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書:詹澈詩集《下棋與下田》(人間出版) 在台灣當代詩人中,一輩子「一以貫之」能為工、農、漁、原住民等弱勢族群發聲的詩人不多,發得好、發得擲地鏗鏘有聲的就更少,而詹澈絕對是其中極少數的佼佼者。
他的身上,不,他的基因裡藏著一位孜孜勤墾的古老農人、肩背上扛著一座魁梧的大武山,血液裡卻也奔流著一條憤怒暴漲的溪流。他是一位曾衝冠怒髮帶領十二萬農漁民走上街頭,到如今,又能把鋤頭與筆頭在指掌間不斷當劍一樣「拔出一種感覺」的漢語詩人。而海峽兩岸,最缺少的就是這樣的詩人。
他的新作《下棋與下田》收詩103首,為四年內作品,是他的第九本詩集,成果斐然,中堅代詩人有此創作活力的已然不多。而他童年到青年踩踏的彰化溪洲、台東和屏東的土地經驗,及穿插其上的親情、鄉情和民情扮演了最關鍵的背景,也成了他創作可以源源不絕的深井活泉。
與他早期詩作不同的是,這些年他曾為農業產銷問題奔走兩岸,也曾賃居待業,騎著腳踏車載著新婚妻子女詩人司童出入都市街巷窄弄,所見所聽所聞迥異於前半生的鄉野視域和其後參與的社會運動,更多民間的隱情隱藏在轉角。同時更多管道使他能耳聽八方,得知各地加入WTO所叢生的農漁民問題層出不窮,比如「荒廢的漁村」一村接一村,「荒魚的漁船」一艘連一艘;比如漁婦剝蚵仔其艱苦有如「從結塊的雲層中剝開曙色/或從煤層中剝出白玉」,因為一小時剝一公斤,一公斤二十元,詩人寫其身姿不由正面而由側筆下手,說她「安靜篤定的低頭蹲著/陽光從我們胯間經過她的肩膀」,但不懂WTO的她「站起來時陽光從她肩膀滑下」、「握手時力道就像要拉住上岸的纜繩」,笑容則「彷彿剝不開的牡蠣殼倔強著木訥著」,始終維持著她身為「漁婦」篤實拙訥的本色。
而當他寫農民時,最大的不協調是,水田一塊塊消失,曾經是可以踩小水車的地方矗起大摩天輪,但「推動歷史往前輪轉」的農民們,卻「也似從輪軸被拋出去的一塊塊爛泥巴」,無用而無言,末了那塊農地很可能成了捷運站的出口,農家子弟成了上班族,「地鐵捷運摩擦著日子的兩邊」,「我」則因在捷運站出口聽到「虛擬廣告上公雞啼叫的雄姿/不禁挺胸昂首啼叫一聲/卻逼出淚水含在眼裡/我仍然忠誠徒勞用身家性命磨損著一個日子的兩邊」。「忠誠而徒勞」是今日多少農工漁民們的苦痛,此時他寫的不只是他自己,而是這世上千千萬萬陷於城鄉矛盾交錯之中下階層子弟的共同感受。
詹澈是個在前進中勇於不斷跳躍的詩人,文字樸質而有力,此集中他以三十幾首詩的篇幅試驗著所謂「五五詩體」(每首五段,每段五行),以節制自身奔放激盪的詩想,期許用較簡潔的詩體納容豐沛的經歷、運轉奔突的想像,這使得他慣常四、五十行以上的中長型詩獲得縮減,有了較輕盈堅挺的羽翼,使讀者閱讀樂趣增添不少,好像田地可以無限大,但棋盤總在有限的範疇內,詹澈尋求的或正是舉鋤與舉棋之法,「下田」與「下棋」如何平衡互補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