。行動企業虛擬網路(MVPN)整合了公司內部的分機與企業員工的行動電話,形成一個專用的網路及「一人一機一號」,無論員工身在何處,都可以隨時隨地互相聯繫,客戶打電話進來也不會找不到人。同時,MVPN也讓企業用戶降低通信費用,節省成本。不過,MVPN只實現了企業整合行動通信與市話分機的目標,且大多數是使用語音與簡訊服務,是M化的最低門檻,行動通信業者未來將會推廣數據業務,結合3G服務,讓企業實現行動辦公的需求。

許多企業員工都有行動需求,如果不在座位上就找不到人,公司為了找人用公司的市話撥打員工的行動電話,成為一項龐大的支出,加上員工各有不同的行動電話系統,通訊,即使員工大多數使用同一家行動電話系統, 也只能省少數的錢。MVPN服務讓企業將員工的分機與行動電話整合成一個群組,依照日期、時間、業務狀況需求規劃不同的轉接設定,電信業者提供專用編碼(Private Numbering Plan;PNP),讓企業用戶可以透過整合式智慧型虛擬行動企業通訊網路,將員工桌上的分機、專線或手機號碼設為易記易撥的單一簡碼,或是直接把簡碼設定與原來分機相同,只需撥簡碼,即可轉接到員工桌上的分機、專線或手機。

舉例來說,A與B在同一家公司,桌上分機分別是1234與5678,公司為採用MVPN之前,公司找不到人或各自找不到對方時,要撥打各自的行動電話。公司採用MVPN後結合專用編碼,A與B都把簡碼設定與分機一樣,A的MVPN簡碼1234與B的MVPN簡碼5678,不管公司找他們,或是A與B互相找對方,都只要撥對方的MVPN簡碼,就可以轉到對方的行動電話。

此外,MVPN也能把平時往來的客戶拉進MVPN之內,比如C是這家公司時常往來的客戶,用同一家行動業者的號碼,公司便能為他申請了一個MVPN簡碼,只需要撥打MVPN,就能打到C的行動電話。因為MVPN的使用,不會有客戶打電話來找不到人,老闆找不到員工的情形。企業導入MVPN後,不僅能將企業的分機行動化之外,行動電信業者更提供比網內互打更優惠的通信費,企業因此能大幅降低通信成本,企業與企業員工也能夠把自己的電話與公務的電話分開,更能清楚了解每個月的通話費。

MVPN的概念,起源於過去電信業者為了讓同一個企業位於不同地點的交換機,形成一個虛擬的專屬網路,讓不同分公司之間可以透過專屬網路、專用編碼以簡碼撥號,推出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服務,雖然MVPN與VPN不盡相同,但是觀念類似。網際網路發展以後,利用公共網際網路和專用IP建立虛擬專屬網路,也稱IP VPN。

近年來行動技術發達,企業為了因應資訊時代,也需要快速的聯繫不同地點的員工,因而建構在行動電話網路上的行動虛擬專屬網路(MVPN, Mobile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應運而生,台灣電信業者一般稱作智慧型行動企業網路或行動企業網路等名稱。MVPN是由行動電話業者提供類似固網中交換機的專用網絡系統,讓網內的移動用戶可以形成一個閉合用戶群組,群組內的人相互之間可以透過撥簡碼的方式,連絡道對方,不會因為對方不在座位上就聯絡不到人。

MVPN最早在1998年,由英國的電信業者Cable & Wireless率先針對商務客戶推出MVPN業務服務,後來也擴展到Cable & Wireless在其他國家與地區的行動服務,包括新加坡、澳洲、香港、巴拿馬等,成為國際性的MVPN服務。隨後英國其他電信公司也跟進。不過,英國的電信公司把MVPN當作固網的附屬業務,與固網業務包裹出售,屬於包含在固網業務中的加值服務。(相關內容詳見本刊特別報導)

《受限於篇幅無法刊載全文,欲詳讀內容,請參閱資訊傳真周刊《ITWEEK》第759期》

ΔTOP
活動快遞 

企業e化解決方案唯一網站

CPRO資傳網 http://cpro.com.tw/

全方位滿足企業e化需求,不論硬體、軟體或解決方案; 不管是CEO、CIO或IT經理人;資傳網都將提供您邁向高競爭力、高效率的最佳捷徑。

資訊傳真 鄭重推薦

ΔTOP
 

「體驗愛情」網路徵文活動

最深情的話寫給最愛的人,現在請你用心中的話語,不管是甜蜜、浪漫、酸楚或苦澀,現在請妳勇敢的寫出屬於妳自己的愛情體驗,就有機會獲得好禮哦!!>>前進徵文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