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車訊1.3.5電子報】包含最新、最即時的國內外新車訊息快遞,絕對能滿足車迷們全方位的需求! Exemode推出體積焦小的鑰匙圈數位相機,專門拍攝1:1的正方形照片,小巧體機可方便隨身攜帶記錄生活點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0/01/07 第10期|看歷史報份
訂閱 / 退訂|直接訂閱
●本期專題
[國外作家]揭發成長黑暗面的少年小說家 梅格•洛蒐夫
[好書大家讀]第56梯次入選圖書 非故事文學組
●新書報報
•《梵谷,這麼好玩!
•《誰是偷畫賊?
•《完美替身
•《鄭明進與二十個插畫家的秘密通訊
●兒文短訊
資深作家黃郁文、傅林統、黃基博的童心世界 研討會
童話調色盤-展出圖畫書原畫及手稿創作聯展
2009開卷好書獎出爐

歐美少年小說主題廣泛,許多作家勇於書寫青少年成長過程經歷的黑暗面,本期專題[國外作家]由閻雅萍介紹得過許多大獎的作家梅格•洛蒐夫的創作歷程和作品,歡迎點閱。
第56梯次「好書大家讀」各組入選圖書中,非故事文學組出版量較少,但好書仍值得推薦,請點閱欣賞。





 

[國外作家]─揭發成長黑暗面的少年小說家 梅格•洛蒐夫
文 / 閻雅萍

獲得許多英美小說大獎的梅格•洛蒐夫在為青少年寫作的小說經常帶出生活中的黑暗面,書中青少年所遇到的問題幾乎和大人的無異,她認為父母親們其實不必隔離可以讓孩子們更了解這現實生活的媒介……

2007年,梅格•洛蒐夫(Meg Rosoff)以小說《以防萬一》(暫譯,Just in Case)榮獲英國卡內基大獎,而這才不過是她的第二本青少年小說創作,其實早在第一本小說《我的生存之道》(暫譯,How I Live Now)出版時,作品已受注目且廣獲好評,奪得二項英美兒童小說大獎,2004年的英國衛報兒童小說大獎(Guardian Children's Fiction Prize)及2005年美國圖書館協會「普林茲文學獎」金牌獎(The Michael L. Printz Award)。

以青少年小說創作發跡於英國的梅格•洛蒐夫,是位美國人,1956年出生於美國波士頓,排行老二的她,家中有四個姊妹,成長過程順遂,從小生活即環繞著詩歌和故事,受母親影響熱愛閱讀小說,但從來就不喜歡美國經典小說之一的《小婦人》,喜歡形容自己是早熟型的讀者,其中《時間的皺紋》(A Wrinkle in Time)、《密祕花園》(The Secret Garden)和《靈駒系列》(The Black Stallion Series)是她特別喜愛的一些書,對這些書裡的細節她反到印象深刻,甚至比近期閱讀的書更讓她記憶尤新。洛蒐夫對英文文學的熱愛得歸功於14至17歲求學時期的一位老師,這位老師對文學的熱情及鼓勵學生寫作的態度影響了洛蒐夫,同時也讓洛蒐夫愛上莎士比亞作品。

轉換跑道 從事寫作工作
洛蒐夫於1974年進入著名學府哈佛大學攻讀英文系與藝術系,但發現自己過得並不快樂,在和學術課業奮戰了三年後,決定休學,轉往英國倫敦的聖馬丁藝術學校學習雕刻一年,之後便回美國完成學位,畢業後的十年,在紐約從事廣告和出版相關工作。然後,有一天他突然辭掉工作,返回倫敦,自此即一直定居在英國。

洛蒐夫原本以為自己會到七十歲時才開始寫小說,之所以著手創作《我的生存之道》,是受了妹妹罹患乳癌去逝的影響,妹妹的去逝讓洛蒐夫體認到,人生苦短,應該即時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於是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寫了《我的生存之道》。不過就在該書出版前,她也被診斷出也罹患乳癌,所有洛蒐夫的姊妹都患有此病,幸好她的病情算是穩定地被控制住了。由於《我的生存之道》初稿只花了洛蒐夫三個月的時間,讓她誤以為寫作其實很容易,但後來在創作《以防萬一》時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以防萬一》花了近二年的時間完成。除了青少年小說外,洛蒐夫還和插畫家蘇菲•布萊克沃(Sophie Blackall)一同創作了三本圖畫書。

作品特色鮮明 刻畫生命轉折
洛蒐夫小說有一大特色,就是第一人稱口吻敘事,她覺得以第一人稱比較容易進入創作題材。第一人稱寫作的手法,讓讀者可以更貼近及感受主角們的轉變。《我的生存之道》和她的三本榮獲「卡內基勳章」(the Carnegie Medal)的小說《我是什麼》(暫譯,What I was),皆是以第一人稱書寫,當主角們在故裡經歷了各種生命的轉折,洛蒐夫也花相當的篇幅刻化他們內心的感受。不少書評在看過《我的生存之道》和《以防萬一》後,把他們拿來和《麥田捕手》(The Catch in the Rye) 比較,從這二本書看來,《以防萬一》比較容易讓人聯想到《麥田捕手》,主人翁一樣是男孩,也同樣地對這現實世界帶著股抗拒感。不過洛蒐夫說真正影響她寫作的是麥德琳•蘭歌(Madeleine L'Engle)的《時間的皺紋》,的確,可以在《我的生存之道》主人翁黛西的身上看到梅格的特質(《時間的皺紋》裡的小主人翁),一樣地有意志力,一樣地契而不捨。

由於洛蒐夫的小說常帶著黑暗面,且書中青少年所遇到的問題幾乎和大人的無異,讓她常常被問到自己的書是否適合青少年閱讀,她認為父母親們其實不必隔離可以讓孩子們更了解這現實生活的媒介,如果過度保護他們,那麼長大這件事可能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衝擊、甚至覺得長大是件痛苦的事,而她的書只是要告訴大家在成長過程中有黑暗的一面是沒有關係的,遇到問題或困難總有辦法解決的。

■ 延伸閱讀
★梅格•洛蒐夫的二三事 個人官方網
★梅格•洛蒐夫的作品 •How I Live Now (2004) • Meet Wild Boars (2005) • Just in Case (2006) • What I Was (2007) •Jumpy Jack and Googily (2008)• Wild Boars Cook (2008) • The Bride's Farewell (2009)

「好書大家讀」第56梯次入選圖書 非故事文學組


看圖說話:月球火車
作者:林良 繪者:余麗婷等
出版社:國語日報
適讀年級:國小低中年級

推薦的話:林玫伶(臺北市立明德國小校長)
這本書由圖畫和兒童詩歌所組成,先有獨立的圖,再有看圖創作的詩歌,對文字創作來說,要能詮釋圖畫,甚至在圖畫中提煉新的滋味,創造新的意境與趣味,是個不容易的挑戰。
本書所設定的閱讀對象是低幼兒,閱讀本書可以多識蟲魚鳥獸之名,例如〈水筆仔〉一篇用「倒垂的箭」形容水筆仔的果實,向下面的爛泥發射,然後自己長根發葉;又如〈叩頭蟲〉一篇把叩頭蟲被抓時,會頻頻叩頭或運用反彈方式逃生的習性,透過兒歌介紹給小讀者認識。本書也充滿文學的樂趣,例如〈茶杯的故事〉一篇,描寫這個茶杯與眾不同,因為它泡茶「用的是故事包」。本書也為小朋友的小小願望代言,例如〈營火會〉一篇,描寫小朋友長大後想當童子軍,因為當了童子軍,「就有大露營」,「就有營火會」,就可以「整夜跳舞不用睡」! 至於大人想閱讀,最有趣的方法是和作者比賽:遮掉文字,只看圖,看看你的想像有沒有比作者高明!

人人都需要一顆石頭
作者:拜爾德•貝勒文;彼得•帕諾圖;丁凡翻譯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適讀年級:國小中高跨國中
推薦的話:王錫璋(前國家圖書館參考組主任)

推薦的話:王錫璋(前國家圖書館參考組主任)
美國童書作家拜爾德•貝勒(Byrd Baylor),長期和繪本畫家彼得•帕諾(Peter Parnall)合作,創造出多本關懷自然和人生,並以單純背景來凸出主題的插畫,自成獨特風味且富詩意的作品。這本《人人都需要一顆石頭》,原作雖是1974年出版的,但還是可讓我們了解這兩位作家和插畫者的風格。 這本書比一般線條熱鬧和色彩繽紛的童書繪本,或許顯得單調、冷峻些,但畫風卻顯得線條柔美,氣息清新,表現出單純而深邃幽美的意境;文字則是淺顯易懂,但頗富哲理和禪味的散文詩型態,會帶給小讀者們對繪本童書不同的體驗。 作者在書中以人人都需要一顆石頭,而為大家訂下找尋一顆好石頭的十條規則;最重要的規則,則在於石頭要能適合自己,也要尊重自己的選擇。 如果我們把選石頭換成選朋友,或是選擇自己人生的方向,小朋友就會發現,這十條規則都很適用呢! 可見,作者這些文字,都饒富哲理的,但他就是能以接近自然的道理告訴大家。

愛與幸福的動物園:來看旭山動物園奇蹟
作者:原子禪著;龜(火田)清隆攝影;黃友玫譯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適讀年級:國中

推薦的話: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者)
這本書報導一個日本地方性動物園如何從瀕臨關閉的危機中起死回生,創造全日本參觀遊客數第一的經營奇蹟;並且對於動物園可傳達的生命教育訊息,以及人與動物共存之道,提供了絕佳的啟示與省思。 位於日本北海道的旭川動物園抱持著「不和其他動物園做相同的事」的夢想,努力成為「被各種生命包圍的舒適空間」,許多創意的設施、制度如「兒童牧場」、「行動展示」、「大口嚼時間」,或動物居住環境如紅毛猩猩的空中放飼場、水中隧道的立體企鵝館等等,都反映出對動物生命型態的理解和尊重,令人在大開眼界的驚嘆中由衷感動,果然有愛與幸福的感受。園中與遊客互動的活動和服務,亦有幫助遊客更瞭解動物的需要和自然面貌的用心。 作者精確的捕捉到旭川動物園體貼生命的信念與熱情,使這本報導文學不只有紀實的資料,也充滿人文精神,非常好看。書裡有許多表情豐富的照片,譯筆流暢,增添了閱讀的樂趣,老少咸宜。

閱讀新視野:文學與電影的對話
作者:許建崑作;陳又凌繪
出版社:幼獅文化
適讀年級:國中

推薦的話:林文寶(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兒童文學與影像閱讀是近年來相當IN的話題,兒童文學籍由電影產業走入文化產業是現象之一。《閱讀新視野》以兒童電影為例,細談兒童文化,深入淺出。 此書分為七個章節,分別為:〈光影的世界〉談阿拉丁、泰山故事的演變和以羅賓漢的女兒為例談經典故事再創;以《玩具總動員》和《史瑞克》等片談〈告別童年〉;以《花木蘭》和《辣媽辣妹》等片談〈公主的條件〉和母女的衝突;以《冰原歷險記》和《超人特攻隊》等片談〈勇闖天關〉的歡樂與危機以及勇氣與思考;以《沙仙活地魔》和《現在,很想見你》等片談親情和友情;以《蝴蝶》和《天生一對》等片談童年的悲欣、純潔與自然;以《一千零二夜》和《嘰哩咕系列故事》等片談魔法和電影的絢麗,每個章節均顯露許建崑對兒童文化獨特的見解,生動有趣。本書也可以說是一本兒童文學與電影的入門手冊;書後的附錄還附上電影大補帖,與讀者分享書中提及的每一部電影!


梵谷,這麼好玩!
作者/蘇荷兒童美術館/策劃,林千鈴/監製 出版社/天下雜誌

這本獨特的繪畫遊戲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兒童從不同角度深度認識梵。 從線條、從補色、從光影、從風景畫、從肖像畫,為讀者全方位解構梵谷,提供方法讓父母師長帶領孩子玩梵谷,讓孩子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貼近梵谷,了解梵谷藝術創作的獨特與趣味…… more...

誰是偷畫賊?
作者/艾莉絲.布洛奇 繪者/凱莉.墨菲 Kelly Murphy 譯者/趙映雪 出版社/天下遠見

馬文和家人住在龐巴迭家公寓的廚房水槽後方。他是一隻甲蟲;健世則是一位男孩,和媽媽、繼父,還有年幼的弟弟住在紐約市。健世在11歲生日收到鋼筆和墨水當禮物,馬文竟然忍不住技癢,用它畫出了一幅精細絕倫的袖珍畫,令健世大為吃驚,也讓龐巴迭家人以為健世是繪畫天才。 馬文和健世因為這幅畫成為朋友,但也因此捲入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一件幾近無懈可擊的藝術品竊案…… more...

完美替身
作者/安德魯.克萊門斯 譯者/周怡伶 出版社/遠流

葛瑞森兄弟,這對雙胞胎,又要搬家了!一直被別人搞混,實在很煩。不過,陌生學校的開學日,能有個雙胞胎兄弟作伴一起上學,其實也滿好的!但是,六年級開學第一天,哥哥雷伊卻感冒待在家,弟弟傑伊只好一個人去上學。傑伊發現了一個大烏龍:新學校裡竟然沒人知道有他哥哥雷伊這個人!他的名字沒有在點名單上、沒有置物櫃,也沒有他的學生檔案。傑伊差點要報告學校了。但,靈光突然一閃,他決定,這個錯誤可能對他們倆會很有用,而且會爆好玩…… more...

鄭明進與二十個插畫家的秘密通訊
作者/鄭明進 出版社/積木文化

廣受美術界讀友歡迎、有「台灣兒童圖畫書教父」之稱的美術教育家鄭明進老師最新作品。鄭明進與插畫家多年交友紀錄及歷史悠久的壓箱寶獨家曝光。 明信片+塗鴉+立體作品+圖畫書+秘密情事,認識來自世界各地20位有趣的插畫家私底下的不同種面貌……more...

資深作家黃郁文、傅林統、黃基博的童心世界 研討會
由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和國語日報主辦的「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年度會員大會、兒童文學大專論文獎頒獎典禮 暨資深作家黃郁文、傅林統、黃基博的童心世界研討會」將於1月9日到10日,在國語日報社五樓第一會議廳舉行,現場將邀請黃郁文、傅林統、黃基博等三位前輩,分別發表專題演講,還有六篇和三位前輩相關的論文發表,以及兒童文學的創作與研究座談。(文/檸檬黃)

 

童話調色盤-張又然、貝果、張瓊文、冉綾珮圖畫書原畫及手稿創作聯展
由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策劃主辦的 「童話調色盤-張又然、貝果、張瓊文、冉綾珮圖畫書原畫及手稿創作聯展」 將於分館4樓雙和藝廊展出(臺北縣中和市中安街八十五號,(02)2926-6888 ),展出時間:2010/1/5-2/25,主辦單位並邀請插畫家張又然、冉綾珮、張瓊文、貝果等進行繪本講座時間與畫家導覽時間。 (文/檸檬黃)

 

2009開卷好書獎出爐
由《中國時報》開卷周報連續舉辦20年的年度開卷好書獎,於2009年12月26日出爐,包括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十大好書•翻譯類、美好生活書獎、最佳童書與最佳青少年圖書等,共有37本書獲獎。其中最佳童書、最佳青少年圖書的評委有:李崇建(作家)凌 拂(作家)張怡雯(?公國中教師)劉鳳芯(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羅位育(作家、北一女中教師)等人。2009開卷好書獎得獎好書將在近日於各大書店、圖書館展出。 (文/檸檬黃)

怎麼用英文開戶?
在美國,使用現金的機會比台灣少,公共事業費用、房租、學費等定期的支付大多利用銀行帳戶自動扣繳或是開支票。因此,一旦確定地址與電話號碼後,要盡快在銀行開戶。

意想不到的臺北角落
臺北市的大小車站裡的美食美物,還有前衛時尚的裝置藝術、感人的插畫故事,到故宮的青瓷花瓶、清明上河圖,搭車之餘還能來場藝術洗禮,快來趟車站裡的旅行!

童書新樂園 http://blog.udn.com/yujinchen0412 │ 歡迎出版社提供童書新書及活動資訊。
E-mail:yujinchen@livemail.tw │ 主編:陳玉金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