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詩與詩論的年終回顧「新世代」一詞,放在今日的五、六年級身上已沒有多少意義……台灣現代詩走到此刻,真正的「新世代」應該由七年級詩人拿出作品來承擔……
「經典重出」是今年第一個亮點
去年年終我於《聯合文學》發表〈詩的盛世〉,試圖證明2011年既發生了許多詩的盛事,從出版角度來看亦允為詩的盛世。豈料文章發表後,被慣稱為「新世代」的各年級代表性詩人不約而同,於12月輪流施放煙火:五年級唐捐施展《金臂勾》,六年級李長青交付《給世界的筆記》,七年級林達陽傳遞《誤點的紙飛機》。唐的戲謔癲狂、李的直面現實、林的虛構迷離,三本詩集絕不妥協地各成一窗風景,也象徵了三個年級間「世代差異」具體成形。期盼甚久才等到所謂「新世代」分裂歧出,我又怎能不滿懷欣喜,迎向2012?
企業經營需要KPI關鍵績效指標,所幸評估詩及詩論還用不到這套。唯僅就數量而言,2012年的詩集與詩論出版量皆明顯減少,亦不復聽聞去年「詩集出好多喲都沒錢買了怎麼辦」這類哀號。好書畢竟不會也不該寂寞,「經典重出」的幾本夢幻逸品應是今年的第一個亮點。蘇紹連《童話遊行》、羅智成《光之書》、劉克襄《革命青年》,在在重現上個世紀80年代解嚴前的壓抑氛圍下,向內挖掘的詭奇想像以及向外吶喊的鏗鏘自覺。其中《革命青年》彙整自《松鼠班比曹》、《漂鳥的故鄉》、《在測天島》三書,是劉克襄憤青時期的珍貴代表作。今日聞名的「觀鳥達人」與「市場超男」,早年實以政治詩起家。這些作品質樸單純卻理直氣壯,諷世刺人時堅持一個也不饒恕,其質地遠非學院或咖啡館內的革命詩人可比。至於他以「劉資愧」本名印行百餘冊(後又焚燒殆盡)的《河下游》,恐怕跟羅智成《畫冊》一樣,都在詩人「悔少作」考量下復刻無期。
五、六年級詩人
漸成詩創作中堅世代
第二個亮點則是五、六年級詩人漸成台灣詩創作的中堅世代,評質抑或論量,率皆如此。比他們更早一輩,當然還有陳黎、羅智成,乃至於更資深的張堃等皆有新作問世:困於惡疾的陳黎以兩百首「再生詩」完成《妖/冶》,教皇羅智成孵育十年乃有長詩《透明鳥》,張堃裁縫生活入詩遂能感受《影子的重量》。但五、六年級的詩隊伍顯然更為龐大。羅任玲《一整座海洋的靜寂》、鴻鴻《仁愛路犁田》、李進文《雨天脫隊的點點滴滴》、隱匿《冤獄》、孫梓評《善遞饅頭》,以及鯨向海「新歌加精選」式的《犄角》,是今年中堅世代最能彰顯個人風格的六本詩集。至於楊寒、木焱、薛赫赫、邱靖絨、游政穎這幾位六年級詩人,創作資歷都超過十年,也都選擇於2012年印行新詩集,唯皆難抗同一世代鯨向海《犄角》的魅力與威力。鯨詩勝在風格成家,難以襲仿。不獨是本地,若將台灣六年級其他詩人的作品抹掉名字放到對岸詩壇,鯨詩應該還是最難找到「中國好朋友」的特異聲音。
七年級詩人網路、出書兩頭忙
第三個亮點是七年級詩人日常雖活躍於網路,但也開始主動結集成冊,以饗實體書讀者。活躍於各大小文學獎的作者,今年似乎特別勤於露出:阿布《Deja vu似曾相識》、廖啟余《解蔽》、徐培晃《火宅》、潘家欣《妖獸》、吳俞萱《交換愛人的肋骨》與推出第三本詩集的羅毓嘉《偽博物誌》,毫無疑問都是七年級最具代表性的創作者。羅毓嘉繼《嬰兒宇宙》後的這冊《偽博物誌》,再度獲得寶瓶文化加持,應是七年級詩人中首位蒙大型出版社特意培育的新星。悠遊網路世界者不難發覺,羅毓嘉與鯨向海雖有十歲差距,但兩人皆屬跟隨及按讚者眾多的超級FB名人。讀者們透過部落格或臉書與作者頻繁互動,究竟對羅與鯨的創作有何「影響」,應該是值得持續追蹤觀察的議題。但《偽博物誌》中最能打動我的,竟是那篇後記〈這是一本靜物之書〉。兩年前剛踏入職場的高材生,如何抵抗財經記者一職尾隨的誘惑、貪婪與冷酷……羅的散文在此比詩更為精準動人。說到「貪」,我必須承認自己是個貪心的人,都到年底了還在期待林餘佐、崔舜華、波戈拉三位七年級詩人的作品能夠整編印行。畢竟讓讀者品嘗了一整年渴望與折磨交替的滋味,明年總該作個交代吧?
必須一提的是,我認為「新世代」一詞,放在今日的五、六年級身上已沒有多少意義。對邁向知天命的五年級和迎接不惑之齡的六年級來說,「究竟還要新世代多久?」林燿德90年代前後提出的「新世代詩人」論,其內容與描述恐怕已逾時效——台灣現代詩走到此刻,真正的「新世代」應該由七年級詩人拿出作品來承擔。
詩刊活躍,評論歉收
最後一個亮點來自詩刊。《台灣詩學》居然健康平安、從不脫期的走了二十年。當年的詩刊界小老弟,迄今已成為唯一同時擁有詩論壇與學刊的創、評重鎮。今年《現在詩》又輪到夏宇主編,於是有了實驗性十足的《劃掉劃掉劃掉》。最年輕的詩歌游擊隊《好燙詩刊》也以連續36個□□□□□□來表示主題(馬賽克),主編「煮雪的人」還祕密出了一本《小說詩集》。積極深入高中及大學招募社員的《風球》,活動不曾間斷,人數仍在擴增。資深的《創世紀》、《笠》、《乾坤》當然還在……光看詩刊這塊,2012算是「過得還不錯的一年」吧?
未盡圓滿者,當屬2012年詩評論的歉收。網路上討論最火熱的「《中時》謝微笑」與「《聯合》鍾神話」兩大文學公案,詩論家們既難以切入,亦幾無參與,詩評論之弱勢可見一斑。以著作而論,蕭蕭推出力作《後現代新詩美學》,為自己經營多年的新詩美學三部曲畫下完美句點;六年級則有陳政彥《台灣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理論與實踐》、楊宗翰《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這些書的共通點,就是學院味太重了些。至於顏艾琳《詩樂翩翩》偏向文創教學,嚴格說來並非新詩評論。我個人最引頸盼望的,還是數位文學界「雙蔚」須文蔚、陳徵蔚的最新評論結集。台灣的詩創作早已不再局限於紙本或平面,當超文本/跨文類/多媒體的詩洶湧奔至,請問評論者要拿什麼工具與之交鋒?以什麼作標準評斷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