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ve 商業洞察週報】為行銷人、創意人、品牌經營者提供靈感來源和知識庫,讓每個人都更懂行銷! 如何為4∼7歲的孩子挑書?漸進式親子共讀,可培養孩子專注力?快看【信誼奇蜜4-7歲育兒報】的精彩內容。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8/29 第510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閱讀世界/弘一大師踽踽獨行
人文薈萃 閱讀世界/打開文學的肚臍看看
失落物語 推薦書: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陳克華】詩想

  今日文選

閱讀世界/弘一大師踽踽獨行
王鼎鈞/聯合報

推薦書:李淑珍《安身立命: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探索與重建》(聯經出版)

淑珍教授在他的《安身立命》一書中說:「才華出眾、生活浪漫的李叔同,皈依佛門,成為弘一大師,」「絢爛奪目的藝術家,突然轉變為淡泊自苦的雲水僧。」李教授引用豐子愷的解釋,豐氏把人類生活分成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靈魂生活三個梯次,人人追求物質生活,大部分人在物質生活之上追求一些精神生活,另有極少數的人,所謂精神生活仍然不能滿足他,他追求更高的靈魂生活,所以李叔同先生要出家。豐氏可能受唯物思想的影響,認為精神生活仍然是現世肉身之事。一般認為書畫,詩詞,金石,油畫,音樂,話劇都是精神生活的寄託,李叔同對這些都有很高的成就,他斷然捨棄這一切,皈依佛門,可見「美育」並不能代替宗教。

當年李叔同名滿天下,這樣一個人物皈依三寶,會產生可觀的名人效應,增加佛門的號召力,所以佛門弟子尊為大師,在佛家著述中有很高的曝光率。那些文章刻意凸顯大師的佛性慧根,省略了由俗入佛之間的漫漫長途,以及沿途的苦悶、探索、徬徨,以致我們一般讀者有一個印象,李叔同成為弘一,是一個戲劇性的變化。李淑珍教授從大眾視角追述其事,也提到「從絢爛奪目的藝術家,突然轉變為淡泊自苦的雲水僧。」

接著書中以七十六頁的篇幅,搜羅各種文獻,說明李叔同出家有其內因,外因,遠因,近因,並不「突然」。李氏安身立命歷經五個階段:翩翩公子,留學生,教師,道人,和尚,他不斷「追尋自我,創造自我(安頓自我?)」,最後「由儒入釋,由美入空」。談外因遠因,這本書從潮流世局對人的影響見著述的高度,談內因外因,這本書從人物性格和社會環境的激盪見著述的廣度,著述旨趣既是以弘一大師為抽樣,探討知識分子在道德迷失、存在迷失,和形上迷失中如何把握生命的意義,勢必要用謹慎的推理,出之以商量的口吻,探討人物心靈變化,在這些地方更看出著述的深度。

中國的知識分子本是孔孟之徒,捨孔孟而選擇不同的信仰,李教授稱為「改宗」,李教授指出,改宗之後的信仰仍然受到儒家的制約。我的聯想,佛門智者一開始就準備接受這種制約,佛教史說,密教傳入中國,限制了對肉慾的「放縱」。佛法入世,世間化就是儒化,歷代高僧有下列種種說法:菩提心即忠義心(宗杲),周公孔子即是佛,佛即是周公孔子,(孫綽),佛化身為帝王,帝王是菩薩行的階梯,(慧遠),菩薩行和仁道結合,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訓(康僧會)。弘一大師也認為華嚴的「回向人間」與儒家的「兼善天下」殊途同歸,發願「現生邁入聖賢之域,命終往生極樂之邦」。佛教接受儒家的制約,才可以利用儒家,但是,要顯得佛家和儒家圓融,你得先模糊兩者的界限,所以基督教堅決拒絕。

書中設問:「多年艱苦的修行之後,弘一是否真的已解脫無礙,成就菩提?」李教授並無肯定的答案。書中淡淡提及有人批評弘一「並未大開大闔,有所興替,讓佛教界面目一新。」恕我妄言,既在佛門,就要用佛家的高標準來衡量,他還是把個人生死看得太嚴重了,「了生死」,一方面是了解生死,看破,同時是不介意生死,放下,所以佛門把「斷煩惱」放在了生死之後。李教授在書中以文學的詠嘆為弘一大師塑成一個可敬的形象,說他「關卡重重,崎嶇迢遙,帶著前生的記憶,踽踽獨行。」還有,「走孤獨道路,雖然人跡罕至,卻閃著幽光,隱隱通向天際。」對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安身立命之艱難,充滿同情。


  人文薈萃

閱讀世界/打開文學的肚臍看看
黃崇凱/聯合報
史家張灝先生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開宗明義提到1895年至1920年代是中國近代思想的轉型時代,不僅出現了許多新式傳播媒介(報刊雜誌)和知識社群(學會結社),也因為傳統文化價值的劇變,觸發新的思想論域,造成思想內容的變化。

儘管張灝先生這篇短文談論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國,卻也言簡意賅地點出了傳媒工具與社會氣氛的互動關係。一百年後的1995年,彼時新興的網際網路則再次展示了傳播媒介怎樣改變世界。

1999年創刊的《數位時代》雜誌,在本月推出「網路20周歲特別號」,雙封面分別是出生於1995年8月9日的男孩女孩大頭照──這天是世界第一家網路公司網景(Netscape)在美國那斯達克股市掛牌上市的日子,網景一夜成為市值24億美元的公司。關於網際網路的所有樂觀想像,似乎在那天之後傾巢而出,快速席捲世界各地,自然也含括了台灣(例如博客來網路書店只比美國亞馬遜晚一年成立)。忽忽二十年過去,網際網路歷經泡沫和海嘯,已然是覆蓋日常生活的天羅地網。當人們習慣線上看影片、聽串流音樂,上網團購,隨時隨地打卡喇賽拍照分享,下一波物聯網則蓄勢待發,準備將世界連結得更緊密。

總是在變的網路封神榜

《數位時代》特別號帶領讀者複習網路20年的起落風景,不免話說從頭,細數這些年來的封神演義。在這段資訊小史的演化過程中,許多故事並不陌生,因為種種創發應用既肇始於網路,也終結於網路。在這樣一個事事要求速度的時代,封神快,崩毀也快,榜單有如股市,一分鐘成住壞空。因此當我翻開雜誌列出一個個叱吒風雲的網路大人物,不知為何感覺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有些發明已經消失被取代(如ICQ),有些正當紅(如Airbnb、Uber),有些則像是一直以來陪伴著我們似的(如維基百科、Google、YouTube、PTT)。

速度造成時間錯亂感。整本雜誌讀完,有關台灣的部分充滿焦慮和挫敗感,「改變台灣網路面貌20人」也都被速度改變了面貌。這名單中的每個人都應該值得一篇「後來怎麼了」的長文專訪,聽聽他們在這些年來又做了些什麼、遭遇怎樣的處境,生命歷程產生了哪些轉向。好比說創辦博客來網路書店的張天立日後又創辦了讀冊生活網站,他怎麼思考和因應電子商務環境的變動?又比如曾經參與獨台會案(亦被稱為末代叛亂案)的番薯藤創辦人陳正然,他怎樣透過網路實踐社會公義事業?諸如此類。我總覺得,介紹那些國外的大名字固然不錯,但更細緻地講述、反思發生在台灣的故事,應當更有啟發。

網路到處有神和大大可拜,可占最大多數的還是像我這類普通網民。平常沒事刷臉書、收信、收Line或微信,看電影前先上IMDB查分數或上PTT電影版看鄉民評價,買書會先到豆瓣瀏覽網友給分,在上下游市集買點宅配農產品。網路世界沒有形體,也沒有盡頭,但它會擴大使用者某些已有的特質。我們可能無法描述Google的性格,卻可以透過一個人怎樣搜尋與搜尋什麼的痕跡,拼湊出此人的個性。而某些形塑個性的興趣、嗜好則可能結成社群。就像討論電玩資訊就去巴哈姆特,電影愛好者會找到LETTERBOXD網站交流,關心台灣音樂創作會上StreetVoice,愛讀言情小說會跑到晉江文學城,甚至就連討論台灣文學相關議題也可以找到祕密讀者。

其實有點鬆散的肚臍

由朱宥勳發起的《祕密讀者》文學書評電子刊物成立於2013年9月,至今仍持續在每月20號出刊。每月均有策畫專題和至少2000字以上的長書評10篇,好些專題幾乎不可能在當今的紙本文學雜誌看到(例如探討電玩遊戲怎樣說故事的「遊戲的敘事」、討論商業機制下的文學生產、全面檢視中國現代詩發展脈絡的專題等)。

《祕密讀者》之所以名為「祕密」乃是採取匿名機制。刊物號稱作者匿名,實則每期均列出編撰名單(稍有留心的讀者或可猜出哪些文章由誰執筆),如今結集精選出版紙本書的《讀裁讀儕的肚臍:祕密讀者Greatest Hits第1號》和電子版別冊,則篇篇揭開底牌,供人索引。《祕密讀者》在網路上的反響毀譽參半,卻也累積不少有意思的書評,最近更拓寬路線到人文社科類書籍評論。既然出書,就得遵守從虛擬走入實體的限制。許多單篇書評固然犀利,更是精華所在的專題內容,在出版紙本就因編輯考量、印刷成本有所取捨,不能全部收錄。

《祕密讀者》並非什麼嚴謹的團體,卻頗能體現數位時代的社群結集狀態。除了發起人朱宥勳得擔負起大部分營運責任,其他編委有些輪流策畫專題自行邀稿,有些幫忙供稿排版後製,有些則是像我這種貢獻很少。我們有時線上開會你一言我一語,在臉書編輯社團詢問和調查編委們種種編務瑣事、討論書評投稿內容、上傳和下載每期內容檔案,電子郵件也不太寫,更別說打電話或碰面討論了。每個編委對文學、評論都各有想法,沒人要刻意去說服誰,以形成某種共同的團體美學品味或批評視角。《祕密讀者》在將近兩年的「文學行動」中,挑起不少爭議(如「不靠行作家」專題、對台北文學獎年金評審會議提出質疑的長文〈盟盟站起來了〉等),捅過婁子(2015年5月號專題討論當紅暢銷作家肆一、Peter Su的專文內容犯錯,編輯團隊第一時間也沒做好危機處理),打著誠實名號的評論不見得保證品質,當然也尚未建立一套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它最原初樸素的也不過是詩人印卡在精選集後記說的「讓我們找個地方聊聊文學」而已,我們都不知道它可以維持多久。但只要想想台灣上次出現書評雜誌得追溯到1970年代的《書評書目》,就知道這並不容易。

或許《祕密讀者》的存在,就是台灣當代文學生產機制混亂失能的癥狀之一。藉機清清文學的肚臍眼好像也不錯。


失落物語 推薦書: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馮品佳/聯合報
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中,在萬華「老人市集」擺攤賣中古舊貨的福伯對敘事者說到,不只是可見的東西,即使是看不見的東西也「總會壞掉、被丟掉、不見的」,但是「重點不是『壞』,也不是『空』」。誠然,這本小說中充滿了失落的人地物,除了多部遺失的腳踏車之外,還有許多失蹤或死亡的父親;甚至有失去的地標,比如說在小說中從未說出名字、卻又與敘事者成長息息相關的中華商場,就是都市發展中遭到厭棄及移除的重要建築。而小說的重點也確實不是壞或空,而是在遺失或消失之後如何找回失物,藉以修補失落的創傷。

小說藉由書名企圖訴諸一個極為普遍、卻又帶有復古情懷的經驗,除了召喚出義大利經典電影的記憶,也令許多讀者回憶起失去代步鐵馬的遺憾。然而腳踏車的遺失只是這本小說的一個基本元素。經由尋找父親的腳踏車,第一人稱的敘事者涉入許多人、物,乃至於動物禽鳥的生命故事之中,不僅間接地參與了二戰時代不同戰役的歷史,小說的空間向度也從台灣本島跨向古木參天的緬北戰場。消失與遺失成了小說的敘事動力,持續擴散,從而串接起不同時空的人事地物,使得作者能夠在失落與覓得、毀損與修復的張力之間編織出複雜多線的故事。

或許吳明益自己手繪的封面插畫最能捕捉那種時空交織的質感,而他也採用了相當後現代的書寫手法來拼貼小說的文字圖畫。敘事者自己是個小說家,也刻意使用吳明益的前一部小說所收到的讀者來信作為引子,對於小說創作與閱讀理論進行後設性的討論。此外,還有七篇「鐵馬誌」;這七篇「插曲」既是腳踏車史,也是小說情節的一部分。作者更安插了一篇小說中的小說,不僅帶出台灣蝴蝶手工藝的歷史,也製造書中小說家角色彼此交換心得的機會。小說中最特殊之處,在於文本的多語言呈現,除了中、台、英語夾雜,還插入日語及原住民語的錄音檔案,以文字製造出多重聲音的效果。

如此眾聲喧譁的後現代敘事,最後是以一場跨越時空的單車之旅作了華麗的結尾。敘事者在母親的病房裡空踩失而復得的腳踏車,以運動的身體串連起小說中所有因為戰爭而相互牽扯的人事地物以及各個平行存在的時空。這個在結尾出現的「空踩」意象可謂這本小說極為貼切的比喻,因為文本中充滿過多的細節與軼事,有些章節的出現令人難解,像是阿巴斯在阿公店溪暗流所見的魚人,或是在「靈薄獄」(limbo)飄泊、會「嗅聞」人類夢境的大象,甚至是每個章節的英文標題。但是小說中敘事者的空踩並不是空轉,而是產生了讓腳踏車的磨電燈發熱發光的能量,足以為敘事者帶來「身處聖殿」的剎那氛圍。

透過不斷擴散的故事連結,作者彷彿以這本複雜多線的小說具體提供對治消失與遺忘的方法。在《單車失竊記》中,任何看似零碎的情節其實都有其必要性。就像在搶救老鐵馬的過程當中,任何的零件皆有其必要,在面對一切都將消失、也正在消失的必然性時,也只有記憶的收藏者,抱持著「追」骨董腳踏車的熱情,方能喚醒冬眠的故事種子,抗拒失落的「運命」束縛。


【陳克華】詩想
陳克華/聯合報
詩是否該「婦孺皆解」?

在佛經裡讀到: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其解。這個「解」,究竟只是位在其「類」的個別的理解,還是真正的佛的本意本懷?

「一音」是類似萬物宇宙的原始本初?隻掌之聲?梵?還是「唵」?

我寫詩就無法像白居易一樣把「婦」跟「孺」放在創作前提裡。我只能以自己的「一音」寫自己讀得下去的詩,管不到別人能不能讀,怎麼解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